我是明朝一小神 (骑着青牛的猪)
- 类型:武侠仙侠
- 作者:骑着青牛的猪
- 入库:04.11
“告辞。”安国将披风重新的裹在了身上,压低了帽子,将头脸挡住,快步的出了门,又坐上了轿子,往长江边上而去。
“老爷,我看这些叛军毫无军纪可言,不像是可以依托之辈啊。”在出了府衙之后,一直跟在安国边上的一个中年人开口说道。此人是安府的管家,也是安国最信任的人。
“呵呵,这天下唯一可以依托的人,只有你自己。我们是商人,可若是总想着依附别人,那你的格局就永远只是个商人。还记得万三公么?他给太祖资助了多少钱?还不是被一刀给宰了?我给刘六送东西,并不是想依附他,只是打算借他的刀一用而已。这江南只有乱了,我们才有财的机会。”安国笑了笑,他真正的势力,却并不在大明境内,因为他早就知道,商人永远是干不过朝廷的,他早在五年前,便开始将产业逐渐的移到了南洋之地。
南洋终年炎热多雨,土地肥沃至极,水稻能做到一年三熟,光是倒卖粮食,就足够让人财。而那里还有丰富的银矿、金矿,真正称得上是在土里刨钱。再加之当地的土著懵懂懒惰,丝毫竞争力都没有,简直就是商人的乐土。
在江浙一带,多有大商人出海。虽然大明有海禁,但这也正好方便了商人们的走私,一个个赚的是盆满钵满。有了钱之后,他们又打通了上头的关系,使得他们更加的肆无忌惮。
这也是安国对刘六并不如何恭敬的原因,在他看来,刘六会不会翻脸并不要紧,实在不行,他可以直接去南洋之地,在那里他就算直接开辟一块地方称王都不会有人说话。
二人在随意的说着话,很快就到了江边。
“老爷,我们现在回无锡么?”管家站在安国的身后,轻声的问道。
“不,我们去金陵。”……8
第二百八十章 左右逢源
“金陵城啊,可是有些日子没来了。”安国站在巍峨的金陵城下,不由得有些感叹。他不喜欢这个地方,很不喜欢。这里的权贵太多,扔个砖头下去,就能砸中几个三四品的大员。而朝廷的这些官员,是贪得无厌的,总是想着从他们这些商人的身上抠钱。虽然他不在乎这点钱,但他还是不喜欢被人当作肥猪一样的宰割。
他的眼睛在城墙上头细细的打量着,传闻这座城墙还是沈万三修筑的,沈万三可是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但结果呢,还不是落得个流放云南,客死他乡,家产全部充公。这天底下,朝廷是最靠不住的。
安国在感慨了一番之后,就准备进城。在城门口的时候,却遇到了些麻烦。原来城内在闹瘟疫,现在对于进出都查的很严。他们进去倒不算太困难,但里面的人想要出来,那几乎就不可能了。
“看来老天都在帮助刘六啊。”听闻了这个消息,安国有些失笑,莫非大明朝的气数要尽了?这个时候却出了这等事情。
“老爷,那我们是否回转?金陵城万万不是刘六等人的对手,我们也没必去讨好那些官员了吧。”管家觉得,这场战斗的胜负已经没有丝毫悬念了,说不定这城内的官员都会被杀干殆尽。
“进去吧,以后这样的话不必再说了。”安国深深的看了管家一眼,然后笑着摇了摇头,大步的走在前头。而管家则是面色一白,他知道,自己肯定又说错话了。
安国有些失望,他这管家对他十分忠心,但能力方面,就有些欠缺了。他这次来到金陵,难道就是为了给点钱,讨好一下朝廷的官员么?不,他花这钱,买的其实是一个名声。
如今这天下,正在是文人的天下,谁掌握了笔杆子,谁就有了话语权。他不过是操持贱业的一个商人,想要在这个世道混迹下去,仅仅讨好那些官员是不行的。谁都知道,那些官员的信用就是一坨狗屎。
但是,当他在这个危难的关头,给金陵城捐助了大量的物资,那他仗义疏财,一心为国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先不管这些东西会落到谁的手里,但名声却是实打实的归他了。有了这层名声在,对他而言,就是他通商的通行证。毕竟,文官可都是要脸面的。
二人进了城之后,便一路便往兵部尚书的府衙而去,出了尚书府之后,他们才前往魏国公府。虽然论起权柄,几大尚书都比不得魏国公。但没办法,这掌握大明权力的还是文官,你要是先去魏国公府,那就是在贬低文官,可是会招仇恨的。有的时候,别看只是这么点次序问题,但里面的门道可大着呢。
“小公爷,无锡大商人安国先生来访。”在魏国公府,徐俌还在中军都督府当值,只有徐奎璧在家,他正对着一张地图思考着接下来的战事,忽然听到门子过来禀报。
“安国?请他去花厅。”徐奎璧听说过安国这个人,毕竟无锡离此地不远,安国的生意做的极大,他当然听说过对方的名声。
门子走后,徐奎璧将地图收了起来,然后整理了一下衣裳,往花厅的方向走去。
他到了花厅的时候,安国已经坐在位置上喝起茶来,身上丝毫没有寻常商人的局促感。“民泰先生,久候了。”一进门,徐奎璧便朝着安国拱了拱手。
民泰是安国的字,徐奎璧这样称呼,也代表了亲络的意思。安国的生意做的极大,和朝中不少大员都有往来,他也没有将其当作普通的商人。
“小公爷,您客气了。”安国也打量了徐奎璧一眼,心中暗暗的点头。这位小公爷也算是个俊彦人物,比起其余勋贵家的那些败家子要好的太多。只是看其面色苍白,分明就有顽疾在身,怕是不能长命。
“民泰先生,如今天寒地冻,外面有生出兵灾,不知您来金陵有何贵干?”徐奎璧隐约猜到了些来意,但还是想确认一下。
“早就听逢人说小公爷见微知著,心思透彻,这不是已经道出安某的来意了么?”安国哈哈一笑,微不可察的拍了一记马屁。
“如此,那我便代金陵城的军民父老,谢过先生了。”徐奎璧的眼睛一亮,他也不是蠢蛋,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那他哪里还猜不到?
南方的军队,大部分都无法调动,他们只能凭借着金陵城的守军抵挡,然后等到朝廷的调令下来,这期间怕是得有一个多月。若是有了这位大商人提供钱粮,他们的日子也能好过一点。
“粮食二十万石,桐油两万斤,棉花十万斤。”安国笑了一声,报出了一连串的数字。这些东西的总价值,至少也得是三十万两银钱。但对他来说,却不值一提。他在南洋有着大批的土地,粮食、棉花还有油料都不缺,用这些东西换个好名声,值得了。
“民泰先生大手笔。”徐奎璧大喜,有了这么东西,别说守城一个月,便是三四个月都够了。他原本就愁这事呢,没想到来了及时雨。
“些许外物,不值一提,能为国尽点力,也算是我等的福分。”安国摆了摆手,而他心中打的却是另外的主意。
这金陵城守的越久,那金陵城之外的城市就越难熬。毕竟,叛军每天也得消耗大量的食物,若是他们没了吃食,就会到各地去劫掠。如此一来,各地的秩序就会崩坏,行商不敢乱走,那他的机会就来了。
他在叛军和朝廷之间左右逢源,两不得罪,相当于是中立的第三方。他便可以趁机垄断当地的商业,这世上来钱最快的,还是垄断啊。
江南乃是膏腴之地,只要垄断了江南,那他今天的付出,将会不值一提,随随便便的就能赚回来。
二人在寒暄了几句之后,安国便起身告辞了。徐奎璧挽留了几句,但被他执意给推辞了。
第二百八十一章 风雪悟道
方洪站在金陵的城楼之上,望着身下的官道,一直绵延着往远方而去。四周正下着鹅毛般的雪花,不少守城的士兵被冻得瑟瑟发抖,一个个恨不得轮换的时间现在就到了。
但方洪却只是穿着几件单薄的衣裳,最多身上披着一层袍子,让人看着都冷,可他似乎丝毫都没有感觉,凛冽的冬风于他而言,就像是和煦的春风一般。
他身前的城垛上头,放着一个黑色的钵盂,里头一尾红彤彤的小金鱼,在来回的游曳着。令人惊异的是,这么冷的天气下,钵盂内的水却丝毫没有结冰,那金鱼也是游得欢畅。
若是有人仔细的盯着这条金鱼,就会发现,这条金鱼身上的鳞片极为的漂亮,边缘有些透明,红色的地方纯粹的如同一团火焰,轻轻的一摆尾巴,就像是火苗在跳跃。
一片雪花,慢悠悠的往方洪这里飘落了过来。在快要接近他身体的时候,忽然之间,一道无形的力量将其弹出。“嗖。”这片雪花陡然一震,然后化作了一条直线射出,一把撞在城垛之上。
这城垛上本来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被这雪花一撞,当即就出现了一道浅浅的痕迹,仿佛被什么坚硬的东西划过一般。
不一会儿,雪花下的越发大了,那道浅浅的痕迹很快就被填上,再也看不出丝毫的异样。风也越来越大,四周的士兵更加的难耐,只能不断的跺着脚来保持些许温暖。
但这冬天的寒凉,方洪却丝毫未觉。他是罗塘河君,是水神,天生便和水汽亲近,这阵大雪非但不能冻着他,反倒让他升起了一种由心的舒适感觉。
相似小说推荐
-
帝皇演义 (言子木) 起点VIP2018.1.4完结帝者,一派之主,一门之宗,武中称帝;皇者,众族之长,众部之尊,帝中称皇;帝皇,万族共主,天上地下,唯吾...
-
鸿蒙至圣道 (归海云轩) 起点VIP2018-01-03 神话修真大道五十衍四九,鸿蒙紫气本相连!混沌世界,神雷天降。“既然这个世界从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