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城姬三国 (绅士东)


也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君王与同僚间也两面三刀,当其他同僚与明帝意见相左时,刘晔私下里会对同僚的想法认同,当着曹叡的面又顺着曹叡的意思,对同僚的想法大加批判。
一开始因为刘晔的话术够高,哪怕当着明帝的面,否定了同僚的观点,私下里也会通过诡辩,令人感觉刘晔支持自己,只是为了更好的说服明帝才驳斥。
然而假的真不了,最终刘晔还是翻了车,所作所为被人揭发给了曹叡。
曹叡为了试探刘晔,特地在与刘晔私谈的时候,故意说出自己并不赞同的观点,果然发现每次都支持自己的刘晔,并不是与自己三观相合,而是在揣测自己的意图,故意“蹭”自己的三观!
当然,刘晔作为三朝元老,这也不算是明确的罪状,所以曹叡没有明说什么,只是开始疏远刘晔,这也令刘晔晚年时不得重用,最后积郁成狂……
只能说是成也话术、败也话术,没能适应从使臣到朝中重臣的转化,没有自己的操守,也没有济世安民之心,只想着摇唇鼓舌,以说客的态度来面对朝政,最终被自己的说客属性反噬!
在城姬世界,刘晔的“感同身受”谋术,也有这种倾向——效果奇佳,但却容易在无意中影响到自身。
而邓芝的“感同我受”,算起来应该是变异的“感同身受”,作用完全相反,是用自己的立场,潜移默化的同化对方。
如果说“感同身受”是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作出发言,那么“感同我受”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对方、令其对自己“感同身受”。
效果来说,无疑是“感同我受”更霸道,但限制也更多,偏移越大、越困难。
如果不是刘晔的“感同身受”,刚好感知到了邓芝的立场,之后……自己的本能的想要代入,恐怕以刘晔的精神力,即使受到“感同我受”的影响,也不会太明显!
没错,刘晔还没有意识到,两个年轻人其实也已经令他中招,甚至可以说有一半是他自己跳进去的。
的确刘晔探到了楚国的一些底线,但与此同时,步骘和邓芝也并不是躺平被刘晔玩弄。
刘晔离开时,虽然两人一副受到打击的样子,但实际上已经基本也达到了预期。
当然,除了两人本身能力之外,楚国的硬实力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本身在面对魏国时,楚国的底气就更足,这不是话术能改变的。
虽然现在楚魏并没有就此达成正式的协议,因为刘晔要向曹操请示,哪怕只是土垠县的很小一部分、沿海的一点点,也不是刘晔能做主同意的,但是刘晔觉得,以自己争取到的条件来说,大王应该八成会同意下来……
()

第464章 ?一铢钱
第一届科举陆续有人觉醒专属谋术的例子屡屡出现,令白图明白,这绝非偶然,而是科举登榜,真的对觉醒谋术,有某种引导效果!
算起来也并不奇怪——谋术的觉醒,本就是受到自身才能,以及所担任的官位,两个方面的影响。
既然“官位”对谋术有影响,那么具有仪式感的科举,会有相似的效果,也就并不奇怪……
为此白图特地和虞姬、楚姬等等重用的城姬异姬,研究过此事。
虞姬建议白图,下次科举的时候,可以营造更强的“仪式感”,或许会有更强的引导效果,说不定届时登榜前三的士子,能够当场觉醒相应的专属谋术!
如此一来,既可以提升楚国的实力,同时也可以增加科举的吸引力。
而刘晔在取得礼部的海船通商许可后,在等待魏国回信的同时,也开始和户部商谈价格。
和楚国打交道,已经不是一两次的刘晔,这时已经比较熟悉这个流程,也明白其中的套路。
比如在与礼部商谈的时候,更多是针对“允许某种商品可以交易”这种许可的性质,来进行商讨,而与户部商谈的时候,则是纯粹的“利益”之争!
只要价码够高,肯定是能够买到的……
不过这次有些不同,因为之前和礼部商讨的时候,就有户部的主簿在场,所以达成的交易许可中,本身就规定了魏国至少能以“三千万钱”的价格,买到一艘楚国海军现役的主舰。
三千万钱,指得不是汉五铢钱,而是楚币……
其实最近半年,已经很多诸侯都发现,楚国在力推货币交易,而这货币正是“楚币”。
一直以来,因为后汉的商品经济衰退,而且每逢乱世,诸侯都会例行私铸坑爹版的劣币,所以“以物易物”才是大宗交易的主流。
此时铸币有没有什么抵押物的说法,本身是用铸币用的金属、也就是“铜”来作为货币价值的兜底。
然而在历史上,三国时期魏蜀吴比着铸钱,而且动辄“当百大钱”、“直万大钱”——也就是在铜钱上,直接铸个百、千、万的字,就规定这一枚可以当成千上万枚使用……
当然,强行规定也没用,事实上到了民间,这些百千万的大钱,价值会剧烈下跌,同时留下断壁残垣的货币交易体系。
不过要商品经济真正复苏,货币体系必须重新建立,所以白图开始着手铸造楚币,且逐步在交易中只认可楚币!
而其他诸侯如何获得楚币?
自然楚国对于各类马匹、矿藏等等,也都是明码标价的以楚币征收。
另外还有恒定的百钱一石收购水稻、麦子等等粮食——楚国的储粮主要靠官方、半官方的大农场,对民间的收购只是为了粮价不跌爆,像是今年因为粮价上涨,朝廷就没有额外收购到太多粮食。
对楚币各方诸侯都验证过,也是铜钱,而且是成色很足的铜钱,以重量来说,虽然不到五铢钱、但也有四铢以上……堪称良心币。
当然,楚国对外的说法是,楚币一钱属于“一铢钱”。
历史上在经历过诸侯乱币之后,“五铢钱”一度被认为是正统的象征——也就是铸造的钱币有“五铢”这么重——“铢”也是一个重量单位。
肯铸造五铢钱,会被认为是负责任的势力。
按照汉制,十六两为一斤,二十四铢为一两……
汉代一斤约么是后世的半斤多,五铢也就是3克多些。
而白图对于这些仪式感满满,但背后都是反人类的混合进制已经受够了,从楚国建立之初,就开始重新规范度量衡。
楚斤和汉斤变化不大,只是特地在各县都重新铸造了标准砣,算是重新精确,相当于后世的半斤、250克。
之后十两一斤、十铢一两,也就是一株相当于2.5克,同时最小的楚币,也正是以一铢为规格,也算是向民间强推“楚铢”与“十进制”的概念。
甚至特地还铸造了一当十的“大钱”,不是为了省铜,因为大钱的用料也是一两、小钱的十倍……
至于防伪……主要是靠在铸造中,加入微量其他金属,而且铜钱的伪造成本本身就很高——真用同等重的铜来铸伪楚币也意义不大,毕竟铜本身也是贵金属。
加上对国内发现铸伪币,立斩不赦,发现外来伪币直接下调诸侯交易级别的重罚,伪币问题也不用太担心。
另外楚国依旧认可主流的一金万钱——一斤黄金,可作为万钱使用。
不过仅认可真正的黄金,而不是黄铜……实际上汉代的所谓将“黄铜”称为“黄金”,也仅存在于封赏的时候,这样听起来好听些,另外就是铜钱作为钱时,会被称为“金”。
实际上一斤黄金,兑换相当于百斤铜币的比例,在秦代时就是存在的,这指得也是真正的黄金,汉代人是能够区分金与黄铜的……
只是汉代的金价,其实很低,才仅仅是换得百倍重的铜钱。
另外楚国还认可,不是很主流的“三银换一金”,这是前汉时持续了很久的主流兑换比例,三斤白银,可以换取一斤黄金。
算是白图在为银币交易铺路——以铜的储量,作为交易金属,迟早有不够的时候,不过有亶州,银币可以放心大胆的用!
开采之后,完全可以用“三铢银币”,作为直百钱使用,三两小腚可以作为万钱的单位。
只要“锁”住亶州的银矿开采渠道,就不用担心通胀——亶州的储银,在很长时间里可以碾压其他银矿。
至于纸币,白图准备等银币普及后,再用“银票”过渡,想来足以坚持到更可靠的货币体系建立。
对于楚国在推行“楚币”上的动作,其他诸侯自然不会没有察觉,只是反应各不相同。
汉室名义上禁止楚币在中原、关中、西凉流通,如果不是事不可为,刘协甚至想收集楚币,熔铸成汉五铢钱,来彰显权威……可惜,他没钱。
只能找人写写文章,抨击下楚国改变十六两、二十四铢进制,背后的违背礼教、有违天道等等……
不过所谓的禁止,也就是京畿一带,明面上不会有楚币流通,实际上雍侯、翟侯、塞侯、郑侯,根本不会特地制止各自的属地流通楚币。
唯有齐侯刘备,坚决禁止楚币在东莱以外的徐州、青州地区流通。
东莱郡因为有楚国的两个港口,是贸易大郡,故而一定程度上,能够容忍楚币作为流通货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