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何曾见过这种架势?
在他们看来,巨大的石块在空中乱飞,跟天崩地裂、陨石倾盆也没什么区别了。
实际的杀伤力虽然不大,但威慑效果却极强!
而且即便突厥人顶得住,他们的战马也顶不住。
马毕竟是畜类,天然容易受惊。战马虽然可以通过训练增加服从度和胆量,让它们敢于向着手持兵器的敌人冲锋,但在震天动地的
巨响面前,再怎么训练也没用。
在第一块巨石砸入土中、发出巨大声响后,立刻就有战马发出惊厥的嘶鸣声,双腿人立而起,然后开始乱跑!
马背上的突厥骑兵使劲拽着马缰,想要勒住战马,但根本无济于事。
在战马受惊的情况下,马背上的骑兵就只能像洪水中的人一样死死地抓住船身,否则一个不小心被摔下马去,非死即伤。
这种恐惧的情况快速蔓延开来,突厥人的大军立刻就有了要崩溃的趋势。
在一片大乱中,颉利可汗之前派出的骑兵飞驰而来。
「报!可汗,我军后方出现了大批梁军!」
颉利可汗有些恍忽,似乎在这个瞬间,天时地利人和全都不在他这一边了……
本来以为自己趁着梁朝内乱杀来,是占据了天时,现在却发现人家是以逸待劳、设了圈套等待自己;
本来以为自己兵临长安城下,进可攻、退可守,是占据了地利,现在却发现对方早就设下了埋伏等自己钻套;
至于人和就更不用说了,对方众志成城、战意高昂,而己方则是如惊弓之鸟,士气低落。
更别提对方还真有陨石一样大的石头在天上乱飞!
此时如果撤退,会如何?
颉利可汗无法估计。
唯一的好消息在于,他率领的是骑兵。
骑兵在撤退的过程中,比步兵好得多。
步兵撤退太慢,基本上就是成建制被干掉的命,但骑兵因为机动性强,而且突厥骑兵又是人均三马以上,所以能够化整为零地突围,再逐渐收拢、聚集起来。
可问题是,对方既然设伏,又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呢?
恐怕不只是长安城周围设伏了。
从长安城回到草原的这一路上,每处关隘、每个城池,恐怕都有梁军在等着。
就算他们能在此地冲出重围一次,但想要回到草原却是山高路远、后会无期……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此时这个撤退的命令一旦下达,手下的突厥士兵必然是惶恐不已,各部落的首领又是各怀鬼胎……
那样一来,局势就完全无法收拾了。
颉利可汗果然也不愧是草原上的一代豪杰,在这个瞬间,他做出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一个决定。
「不要乱!不要乱!
「给我冲过渭水,只要杀了梁国皇帝,便可扭转战局!」
既然双方已经撕破脸,那么此时是绝对不能认怂的。
而且,也不知道是梁国这些人的疏忽还是怎么回事,他们似乎并没有想到突厥人狗急跳墙跟他们拼命这种可能性,看起来在渭水对岸有些疏于防备。
若是能以疾风迅雷之势渡过渭水,将这些人一网打尽,那么这一战岂不是就可以不战而胜了?
若是梁国没有动手,此时还有逼和谈的可能性,但既然已经动手了,那就只能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随着颉利可汗的一声令下,突厥骑兵立刻向前冲,向着渭水的浮桥杀了过去!
只不过浮桥上显然没办法一下子过这么多的骑兵,但还有更多的骑兵直接翻身下马,要靠着战马渡过渭水!
用战马渡河,这是古今中外的骑兵基本上都能掌握的一项必要本领。
马是会游泳的,而且它们也比较喜欢游泳,游泳的姿势跟狗刨差不多,只有马头露出水面。
只不过马的身体构造决定了它们可以很轻松地在水中浮起,但却游不快,而且体力消耗比在地面上大。
经验丰富的骑兵就可以借助这一点,在水中抓着马缰,跟战马一起游泳渡河。
是一起游泳渡河而不是骑着战马让马游泳驮他渡河,那样战马的体力消耗太大,有可能跟人一起累死在河中间。
史料上也有相关记载,比如金国就有「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岸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的史料记载。
当然,浮马而渡这种办法越是大江大河就越是不好用,毕竟马的体力有限。
而且,即便能渡过去,战马的体力也会大大损耗,如果对方在河对岸以逸待劳,那么情况就会变得十分危急。
所以这种办法一般只在两种情况下使用,一种是河流窄小平缓,而且没有敌军,可以从容渡河;另一种就是情况紧急,必须搏命。
现在就是第二种情况。
如果要更稳妥的渡河,就需要用渡船或者搭设浮桥,只不过此时突厥人显然没有这样的条件。
于是他们的主攻方向还是放在这座便桥上。
梁国并没有提前毁掉这座便桥,在颉利可汗看来,是最大的失误。
突厥人的先锋骑兵很快就冲过了便桥,直扑向梁国的众人!
此时包括梁高祖、太子、齐王、卫王等在内的梁国高层全都在这里,如果真的出了什么问题,那就只能被一窝端了。
眼瞅着这些突厥人的百战骑兵要冲到眼前,这些人却无动于衷。
只见卫王翻身下马,脱掉甲胃,手持陌刀迈步上前。
他傲然立在便桥的一端,看向奔来的突厥骑兵。
突厥骑兵不由得哈哈大笑,在他们看来这是找死。
崩腾的马蹄踏过便桥,在冲锋的同时也张弓搭箭,向着卫王射来。
而卫王却是左躲右闪,竟然硬生生地避开了先锋骑兵的这几箭!
这些骑兵愣住了。
什么情况?
这人确实没有披甲,身体也看起来精瘦灵活,但这几箭全都躲开是有点离谱了吧?
扮演卫王的罗英则是呵呵一笑。
这才哪到哪?
想当年我可是在香积寺之战中,在上百年后全世界最精锐的两支大军的战场上裸衣砍了个七进七出,眼睛都没眨一下。
你们是什么素质,还来跟我叫阵?
这几箭就想射死我,属实是想多了。
突厥骑兵还没有意识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经冲到了卫王跟前。
而随着卫王陷入重围,后方的骑兵害怕误伤,也不敢再射箭了。
罗英直接挥舞着陌刀,大杀四方!
渭水便桥本就不算太宽敞,但也能容得下三四匹马并行。
这样的战场对于骑兵来说非常拘束,但对于手持陌刀的罗英来说,却是刚刚好。
与此同时,长安城方向,马蹄声雷动。
梁军的百战精锐来了!
玩家们当然不会傻呵呵地将所有精锐大军全都用来堵截突厥人的后路,他们也留下了一支大军在正面,防止突厥人狗急跳墙。
之前太子和齐王各自的一通表演,几乎是将整个梁国的倾国之兵全都集中了起来。
一些埋伏在突厥人撤退时的必经之路上,一些则是在长安城周围,准备打这场硬仗。
而这些梁军很快抵达渭水河岸,骑着战马,拉满大弓,瞄准了正在河里跟战马一起游泳的突厥骑兵。
「放!」
一声令下,万箭齐发!
突厥人在水里既没法反抗,也没法逃走,瞬间就有大量鲜血涌出,染红了河面!
箭失不像子弹,入水后的动能损失没那么大,仍旧可以保持一定的杀伤力。更何况突厥
骑兵和战马都是浮在水面上的,不可能沉入水底,目标太大,想射歪都很难。
而另一边,突厥骑兵尝试着冲了几次浮桥,却根本冲不过去。
反而是罗英扮演的卫王杀得兴起,直接顺着浮桥杀了过去,来到了浮桥中央,在突厥骑兵的人群中闪转腾挪,让突厥人乱成一团。
那些投石机也还在不断地向突厥人群中投掷巨石,虽然造成的杀伤不多,但却在持续增加突厥人的心理压力。
古代冷兵器战场,士气是决胜的关键,一旦士气崩盘,再多的人也都只是待宰羔羊而已。
颉利可汗死死地抓着马缰,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已经来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
在真实的历史中,秦王的赫赫威名让他每走一步都要瞻前顾后,而秦王的连番极限施压,让他几乎每一次都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并最终拖延到梁朝强大起来,被一战而灭。
在这个位面中,没有了秦王,颉利可汗自然也就空前膨胀起来。
他这次没有被极限施压,也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一波莽了上来。
而果断的结果就是白给。
谁又能想到梁朝的这些人打生打死这么久,竟然都只是为了给他颉利演一场戏呢?
最终,颉利可汗发现自己已经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撤兵!」
颉利可汗看向远处的长安城,他也曾经做梦自己可以攻入长安,成为天下共主,但现在,这恐怕是他自由地看向长安城的最后一次了。
……
眼见突厥人开始撤兵,赵海平扮演的齐王披甲持枪,翻身上马。
「传令全军,追!
「这一战,三日不解甲!突厥人不是因他们的骑兵引以为傲吗?那就让他们看看,梁朝的骑兵是否比他们更快!
相似小说推荐
-
异维度游戏 (最终永恒) 起点VIP2022-12-28完结 10W收藏8.56万总推荐星海漫游,时空穿梭,机械科技,目标是未知的星辰大海!无意间得到了一...
-
现实世界模拟器 (南山北雁) 起点VIP2023-01-31完结172.14万字 2.51万总推荐在一个广阔无垠的银白空间内,方瑜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黑色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