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些奏折并不需要全都非常详细地回复,有些交给六部去办理就可以,个别事关重大的才需要详细批复。
而且批复时也没必要搞太多的繁文缛节,盛太祖就很喜欢用白话批奏折或者下圣旨。
比如大盛朝初年东夷贼寇也曾偶有进犯,盛太祖就给东南的军民下了一道非常简洁的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杀了再说。钦此!”
更何况《暗沙》这游戏本身是有辅助机制的,就像玩家跟古人对话不需要真的模彷古人说话一样,批奏折自然也不需要完全按照古人的方式去批。
只要做得大差不差,游戏机制本身就会自动纠正。
所以对楚歌来说,批奏折这个事情,其实倒也没有多难。
关键在于,从如此海量的信息中甄别、筛选出一些关键的信息。
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上拿下来一本,开始批阅。
翻了一下之后楚歌发现,奏折上的内容还算挺清晰的,事情讲得比较清楚。而且,奏折上较为艰涩难懂的部分会自动转化为现代人的白话文或说明文的样式浮现在他的脑海中,这无疑进一步降低了难度。
这也合理,毕竟像楚歌这样的玩家不多。
那些没研究过史料、甚至不认识太多繁体字的玩家要是挑战这一关,岂不是完全没有通关的可能性了?肯定得加点辅助措施。
只是到第三本的时候,就开始让人有些烦躁了。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甚至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翻来覆去地说。
这让楚歌想到之前大盛朝的一件趣事。
曾经有一位刑部的高官上了一份奏折,盛太祖读了六千多个字还没听出个所以然、全是空话;读了一万六千多个字才涉及到正题,一共就说了五件事。
而且这五件事基本上用五百字就能说得清楚。
于是盛太祖大怒,直接把这名官员叫来当场打了一顿板子,并且告戒其他所有的官员以后奏章只能陈述事实,不能搞这些繁文缛节。
于是整个官场的风气为之一清。
曾经楚歌看这个故事是当笑话看的,但现在轮到他自己的时候,可是笑不出来了。
他看的奏折,已经是整肃之后的状态。实在难以想象盛太祖之前看到的那些奏折,得是有多啰嗦、多令人烦躁。
很快,天色暗了下来,只能挑灯夜读。
随身伺候的小太监显然也已经非常习惯这种状态,在旁边安静候着。
楚歌熬得头晕眼花,眼前直冒金星,总算是把这些奏折全都给批完了。
结果刚准备站起来活动活动,眼前的一切快速变幻。
又多了一摞新的奏折。
看起来,是新的一天到了。
楚歌整个人僵住了,沉默无语。
第166章 关键案件
楚歌默默地叹了口气,继续拿起新的奏折,看了起来。
可能唯一的好消息在于,日期和奏折刷新了,他的体能也刷新了。
之前那种看奏折看到头昏脑涨、眼冒金星的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善。
但不管怎么说,他现在的身体是一具七十岁老人的身体,即便拿了精神矍铄的天赋,也终究不像一般年轻人那样能扛了。
现代社会很多年轻人996之后尚且完全扛不住,会有猝死的风险,更何况是一个七十来岁的古人。
而且,年轻人虽说是996,但多多少少还能摸一下鱼。
可楚歌现在扮演盛太祖,是一点都不敢摸鱼。
面前的奏折堆积如山,多看一份、少看一份,似乎也没什么区别。
甚至楚歌也可以选择完全不看,一直这样刷时间,看看结局。
但不论是从现实推断,还是从游戏机制推断,这样的做法肯定只会迎来一个结局,那就是寄。
普通人工作可以摸鱼,是因为就算工作出现一点纰漏,跟他对接的人多半也会发现或者催促,只要不是摸的太厉害,基本上不会酿成什么太严重的后果。
现代公司制度的坏处在于把每个员工都当成是螺丝钉、每个人工作实际上都是可以替代,但它的好处同样也在于此。
既然绝大多数员工工作都不是无可替代的,那么就算某个员工因为生病而无法工作,整個公司也可以继续保持运转。
所以对普通员工来说,摸鱼一下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但楚歌此时的状况却完全不同。
皇帝能摸鱼吗?
当然可以,摸鱼的皇帝太多了。
但摸鱼,就要承担相应后果。而皇帝摸鱼的后果,可比一般人摸鱼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如果某些紧急的情况,官员上奏了,而皇帝因为摸鱼偷懒,没看到奏折,耽误了事情,怎么办?
当然,一些特别紧急的情况,官员肯定会多次上奏,或者当面禀报,看起来似乎也不会发生太严重的后果。
但由此还会引申出另一个问题。
如果对于某些情况,官员选择了欺瞒呢?
官员确实上奏了真实的情况,但是有选择性地上奏了一部分,隐瞒了一部分。
要知道,朝中的实权官员是不少的,他们从皇帝手中抠出一点权力,就意味着自己手中多了一点权力。
每个读书人,或者官员的最高理想,都是架空皇帝、成为无冕之王,这是一个读书人都知道、但谁都不会明说的潜规则。
如果皇帝不喜欢看奏章,那么臣子摸清楚了这一点,必然会逐渐拿捏。
比如大盛朝后期就有一位皇帝,对朝政不感兴趣。所以当时的太监就喜欢在他玩到兴头上的时候把一些关键的奏折拿给他看。这时候皇帝会很不耐烦地说让他们自己去处理,于是,这些太监们就真的开开心心地自己去处理了。
久而久之,皇帝的权力就被窃取了。
当然,把太监换成文官,其实是一样的道理。文官嘴上虽然说着仁义道德,但要真的发起坏来,节操不见得比太监更多。
所以,楚歌能不能混?
能不能因为累就不看这些奏章?
不能。
因为他猜测,这次破解副本的关键,很有可能就藏在这堆积如山的奏章之中。
长年累月地批阅奏章,本来就是做一个好皇帝的先决条件。
因为古代的通讯十分不发达,皇帝在深宫之中,不可能时时刻刻掌握每个官员的实际情况,更不可能了解到国家的边境地区、乡县或更底层区域的实际情况。
获取信息的唯一方式,就只有这些大臣们的奏折。
所以,楚歌只能耐住性子,继续批阅这些奏折。
好在《暗沙》只是一款游戏,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楚歌倒也不需要真的几十年如一日的批阅这么多奏折,在游戏时间推进到第三天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第一份至关重要的奏折。
之所以知道这份奏折至关重要,一方面是因为他看到奏折时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案件,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系统提示了。
这份奏折,是一位御史的上书,主要内容是今年二月的会试已经发榜,但大盛朝北方的士子却无一人上榜,录取的五十多名士子全都是南方士子。
这在大盛朝开国至今近三十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于是榜单一出,朝野震动,流言四起。北方士子们跑到礼部击鼓鸣冤,要求皇帝彻查。于是才有了这位御史的上书。
当然,上书的也不只他一个人,还有很多其他的大臣也都上了奏折,有不少大臣都希望皇帝能彻查此事,但也有一些大臣奏折中的意思,是站在了主考官的那一方。
而在楚歌看到这份奏折的同时,他的视野中也出现了几行简短的系统提示。
[已正式激活本试炼幻境中的关键案件!]
[在心中做出大致决定,系统会自动形成方案,交由各部门办理。]
[案件处理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大盛朝未来的国家走势。]
[在未来不确定的时间内,还会出现数量不等的关键案件。但之后的关键案件,将不再触發任何系統提示。]
[系统將根据玩家处理案件的结果,实时核算大盛朝未来的國祚。]
[在玩家扮演结束后,大盛朝国祚超过两百三十年则为通关,低于两百三十年则为失败。
[每个案件处理完毕后,可以获得一次查看预期国祚的机会,如不满意可以立刻重新开始。]
[特别注意:这些案件中,可能存在与历史不完全相符的情况,请自行判断。]
看到这些系统提示,楚歌总算是知道这次试炼幻境中“皇帝”这个身份的通关条件了。其实概括来说就是:治国!
当然,是游戏中简化过的治国。
真实的历史中,皇帝在决定如何处置以后,还要考虑交给哪个部门、哪个官员来办理,当一些官员犯错之后,也靠自己考虑量刑。
具体是灭族?砍头?还是流放?
这都要皇帝自己来决定。
但楚歌毕竟只是个玩家,不可能具备开国皇帝的执政水平,所以游戏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简化。
他只需要在心中想好大致的处理方式,系统就会自动为他补充细节并执行。
楚歌遇到的第一个案件,就是历史上相当著名的南北榜案。
系统提示中说,楚歌在未来还会遇到一些其他的案件,但这些案件都不会再有提示。换言之,需要他自己从堆积如山的奏折中去寻找。
相似小说推荐
-
异维度游戏 (最终永恒) 起点VIP2022-12-28完结 10W收藏8.56万总推荐星海漫游,时空穿梭,机械科技,目标是未知的星辰大海!无意间得到了一...
-
现实世界模拟器 (南山北雁) 起点VIP2023-01-31完结172.14万字 2.51万总推荐在一个广阔无垠的银白空间内,方瑜看着自己身上穿着的黑色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