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公认中远台的反手拉球是威力不足的,唯有正手才能一锤定音。”
“我力量不够众所周知,无论孙天龙还是秦华昌,都绝对想不到我会在反手位暗藏一记杀板。”
“他一直攻我反手大角度,就是要确保我无法转为正手击球,他认为这样就一定能遏止住我的攻击力。”
“我故意跟他相持了十多板,就是为了让他放松警惕,让他以为我能做的只有跟他耗下去,但其实……”
这一刻王超眼神坚定,浑身紧绷,左臂已经竭尽全力的甩了出去,因为惯性的缘故,在球被拉出去的同时,他整个人都往前一窜,几乎撞在球桌边缘。
他没有丝毫留力。
他确定这一板必定可以绝杀孙天龙,而在这一球后,孙天龙将再也不敢用此刻这种游刃有余的态度来与自己反手对攻。
这样的话,自己就会在接下来的心理博弈中占据相当大的主动性。
他想得很好。
小球化作银色闪电,刹那飞过三米纵深,带着反常理的强烈侧旋一头扎在孙天龙身体左侧的球台上,然后肉眼可见的开始在水平方向漂移着弹了起来。
观众席上响起了惊呼声,因为这一球的威力远远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那种感觉,甚至有些像是在看一部五毛特技的功夫片,缺乏想象力的煞笔导演正在将一个武打动作由极慢转为极快。
孙天龙在这一刻退了一步,他并不慌张,甚至脸上还带着几分莫名的笑意。
然后他在距离球台同样远的地方站定,口中发出低吼声,竭尽全力回了王超一个反拉。
他并没有因为王超这球异乎寻常的旋转角度而中招,反倒是十分完美的反向抵消了小球上所有的旋转力,将球波澜不惊的重新拉了回去。
因为王超这个球发力过猛,威力太大,所以龙队这一次终于没能再控制住落点,小球最终落到了球台中央底线,还有明显的冒高,非常适合直接上去一个侧身正手爆冲。
但王超这一刻是明显惊愕的。
他难得的在比赛的过程中有些失态,因为他完全没想到孙天龙连这个球都能完美的化解。
但他毕竟有着超卓的自制力,在瞬间就意识到比赛还没结束。
他的身体刚刚全力爆发,有些无以为继,所以移动的时候脚步略有些踉跄,但他上半身依然维持着极佳的平衡,狠狠一板拍在飞过来的小球上,让它直接反方向飞了回去。
相比起来,孙天龙那边也不好受。
他虽然奇迹般的挡住了王超的反手偷袭,却也因为撤步过快、用力过猛而感觉到腿部、肩部隐隐作痛,这一刻,他唯一比王超优势的地方只在于他早有心理准备。
所以他同样强撑着被透支的身体迎上去,球拍竖起,借力打力,把球挡了回来。
这一挡,要了王超的命。
两人的比赛经验差距在此时展露无遗。
在双方都无以为继的时候,王超想的是奋起余勇打出最后一击,越猛越好。
而孙天龙却明智的判断出,现在球的质量不重要,重要的是落点。
因为双方都已经不可能再跑动了。
所以他一个轻而易举的推挡加变线,拿下了这至关重要的一分。
这一刻王超是绝望的。
不仅仅是因为分数,而是因为从这一分中,王超终于搞清楚了现在的真实状况。
没有人能够在第一次遇到皮克那种独一无二的反手技术时完全不吃亏的。
孙天龙也不行。
王超自问,他对皮克这种技术的模仿,至少有八分以上的火候,这是绝对可以打死人的超高质量和反常套路。
但孙天龙居然对这一球的旋转力和旋转方向都做出了完美的预判,并且凭借细腻的手感完成了完美化解。
这只能说明一点孙天龙早有防备,并且做过针对性的实战练习。
自从开始练习这种反拉,王超就在乒超比赛中不断尝试,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是他的尝试做的很隐晦,如果不是认真分析他的比赛,仔细看他的拉球动作,其实是很难发现这种变化的。
偏偏孙天龙居然专门做过针对性练习。
只能说,他在来江城市之前,肯定把自己的乒超比赛录像看了无数遍。
于是王超绝望之余又有些心塞。
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让您老人家这么处心积虑的分析我算计我啊?
有这力气,去世界赛场上算计虎克和皮克不好吗?
再不济,你也去算计你的直接竞争对手罗九啊。
你为了我这个无名小卒,又是看录像,又是做分析,还带着秦华昌一起来对付我,还上来就搏杀,连伤病都不怕,你图什么呢?
王超再一次考虑起了之前那个问题我得罪他了吗?
王超再次发球,依然是反手位底线大角度。
他并没有放弃。
毕竟,孙天龙在上一个球中表现出的不过是早有准备,却并没有在反手位展现出什么让人惊艳的东西出来。
王超依然认为自己能够做到所有人都没做到过的事情盯死孙天龙的反手位。
他必须试试看。
孙天龙再次反手快带。
王超稳稳的拧球。
孙天龙选择削一板。
孙王超反手稳稳的拉回去。
孙天龙直接反手拉重弧圈。
王超反手稳稳的拉回去。
孙天龙切了一个侧下旋。
王超反手稳稳的拉回去。
孙天龙直接撇王超正手大角度。
王超迅速移动脚步,依然稳稳的正手拉回去。
孙天龙再撇反手大角度。
王超也削一板,依然稳稳落在对方反手大角度。
孙天龙直接反手拧。
没错,他其实也会反手拧,只是威力一般而已,但这个球他要的本就不是得分,只是破坏王超的节奏。
他把球再次拧到王超正手位大角度,逼迫王超移动。
王超确实移动了,但却反手回了孙天龙一个极为罕见的兜拐动作,球依然稳稳落在孙天龙反手位底线大角度。
这一次,双方终于打得跟以前不一样了。
不再是同样招数的相持,而是开始了千变万化的技术之争。
这也是迄今为止观众们觉得最好看的一个球。
此前的球虽然打的激情,疯狂发力,但毕竟都是大家在其他场次对局中也能看到的东西。
但这个球,短短个回合中,双方几乎展现出了足足种技术,每一个回合都是不同的姿势,不同的手法。
这让他们看得眼花缭乱。
如果说暴力相持就像是两个内功高手手掌抵着手掌盘膝坐地对决。
那么这个球则像是两个剑客正在施展浑身解数不断腾挪翻转跳跃。
自然是后者更好看。
最重要的是,观众们都能看懂这个球到底是什么意思王超死盯孙天龙反手,而孙天龙不断变招想打乱王超对球落点的控制。
即便孙天龙花样百出,王朝依然稳稳地把这球控在孙天龙反手位大角度,纹丝不动。
宛若奇迹。
就连秦华昌和唐九洲都放弃了低声交流,目不转睛的看着这一幕。
这真是非常难得的场景,因为绝大多数的球员的战术体系中都只有最关键的几种技术,就足以形成一套完备的系统,所以选手们比赛的时候,往往关于技术的试探在三招两式中就已完成,随后优劣自知,比的更多的是稳定性、发挥状态、心理博弈以及风格克制。
蔡国栋当初教训季青松时就曾说过,每个选手都是一个容器,容量是不一样的,其他选手都是一个小小的闭环,而孙天龙却是一个巨大的闭环,他可以容纳的技战术体系比其他人复杂十倍。
蔡国栋这套容器理论,秦华昌是举双手赞成的,他的判断标准也一直是往这上面靠的,所以才会在选择弟子的时候与何敬平有着截然不同的思路。
只可惜此后这么多年,秦华昌再没有遇到过像孙天龙这样有着超大容量的选手。
就连七年前的罗九都不算。
罗九虽然号称天赋第一,但他仅仅只是容纳何敬平那一套双面弧圈球全台无死角进攻体系,就已经塞得满满的了,再也容不下其他任何多余的东西。
秦华昌以为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孙天龙了。
所以他曾经很遗憾,因为孙天龙打比赛的时候永远都能在技战术体系上占据上风,对方即便能给孙天龙造成困扰,也凭的只是单板质量和身体素质。
就好比我有绝世剑法,但每一个来找我决斗的人,都只想跟我比蛮力。
这让秦华昌每次看孙天龙赢球的时候,总有些意犹未尽,觉得孙天龙是在对牛弹琴。
他很希望有个人能在技战术体系上与孙天龙一较高下,他觉得那种对决,才是自己心目中最高层次的对决。
秦华昌做梦也没想到,今天居然会在熟悉的臭小子王超身上,看到某种超大容量的可能性。
第272章 死战、失控
第一局的第十四个球依然在继续。
今天的现场观众非常幸运,因为他们此刻看到的画面,或许在乒乓球长达百年的比赛史上从未出现过。
因为这个世界终于出现了一个像孙天龙一样精通所有技术的绝世人物。
他是承前启后、空前绝后、继往开来的唯一一個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