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选手是完美的,但也没有任何选手的破绽是绝对致命的。
所以后来王超继续分析继续找,他想要找到孙天龙更多的破绽,但是无论他怎么分析,都再也找不到了。
孙天龙在技术方面过于完美了,或许他唯一的破绽只有年龄和伤病。
那时候王超心里就清楚,自己打不过孙天龙。
或许等自己找到孙天龙三四个破绽时,可以去试试看。
至于现在,他只找到了一个破绽,那么这个破绽就必须是他压箱底的底牌,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能拿出来。
王超曾经乐观的以为孙天龙会在赛场上保存实力,不会出全力,所以他预估自己应该至少能撑下前四局,无论还是他都可以接受。
他本该在第五局亮出底牌,打孙天龙一个措手不及的。
但现在,他却被迫在第一局的后半段就亮出了底牌。
……
王超找到的东西其实并不稀奇,是世界乒坛几乎每个立志要击败孙天龙的人都找到过的。
孙天龙是传统老将,打法与新世代选手并不相同,其最大的区别在于,他的反手技术并不先进。
孙天龙几乎从来不用反手拧,因为他的拧球威力不足。
当然,他也从来不会什么霸王拧。
他打球秉持的是华乒多年来的传统理念反手求稳,正手得分。
所以要打败孙天龙,最直接的思路就是狂攻其反手,不给他正手,这样就能彻底遏止住孙天龙的进攻。
这也正是王超今天想要打出来的东西。
这非常非常难。
事实上,足足七年来,世界乒坛无数人都用这种方式打过孙天龙,最终却没有任何人成功。
这是因为孙天龙的反手缺乏的只是攻击性,而不是防守性,他的反手能挡、能削、能搓、能拧、能拉、能撕、能带,能切,什么都可以做,而且都能做的很好。
他只是缺乏一板反手位让人惊艳的杀板,而不是反手真的有漏洞。
所以当那些选手真正去攻击孙天龙反手的时候,会发现无论怎么打都打不穿,打不死,反倒是他们自己对球的掌控会在孙天龙的种种牵制下渐渐变形,然后,他们就控不住球了,就掌握不了落点了,就算想继续打反手,也打不出来。
再然后,他们就被孙天龙的正手打死了。
你压不住他的反手,也控不住他的正手,你又怎么赢的了他?
这么多年下来,世界乒坛都有些麻木了,他们认为孙天龙表现出来的短板犹如镜花水月,又如驴子头上拴着的胡萝卜,只是好看,压根无法针对。
多年前德意志国主教练罗尔斯科夫说过一句中肯的话,得到了华乒教练组内部的认可。
他道“孙天龙确实有短板,但是任何人如果想要把他的短板打出来,就先要有足够好的基本功,足够全面且出色的技术,先挡住他的各种套路,再来说针对这件事情。”
足足七年,全世界都没人满足这个条件,因为从理论上说,孙天龙这种完美掌控全部技术的选手,几乎是不可复制的。
近年来欧洲其实是有人可以威胁孙天龙的,譬如虎克,但虎克的威胁性在于他超高的单板质量和变态的身体素质,他跟孙天龙拼的不是纯技术。
罗九如今也可以威胁到孙天龙,但他走的也不是技术全面的路子,而是用他独特的球拍胶皮配合何敬平那套攻击力天下第一的战术体系,跟孙天龙拼正面节奏。
全世界都认为没有人能满足罗尔斯科夫所说的那个条件。
但其实王超是满足的。
王超脑子里装着前世所有的技术理念,他这具身体又有着无与伦比的学习能力,几乎是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制约他的唯有体力和力量而已。
现在他连体力和力量都补得差不多了。
他只是出道太晚,崛起太快,也从未与孙天龙有过交手的机会,所以所有人都还没来得及往这上面想,他们没意识到,王超正是那个他们苦苦等待了七年的人。
现在这个人被逼急了,他藏不住了,他要亮剑了。
……
面对王超忽然改变的发球,孙天龙的选择是顺手带过去。
“带”这个姿势其实与反手拧或是拉有些相似,区别在于他不太讲究单板质量,也不属于进攻球,单纯只是一板过渡,在放弃了加质量的同时,也更容易控制落点和方向。
所以孙天龙这个球同样落到了王超的反手位大角度底线。
他心里很清楚,王超虽然是新世代球员,但王超的反手杀伤力远不如正手。
或许台内反手拧在某些时候强于正手挑,但如果是底线出台球,那么反拉的威力是必然小于正手前冲弧圈的。
所以龙队并不害怕在反手位进行纯防守,因为他笃定王超的反手球也没多少威力。
他把球带到底线,是想看王超会不会退台,如果王超竟然退台,那么这个球对他来说,就没有任何威胁可言了。
王超自然不肯退台,即便这球的落点已经在球台边缘,却依然硬顶在前面,在球弹起来的一瞬间直接上手,强行反拧。
他手肘抬得很高,手臂有些像是高高吊起来的,这个姿势并不舒展,但却可以发力,哪怕看起来有些丑陋,有些勉强,却依然能够把这个球当成台内球处理,拧出一个质量极高的球来。
这球依然落在孙天龙反手位大角度。
自始至终,王超的目标都是孙天龙反手位大角度,而不是单纯的反手位,这是因为他知道孙天龙的步伐非常好,如果自己打过去的球落点不够极端,孙天龙就随时有可能通过身体移动把这个反手球转换成正手球,来一个狠狠的爆冲。
但如果自己都打大角度了,孙天龙还要强行移动身体来正手击球,那自己只需要简单的往正手位大角度来一个调动,孙天龙就绝不可能再救得到这个球。
所以,面对自己的这个策略,孙天龙能做的唯有以反手技术来做纯防守。
孙天龙反手撕,同样盯王超的反手位大角度。
王超继续反拧。
孙天龙同样反拉。
局面变成了双方反手位相持,但双方都很谨慎,谁也不肯轻易发力。
第271章 闭环
对此,正在直播这场比赛的主播大马哥是这样对直播间观众解释的“我们都知道,无双少年今年的力量比起去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其实在我看来,还远远没到大成的地步,因为他还是太瘦了,如果说以前是竹竿的话,那现在最多变成了小树苗,所以呢,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接下来还会继续增肥,毕竟一米八几的个子嘛,怎么也得增到斤才合理,对不?我记得蔡国栋总教练以前采访的时候曾经说过的,乒乓球员比标准体重稍微胖点更好,因为身体越重力量越强。”
“那么现在这个局面就很明显了,无双少年的力量不足,就算反手再怎么爆发也打不死龙队,而且他想控制落点,一定要逼龙队反手接球,那就更不敢随意发力了,毕竟,发力越足,控制力越弱,如果一不小心给了龙队正手机会,那就完蛋了。”
“至于龙队,他本身就不靠反手进攻,现在也就是跟无双少年拖着,反正大家都打对方的反手位,那就看谁先露出破绽嘛,众所周知,龙队的稳定性那是杠杠的。”
“是不是很有趣?”大马哥笑着问道“刚刚是斗短相持,现在就变成反手相持了,也不知道后面有没有正手中远台相持。”
他盯着屏幕看了一阵,就情不自禁开始数数“、、、,哇,又板了,今天这球观赏性可真是拉满啊。”
随后他看了眼旁边辅机上的弹幕,笑道“有观众说无双少年忍不住了,反手要发力了,这怎么可能呢,他反手发力打不死……”
声音戛然而止,因为王超真的发力了。
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球还要拖下去时,王超蓦然退了一步,面对龙队送过来的一個出台球,直接反手拉。
这个拉球与他此前比赛中所有的拉球动作都不一样。
他的身体躬得比较厉害,手肘往前顶,手臂往前推,手腕用力一翻,手臂打开,在小球弹起来的瞬间,球拍迎上去,从斜侧面狠狠摩擦小球。
普通观众是看不出什么名堂的,充其量是觉得王超这个姿势发力很酣畅,球出去的轨迹很完美,但屏幕前的许多内行人,却都在这一刻发出“咦”的一声,隐隐觉得王超这动作似乎有些眼熟,却又与王超此前的动作截然不同。
事实上,这是英格兰选手皮克的招牌动作。
皮克完成超进化,靠的就是这一手独一无二的反手动作,他的击球点比别人更靠前,旋转角度与常规反拉完全不同,于是这一手拉球就让全世界所有的选手在应对的时候都非常不适应。
王超身高一米八几,其实也算大个子,只是比皮克稍低,他曾经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姿势提升自己的反手杀伤力,而在港区公开赛与皮克打完之后,他终于找到了他想找的东西。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他早已把这样的反拉练熟了。
他甚至还在这其中加入了一部分邹正宇的反手中远台反拉球的动作细节,让它更符合自己的人体结构。
毕竟,邹正宇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是华乒公认的反手中远台拉球威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