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就是过去月余天文组的劳动成果。
天文组在各大专家组里承担了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抓瞎的任务,那就是分析判断黑月的可能来源,老师的草稿已经指明了方向——银河系,黑月是从银河系里来的,不是地球土生土长的,这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而且非常靠谱,靠谱得就像考试前老师们跟你说考试范围就是整本书。
有了这么一条线索,天文组也觉得是靠谱他妈给靠谱开门,靠谱到家了。
经过严密的推断、精准的分析、虔诚的求神和瞎蒙的投票(瞎蒙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众人一致认为最有价值的目标是银河系中心的超巨型黑洞,于是地球上的长枪短炮转头朝银河系中心集火——诶,你还别说,真有点收获。
他们发现人马座a*的精细阴影结构和预想的不大一样,吸积盘外可能有多个引力源干扰,而进一步x射线频段上观测,发现有一部分能量不知去向。
尽管紫台一再强调这完全有可能是自然现象,毕竟宇宙之大无奇不有,但赵博文已经在激动地拍桌子:黑洞城市!这是黑洞城市!(注1)黑月就是从这儿来的!
“这是最新成果?”
赵博文冷静下来了。
“老成果,在天文学界内对超大质量黑洞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门显学,我们和欧洲美洲的同行一直都在搞,包括ucla和马普所,今年上半年不是刚出了世界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吗?他们搞了个eht,叫事件视界望远镜,用的也是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技术,拍的是室女座m87星系的超大质量黑洞,那个黑洞很大,有65亿倍太阳质量,他们那口望远镜虚拟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
“能征用过来不?”赵博文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个。
“赵老师,那是国外的。”有人压低声音提醒。
“能合作合作不?”赵博文换了个词。
“已经合作了。”报告人回答,“本次观测计划联系了eht的八座射电望远镜,只不过时间太短,计划仓促,目前只能取得这种效果,毕竟人家为了拍m87那个黑洞可是准备了十年。”
“我们需要看得更清楚。”赵博文用指节叩了叩木质桌面。
“可以是可以,不过得用更长的基线,以及更长的观测时间。”台上的报告人说,“目前我们看到的这个结果,是北京的lamost、密云,上海天文台和澳大利亚、北美、南美的几个望远镜合作的产物,这种跨洲际合作已经是地球范围内最大的基线了,基线没法再延长,只能延长观测时间。”
“我们可没有十年时间,十年后黄花菜都凉了。”赵博文摇摇头,“只能让望远镜口径再大一点。”
赵博文推了推眼镜,他又表现出了一个甲方的优良素质:我不管你们怎么办,我只需要你们办到。
可地球直径口径的望远镜都不够用,哪还能搞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我大致能明白vlbi是怎么回事儿,多个射电望远镜组网形成一个虚拟的大口径望远镜,如果我们能把望远镜拉得够远,虚拟望远镜的口径就越大。”赵博文说,“那咱们这样,不妨利用地球本身的公转,地球本身是在运转的,地球本身的运动就能形成巨大的基线,理想情况下基线可以有地球公转直径那么长,差不多两个天文单位。”
赵博文振奋地补充了一句:
“这就近似于一个口径有地球公转轨道那么大的望远镜!”
“可vlbi需要同时性……”
有人弱弱地提醒。
“肯定是有难度的,需要技术攻关,我知道大伙儿一定可以解决问题。”赵博文无视了天文组的抗议,翻开第二只文件夹,“好,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项议题。”
赵博文低头看了一眼。
“如何把旅行者号和先驱者号给抓回来?大家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有方案的可以往前靠一靠。”
“哗啦——”一声刺耳的椅子腿摩擦声,会议室里所有人整齐划一地后退一步。
·
·
·
(注1:黑洞城市,由著名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于1969年提出,是指一种围绕黑洞,可利用事件视界奇特物理性质获取能量的结构。)
写在2021年12月31日
地球又绕着它唯一的恒星转了一圈,在一部分地球生物眼中,这叫一年。
疫情是一个小偷,倏忽一下,就偷走了所有人两年时光,恍惚间还以为去年是2019年,但一抬头发现2022年已在眼前。
时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如果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最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除了地球的公转,那大概就是时间的流逝了,它是如此冷硬而又柔软的东西,无论你是在努力奔走还是在蹉跎度日,时间都是一座铁面阎王,手里掐的表不慢一分不快一秒,可它又悄悄地为那些时间不够用的人开了一扇后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告诉我们,速度越快,则时间流速越慢——跑起来吧朋友们,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那就跑起来,飞快地跑起来。
朋友圈里都在做年终总结,在过去一年里,做了多少事,写了多少书,赚了多少钱,有多少成功,有多少遗憾,我也想做一个总结,毕竟2021年做的事儿还不少,无论是网文连载、实体出版、斩获奖项、改编项目、职称评审、社会活动,倒还都有不少,全部罗列出来细谈能说很久。
不过想想还是把总结挪到这本书完结之后,届时会有一个大的全方位总结,我也该停下来,对过去三到五年的写作经历做一次深入回顾,对这几部作品做一次整体评价,对这几年的市场观察、创作积累和经验感悟做一次整理和分享,严格地说,《南京》是一次文本实验,是对我过去两年创作理论和想法的验证,只有完结之后,实验结束,我才能得出实验结果。
其他的不多说了。
在这某一年的末尾与某一年的开端,祝你一切安好。
第三十二章 巨构
老赵带着照片回了指挥部,王宁和白震一瞅,皱起眉头:“这是啥?”
“黑月它老家。”赵博文回答。
两个老伙计虎躯一震。
白震把照片从赵博文手里抢过来,眼睛睁得老大,但他再怎么凑近也只能看到一团芝麻糊。
老白甚至分不清照片的正倒,他把照片转个一百八十度,又往回转一百八十度,无论用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团黑白的噪点。
如果说它就是黑月的老窝,那黑月的老窝长得着实抽象。
“这是银河系中心的大质量黑洞,直径四千万公里,质量是太阳的四百万倍。”赵博文脱下大衣,随意地搭在沙发背上,然后坐下来喘了口气,“今天新鲜出炉的照片,全世界第二张黑洞照片。”
“黑洞长这样?”白震问,“黑洞不是有一个发光的转盘……”
“吸积盘。”赵博文说。
“这个怎么看不到呢?”王宁问,“这照片糊得什么都看不出来,你们用的望远镜不行啊,不仅高度近视还散光。”
“我们已经用了全世界最强大的望远镜,这个望远镜要是都不行,那地球人已经拿不出更好的望远镜了。”老赵给自己倒了一杯热水,慢悠悠地端在手里,“你们以为能看出来什么?看到诺兰电影里卡冈图雅那样的一个大黑洞?同志们,你们在纪录片和电影里看过的绝大多数天体,我们都是看不清的,充其量就是一个光点,越放大越模糊,说是高度近视和散光倒挺贴切。”
“这要是近视和散光,那度数可不低。”白震说,“起码两千度。”
“在宇宙里人类有听力,但没什么视力。”赵博文说,“我们能听到星星在说什么,但看不清它们长什么样。”
“那有什么办法看清它?”王宁注视着照片上的黑白噪点皱眉,“你不是说它是黑月老巢吗?”
“这世上没什么问题是口径没法解决的,如果有,那就是口径不够大,无论是大炮还是望远镜。”老赵呡了一口热水,慢条斯理地说,“我们如今望远镜最大只能做到地球直径,等我们能把望远镜口径做到地球公转轨道那么大,就能看清它的真面目了。”
“你怎么知道它是黑月老巢?”白震问。
“因为我们的观测结果和预测结果不相符,在做银河系中心大质量黑洞阴影精细结构的时候,天文组发现它的结构和算出来的不一致,所以,要么是爱因斯坦错了,要么是这个黑洞有问题。”赵博文对自己的发现颇有些得意,“但我们都清楚,爱因斯坦到现在还没错过。”
“能把爱因斯坦气得从棺材里爬出来的东西现在可就摆在隔壁房间呢。”白震说。
“它的结构和算出来的不一致是什么意思?”王宁问。
“通俗地说,就是不像一个自然形成的天体,影响它结构的不止吸积盘中心一个引力源,它内部存在多个引力源,就好比你在宇宙中发现一个巨大天体是正方体,你肯定知道它不是自然形成的,这个黑洞周围可能是一个直径四千万公里的智慧文明构造物。”赵博文回答。
“卧槽。”
两个人都吓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