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地仙正道 (新叶道君)


  带着异族风情的女子久久凝望着东方,身边稀薄的紫雾时隐时现。
  周迅走完斜道,从一人高的茂盛的树丛之中漫步而出,走上了大道,两边种植着一排高大的银杏。
  前方就是五层的阁楼,三面临水,唤作石渠。
  这里就是书院的藏书阁了,整个书院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数十万册的书籍就收藏在这里,是书院的立身之本。
  传闻书院兴建于前朝末年、前朝破灭时,大批翰林院老学究外逃,寻至这里,就此定居,教书育人,将一生所学默写出来,编纂成册,代代相传,方才有了而今的鹿鸣书院。
  也有人传闻,鹿鸣书院就是前朝遗老遗少所建。
  到藏书阁,带着一身酒气可不好,周迅搬运气血,化解酒气,面色红了又红,头上蒸腾起一缕缕白雾。
  不过片刻,收功散去气血,体内的酒气已经全部化去。
  “衣服上也要费点心思了。”
  周迅随手掐诀,念了个净衣咒,上下一扫,咒力所指之处,一应污垢、灰尘、酒气纷纷褪色一般消去,留下一身如同新洗过的衣袍。
  “净衣咒为何不能以旧换新呢?”
  思考着这个严肃的术法问题,踏着晨曦的光,少年步入了藏书阁。
  门口站岗的几位仆役,见到他都是微微欠身施礼,周迅也是点头示意。
  藏书阁正门上牌匾写着“文山书海”四字,用的是美观大方的馆阁体,是官场公文常用的字体。
  入了正门,第一层大厅内没有书架,只有四面墙上挂着的几十条题字,落款都是某某学子,全是曾经在书院待过的,并且有所成就的前辈们所留。
  门口一处有个台子,后面坐着三两个人,都上了年纪,正捧着竹简看得入神。
  此时藏书阁应是方才开阁,来往的抄书人并不算多,一边还有工读的学子在此打扫,擦拭雕花木窗,接待借书、抄书人。
  一楼有不少屏风挡着,彼此分隔出小小的间隙,只能放下一张张小小的书案,来此抄书之人都是伏案奋笔疾书,在规定的时刻内尽可能抄完更多的文字。
  借书的手续较之抄书更为繁杂,而且有许多限制,尽管如此,也不是什么书都能借出的,绝大多数能外借的书都是些游记、杂书、前人诗稿之类,或是一些在寻常书店也能寻到的书籍。
  这里只允许抄录,而且按时辰计费,不多,一个时辰也就是十钱,约一顿早饭的饭钱。
  抄书成为了常态,周迅平日里也没少抄写过书籍。
  就着简明的案上,在屏风围绕之中,提着笔墨,一目十行,一个时辰差不多能抄完一到两册。
  很多书册只有几千字,抄写起来并不费劲。
  藏书阁的仆役们和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平日里也会抄录一些常用的书籍,挣得一份微薄的收入补贴自己。
  轻车熟路地绕过屏风,自然而然地放轻了脚步,不打扰这里的那份静谧。
  无论是谁,到了这里,都会轻言细语的吧。
  上了二楼,这里有着一排排的书架,每个书架上都写满了标签,按照书籍的内容进行归类。
  这一层的书可以外借也可以抄录,属于常用的书籍,也是最多的,大约有十七万多册。
  第二层的书大多属于百家学说,包括一些已经失传的珍本古籍,每一本都是价值不小,属于费些心思才能收罗到的。
  径自走上三楼,这一层的书架少了许多,里面收藏的书籍属于一些更为珍贵的,这层有兵家战阵、谋略之书,据说这层还隐藏着神秘的帝王术学说。
  这一层的书,就不是拿钱就能轻易得到的了,即便是世家大族之中,这样的书也是要珍惜的,轻易不会外借,师徒之间也只会传授给真正的入门弟子。
  这里的书只能当场默记,不能外借也不许抄录,正经在籍的学子每月也只有一次机会,来此阅览图书。
  书架一边,有十几张大桌子,桌子边上全是椅子,四面有窗,光照不错,可供人阅读。
  粗略数数,约有二十多个书架,每个书架有六层,每层有一百多本书,这里的书只有两千余册。
  一个身形佝偻的老仆背着手走来,浑浊的双目认出了周迅。
  “周先生,您又来看书了?”
  周迅笑着摇头。
  “不,我要上五楼。”
  老仆眼中精光连闪,迫人的神光如有实质。
  他直起腰盯着周迅瞧了一会儿,又收敛起来,重新恢复那般佝偻着的样子。
  “周先生可有令牌?”
  尽管不是初次到来,可还是觉得这个令牌很不方便。
  找出一块黝黑的令牌,递了过去,那老仆捧着端详了一会儿,翻来覆去检查了数遍,才双手交还给周迅。
  “周先生早得了两位大人特许,可以随意进出五楼,怎么老伯你还是要检查?要我说,见到周先生就放行好了!也不嫌麻烦?”
  边上另一个提着茶壶,拎着白瓷杯子的中年人经过。
  老伯不满地瞪了他一眼,后者笑嘻嘻地给自己倒茶。
  “我这叫礼,礼不可废,天下无道则礼仪废,书院要没了这个礼,就离没落不远了!”
  老伯似乎资格很老,当着面就敢说书院没落这种话,也不知究竟在藏书阁里待了多少年。8)


第九十四章 物外逍遥篇
  笑闹了一会儿,老伯领着周迅走到四楼某处角落,这儿可以通往五楼。
  五楼藏有先秦方术,仙门道书,还有许多法术典籍。
  这些发源自本土的术法,与周迅本尊所知大有不同,从方方面面都能看出来。
  所以,周迅在仙域所修道法,都要一点点进行修正,参照这处世界本土道法重新推演过来。
  “可曾被人借走?”
  周迅开口问道。
  楼梯间,老伯吃力地爬着楼梯,手上不知何时多了一盏破旧的油灯,点燃着一盏火苗。
  听到这话,他喘着气回答。
  “这册书放在那里太久了,又是杂书游记,能到第五层外借的哪个不是奔着道书去的,就连过时的方术都没几个去翻的,何况这种游记?除了周先生您以外再也不会有人看了。”
  “我倒是觉得这游记有些趣味,作者米大方也是个妙人。他的游记散文韵律十足,可惜无缘一见。”
  周迅有些惋惜。
  “呵呵,这个米大方老头子不认得,您可以去问问白露仙人,这里的书他全看过,大多能说出来历。”
  “那倒是要去请教一番了。”
  “自从上次见到两位仙人,已经有半年了,不知两位可是又云游去了?”
  鹿鸣书院隐居着两位地仙,一唤白露仙,一名清水仙。
  书院就是他们创建的,鹿鸣书院就是这两位的隐居之地。
  “到了。”
  老伯推开大门,阳光灿烂,自上面洒下,照亮了昏暗的楼梯间。
  带到了路,他转身就下楼去,擦肩而过的时候,老伯好似忽然想起,说。
  “昨夜两位仙人接见了一位紫衣女子,名唤紫萱,看着不像是中原人,现在还在等先生您呢!”
  说完,老伯佝偻着身子,颤颤巍巍地,护着一盏明灭不定的破旧铜底座油灯,慢慢往下行去。
  “紫萱……多谢了,老伯!”
  也不管有没有听到,周迅已经走进了第五楼。
  第五楼书架更少,只有寥寥几个,书架也没填满,零零散散的放置着,约摸有一两百来册的样子。
  也不都是手抄本,也有些是原本。
  因为年代的不同,术法原本载体比较混乱。
  有线装本,这种大抵都是后人誊抄的抄本,上面多半还有前人注解,适合新人接触。
  当然也有年代较近的原典是记录在纸张上的,尽管纸张可能很特殊,比如某些灵竹的竹纸,某些树精的树皮制成的纸张。
  有的是羊皮纸卷成的卷轴,用系带系好搁在角落。
  有的是记载在石碑上,连同石碑都被载回来。
  有的是书写在树叶上,唤作贝叶的佛经经书书写材料就是一种。
  有的是金书玉册,有的是玉石做简。
  有铭刻在青铜鼎上的土话,文字。
  也有全部都是壁画的,却被整片壁画连同几寸厚的墙皮都被削下来,带了回来。
  五楼平日里能来的人不多,是以显得更为宁静。
  周迅走动了几步,拿下木制的插销,拉开一扇窗。
  外面的光线很好,屋子里顿时亮堂起来,可以看出空中悬浮着颗粒状的灰尘。
  长袖一挥,一股清风吹拂出来,打着旋儿,绕着这里转了一圈,将天花板上,地面上,书架上,以及种种阴暗死角处,都转悠了一圈,最后蓄积了太多灰尘变成昏黄色的旋风就在周迅的注视下从窗子飘了出去。
  它会一直飘到无人之处,将灰尘散去。
  “每次见周道友这一手法术,我总觉得像在看上界真君。”
  不知何时,有一个容貌素丽的八岁女童倚在门框边上,也不知看了多久。
  她的衣裳上带着莹莹彩光,给屋子里染上一层色彩。
  “白露仙人谬赞了,不过是唤风的小法术而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