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行是最直观反映靖旧朝内生机复苏的行当。他们穿梭在各地相连的官道上,大宗的商品由他们来互通,危险下降,他们就跑得勤快,反之亦然。
这种复苏的变化是由下而上的,逐层影响上去,最后由各方面的消息汇总之后报到皇帝面前。
说实话,杨束在拿到玄清卫、中书院、兵部三份不同侧重面的近期民生汇报条子时,心里是有种难得的畅快感的,就好像一次暗地里的反抗取得了成功之后的窃喜。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沈浩这个人真的如永胜王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福将啊!而且本事堪称国朝第一!”
居然在不需要国朝任何实际支持的情况下,仅仅借用了一个枫红山庄的名头,就直接将国朝一年多来已经呈现糜烂的局面迅速的扭转了过来,用了也就半年多的时间而已。
这不比庙堂上那些只会用嘴皮子发出陈词滥调的老头们强?不比那些对外还还行,对内就总是差点意思的军伍厉害?
甚至用永胜王的话来说,沈浩不单单解决掉了困扰国朝两年多的乱局,还顺手把宗门圈子身上的口子再一次撕开得更大了。
甚至以后国朝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一些宗门方面的中低层力量。这无疑是一个破天荒的开端。
当然,帮杨束解决掉了一场暗藏的危机这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不然等国朝彻底糜烂,庙堂文武必然会一起逼迫杨束更改之前的决策,到时候皇帝威信扫地,君臣之间怕也将闹出不少矛盾来。
所以如今在杨束的心里沈浩的地位被无限的抬高了。甚至于他现在已经在心里又一次放缓抬白常卿上来接任曹国邦左相一职的想法,就是顾忌到了沈浩的感受。
毕竟白常卿之前可是面对面的跟沈浩硬钢过,他也不想让沈浩心里多一个疙瘩。
只是下月初九的明山之行怕是不太平。杨束有些担心超级宗门那边会使坏。虽然沈浩表示信心满满,可杨束却始终认为还是该有些防备要做在前头。
于是在和杨修胜商量之后,杨束决定以枫红山庄的名义,将一半金剑营调给沈浩为护卫。
到时候就跟着沈浩前往明山,就驻扎在明山脚下,给沈浩镇场面,但凡有什么变故也能第一时间做出应对和接应。
另外,这也是杨束和杨修胜对于两家超级宗门的一个回应:想要敲打沈浩?那就问你有没有和金剑营硬碰硬的胆量,敢乱来,你来一个我看看。
毕竟直接压半个金剑营在明山脚下,这已经是一种带着火星的行为了,反应可算硬到了极点。
不过除了沈浩明山之行让杨束有些担心之外,他更担心的还是明山宗试剑大会之后,进入十月后的枉死城地宫之行。
不过可惜的是地宫之行因为涉及到了“赤”,所以皇帝没有办法与杨修胜打开天窗的明说,即便他们两人都清楚“赤”的存在,也不能当着面这么掰扯。
唯有让杨修胜再做详细的方略,尽可能的保住沈浩这次依旧能够全身而退。
杨束不是没有想过打着“找缚姬泄愤”的幌子去黑旗营那间古怪的地牢寻沈浩,单独给沈浩一些暗示。
可他的这个想法似乎被“赤”察觉到了,最近几月来他但凡有要去黑旗营的念头都会被胸口的“蛛网”折磨得痛不欲生,只能作罢。
这让杨束心里颇为忐忑,担心“赤”是不是真的瞧出了什么端倪,他以为会不会再也不能去黑旗营的那个古怪的地牢了?
心里念头也就到了此处,边上宦官小心翼翼的走到杨束身边来,提醒说外面左相曹国邦到了,已经等了小半个时辰了。
杨束应了声,从温汤里出来,张开双臂,自有宫女帮他擦干身体,然后裹上一件宽大的袍服,去了偏厅。
“臣,参见陛下!”
论起礼节,曹国邦绝对是所有大臣里最扎实的一个,能双膝跪地就绝不单膝,能磕头就绝不拱手,能跪着说就绝不站着。
什么?坐?曹国邦就从没坐过凳子,赐座都不坐,说喜欢站着或者跪着。也不知道这一把老骨头了,哪来的精神,也不怕跪瘸了。
“什么事?”
“陛下,如今国朝乱局收复,各地生机复苏,百姓奔走相告一派欢欣。这得益于陛下之圣明,也有赖于下面将士的奋勇。所以臣斗胆为下面各地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将士请功,还请陛下应许。”
这是左相的职责,也是应走的流程。当然,最后赏不赏这得由皇帝说了才算,但一般而言都不会有功不赏,区别只是赏的力道大小罢了。
“可准备好了章程?”
“有的,请陛下过目。”
曹国邦这人一直在杨束心目中没什么亮点。你说他没本事吧,他也不会出什么纰漏,做事四平八稳得厉害。
但你若是指望他去解决什么棘手的问题,那也是不能的,顶多给你左一点右一点的混过去了事。
就说手里的那一份板赏章程,这与以往的板赏基本上没区别。方方面面都照顾到了的,但又根本找不出侧重点,就两个字:平均。
谁也不得罪呗。
杨束扫了一眼跪在面前的曹国邦,也没想过叫对方起身,刻意的顿了顿,才开口说:“将之前给玄清卫的责罚撤掉,千户官一级的版赏折半,折掉的那些加在一线军卒头上。不过黑旗营要单独拧出来,加重赏。
军伍按照正常凯旋的分寸做章程下赏,让兵部自己去搞。个地方衙门就按你这上面的办。去吧。另外告书天下,邪祟之乱已被平定,以安民心。”
第1399章
汇集
皇帝下书昭告天下,邪祟之乱已经平定,彻底为这为期近三年的混乱做了一个了结。
死掉的人,若是有亲属尚在,便有焚香以慰灵。
活着的人,收拾心情,将忐忑和不安暂时放下,重新拿起谋生的家伙事儿,开始为生计奔波。
皇帝的信誉在靖旧朝绝对是金字招牌,皇帝都说乱局结束,那还能有假?
所以即便在这之前大部分地方已经见不到也听不到邪祟的消息了,可百姓的心里依旧不踏实,知道皇帝这次昭告天下,似乎才有了保障。
随着平定乱局的消息而来的还有皇帝下的版赏。和以往不同,这一次版赏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与之前乱局相关的方面。
从军伍到玄清卫,从地方衙门到各大官办商铺,多多少少都能沾到这次版赏的光。
就像几年前先皇在时打完那场与蛮族的国战之后的样子,版赏之下论功行赏。
地方衙门方面倒还好,版赏也就是走个过场,针对的也是户部为主,维护在乱局中各地民生相关的物价没有暴涨的功劳。
而版赏的重头戏落在了军伍和玄清卫的头上。
军伍的版赏由国库和内务府一起拨付,而且有章可依,是兵部自己拟出来的章程,走的也是“大战凯旋”之后的路子来下赏。
玄清卫的版赏就和国库没关系了,全由内务府出钱出物,这是皇帝犒赏自己私军的行为。而玄清卫中又以黑旗营受赏最重……
那些靠着雇佣协议新加入黑旗营的宗门修士们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财大气粗”,也为自己当初签下那份协议的决定感到庆幸。
相比起黑旗营本来的军卒而言,宗门里来的人其实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个就是这些人手段更丰富,更喜欢讲究进退博弈而不是依靠命令死磕。
第二个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些宗门来的人惜命,比黑旗营本来的军卒们少了一股凶悍的劲儿。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些宗门里来的人都是底层宗门出身,方方面面都抠抠搜搜的,特别是在符箓和丹药的使用上,总想着节省下来,显得小气。
不过不论有何差别,这大半年的生死与共也让这些宗门弟子身上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身上几乎都多了一股煞气。黑旗营的土壤里让他们慢慢和以前变得不一样了。
之前以为是“拿钱办事”,如今发现虽然确实比在宗门里清修凶险得多,可收获却不仅仅只有雇佣协议上的那些“工钱”,还有大把大把的“外快”可以名正言顺的拿,甚至算下来这些“外快”比“工钱”都要多。
特别是这一次,听说是皇帝看在黑旗营在之前局面里的巨大贡献,特意加重下赏。
但凡活着的人都能得到一份相当于自己三年俸禄的重赏,以及一些平日里难得的好东西,比如丹药之类的。
底层宗门里打滚的众人哪里见过这种阵仗?兴奋之余也对玄清卫,对靖旧朝那位他们从未见过的皇帝多了几分亲切,毕竟金主哇!
消息传开,直接就在底层的那些不入流宗门中宛如炸雷。
最喜笑颜开的就是那些靠当“矿工”的小宗门,他们是这次红利吃得最多的一群人。
不但最先被纳入雇佣协议当中吃到了“工钱”这次也得了重赏,而且在矿脉采掘上也得到了枫红山庄多给的那一份好处,可谓吃了两头好处。
其次就是那些余下的且被两家超级宗门列入名单的底层小宗门,他们虽然吃不到矿上的那一拨好处,但后面签了雇佣协议之后的好处是一点没少赚。
相似小说推荐
-
盗墓:开局就能拘灵遣将 (我吃番石榴) 番茄vip2022-02-28完结悬疑天才盗墓叶灵穿越到了神奇的盗墓世界,开局签到升级变异版拘灵遣将:你有东北五仙不...
-
北洋夜行记 (金醉)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夏天,北京潘家园一个旧书商离奇死亡,案发现场发现了一本从未公开过的民国笔记。笔记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