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军师联盟 (恒安德佩)


  “可现在!”
  言至于此,刘辨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朕可以亲政做主,不受任何人束缚,似爱卿这样德才兼备的忠臣,又岂能荒废于山野。”
  此时此刻,卢植已然是涕泪横流,感动不已:“老臣必为朝廷效死命,绝不辜负陛下对老臣的信任。”
  刘辨大喜,郑重点头:“很好!朕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朕的期望。”
  何谓司徒?
  《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我高祖少皞(hào)擎之立也,风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祝鸠氏,司徒也。
  而在《周礼》中对司徒的记载,称其为地官,司徒的职权在于,掌管人民土地以及相关事项,诸如推行教化,征发赋役等等。
  虽然,司徒具有大司徒、小司徒之分,但其相同之处,在于皆掌教化民众,受天子之命教化安定民众。
  普及教育,便是教化民众!
  这一点,毋庸置疑。
  虽然,郑玄、司马徽在士林地位很高,经学造诣首屈一指,但毕竟缺少为官经验,让他们干具体事情还行,但是统领教化民众之事,便有些力不从心了。
  然而卢植不同!
  其一:他原本便是汉末时代鸿儒,在士林界颇有地位,即便是郑玄,也得尊称他为师兄,司马徽得称其为前辈;
  其二:卢植深谙朝政体系,具有尚书、录尚书事等为官从政经验,已经有资格位列三公,帮助皇帝分担一部分压力。
  综上所述,将卢植提拔为司徒,正合时宜。
  旋即。
  刘辨返回上首落座,待卢植平复心情后,方才直奔主题:“想必二位已然明白,朕今日唤汝等前来,是为何事。”
  杨彪揖了一揖:“如果臣猜得不错,应该是为古今文经之事。”
  刘辨颔首,点了点头:“没错!自朕正位回宫以来,参与公车署考课者不计其数,为朝廷甄选了大量人才,否则朝廷难有今日光景。”
  “不过,经学一事,素来有多种流派,不同问题,会有不同解读,难以产生标准答案,更别提答案的公信力。”
  “正因如此。”
  简单交代一下背景,刘辨顺势引入正题:“才有了朕征兆天下大儒入京,咱们趁着这个冬日,好好辩上一次,求同存异,出一份公认的经学模板。”
  “不知二位,以为如何?”
  “理当如此!”
  卢植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拱手抱拳:“陛下,臣这些日子,虽然避世隐居,但同样没有闲着,而是博览群书,研习经学。”
  “臣与康成皆乃大儒马融门下,康成古今兼修,至今已然大成,臣耽误了数年,虽稍有落后,但亦觉古今兼修,方才是儒学正道。”
  马融原本便是古今兼修的鸿儒大家,郑玄一心向学,同样是古今兼修的集大成者,更是创出了郑学,扬名天下。
  卢植深受这二人的影响,自然不再偏执于古文经学,而是要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才能真正成为儒学大家。
  紧跟着,杨彪同样一揖作礼:“陛下,我弘农杨氏虽然世代研习《欧阳尚书》,但臣幼时,家父便教导臣,须博采众长,方能领悟经学要义。”
  “是以,臣自幼便是以《欧阳尚书》为主,当年与卢公等人攥写《东观汉记》时,更是深受其影响,兼学古今文经。”
  熹平年间,杨彪因博学多闻,被公车征为议郎,在其任内,曾与马日磾(dī)、蔡邕、卢植、韩说等共同续写《东观汉记》。
  马日磾、卢植皆师承马融,马日磾更是马融的族孙,绝大多数经学皆承自马融,自然是古今文经兼修的鸿儒。
  蔡邕、韩说、杨彪虽是今文经学者,但其人皆属于博学多闻,汲取百家之言的智者,在儒学造诣上,虽不如郑玄、司马徽乃是集大成者,但亦有融合古文经之兆。
  是以!
  在这种古今文经已有融合之兆的环境下,刘辨想要集合古今文经精华,出一版官方版的教材,可操作性极强。
  “太好了!”
  这可当真是意外之喜啊。
  甚至,将刘辨心中最后一点顾虑,都打消了:“既如此,那么数日后的辩论会,便由二位爱卿,以及司马徽、郑玄为评审。”
  “咱们要将五经内容,逐篇进行辩论,将古今文经学派对于其中内容,有争议的地方,能解决的,当庭解决,不能解决的,全部记录下来,求同存异。”
  卢植皱了皱眉,心下大骇:“陛下,五经内容极其庞杂,只怕这项工作会耗时费力,非得数月,甚至逾年不可为。”
  “恩。”
  刘辨早有预料,点点头:“所以,咱们的第一步,是要求同存异,快速寻找有争议的点,然后将共同点摘出,出一份五经初版,以供天下学子求读。”
  “今年解决不了的争议点,待来年得空时,亦或者后年,大家再次齐聚,继续辩论,以求解决争议,将其纳入官方教材,形成第二版。”
  “朕相信!”
  言至于此,刘辨难掩兴奋之情,铿锵言道:“古有愚公,日复一日,可以移山开路;今有众卿,年复一年,必可融合古今!”
  卢植能从皇帝陛下的话中,感受到他融合古今文经的决心,不由为之惊叹,当年那个行为轻挑的少帝,莫非是其故意装出来的?
  也许!
  眼前这位年少的皇帝,当真可以再次振兴汉室,开创盛世太平。
  一念至此,卢植当即拱手抱拳:“臣卢植,必不负陛下厚望。”
  毕竟,如今的他可是司徒,掌管教化民众,这融合古今,令天下儒生共成一体,乃是他分内之事,义不容辞。
  杨彪虽是太尉,但同为当世鸿儒的他,自然要鼎力相助:“陛下放心,臣杨彪必全力相助卢公,完成融合古今之大业。”
  “恩。”
  对于二人回答,刘辨非常满意。
  最后一点疑虑打消,这件事自然可以提上日程。
  跟着,刘辨从龙案右上角,取出一沓资料,递给卢植:“卢卿,此乃朕拟的古今文经辩论会之纲要,你拿回去好生研究一下,争取早日展开辩论。”
  卢植双手接过一沓纸版资料,心中万千感慨:“陛下放心,臣必好生研读。”
  望着二人躬身离开的背影,刘辨暗松口气,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
  与此同时,直播间网友同样沸腾起来:
  “普及教育迈出关键一步,希望大汉子民也能享受与现代一样的义务教育,感受各种考试带来的精神摧残。”
  “汉末时期,古今文经的确有了融合的征兆,辩爷以国家力量催促,必然可以彻底解决这一终端,贯彻落实科举制。”
  “这辩论会如果持续个十来年,这帮大儒就得跟辩爷绑定十来年,又是软刀子割肉策略,给军师联盟专家点赞!”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看数百大儒下场撕逼的一幕了,肯定要比行伍真刀真枪干仗,更加的刺激!哇咔咔.jpg”
  “……”
  正当直播间热议不停时。
  “报—!”
  忽然,殿外响起悠悠一声奏报。
  刘辨抬眸望去。
  但见,朱彤推门而入,欠身拱手道:“陛下,狼骑、豹骑、陷阵营,从豫州凯旋而归,目前吕布、黄忠、高顺已至宫外。”
  “快!”
  刘辨大手一挥,朗声道:“让他们进来,朕要接见他们。”
  朱彤拱手:“喏。”
  旋即。
  躬身离开。
  不多时,三员铮铮虎将入殿,趋步上前:“末将吕布(黄忠、高顺),参见陛下。”
  刘辨摆手示意平身:“快起来吧。”
  三人这才起身:“谢陛下。”
  简单寒暄两句后,刘辨直奔主题:“尔等在豫州的战事,孟德在奏章里,跟朕说过了,不得不承认,你们这一仗打得非常出彩。”
  “不过……”
  话锋一转,刘辨轻声言道:“朕还是想听听你们自己的感悟,从此次与袁术、张邈的决战中,尔等到底学到了什么?”
  吕布颇有心得,因此毫不犹豫,率先拱手:“陛下,此战狼骑虽然大胜,但末将却感触极深,对于您给的狼群战术,同样有了全新的体会。”
  “此次对方绝大多数乃是步卒,我狼骑占尽优势,虽然大胜,但暴露出末将对狼群战术的细节处理,仍有很大问题。”
  “比如说在迂回、压制、切割……”
  “……”
  巴拉巴拉。
  吕布不开口则以,一开口便足足一刻钟。
  刘辨虽然听得有些迷糊,但从吕布较真的眼神中,能清楚地感受到他对此战,是发乎于心的学到了东西。
  即便不必专家提醒,刘辨也清楚地知道,经过此战后,吕布的骑战水平,必将再次提升,未来若是杀到北疆草原,必将成为一柄锋锐的宝剑。
  “吕将军能有此心得体会,朕心甚慰。”
  刘辨没有对其具体过程点评,只是面带微笑地道:“理论再强,亦需要结合实际,能真正将其威能发挥出来,才算是将狼群战术,内化成你自己的战术。”
  “或许,这一次将军的心得体会,依旧不是非常完善,但这辽阔的中原,便是狼骑的练兵场,必可助将军真正掌握狼骑战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