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军师联盟 (恒安德佩)


  忽然,刘辨注意到孔融的眼神,始终在注意对面的二辩辩手。
  他低头轻瞥一眼名单,不由好奇:“老师,你们知道这个桓睿,是个什么身份吗?”
  军师联盟立刻言道:“卢植递上来的资料,有桓睿的简介,他是东汉经学大师桓谭的嫡系后人,著作有《新论》二十九篇。”
  “桓谭以反对谶纬神学,敢于上书指出皇帝听纳谶记是错误,而闻名天下,要知道光武帝刘秀可是大力提倡图谶的,桓谭这是在跟皇帝对着干。”
  “不对呀!”
  听着军师联盟的解释,刘辨皱起了眉头:“老师,这图谶不是王莽最先提倡的吗?他可是正经八百的古文经学者,怎么桓谭作为古文经学者,会反对这个呢?”
  “辩爷听的还挺仔细的。”
  军师联盟随即给出解释道:“的确,谶纬最早是身为古文学家的王莽所提倡的,但后世的古文学家,却大多对其持反对态度。”
  “究其原因,是古、今文的治学方法不同了。”
  “今文经学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附会,如果以客观的眼光看《春秋》,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微言大义,那些所谓的书法,不过是记述过程中的用词不同而已,可今文学家却硬要给它们安上各种大义。”
  “但是,他们真正的意图,其实不是去解释《春秋》这本书,而是借此机会,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以此干预朝政而已。”
  “比如何休的‘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如果以实际历史看,那是何等的荒谬绝伦,但何休在乎的,本就不是历史,他只是借历史的皮,来包裹自己的思想罢了。”
  “古文经则不然,对于他们而言,五经是史书,只是在记录历史而已,这就是著名的六经皆史,那句话的来由。”
  “古文经学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因此他们对今文学那种附会绝不认同,对于掺杂其中的谶纬、灾异之说深恶痛绝。”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王莽出自政治目的而提倡谶纬之后,东汉的古文学家,反而坚决反对谶纬的根本原因。”
  刘辨恍然大悟,饶有兴致地点头:“原来如此。”
  军师联盟随即提醒道:“辩爷,待会儿,你可能会听到孔融一系列,以尊王为核心的,解读《春秋》的微言大义,保证让你打开眼界。”
  “哦?”
  刘辨有些期待:“那我还真想听听了。”
  军师联盟:“专家同样非常期待。”
  简单的开场白后,双方一辩进行陈述观点。
  紧跟着,便进入了二辩的环节。
  此刻。
  孔融站起身来,趋步转入大殿,深躬作礼。
  对于今文经学者而言,“尊王”是他们的核心思想,因此不管在任何时候,他都会对皇帝陛下,保持绝对的尊重。
  旋即。
  孔融进入辩论环节:“统者,始也,总系之辞。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
  “……”
  尼玛!
  刘辨不得不承认。
  孔融的雄辩能力堪称一绝,上场便是一大段的引经据典,说得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即便是刘辨本人,也不由地为其口才,拍案叫绝。
  “《春秋》曰:冬十月,楚人杀陈夏征舒!”
  “在座诸位皆乃大儒,自然清楚杀人者,乃是楚庄王,按照常理,《春秋》当称之其爵号楚子,可为何称之为楚人呢?”
  言至于此,孔融朝天一拱手,朗声道:“这其中,便有圣人之微言大义,其故意写楚人,而非楚子,其意在贬之也。”
  “毕竟,礼乐征伐,当自天子出,楚庄王岂有私自讨罪之权,他侵犯了天子权威,属于僭越,因此必须要贬之!”
  呃……
  别说是寻常人了,便是上首的刘辨,听到这里,都不由地佩服这帮人的脑洞。
  这明明就是在陈述一个事情而已,居然还能从里面找到这么多道理!
  还真别说,即便是胡搅蛮缠,还真特么有道理,让你无法反驳。
  如果非要这么解释的话,的确是在尊王,对皇权的统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跟着,孔融继续道:“再者,《春秋》曰:三月,公会郑伯于垂,郑伯以璧假许田。”
  “孔圣人因何会用一个假字呢?”
  “假者,借也!”
  “究其根本!”
  孔融声音再次洪亮起来,义正言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所有的土地皆是天子的,郑国、鲁国有何权力,私自进行交换?”
  “是以,《春秋》用假字,其暗含了对天子的恭敬,同时也是表示对郑、鲁两国的贬斥,此乃诸侯之不予专地。”
  “……”
  刘辨再一次惊为天人。
  好家伙!
  这尼玛便是把刹车踩断,都不可能联想到啊。
  一个“假”字,居然可以蕴含这么多意思,还解释的如此清新脱俗?
  刘辨恨自己上大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学历史专业,否则现在也不必听得如此费劲儿,若不是军师联盟提前打了预防针,自己可能真要说服了。
  这忽悠能力,简直堪称一绝。
  叮—!
  忽然,铜锣声响起。
  太尉杨彪提醒道:“请注意你的用时。”
  孔融自然清楚,这是时间将尽的警告:“多谢杨公提醒。”
  旋即。
  他不在赘言,而是进入到总结状态:“是以,何大家在《春秋公羊传》中是这般注解,异辞者,见恩有厚薄,义有深浅,时恩衰义缺,将以理人伦,序人类,因制治乱之法。”
  “自黄巾造反、董卓祸京以来,天下大乱,此即为书中‘衰乱世’也,因此,须‘当内其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
  “这一点,从陛下在南阳所施仁政方略上,便足见其威能。”
  恩?
  刘辨闻言,一脸的不敢置信。
  自己在南阳干的事情,居然还暗含了今文经学的治国策略?
  这尼玛,可得好好听听不可。
  当即,刘辨全神贯注,洗耳恭听。
  “陛下先施恩典于民,然后推行教化,暂时对南阳四周郡县予以忽略,此即为‘当内其国而外诸夏,先详内而后治外’。”
  “如果在下所料不差,待南阳彻底王化以后,陛下此方略,必将向四周郡县,乃至整个大汉神州推行,此即为书中之‘升平世’。”
  “而至于此,陛下当‘内诸夏而外夷狄’,继续向鲜卑、乌桓、南蛮等夷狄推行王化,此时,整个天下已经皆服王化,便没有了夷狄、华夏之分,天下自然大同!”
  牛逼!
  太牛逼了!
  即便是刘辨本人,也不由地为之愣怔。
  因为,孔融的治国方略,还真跟军师联盟的想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难不成自己的方略,当真暗含了今文经学的治国思想?


第317章 古今辩论!桓睿硬刚,针锋相对!
  “卧槽!”
  刘辨不禁心念一动,暗暗发问:“老师,孔融说得似乎还蛮有道理的,我是不是已经被他给忽悠住了?”
  “怎么说呢?”
  军师联盟企图用更简单的语言,来给刘辨解释:“单从目前的发展道路上来看,孔融说得的确没有错,毕竟比较空洞。”
  “啊?这……”
  刘辨有些不能理解:“怎么讲?”
  军师联盟轻声道:“孔融的逻辑思维是对的,但他把一切功劳,皆归于王化,简而言之,就是因为施行了王化,南阳成了大同世界,因此治了乱世。”
  “而接下来,辩爷你应该把王化推行于华夏神州,因而进入了‘升平世’,最后辩爷你把王化推行到了天下,使得夷狄服于王化,因而进入‘太平世’,实现大同。”
  “而这最关键的问题是……”
  旋即,军师联盟转向重点,发出灵魂级反问:“何谓王化?这其实是一个泛泛的概念,单从字面意思,就是王的教化。”
  “而教化是什么呢?它是把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运用起来,既有皇帝的宣谕,又有各级官员耳提面命和行为引导等。”
  “应该这么说,辩爷你在南阳的一切政令,全都是王化的外在表现,包括施恩令、庠序、稻田鱼、高筒转车,全都属于王化。”
  “只不过,辩爷你的王化,起到了正面作用,从而使得百姓有了大同世界之征兆,因此孔融强行以今文经治国理念糅合,才有了现在的论辩。”
  “可如果换做别人,他的政令同样属于王化,但如果没有起到好作用,甚至起到的是反作用的话,那么孔融就是另外一种解释了。”
  “别忘了。”
  军师联盟再次强调道:“今文经擅长的就是微言大义,他能从一个字,衍生出一个道理,甚至以此道理长篇大论,说得你晕头转向。”
  嘶—!
  刘辨惊诧,倒抽一口凉气。
  他仔细想了想。
  似乎还真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是有军师联盟的专家提醒,可能自己真的要被孔融给忽悠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