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看着一筐一筐稻谷采收上岸,虽然颜色依旧比较杂乱,但徐晨还是非常的激动和兴奋。
这些水稻经过晾晒筛选之后,大部分都会作为稻种分发下去,但最后肯定还会留下不少食用。
四百亩水田,受涝大概有数十亩,虽然有所减产,但也没达到颗粒无收的地步。
按照已经陆续收获的数十亩稻田评估,今年水稻的平均亩产照样接近六十斤的样子,最终总的收成将会突破两万四
千斤,比同样面积的旱田收益高五成。
这是一个很让人激动和可观的增长数据。
因此面对这么大的收获,刺叉族人特别兴奋,而前来观察的各部落族长首领和三位小女巫,更是情绪激动。
去年水稻收获很少,几乎全部都留作了稻种,甚至还不太够,最后还从刺叉族运送回来两批两千余斤才满足播种需求。
因此即便是徐晨想吃,也只能尝个新鲜。
但今年不同了,从第一批新稻收获晒干开始,徐晨就迫不及待的邀请三位女巫和各部落的族长首领军官阶层美美的饱餐了几顿,终于是满足了对于香喷喷的大米牵肠挂肚的想念。
因为现在农田面积太大,再加上原始的手工采收方式和不时出现的暴雨,整个秋收过程从六月底一直持续到七月底才慢慢结束。
而在粮食收获的过程中,议政殿也根据去年新颁布的税收法令,开始对王城附近各定居部落开始新一轮的粮税征收。
王城粮仓如今已经几乎见底。
消耗大户就是王城禁军。
这一批各部落最为精装的年轻猎人,平日除开训练之外几乎什么事都不干,吃饱喝足之后就是不停训练,唯一的休闲活动就是每天安排人骑马巡逻王城内外。
虽然这个工作看似没有太大意义,但却也极大震慑和各部落那些有偷窃习惯和动不动就打架斗殴的野蛮群体。
当然,徐晨安排人巡逻的主要目的不是杜绝偷盗和打架,而是巡逻沟渠池塘和河流沿岸,防止落水等意外情况发生。
在徐晨看来,其实原始人很好管理。
因为他们心思都很简单淳朴,这种淳朴不是善良,而是一种类似野兽心态对自然的敬畏,他们可以不怕毒蛇猛兽,不怕饿肚子,甚至不怕死,但最怕得罪神灵。
因为得罪神灵之后受到惩罚的不光是自身,很可能还会连累整个部族。
因此只要高举神灵这个招牌,通过巫这个群体就能很好的统治。
偷窃和打架,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类在这个原始蛮荒的时代繁衍生存的一种能力。
偷窃陌生部落的东西,在他们看来不仅不是羞耻,而是一种对自己部落的功劳,因为这是在为自己部落增加食物和财富。
至于打架,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与不同种群的部落争斗打架几乎可以倾巢而出,甚至是不死不休。
即便是几千几万年之后高度文明的时代,许多乡村之间整村整村打架械斗的事仍旧层出不穷。
至于偷窃,更是形成了一种江湖职业,被称为下九流社会人员的生存之道。
因此想要彻底杜绝这两种事情发生是不可能的,唯独施加高于族群的力量来吓唬和镇压,尽量减少此类治安问题的发生。
组建禁军虽然代价巨大,巴国去年的几乎大半税收都砸在这支只有区区一百人的队伍上。
但不可否认,禁军的出现让王城区域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每天只要这些禁军骑马列队巡逻路过的时候,所有部落的男女老少都会不自觉的感觉到紧张,明显带有一种敬畏感。
就连那些平日桀骜不驯,除开徐晨和巫之外谁也不屌的猎人群体,每次看到禁军出现,也都会表现出一种我很乖很听话的样子。
并不是禁军就很能打很厉害,这些刚训练几个月的愣头青也并不是各部落最优秀的猎人,但他们代表的是王宫,代表的是巫王陛下,还有军政殿三位大佬,一旦打架闹事被抓住,再屌的家伙也要被抓去法政殿狠狠揍一顿屁股,严重的还会被罚劳动改造。
最开始是有人看笑话起哄,但经历几次之后,所有人都乖了不少。
因为揍了白揍不说,就连族长和本族大巫都会羞愧,然后被惩罚不得打桩,不得参加狩猎,不得享受最好的食物等等。
反正是禁军得罪不起。
而王城为了继续维持禁军的存在,就必须要通过征税来支撑王国的运转和开销。
今年入秋之后,一些附属官衙还会建立,吃白食的人会更多,因此对于税粮的需求就更大,从六月中旬秋收准备开始,今年缴纳税粮的命令就已经通过议政殿传达到各部落。
叶现在是王城仓库主官,带着从巴族和拱火族招收的几个精通书写和计算的少男少女担任收税员,每天分散坐车穿梭于各部落之间,将核算需要交纳的税粮数据通报各部落,然后各部落按照要求将晒干的粮食送到王城粮仓。
于是伴随着秋收的开始,王城附近各部落就陆续将收获的粮食运送到王城仓库缴纳。
整个七月间,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几条王城大道通往仓库的路上,都是络绎不绝肩挑背扛推车赶马运送税粮的男女。
王城定居点建设三年,这三年之中农田面积几乎每年都会扩大一倍,粮食产量自然也年年大幅增长。
据开春粗略统计,季苍河两岸的农田数量已经达到近两万亩。
这么多农田平均按照三十五斤计算产量,则今年的总粮食收入将达到规模空前的七十万斤。
这个数量,已经基本满足王城附近近三千人口一年的粮食消耗。
而王城主要的粮税征收对象,也就是这些部落,另外拱火盆地周边的一些部落也会征缴不少,其他偏远部落大部分都会以其他的税种进行征收和缴纳。
这批税粮的入库,将彻底缓解军营的粮食消耗。
第615章 抢盐大军
雪儿已经八个月大,如今已经开始学习走路,秋收开始之后断奶丢给了巴族女人照看。
叶也是第一年接手如此大规模大范围的税粮征收工作,免不得有些手忙脚乱,因此徐晨让去年经历过税粮征收的神殿帮忙。
小女巫亲自带着巫学院一批小巫女学生帮忙称量和统计入库,忙不过来的时候,徐晨还会动员禁军安排人前去帮忙,甚至自己有时候也会跑去现场协助。
整个王城从六月底到七月底,粮仓就是最热闹的地方。
忙忙碌碌一直到进入八月,王城附近所有农田都收获完毕,这种热闹场面才慢慢消停下来。
此时,不光王城仓库的粮食堆满好几间,大大小小各部落的粮仓也全都堆满了粮食,甚至有的部落因为房子太少,粮食太多已经完全堆不下了,只能让族人又开始大量挤在一起睡觉。
鉴于粮食太多房屋不够住,几乎所有部落都准备开启新一轮的房屋修建计划。
巴族同样如此,徐晨早已规划好了,准备八月中旬就开始动工。
为了推广新农业公社格局的部落建设,徐晨召集三位女巫和各部落的族长首领在巫王殿议事,把自己设计的巴族新定居规划方案公之于众,表示只要想修建新房屋院落的部落,今年都可以按照这个规划进行设计,同时王宫也会下发命令,让木材和木器厂加快速度打造夯土模具,配合各部落的建设。
这个消息出来之后,王城四周一片欢腾。
徐晨新的建筑方案将生活居住、物资存储加工、家禽牲畜养殖等分成不同的区域,而且舍弃了传统的单独院落,整个定居点会形成一个半开放式的聚集格局。
这种建设方案无论部落规模大小,以后生产生活都将变的更加方便舒适,另外也便于以后部落的扩展。
仓库少了就修仓库,房屋少了就修房屋,畜圈少了就修畜圈。
如此几年之后,各部落习惯的封闭群居模式将会彻底变成村落格局,更加符合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山洞到大院,再到村落。
从族群到部落,再到混杂居住。
在徐晨的推动下,前后不过短短几年时间,拱火盆地历经一次沧海桑田的转变,文明进化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各部落却并没有感觉到太多不方便,反而是更加喜欢这种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越来越适应这种新的生活。
自从王城公布新的房屋建设方案之后,许多部落便迫不及待的开始建造新房。
巴族更是抢先开局,男女老幼都投入建设之中,几天时间便平整出来一大块房屋地基。
在历经了两年大规模的王城建设之后,已经为各部落培养出来一大批精通夯土建房的工匠,因此这件事不需要徐晨太过,他只是召集三位女巫和各部落族长首领开过两次会,把建房工作大致布置一些,然后又骑马带着一群人来回在王城附近和季苍河北岸各部落聚集区进行了两轮视察和大致指点规划之后,这新一轮房屋建设也就算了安排结束,剩下的就是依靠各部落自己根据需要自行修建。….
为了保证房屋修建的质量和安全,徐晨特意提前成立了巡查署和工建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