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进入五月,也到了一年最为狂暴的雷雨季节,几乎每天都会有一场甚至几场暴雨降临,户外农耕生产管理几乎陷入了停顿状态,就连所有的窑厂和和工坊也都全部停工。
拱火盆地大大小小的溪流小河全暴涨,河滩上低洼地带,全都变成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同一面面镜子镶嵌在广袤的河滩草原之中。
季苍河同样暴涨数尺,河面达到了一年中最宽的状态,浑浊的河水浩浩荡荡如同一条大江。
而数十里外的乌龙江更是浊浪翻腾如同龙蛇狂奔,潮如雷鸣震天撼地,让人完全无法靠近,远远看着便心惊胆战。
特别是在季苍河和乌龙江交汇处的河口附近,昔日狩猎比赛的数十里河滩几乎全部都被淹没,形成数里宽的一片浑浊汪洋,浊浪滔天,大量的树木荆棘和各种动物尸体,携裹在江水之中翻滚而下,偶尔还能看到江水中翻腾游弋的巨大黑影和如同哭嚎的奇怪吼声。
这些黑影和怪叫,对于所有部落的野人来说,那就是魔鬼一样可怕。
这个时节,水路交通完全断绝,就算是能乘坐三十人的大型木船也不敢轻易出行。
季苍河上的浮桥四月便已拆除,如今两岸完全断绝了来往。
天气炎热加暴雨连绵,徐晨也在王宫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摆烂生活。
一般就早晚趁凉爽出门,巡查一下王城一些衙门建筑的装修情况,去军营上一节文化课,隔三差五还去神殿巫学院参与指导一下教学工作,传授一些穿越前跟着地质队的老教授学习的中草药知识,另外还在小女巫的请求下,还开设的音乐和美术课。….神殿和巫王殿的壁画横空出世,不光让所有部落的人惊为天人,也让徐晨的声望和威望再次暴涨,已经到了让人高山仰止的地步。
徐晨每次只要来到巫学院,一群十一二岁的小巫女学生都会蹲地行礼表达敬畏,同时又会满脸兴奋激动的欢呼雀跃,对于徐晨教课的内容也都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巫学院的学生,将来大部分都会回到各部落担任基础的医师和教师等职业,指导和帮助各部落更好的发展。
实则徐晨在王城规划的西南生活区,还有一座学校,主要是用来培训官员,会以,不过这所学校要等到今年秋天才能开始修建,明年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要想推动一个人类文明快速发展,文化教育尤为重要。
只要身体健康积极劳动,基本上就能解决温饱。
但若是没有聪慧的头脑和充足的知识,则这种温饱会一直处于最低端的状态,根本就经不起任何风浪。
巴国各部族已经相继摆脱最低的温饱需求生存状态,开始向更高级的生存需求迈进,以前低质量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生活需求,必须要有大量具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才,来继续推动巴国整体的高质量发展。
制器不知长短大小,收获不知数量多少,连一个部落的人口都数不清楚,交易更是湖里湖涂,这种混乱状态必须杜绝。
这一辈子,徐晨没打算看到巴国进入工业社会,但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王城出现一副类似汉唐盛世该有的画卷,民丰物埠,国富民强,车水马龙,和平安宁。
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教育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至少官员的治理能力和工匠的创造能力必须提升起来。
因此,徐晨平日的主要精力几乎都放在军营和巫学院的教育上。
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能不干自然是不干了。
最多是在暴雨之后,偶尔骑马去一趟刺叉族领地视察水稻的生长情况。
经过四月份的排灌沟渠改造和田堤加高加固之后,稻田的受涝情况好转许多,不过进入五月之后,暴雨加剧,河沟池塘跟着暴涨,还是有不少些低洼处的稻田反复受淹。
好在水稻已经扛过了四月抽穗扬花期,短时间的受涝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这些稻田减产已成定局。
徐晨也在通过不断观察这些低洼处的积水状态,为接下来秋冬季的第二轮大规模的水田改造积累数据。
凡是反复水淹的区域,他都会安排人插上标杆做好水位标记,另外对于那些泛滥的沟渠地段,也要做好标记,等到秋收之后,就会根据这些标记开始规划新的稻田开垦。
按照他的规划,在明年开春之前,王城附近各部落总共要开垦围建至少三千亩水稻田。
虽然看起来数量并不多,但工程量却并不小,因为水田不光需要沟渠堤坝分割,而且还要处理的很平整才行,改造一亩水田,至少相当于开垦三亩旱田的劳动量。
不过好在眼下迁居王城附近的七大族群共计大大小小四十余个部落,平均下来每个部落也就不到一百亩面积,三四个月的时间足够完成这个工程。
最主要的是经过前两年的王城建设和开发,连接各部落的道路沟渠都已经整体成型,连接水田和大小池塘的沟渠就无需重新大量修建沟渠,大大减少了工程量。
眼下王城附近上万亩的农田分布,基本上已经将能够开垦的区域都开垦的差不多了,旱地继续扩大的空间已经不多,但其实其中还有大量低洼和水塘地带,若是改造成为水田,面积比旱地大两倍不止。
也就是说,未来拱火盆地将会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麦豆这些旱地作物反而会慢慢成为辅助粮食。
特别是野豆,虽然能够补充蛋白质,但因为产量太低,播种面积和产量会大幅度降低。
为了提前规划好水田的开垦,徐晨叮嘱各部落族长和军官群体,仔细安排人观察各处标杆和池塘沟渠的水文变化情况,每隔几天就让扑和甲去巡视登记一次。
等到了五月下旬,最狂暴的雨水开始略微降低的时候,这些数据也都收集的差不多了,他这才趁着凉爽时间,挨着各部落视察,根据观测登记的水文记录,现场指导各部落开始做规划标记。.
第614章 又是一年丰收
炎炎夏日,除开教育和农业这些必须安排的工作活动之外,徐晨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王宫之中,躲在清凉的阁楼享福。
做个根雕,掏个葫芦,用黄金锡块打造几样器物,用兽牙做个吊坠,用兽角做个号角,又或者铺开兽皮纸写写日记,记录一下心情或者一些临时的创意发明等等。
当然,忙里偷闲还会偷偷摸摸和皮巫幽会一下,把玩一下儿子的一对大奶瓶,又或者明目张胆的和叶两人就在阁楼宣淫作乐。
小女巫隔三差五的会来找徐晨商量事情,但她最喜欢的还是安静的坐在旁边,看徐晨敲敲打打,写写画画。
每次看着徐晨专心致志忙碌的样子,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无比的温柔,将徐晨写画的兽皮仔细收拾整齐,认真观看阅读,然后每一张都视若珍宝的放好。
而每次这个时候,也是徐晨心情最为安宁放松的时刻。
他和小女巫之间,虽然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任何事,但两人的感情却与日俱增,就在这种恬淡而温柔的守候中变得更加坚定。
生命中有很多复杂的感情,亲情,爱情,友情,都是最为重要的心灵依靠。
徐晨坚守着自己能够改变人类的命运,努力将巴国治理的繁荣富强,而小女巫则是默默的守护,努力帮他完成这个愿望。
只要天气晴朗,每天傍晚吃完晚饭,徐晨都会带着儿子女儿和叶、小女巫、皮巫等人,就在皇宫和神殿花园游玩,吹笛跳舞,在花池游泳纳凉,日子过的是饱满而充实。
五月,就是在这样看似清淡如水但又快乐悠闲之中慢慢过去。
……
物壮则老。
进入六月之后,最狂暴的雨季已经过去,虽然依旧还有狂风暴雨,但已经呈现隔三差五的状态。
溪流河谷和池塘沟渠的水开始消退,两岸潮平浩浩荡荡的季苍河也慢慢露出被大量淹没的河滩,被淹没的低矮码头渐渐露出端倪,两岸的舟船木筏又开始互相来往。
两岸的庄稼进入了成熟期,整个王城四周阡陌纵横的农田一片墨绿,丰收在望。
王城大量的附属建筑内外装修也陆续进入尾声,有些已经完工,还有些正在收尾。
议政殿发布命令,通知各部落开始修整粮仓,平整晒场,准备藤筐背篓等农具。
军营每天安排禁军增加王城内外和各部落定居地的巡逻,整个王城区域河流两岸,人来人往一日比一日喧嚣惹恼,收获的气息越来也浓烈。
六月中旬,徐晨安排人把皮巫送回皮族。
虽然他很想一直把皮巫留在王城,但皮族的发展却离不开皮巫的引领和指导,因此徐晨也不能做的太过分。
子龙已经两岁,徐晨将他留在王城,希望这个带着神灵光环降生的小家伙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将来能够继承他引领巴国发展的艰巨重任。
六月下旬,各部落陆续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收获。
徐晨巡视的重点依旧还是刺叉族的水稻采收。
相对于旱地麦豆的采收,水稻就显得麻烦许多,因为稻田里面都还有积水,男女老少都是踩着泥水收获,速度明显要慢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