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你且安心,回福建后只管做好开拔准备,过了年后等待命令!”
  秦中堂的足智多谋名声还是很响亮的,卢镗也就不再多问了。
  在浙江省另一端的宁波府,在巨额利益的落差下,暗流又重新凝聚和涌动。
  乡饮之礼古已有之,大明开国后,高皇帝推行乡饮之礼,地方官定期邀请本地老人聚会。
  嘉靖二十年的年底,宁波城乡饮之礼结束后,官方人员都散去了,但一些地方士绅却又另外聚了起来。
  如果秦德威在此,一定会发现这几位都挺眼熟的。
  杨美璜、屠仁、张时行等四大家族的牌面人物都在内,还附属于四大家族的若干其他家族。
  宁波城里外,上得了台面、能称得上豪族的家族大约有十几个,这里聚会就来了一半。
  说起近三个月来的情况,各家族的人都摇头叹气。
  用三个月时间,幕府牵头搭建的制度化走私体系终于完善并运转起来了,直接就吞掉了各家族的大多数利润。
  原来内地货物运到宁波后,必须要经各大家族过了手,才能下海。
  而海船的船主们只有听从各大家族的指令,才能运送货物到双屿岛或者贩卖给海商。
  而现在,货物可以直接从内地运到指定的卫所港湾,海船船主也不需要再被各大家族盘剥,可以直接拉货。
  然后只需要向卫所缴纳一笔银子,就可以换取船引“合法”出海,并还有卫所的“保驾护航”。
  当然各大家族本身也拥有不少海船,一样也能换取船引拉货。但比起之前垄断平台地位,海船拉货赚的也就是个辛苦钱了。
  所以近三个月,各大家族利润急剧减少。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新制度进一步成熟,利润肯定还会继续减少。
  应该说,利润还是勉强能养活人的,只是不如之前宽裕了。
  但各大家族从市场规矩制定者,变成了普通从业者,丧失了超额利润,这个落差才是令人最难以接受的。
  有人先问道:“双屿岛李光头那边怎么说的?跟我们合作了这么些年,总不能不管了。”
  另一人愤怒的说:“李光头那样的人,见利忘义!对双屿岛来说,无论谁把货物运送过来,都是一样的,有奶就是娘!”
  又有人愤愤不平的说:“难道京中严首辅、张阁老、屠总宪等老大人们,就这样看着吗!”
  还有人说:“严首辅的儿子严世蕃,就在那边负责幕府船引发放和核销,做的不亦乐乎!
  也不知道秦中堂是怎么想的,竟然如此放心重用严首辅的儿子!怕不是想借此堵上严首辅的嘴吧!”
  突然柱子后面有人咳嗽了几声,众人望去,看到了个独眼胖子……
  张家的商行大总管张时行与严世蕃冲突过,拍案怒道:“你怎的在这里?”
  年纪最大的杨美璜老先生抬起了手,表示有话要说,其他人也就暂停了发言。
  “严大人是我请过来的。”杨美璜作保,别人也就不说什么了。
  而后杨老先生开宗明义的表态说:“今年已经过去,但明年再开春后,总不能还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必须要有个应对章程。”
  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到底能有什么章程,我等齐心协力去做就是。”
  张时行就说了几句:“找人弹劾秦德威,就算没有用处,也要给秦德威压力,不能让他白白轻松。”
  随即众人就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提出了五六条意见。
  “哈哈哈哈!”忽然有人仰天大笑,指了一圈说:“我真不知,你们就这点见识,究竟是怎么将家业做大的!”
  张时行带着仆役站了起来,就要动手。
  你严世蕃是严首辅儿子怎么了?他们张家不也刚出了一个阁老张邦奇?跟严首辅一样都是一票!
  杨美璜赶紧拦了一下张时行,又劝道:“先让他说完!”
  挨打危险已经完全不足以震撼严世蕃了,他很镇静的说:
  “我有几点浅见,第一,与朝中高层沟通,让朝廷严厉重审禁海和备倭,这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旗帜!
  打着旗帜反旗帜,才是做事的最佳思路!
  第二,尽快将乡兵重新组织起来,人数多多益善!这才是你们本土的实力体现!”
  第一点还好,第二点让在座众人产生了些许错愕。
  因为沿海地方的特殊性,乡兵一直是存在的,严世蕃特意强调重新组织乡兵,有什么特殊含义?
  难不成,打算用武力进行全面对抗?这样做动静是不是太大了点?
  严世蕃这个提议,别踏马的是想挖坑,将大家都陷进去吧?
  严世蕃估计众人可能想岔了,连忙又补充说:“明年春夏时,倭寇肯定凭借信风复至!
  我们沿海为了备倭,难道不应该把乡兵重新组织起来?朝廷为了防备倭寇,也允许地方组建乡兵!”
  有人又不解的问道:“然后呢?怎么使用乡兵?”
  严世蕃心有定计的说:“将乡兵散到所有进出宁波城的水陆关卡!用防止走私和通倭名义,清查所有从内地进入宁波的人物和货物!”
  当即就有人叫道:“妙极!”
  既然被秦中堂打击后,豪族无法继续操纵货物下海的渠道,但货物总是要从内地先运到宁波的!
  只要把关卡从海洋方向,移换到另一面内地方向,货物想进宁波地面,还是要从他们豪族手里过一遍!
  打着禁海防走私,以及防范通倭的名义,就能合情合理的把事办了!
  这就是地头蛇的能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能想到办法攫取利益的。
  众人想明白了后,轰然齐声叫好,议论了半天,总算有些可操作性了!
  又有人对严世蕃问道:“你不是在秦中堂那边做事么,为何要帮我们出主意?”
  严世蕃叹口气说:“就凭秦德威和家父的关系,你们不会以为我会真心帮秦中堂做事吧?
  正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你们把我看成一个卧底就好!
  而且关于我出的主意,你们自己掂量就是,觉得好就用,觉得不好就作罢!”
  见各家族的人都统一了态度,杨美璜就对众人直接吩咐说:“关于乡兵数目,也不能少了,不然不足以让秦中堂投鼠忌器!
  我暂定如下,杨、陆、张、屠四大家,每家各募集乡兵五百人!其余各家,可以各有个二三百人!
  如此加起来便有三千人规模了,谁看到这个人数也得三思而后行。”
  有人提问说:“秦中堂若一意孤行,以武力相待,又当如何?”
  严世蕃判断说:“不会,秦中堂断然不敢!三千人乡兵岂是能轻易镇压的?那会造成多大的乱子?
  明年更大规模的倭寇必至,秦中堂不可能冒着倭寇随时会到的状况,在宁波城这里还要掀起内乱。
  如果宁波城先乱了,那还防什么倭寇?所以秦中堂纵然有通天的本事,此时也要投鼠忌器!”
  杨美璜最后说:“如果别无异议,就照此行事!今年年内,各家将人手准备好,明年过了正月十五,就开始做事!”
  各家一起应下,今年积蓄力量,明年再见!


第八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二?
  年终腊月,京城风雪喧嚣,大部分衙署都奔着停止营业去了,但有的地方不行,仍然要运转到最后。
  严首辅的心像这天气一样冷,丝毫没有当了两个月首辅的兴奋和喜悦。
  在长安右门外,遇到了同样去文渊阁上值的另一个大臣张邦奇。
  此时距离上次内阁调整时间不久,由于官僚主义和严首辅的不积极不作为,新一代大学士名衔还没正式定下来,所以暂时只能称张邦奇为入阁的阁臣,还不能称为大学士。
  明代中后期官场小知识:阁臣不一定是大学士,但大学士一定是阁臣,秦德威有时候例外。
  张邦奇跟着严首辅一起往宫城里面走,边走边抱怨说:“秦德威在浙江当真是胡作非为,践踏一切律法和规矩!”
  严嵩懒得听这种抱怨,反问道:“秦德威把事情办砸了吗?”
  张邦奇愣了愣后,才答道:“什么办砸?现在还没有啊。”
  严嵩毫不客气的训斥说:“你那些不成器的乡亲,有这精力找你抱怨,不如去琢磨琢磨,怎么才能让秦德威把事情办砸了!
  只要秦德威的差事砸了锅,他们的一切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张邦奇点头称是,“他们也在想办法了,而且心气很齐,至少能给秦德威制造一些麻烦。”
  严嵩忍不住哀叹道:“如果只是制造一些麻烦,那还远远不够!与秦德威这种人生在同一个时代,真是吾辈的大不幸!”
  张邦奇:“……”
  与秦德威一个时代是什么怪奇说法?你严首辅岁数和秦德威差着四十年吧?这都能算一个时代了?
  那他张邦奇和隔壁县王阳明他爹王华都能算同一个时代了!
  此后两人进了文渊阁,分别烤了火盆,让身体暖和过来。
  如今文渊阁中堂里有严嵩、张潮、张璧、张邦奇四个阁臣办公,委实有点拥挤了,要是等秦德威回朝,那就更不敢想象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