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秦德威立即反问道:“他们找过你了?给你送银子了?”
  胡宗宪坦坦荡荡的点头道:“确实如此。”
  秦德威冷笑几声,“双屿岛就在宁波外海,究竟是怎么发展壮大的?这么明显的目标,官军又为什么不能剿灭?
  你觉得,这些原因在哪里?与本地豪族能脱得了干系?既然本中堂准备攻打双屿岛,那对他们怎么可能还有怀柔?
  本中堂想尽办法,暂时把他们尽可能的排斥在新体系之外,也是为了减少干扰,甚至防范他们在内部作乱!”
  胡宗宪本意也不是为了帮本地人说话,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他只是想摸清秦中堂的思路,既然已经明白了秦中堂的决心和意志,也就不再说什么。
  而后陈凤也对秦德威问道:“你打算具体什么时候正式移驻宁波?也好让我有个心理准备。”
  秦德威答道:“再等半年,大概是过完年后,幕府就移驻到宁波府。
  此时正处于在春夏信风改向,明年倭寇到来之前,可以先抓紧时机攻打双屿岛。
  不然可用之战兵有限,等倭寇到了,肯定分不出兵力去打双屿岛了。”
  再然后冯老爷也有疑问:“那三海卫指挥使当真可信?他们真能全心全意帮你做事?
  你又不可能永远在浙江,而那些豪族却是世代居住在本地的,三海卫同样也是世代袭替的。
  从人之常情出发,三海卫指挥使总要顾虑到你秦中堂走人后的情况吧?”
  秦德威胸有成竹的说:“不妨,我已经额外答应他们,我走时会将他们调往南京,并推荐他们一子入南京国子监读书。”
  如此冯老爷也没有疑虑了,秦德威开出的这些额外条件确实很有诱惑力。
  毕竟在世人观念里,南京城这样金粉繁华的大都市,比苦哈哈的、日常只能住水寨的海岸卫所舒适多了。
  其实从抵达浙江后,秦中堂做了很多部署,但为了保密,每一样部署只让特定人知道,没有人知道秦中堂的全部部署。
  比如眼前这三人知道了攻打双屿岛的意图,但不知道派遣了内应的事情,也不知道会动用哪些将领和兵力去打。
  在最重要的军事部署中,对去广东的俞大猷和福建的卢镗这两路,秦中堂还是比较放心的,毕竟这两人都已经是成熟壮年,相对稳定靠谱了。
  只有对戚继光还是放不下心来,就算他是最有名的历史人物,现在才十六岁,很让秦中堂担心会拔苗助长。
  哪怕戚继光再年长十岁,都不会让秦中堂这么不放心。
  但义乌兵还是招募的,戚家和义乌的关系还是要用起来的,也只能想想别的办法了。
  回到杭州幕府,秦中堂坐席未暖,就看到少年版的戚继光急急忙忙的找上门来了。
  自从戚继光跟着幕府大部队到了浙江,看到人人都有事干,很多人都很忙,唯独他自己一直闲着,就有点坐不住了。
  尤其是三个十六岁少年里,王世贞跟着幕僚去学习写文书了,李成梁在秦中堂身边充当半个保镖打手,只有他戚继光无所事事,仿佛被遗忘了一样。
  戚继光行过礼后,就开口问道:“中堂早先也说过,卫所战兵大多不可用,要在下去义乌招募训练新兵。
  可时至今日,为何仍然不见下令?须知时不我待,耽误不得了,若想明年就能派上用场,现在务必要开动,在下特来请命!”
  秦德威打个哈哈说:“快了快了,马上就可以开动了,不急于这几日!你且再耐心等等!”
  秦中堂这敷衍态度让戚继光急了,有点冒犯的催促道:“实在等不得了!”
  就在此时,有亲兵进来,对秦中堂低声说了几句话。
  而后秦中堂吩咐道:“速速请进来吧!”
  这一会儿工夫,又让戚继光产生了个新的怀疑:“在下斗胆一问,莫非中堂想让别人去做这件事?”
  秦德威惊讶的反问道:“这都让你猜到了?”
  戚继光顿时就感到气抖冷,这些权臣真没有好东西!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但对方太强大了,自己又太弱小了,戚继光只能悲愤的说:“既然中堂不用在下,那在下就请辞了!”
  秦德威毫无诚意的挽留说:“你再考虑考虑?其实我就是想派个人辅佐你。”
  什么辅佐,不就是来抢功劳的吗?戚继光咬牙道:“在下决心已定,不必再考虑了!告辞了!”
  说罢,他转身就要往外面走,忽然就听到门外有人暴喝道:“没长进的孽畜!你要往哪里去?”
  戚继光迎着日光看向门外,失声叫道:“爹?”
  外面正在走进来的这位花甲老者,不是自己亲爹戚景通又是谁?
  戚景通进来后没理睬儿子,先向秦中堂行礼。
  秦德威笑道:“久闻义乌矿工能战善战,有你们父子一起去义乌招募新兵,本中堂算是放心了!”
  戚景通姿态很低的答复说:“虽然秦中堂欲重用犬子,但老朽唯恐误了大事,愿意前来辅佐犬子,完成秦中堂的命令!”
  戚继光:“……”
  生平从未见过如此可恶之人,竟然派了自家老爹来“辅佐”自己!
  少年人企图独立放飞的梦想,就这样破灭了。
  亲中堂满意的点了点头,三路军事准备中,对戚继光这路也能略略放心了。
  虽然戚继光年少未必靠谱,但他爹经验丰富,又是义乌戚氏出来的人,正合适搭配戚继光一起去义乌募兵。
  当初在德州遇到戚继光后,秦中堂就派人去登州给戚景通送信,请戚景通南下。
  对于戚景通而言,这次也是必须要来的。
  秦中堂明显想给自家儿子机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发达机会,但同时秦中堂又顾虑儿子年纪小。
  当父亲谁不是望子成龙,当然是能帮就帮了,全都是给儿子挣功勋,打辅助也值得。
  哪怕是高龄出动,死在差事上,也足以瞑目了!
  就当秦中堂专心在浙江搞事业,从兵备到贪污、走私、修庙、整人等各项工作全面铺开的时候,京城里有些人终于放心了。
  严阁老虽然亲儿子不在身边,但还有个干儿子赵文华,目前正在通政司做官。
  严阁老将赵文华放在通政司,目的也很明显,就是为了监控奏疏。
  最近赵文华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是情报分析,将一封封各种各样的奏疏汇总起来后,得到严阁老所需要知道的结论。
  酷暑过去,秋风乍起,赵文华在今晚潜入了严府,向义父禀报说:“通过近期奏疏可以断定,那秦德威算是稳在浙江了!
  第一,目前各项事务都在一个刚开始启动的关键时候,秦德威肯定抽不开身,离不开浙江,更不会返回京师!
  第二,秦德威做事操切,同时启动的事务有点多,这肯定要消耗大量精力,所以他很难顾及到京师这边事情了!”
  严阁老自言自语道:“难道动手的时机已经到了?”
  赵文华有点兴奋的说:“依我看,现在就是秦德威最无暇他顾的时候,而且又很难回京师,绝对是动手良机!
  所以请义父早下决断,尽快对秦党动手吧!”
  赵文华之所以兴奋,一方面是不甘于寂寞、好出风头的天性,另一方面则是眼馋秦党占据的那些位置。
  如果摧毁了秦党,自己去户部当员外郎好,还是去兵部当郎中好?好难抉择啊。
  严阁老又思索了一会儿,终于下定了决心说:“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对首辅翟銮发起攻讦!先放出风去!”
  赵文华:“……”
  莫非自己出现了幻听?还是义父出现了口误?
  刚才研究了半天秦德威,怎么最后要动手的对象不是秦党,而是翟銮?
  赵文华又试探性的问了句:“翟銮?不是张潮、王廷相、王以旂?”
  严嵩点头道:“不错,目标就是翟銮!”
  赵文华不太情愿,如果打击势力范围比较广的秦党,肯定能空出很多位置,瓜分胜利果实不敢说人人有份,但他这样的肯定能受益。
  但假如只干掉光杆首辅翟銮,也就只能空出首辅位置,除了义父严嵩能晋位,别人都得不到太多直接好处。
  赵文华又说了句:“义父请三思!”
  严嵩在某些方面有点像秦中堂,做出的决定是不容别人质疑的,“你不必多嘴!”
  赵文华不敢再反对,又问道:“拿什么攻讦翟銮?”
  严嵩回答说:“去年乡试和今年会试,翟銮两个儿子接连考中,其中有舞弊之事!”
  赵文华有点疑惑的说:“义父可有真凭实据?如果没有实证,成了捕风捉影,只怕最后还是没用。”
  大明科举虽然在制度上是公平的,但永远少不了潜规则。抓住证据的那叫舞弊,抓不住证据的就是潜规则了。
  只要没有实证,又不是特别过分到一口气录取几十个老乡这种情况,舆情上也就认了。
  比如张潮张老师和秦德威之间,大家都知道肯定有点猫腻,但抓不住任何实证,也就只能承认了,连半点非议都没有。
  所以如果想拿科举舞弊来攻讦首辅,除非有实证,否则是不可能成功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