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府顿时急了,“秦中堂所说的道理,下官都是明白的,但现实里多有身不由己之处!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秦中堂这样有靠山的……”
冯老爷听到这里,诧异的插话说:“秦板桥也有靠山?是谁?”
沈知府心里“咯噔”的一下,情急口误又说错话了!
一不留神,把“像秦中堂这样的靠山”说成“像秦中堂这样有靠山”了!
心念急转中,沈知府回答冯恩说:“秦中堂当然也有靠山,就是超过常人的能力!”
冯老爷:“……”
秦德威心有戚戚的叹道:“如此说来,沈太守在宁波府没做好工作,也是情有可原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超凡能力的,能不能做成事确实也还要看人!”
冯老爷暗有所指的吐槽说:“除了能力,还有一些精神也不可或缺。”
秦德威反讽说:“不靠精神,难道要像你一样,无论什么公务全靠棍棒?”
冯恩这两天反复被秦德威喷“啥也不是”,心里很有点小小的不爽,忍不住再反击说:
“你天天指责别人,也没见你来了后,到底做成了什么事,连个做成的苗头都没有。”
秦德威答道:“我要做的事,今天宴席上不都说了吗?最重要的两条就是收钱和禁船了。”
冯老爷反问道:“你不会以为,与三个指挥使建立了金钱关系,就算把事情做成了吧?
如果真有这么简单,沈知府早就能办了!那些守在海边的卫所武官,与本地豪族的利益关联没那么容易破解!
他们就算明面上碍于你的权势,被迫口头答应了什么,但在实际操作中,也有的是办法妨害你的法令!”
秦德威接话说:“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件事,禁船和收钱可以合二为一!
先把船禁了,后面不就有收钱理由了?如果不禁船,还没有收钱理由呢!”
冯老爷还没反应过来,“既然都禁掉了,为何要收钱?”
秦中堂痛心疾首的说:“那杨老乡绅说的好,这些大渡船都是海边民众的产业啊!
所以如果全都禁掉了也怪可惜的,白白浪费资源,又会导致船民无以为生。
所以还是要开个口子,还想用船下海捕鱼的,就要在官府登记,停靠在指定港湾。
只有自愿向官府交纳平倭银,换取有限制的船引,然后才能下海。”
冯老爷这才明白过来,什么下海捕鱼,那不还是走私吗?
船主们交完钱领取了船引,就可以在官府默许下,“合法”走私了?
秦德威继续说:“你们也知道,海边港湾都是在卫所管辖地面上的,管理和查验都要通过卫所来完成。
所以经过我与三海卫指挥使友好协商过后,他们很乐意配合工作。”
冯老爷只觉得自己脑子又习惯性的不够用了——与秦德威说话总是这样,“这几个指挥使都同意了?”
秦德威反问道:“为什么不同意?”
冯老爷又问:“那些与卫所勾结,垄断了船只下海的本地豪族们呢?”
秦德威不屑一顾的笑道:“你觉得,以后的走私环节,还需要这些所谓豪族吗?”
第八百八十七章 降维打击(下)
秦中堂的每一句话,都能让冯恩很费力的理解一会儿,但旁边的沈知府理解起来就快得多。
毕竟沈知府政务经验更丰富,在宁波时间也更长,很快就明白了关键所在了。
目前走私的模式是这样的,首先第一步,丝绸之类的主要货物品种从苏杭等产地运送到宁波,有专门的内地行商做这个。
但内地行商能把货物运到宁波却下不了海,从陆地到下海这个最关键环节向来都是由豪族控制的。
无论是把货物送到双屿岛,还是海商偷偷开船来收,只有本地豪族过手的货物,才可以安全的完成交易。
如果没经过本地豪族过手,就算把货物搬到了停靠岸边的海船上,也会被海防卫所以走私的罪名查禁了。
这就是本地豪族和沿海卫所的利益捆绑,正常情况下是非常牢固,很难切割的。
而秦中堂这个先禁船然后收钱放行的做法,本质上说就是利用官方权力,把本地豪族从走私游戏里踢出去了。
用五百年后的话来说,就是“国家队”进场了……
在原有的模式下,主导权在本地豪族手里,卫所是合作对象,是被动的。
而秦德威的新模式就是,先把大船集中到指定港湾,然后由卫所查验登记,想出海“打鱼”就先交钱。
在这种模式下,卫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管理了,非常具有主动性,与原来的被动完全不同。
而秦中堂所能给卫所提供的,就是来自幕府的授权和背书。
而且利益分成上来说,如果原来豪族拿到的是“八”,卫所只有“二”的话,那么以后卫所拿到的肯定不止是“二”了。
毕竟秦中堂只是一个人,或者说只有幕府一家,怎么也不可能比四大家族那么多人加起来还贪的多!
好处如此之多,难怪三海卫指挥使今天毫不犹豫抛弃了杨家人,直接站在秦中堂这边了,什么禁船什么收钱,全都无脑支持。
除了卫所受益更多,其他对于那些出海的船主,或者偷偷停靠的海商来说,同样也是有好处的。
第一,交钱有标准,更加透明,不必忍受本地豪族随心所欲的盘剥,当然是好事。
第二,不用再受豪族操纵,可以自主决定行船的事情。他们可以不用看再看豪族的脸色,直接从内地行商手里收货了。
第三,从卫所这里交钱拿船引,相当于有一定官方背书,心理上更有安全感。
总而言之,这个新模式下,可谓是三方得利,唯有本地豪族被踢出去了。
而且两种模式相比较,原有模式显然是非常简单粗暴的,非常原始的操作手法。
而秦中堂的新模式就是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把整个走私环节都制度化了。
秦德威说完了后,又补充说:“以后各港湾能停靠多少船位,各卫所能发放多少船引,都由幕府派人来核定和分派!
这样可避免卫所肆意胡作非为,以及互相冲突抢地盘,影响到船主的出海!”
当然很多机密都没说,比如攻打双屿岛、控制贸易中心的计划。
沈知府仿佛看到了一张庞大的走私网络缓缓形成,突然就心里惴惴不安了。
自己居然听到了这么多“内幕”,不会被秦中堂灭口吧?
不过秦中堂既然敢说出来,那就说明是阳谋吧?既然是阳谋,也不怕自己听到吧?
正当沈知府陷入了莫名的惶恐里时,旁边的冯恩也终于理解明白了。
冯老爷再联想起秦德威曾经说过的话,顿时恍然大悟!
先前秦德威口出狂言说要成为天下最大的走私头子,原本以为是在开玩笑,难道说的都是真的?
想到这里时冯老爷叹口气,有点忠言逆耳的说:“霸王之勇可以横行一时,最后又如何?
秦板桥你这样做,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你怎么向朝廷解释?”
秦德威却毫不在意的说:“这些走私阵地,如果我们不去占领,就会被蛀虫们占领!”
作为有免死金牌的人,搞个有组织的走私又是多大的事?又不是造反!
沈知府却帮着答道:“这种事不是没有先例,朝廷的开中法不就是这样吗?
为了边镇抗击北虏,朝廷鼓励商人向边镇输送物资,以此换取盐引。
而今次为了平倭,船主向官府交纳平倭银,换取出海的船引,与开中法不是一样的道理吗?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不只是收钱支持平倭,还可以对大船形成有效管理,避免有人通倭!
再说秦中堂此举大概也是非常之时的临时之计,等倭乱平息后,平倭银自然也就撤销了,朝廷诸公应该能理解!”
秦德威惊奇的看了眼沈知府,再平庸的人也能有闪光点啊。
只会和稀泥的人果然特别擅长找借口糊弄事,但这里的“糊弄”是个褒义词,有时候想做正确的时候就需要糊弄住别人。
冯老爷不禁又又又陷入了深思,有钦差官方背书的、大规模的制度性走私,那还能叫走私吗?
如果将来禁海令真会撤销,那这个走私模式完全都不用变,不就是现成的由官方管理下的海贸渠道吗?
想到这里,冯老爷下意识的说:“这事儿应该归市舶司管!”
秦中堂惊讶的失声道:“什么时候你冯恩也学会了争权夺利?”
冯老爷自信的说:“不用户部市舶司的我,还能用谁?秦板桥你没得选!”
秦中堂胸有成竹的说:“其实我打算让严世蕃出面,来负责这个业务的。
毕竟他是工部官员,而工部在很多要津也有对货物抽分征税的权力。”
冯老爷:“……”
你秦德威居然宁可用严世蕃,也不用他冯恩了?
秦中堂拍了拍冯老爷的肩膀,送客说:“你想知道的,我都告诉你了。
别多想,这事就这么定了!我也乏了,你们早点回去歇了吧!”
相似小说推荐
-
谍涯无痕 (滴水世界) 起点VIP2022-12-18完结244.51万字 1.92万总推荐林创作为烽火年代的一名警察,加入地下党,代号“紫薇&rdqu...
-
二十七载 (Rongke) 起点VIP2023-01-31完结202.48万字 7.59万总推荐世界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风云年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