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小学生 完结+番外 (随轻风去)


  陶仲文有点关己则乱,忍不住说:“现在有很多道友,都在想法子找门路……包括邵仙长的几个弟子。”
  秦德威非常肯定的说:“你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继续紧紧追随邵国师!越是其人将死,越是要侍候好邵国师!
  皇上其实是个念旧的人,邵国师又是深得皇上信重十几年的真人,让邵国师临终前推荐你几句,比什么都管用!”
  陶仲文又问:“虽说我与邵仙长交情甚好,但邵仙长有几个弟子,邵仙长为何要放弃弟子,转而推荐我?”
  秦德威对宗教史不是很了解,他也不清楚历史上邵元节临死前为什么向嘉靖皇帝推荐陶仲文。
  但不影响秦德威从结果倒推原因,以及信口开河胡编,反正编错了也是陶老道该着,不影响他秦德威的政坛地位。
  “邵国师十几年来始终荣宠不衰,说明邵国师非常清楚皇上的性子,所以才能维持着皇上的信重。
  等机会合适时,你就直接问邵国师,他那些弟子有本事伺候皇上吗?伺候不好的后果,他那些弟子担得起吗?”
  以嘉靖皇帝这种别扭性格,没几个人能侍候好,邵元节如果不怕死后还被弟子连累,就该明白怎么才是稳妥。
  秦德威比陶仲文本人都有信心,“也只有你,显灵宫的仲文真君才是下一任国师的最佳人选,别人都不行!
  如果邵国师还为此纠结的话,或者对你能力没信心,那么就让邵国师给你一个机会试试水!”
  陶仲文疑惑的说:“什么机会?”
  秦德威高深莫测的说:“大约在明年年初,此时不可说。”
  明年二三月时,嘉靖皇帝会启程南巡……至于原因,秦德威现在不敢说。
  现在已经十一月了,下个月初蒋太后就没了。
  最后秦德威极力给陶老道打气:“我看好你,仲文显灵真君!”
  陶仲文有点恼火的说:“能不能别叫我仲文真君!”
  这个称呼简直不伦不类,还尬出天际,不知道秦学士今天为何如此喜欢这样叫人。
  回到家里,秦德威又对曾后爹说:“现在不适合运作官职,还是要等等,明年再说。”
  曾后爹想问原因,秦德威保密不说,这让曾后爹再次心塞,长叹父将不父,活得像个儿子的下属,还是非亲信的那种下属。
  然后秦德威又得到一个消息,嘉靖皇帝终究还是感念严嵩的“功绩”,觉得一点不赏实在过不去,便恩荫严世蕃为尚宝司丞。
  这说明皇帝抹去了严世蕃一切过往,如此堵在严府外的锦衣卫官校就没借口抓人了,只能撤掉。
  也是没法子,权贵的儿子哪有那么好抓,穿越者亦不是万能的。
  这时候天气已经很冷了,只有回到内室火炕上,秦德威才会摘除一切面具,躺在炕头长吁短叹。
  徐妙璇疑惑的问道:“正当得意之时,夫君为何忧叹?”
  秦德威慨然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忧叹。”
  徐妙璇也不是政治小白,还是不明白:“大礼议不是已经过去了吗?”
  秦德威翻个身,有点悲凉的说:“你们又哪里知道,真正的凛冬将至啊。”
  乐观的人们哪能知道,嘉靖朝乱世即将开始。
  大臣本以为执拗于大礼议的皇帝已经很烦人了,但好歹都是过去式了。
  可今年以后,大臣们才明白,执拗于修仙的皇帝更踏马的烦人!
  徐妙璇用力将忧国忧民的秦德威扳了过来,“就是凛冬今晚到,你也别想逃避!按你的说法,现在不是安全期,这几日不许偷懒!”
  时间走向了年底,按照惯例,各衙门渐渐进入了清闲放松模式,只等着到了十二月后,就准备封衙过年。
  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张潮结束了使命,从外地返回了京师。秦德威怕出意外,出了京城来到通州迎接。
  当晚张老师会在通州过夜,秦德威便有了时间与张老师沟通。
  没别的意思,就是秦德威实在不放心,要看看张老师思想有没有变化。
  毕竟张老师离京之前想当诤臣的想法有点可怕,实在不行,不换思想就换人,秦德威也是做了最坏的打算。
  见过礼后,秦德威懒得寒暄,主动问道:“老师知道消息了吗?”
  张潮面无表情的说:“回程时沿途所遭遇招待,比去程时隆重了十倍,我岂能不知?
  我活了五十多年,从来不知道,做官还能这样做的,感觉什么都没做,也能连升数级。”
  秦德威由衷的赞叹说:“那是因为张学士你有一个好弟子啊。”
  张潮:“……”
  秦德威又对张学士勉励说:“好好做,礼部尚书未必就是终点,内阁大学士也未尝不能期待。”
  张潮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狠狠的说:“被送出京时,我本来有断绝师生关系的想法,然后辞官走人!”
  秦德威礼节性的大惊失色了一下:“老师你怎可如此!”
  张潮继续说:“后来老夫悟透了,老夫不能那样做,必须要保留有用之身和师生关系。”
  秦德威大喜过望,连忙称赞说:“看来老师你真悟透了!没错,必须要保留有用之身,不然何以待将来?”
  所以为了师生关系,就放弃犯颜直谏吧,先自保再说其它!
  然后又听到张学士说:“老夫看透的是,像你这样肆意妄为之人,若无约束,必定要成为……治世之能臣。
  所以老夫必须为了你而保留有用之身和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对你有所制约!
  放眼朝中,也只有老夫具备这样资格了,这就是老夫的责任!当年老夫将你取中时,就埋下了今日之宿命啊。”
  秦德威愕然片刻后,忍不住伸出大拇指夸奖说:“老师你的心理建设做的真好,堪称一代大儒了。”
  甭管用什么理由当遮羞布,张老师能自我说服就行。
  次日秦德威陪着张潮回了京城,然后张学士接了诰书,从翰林院搬到礼部上任了。
  从此以后,张学士就是张尚书了,尊称为大宗伯,雅称春官也可。
  在大礼告成之后,大臣们都以为嘉靖皇帝肯定要踌躇满志,积极奋发一下,然后先过个好年。
  却不料,嘉靖皇帝整个十一月都没再上朝,甚至都没出现在大臣面前,连最大朝仪之一冬至大朝都取消了!
  这下所有大臣都明白,肯定出什么事了。
  然后就传出了消息,嘉靖皇帝的生母蒋太后已经进入病危状态,无数道士在宫中为蒋太后祈福,连皇帝自己都亲自下场斋醮,哪还顾得上朝政。
  这几年入朝的新人可能不知道,但老人们都清楚,蒋太后对嘉靖皇帝有什么意义。
  当年大礼议时,嘉靖皇帝一个新人少年与朝中元勋宿老抗争,很大程度上就是蒋太后给与的勇气,蒋太后就是嘉靖皇帝的精神支柱。
  在满朝关注中,到了十二月初四,蒋太后驾崩,结束了从京师到安陆,又从安陆返回京师的传奇一生。
  嘉靖皇帝发自内心的伏地恸哭,几近昏厥,夏言等内阁大学士和张潮等礼部官员几次搀扶。
  数日后,等嘉靖皇帝情绪稍稍稳定后,在文华殿举行奉慰礼,文武百官一起入殿安慰嘉靖皇帝。
  这也是近二十天来,嘉靖皇帝在朝臣面前首次公开亮相。
  站在队伍里的秦德威暗暗感慨,只怕以后这种君臣朝会的场面越来越少。
  懂历史的都知道,嘉靖皇帝以后只酷爱写小纸条给大臣猜谜,而不是面对面的交谈了。
  这次奉慰礼除了安慰皇帝,主要内容就是讨论蒋太后的身后事。
  嘉靖皇帝第一个诏旨,就是让礼部给蒋太后拟谥号,这都是应有之义,上任没几天的礼部尚书张潮接了旨。
  嘉靖皇帝第二个想法,他怀疑皇伯母张太后以巫蛊诅咒亲妈蒋太后,想要废掉张太后。
  群臣顿时炸了锅,无数个草泥马在心中呼啸而过,皇帝迁怒的简直毫无道理。
  差点疯掉的大臣们无论忠奸一拥而上,硬生生劝住了同样差点失心疯的嘉靖皇帝。
  毕竟嘉靖皇帝名义上是张太后所立,皇上你废张太后堪称大逆不道,根本没有任何天理和法理的支持啊!
  而且如果废了张太后,皇上你自己的法统怎么办?
  纵然是桀纣,也不能这么干事的!
  站在最前面的大佬们面面相觑,心有灵犀的都明白,现在必须要说点别的事情以分散皇帝的注意力,免得皇上又发疯。
  就是该说点什么事,大家都拿捏不定。皇上这个人喜怒难测,现在情绪又不稳定,说什么都很冒险。
  号称最近最懂皇帝的人、第三大学士严嵩突然出列,面有哀容的奏道:
  “听闻圣母当初潜居王府时,曾经著有《女训》一卷,不如整理刊印,发行天下!”
  嘉靖皇帝心里略感宽慰,不禁又红着眼圈说:“可!圣母诞育朕躬,夙承慈训,本该修订成籍,为万世遗训也。”
  其余众人只能叹道,不愧是严嵩,知道怎么哄着皇帝,奸臣也是有奸臣的用处啊。
  严嵩暗中得意,正要继续说下去。因为还有个很关键的问题,谁来编蒋太后的这本《女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