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松了口气,站起来感激地:“感谢海通禅师出手相救。”
“阿弥托佛,秦将军先走!”海通和尚道。
秦琼鞠了个躬转身大步离开,鬼脸人目光冷冷地道:“秃驴找死!”说完身形一闪便向着海通和尚扑去。
“阿弥托佛,施主身上不仅有杀气,还有邪气,何不放下屠刀,改邪归正呢?”海通和尚身形一动,凌空拍出一掌,而与他同来的两名和尚则亮出了戒刀,一左一右攻向鬼面人。
且说秦琼一口气奔回资阳郡的郡治盘石县,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立即调集数万齐军由原路杀回去。
秦琼和李袭誉在内江县境内奋力激战七次,终于将唐军击退,一路追至资阳郡和蜀郡的交界处,这才停止了追击了。
李袭誉退回蜀郡境内,不由仰天长叹,在天时地利占尽,有心算无心的情况竟然也没能击败秦琼,看来天命真的在高齐啊,不过秦叔宝此人的确厉害,坚韧不拔得可怕,唉,如今只能寄希望于李郡王那边了。
秦琼终于让军医把插在肩头上数日的箭头拨了出来,由于疲劳和失血过多,他的脸色有点苍白,连走路都有点不稳了。
这时,一名亲兵急急走进帐内禀报道:“秦将军,刚收到罗将军从巴郡派人送来的急报,巴县城遭到李孝恭的突然袭击,如今已被十万唐军重重包围,请秦将军立即驰援。”
秦琼似乎并不意外,点了点头道:“本将知道了,让来人通知罗将军,援军三日内必然赶到。”
亲兵凛然退了出去,秦琼站起来淡道:“披甲!”
亲兵们欲言犹止,不过还是取来了战甲替秦琼披上,后者提了熟铜锏便走出大帐,厉声喝道:“全军集合。”
第841章 指挥若定徐懋公
李孝恭发动十万唐军,分别从涪陵郡、宕渠郡和巴东郡突然袭击了巴郡,其中水师有两万人,大小战船超过一千五百艏,沿长江逆流而上。负责镇守巴郡的罗士信逼于唐军势大,采取了收缩防御策略,将兵力集中在郡治巴县城,婴城固守,齐军的水师也在临江门一带的江面上结寨迎敌。
李孝恭不愧是李唐的宗室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二,他指挥唐军由水陆四路进攻,一路攻城拨寨,短短数日间便荡平了罗士信沿途布置的数十据点,兵临巴县城下了。
正所谓兵贵神速,李孝恭抵达巴县城下,立即便下令发动猛攻,抛石机将灌装了火药的石雷不停地掷向城头,分明就是李唐版的飞天雷,虽然威力不及高齐的飞天雷,但也不容小瞧。
在唐军疾风骤雨一般的攻击下,城中的齐军井然有序地防守着,同时还以颜色,抛石机居高临下地将威力更大的飞天雷掷入唐军的阵中,炸得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城门附近突然轰的一声巨响,硝烟冲天弥漫,原来守军往城下扔了一枚“万人敌”,包裹着几百斤火药的“万人敌”轰然爆炸,将试图用攻城槌撞击城门的几十名唐军给团灭了,威力骇人。
李孝恭的心头在滴血,但脸上却毫无波动,命令唐军更加猛烈地进攻,正所谓慈不掌兵,作为三军统帅,早就见惯了生死,意志坚如磐石,心肠硬若铁石。
战争不是请客吃饭,牺牲在所难免,只有取得胜利,牺牲才是值得的,为了消灭齐军,拿下巴县城,李孝恭甚至已经作好了牺牲三分一兵力的准备。
惨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夕阳西下,唐军阵营里才响起了金声。看着潮水般退下去的唐军,巴郡太守萧瑀才长长地松了口气,作为一介书生,如此铁血惨烈的战斗场面,他还是第一次直面参与,难免紧张万分。
罗士信披挂戴甲,手持长枪,仿佛一座铁塔,他看了萧瑀一眼,淡定地笑道:“萧大人莫紧张,才刚刚开始而已。”
萧瑀脸上微窘,目光望向居中而立的那名黑衣青年,只见这名青年约莫二十五六岁的年龄,一身黑色的长衫,神色淡定自若,颇有点羽扇纶巾,指挥若定的味道。
“徐大总管似乎胸有成竹,可是有了退敌妙策?”萧瑀禁不住问道。
原来这名黑衣青年不是别个,正是徐世绩,早在两个多月以前,高不凡便密令他秘密潜入巴蜀,只是一直在巴县城深居简出,没有现身罢了。
徐世绩微笑道:“李孝恭是一名良将,但是这次操之过急了,只想着兵贵神速,速战速决,殊不知攻城乃下下之策,且让他消耗几日再觅机反击吧,但愿秦将军那边无碍吧。”
罗士信自信地笑道:“大总管放心,秦大哥向来很稳,出不了岔子。”
徐世绩点了点头道:“那就最好,只是李唐突然发难,不知是李渊的主意,还是李世民的主意。”
罗士信道:“肯定是李世民的主意,李渊这只老狐狸虽然老谋深算,但是计较太多,难免优柔寡断,而李世民这小子则不同,行事果断强硬,梁师都、郭子和、刘武周三人,他说收拾就收拾了。”
“嗯,这的确像是李世民的风格,不过跟咱们大齐开战也不是李世民能说了算,再加上还有太子制肘,除非……”徐世绩说到这里目光一闪。
很明显,现在徐世绩等人还不知李世民已经发动兵变夺权了。
萧瑀脱口道:“徐非李世民已经真正掌权。”
徐世绩点了点头道:“如果真是这样,那李唐内部必然发生了大事,皇上估计会下旨,甚至已经下旨对李唐宣战了。”
罗士信沉声道:“不管皇上有没有下旨,唐军已然杀到眼前了,干他大爷的就完事。”
徐世绩哑然失笑道:“话糙理不糙,只要击溃了李孝恭,巴蜀便是我大齐的囊中之物。”
接下来的几天,唐军的攻势一波猛一似一波,尝试了各种方法,均未能攻破巴县城,城中的齐军虽然只有四万不到,却守得固若金汤,而几天猛攻下来,唐军已经付出了近万人伤亡的代价。
李孝恭既急且惊,也开始清醒过来,果断放弃了人海战术,同时暗暗怀疑城中除了罗士信和萧瑀外,另有高人指挥。
对于萧瑀,李孝恭十分了解,不过一介书生罢了,纸上谈兵或许可以,但真上了战场怕是不中用的,罗士信倒是一员身经百战的勇将,但此人有勇无谋,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但守城守得如此滴水不漏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正当李孝恭疑神疑鬼时,一条极不利的消息传来了,李袭誉在偷袭的情况下竟然没能杀死秦叔宝,还被对方击败,不得不退回蜀郡。
如此一来,李孝恭更加着急了,然而屋漏更遭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巴东郡下游的长江要塞秭归,竟然被齐军大将尉迟恭率水师攻陷了。
这下可不得了,若唐军再拿不下巴郡,到时只怕要陷入腹背受敌的被动境地,于是乎李孝恭只得下令全力进攻,唐军本来已经放缓的攻势便徒然猛烈起来,城中的守军也压力大增,伤亡同样急剧上升。
罗士信吃惊地道:“李孝恭疯了,伤敌五百自损一千,难道他不怕部队打光?”
看着城外前仆后继,潮水般攻来的唐军,徐世绩也是神色凝重,皱眉道:“李孝恭是真的急了,看来情况对唐军不利,只要咱们守住这两天,李孝恭就要撤退了。”
果不其然,唐军全力猛攻一天,一天的伤亡差不多赶上前面几天了,仍然没能攻破巴县城,当天晚上便留下一个空营悄然撤退,使了一招金蝉退壳计。
然而,陆军可以金蝉退壳,水师却总不能把战船给扔了吧?所以唐军的陆路军乘夜撤走,水师则待到天亮才开始撤退,这一撤退,立马就被发现了。
像徐世绩这种战场高手,又岂会放过此等机会,立即下令水师出击,追杀唐军的水师,与此同时,城中的齐军也杀出城去,追杀唐军的陆军。
而这个时候,秦叔宝也率着数万齐军赶来支援了,合计兵力七万余,往巴东郡扑去,与此同时,巴南的苗兵也在蒙眦和巫女的率领下集结完毕了,配合齐军攻向下游的巴东郡。
第842章 函谷关之战(上)
正当巴蜀一带的战斗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高不凡也正率着十万齐军猛攻洛阳以西的函谷关,但见火炮轰鸣,硝烟漫天,战斗异常激烈,但却远算不上惨烈,因为齐军更多的是使用火炮远距离轰炸,并没有利用人海战术,以牺牲人命作为破关的代价,这点与李孝恭攻打巴县城截然不同。
李唐虽然通过山寨,仿制出了火药,也造出了爆竹雷、飞天雷等简单的火器,但是火炮这种利器还没来得及造出来,而经过这一年多的改良,高齐的火炮威力更猛,射程也更远了,有效打击范围达到了八百米,这杀伤距离在一千几百年前的古代已经非常夸张了。
所以齐军根本不必用人命来填,几十门火炮离远一字排开,对着函谷关的关城就是一通狂轰滥炸,而城中的唐军只有被动挨打的份,毫无还手之力,因为他们手里根本没有武器能够得着齐军啊。
函谷关是洛阳平原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靠黄河,人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之曰函谷关。
相似小说推荐
-
二十七载 (Rongke) 起点VIP2023-01-31完结202.48万字 7.59万总推荐世界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风云年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
-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起点VIP2022-09-29完结297.8万字 24.07万总推荐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捡到了一个少年,从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条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