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崔护的面子到底不能不给,所以他收刀归鞘,淡淡地道:“我对你没半点兴趣,别自以为是,这次给崔管事一个面子,若还再有下次,我就不客气了,滚!”
崔诗瑶脸上火辣辣的,像被人抽了两个耳光,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掩住脸掉头跑进了芦苇荡中消失了。
乐伯通等人面面相觑,下一秒,扶住受伤的李子通也往芦苇荡里跑。高不凡厉声喝道:“站住。”
乐伯通等人一个激凌,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李子通咬牙道:“高长卿,你赢了,要杀要剐,释随尊便。”
高不凡指了指横在道路上的那颗大树,淡道:“随地扔垃圾也太没公德心了,搬走!”
李子通愕了一下,众贼也是一脸懵逼,“公德心”是啥玩意,不过高不凡的意思他们都懂,乐伯通急忙带人把那棵大树搬离官道。
高不凡这才翻身上马,带着一众家仆扬长而去,李子通面色变幻,喉咙一甜,又吐出了一口鲜血来,自出道以来,他还是首次吃了如此大亏和羞辱,不由气急攻心。
“李大哥!”众贼纷纷围上来表示关心,李子通调息了一阵子,翻涌的气血才平复下来,沉声道:“我没事,快把诗瑶姑娘找回来。”
第236章 睚眦必报
一叶小渔船穿行在高鸡泊的芦苇荡中,李子通盘腿坐在船舱内,面色依旧苍白,但精神看上去还不错。崔诗瑶有点失魂落魄地坐在一边,眼神茫然地看着水面荡漾的碧波。
李子通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柔声问道:“诗瑶姑娘可是被高长卿这贼子伤到了?”说完便伸手把住崔诗瑶的手腕脉门。
崔诗瑶脸上微热,抽回手道:“李大哥,我没受伤,没想到那……贼子武功竟如此高深莫测,竟然连李大哥也不是他的对手。”
李子通心中有些不快,不过脸上却是微笑道:“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强中自有强中手,也没什么出奇的,只是高长卿这恶贼空有一身武艺,却为虎作伥,甘为昏君卖命,天理不容。”
“此人肯定没好下场的。”崔诗瑶愤愤地道,一想起高不凡那羞辱的话语,她就羞恨交加,一想到高不凡那厌恶的眼神,就好像尖刀一样刺眼,让她怒火中烧。
从来没人敢用这种眼神看过她,也从来没人敢这样羞辱她,高不凡是第一个,这可恶的家伙,姑奶奶总有一日让你跪下来叩头膜拜。
话说高不凡看人还是挺准的,崔诗瑶的确是个被宠坏了的豪门骄女,她是崔氏族长的嫡孙女,人长得漂亮出众,还有一身“好”武艺,伴随在她身边的永远都是掌声、赞美和恭维,再加上父亲的纵容,渐渐便变得目高于顶,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野蛮。
自从结识了李子通后,崔诗瑶便被后者的气度和武功所折服了,受到对方影响,开始鄙视朝廷,痛恨杨广,每日做着行侠仗义,锄强扶弱,济世救民的美梦,身边一帮“志同道合”朋友的恭维更是让她飘飘然,也越发的叛逆了。
得知族中有意将自己许配给渤海高氏的高长卿时,崔诗瑶登时大发雷霆,直接逃出了家门,找到李子通等人诉苦,于是便有今日这一出拦路的戏码,只是崔诗瑶作梦也想不到高不凡的武功竟然如此厉害,就连她仰慕不已的李子通也不是对手,教训人家不成,反而反过来被人家教训了。
也许崔诗瑶心中有过那么一刻的悔意,但向来以自我为中心的她瞬间就自动将悔意转化为恨意了,估计在她的字典中没有“犯错”这两个字,即便有,也是别人的责任,她是那么的优秀和美好,所有人都得迁就她!
这就是所谓的公主病,崔诗瑶显然病得不轻,当然,以崔诗瑶的容貌和出身,愿意迁就她的人自然不在少数,李子通就是其中之一。
李子通不仅馋她的身子,还想获得清河崔氏的支持,他的野心绝对不小!
“诗瑶姑娘,如今左才相在泰山一带举旗反隋,干得有声有色,麾下部众数万,声势日益浩大,李大哥我跟左才相有旧,打算近日前往投奔他。”李子通微笑问道:“不知诗瑶姑娘愿不愿意与我等同往?”
崔诗瑶一喜,不过马上又摇了摇头道:“我爹还不想造反,他不会同意的。”
李子通点头道:“清河崔氏有不少人在朝为官,家大业大,我自然明白你爹的难处,不过杨广此次东征高句丽失败已经极大地动摇了国本,大隋气数尽了,我敢断言,不出五年,大隋将会灭亡,所以崔氏最好也趁早作出打算吧。诗瑶难道没看到如今这天下群雄并起,已是一片末世气象了,改朝换代,势在必行,天下大势浩浩荡荡,谁也阻挡不了。清河崔氏虽是世家大族,但若逆势而动,只怕最后也落得个片瓦不存的结局。”
崔诗瑶悚然动容,点头道:“那我回去再劝一劝我爹。”
李子通郑重地点了点头道:“令尊饱读诗书,应该是个明事理的,诗瑶回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他定然会幡然醒悟的。”
崔诗瑶懊恼地道:“我爹还好说服,只是他又不是族长,管不了事,我爷爷则是个老顽固,要说服他难比登天。”
李子通目光一闪,微笑道:“那咱们一步步来,先说服令尊,至于令祖父,只要大势一到,想必也会识时务的。”
崔诗瑶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李大哥准备几时动身?”
“就这几天吧。”李子通答道。
“这么快?”崔诗瑶有点不舍。
李子通慨然道:“如今天下百姓水深火热,尽早推翻大隋,改天换日,格除弊政,天下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崔诗瑶倾慕地道:“李大哥壮志凌云,诗瑶佩服,预祝李大哥旗开得胜。”
李子通心中一热,伸手握住了崔诗瑶的手腕,目光热切地道:“诗瑶,随我同去吧,相信我,李大哥一定会干出一翻轰轰烈烈的大事的。”
崔诗瑶脸蛋一红,把手抽了回来低声道:“李大哥莫急,至少得等瑶儿回去跟爹说一声。”
李子通眼底闪过一丝不耐,不过脸上还是笑着道:“好,李大哥等你。”
渔船在高鸡泊的芦苇荡中穿梭了个把时辰,终于靠岸了,崔诗瑶登岸,依依不舍地挥了挥手,骑上马往东武县城的方向而去。
李子通看着崔诗瑶的身影消失在远处,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换上了一副阴沉的嘴脸,今日他本来想狠狠教训一顿高不凡,一来让这个竞争对手死心,二来也好在崔诗瑶的面前出一把风头,岂料偷鸡不成反蚀把米,教训高不凡不成,反而被对方打伤了,在崔诗瑶面前丢了个大脸,无疑形象受损,幸好他机灵,把高不凡抹黑成朝廷的鹰犬,这才在道德上占据了制高点。
“李大哥,那个高不凡的武功竟如此可怕,早知就用暗箭干掉他。”乐伯通恨声道。
李子通目光阴冷,沉声道:“此人效忠朝廷,留着迟早是个祸患,必须除掉。”
别看李子通平日乐善好施,以一副侠士的面目自居,实则是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人,今日在高不凡手下眼了大亏,只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第237章 第二次东征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间半个月时间便过去了,日子进入了大业八年的七月份,虽然天气仍然十分炙热,但早晚间已经有了初秋的凉意,而一条震动全国的消息也随着秋意由北往南蔓延,那就是杨广下令准备第二次东征高句丽了,全国各地的军队和物资再次向着涿郡云集,新一轮的征徭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去年第一次东征高丽时,被征发入伍的大多是山东、河南和河北一带百姓,为了获得足够的兵源,这次征发的范围抗大了,几乎波及了全国各地,所以天气才刚刚入秋,而整个大隋仿佛瞬间入冬了一般,寒彻肌骨,为了逃避征徭,百姓们纷纷弃家而逃,要么躲进深山老林,要么托庇于地方的豪门大族,成为黑户,相当一部份百姓干脆直接加入各地的义军。
瞬时间,大隋境内烽烟四起,造反俨然成了一种潮流,并且越演越烈,大隋江山也随之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多事之秋,覆亡似已成定局,而作为九五之尊的杨广似乎毫无所觉,又或者视若无睹,依旧铁了心要进行第二次东征高句丽,卯足劲头要把在战场上丢失的面子,再在战场上拿回来!
很明显,不踏平高句丽,杨广是誓不罢休了,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杨广现在是信心十足,这一次,他一定要赢,而且一定能赢!
高不凡却是知道,大隋要玩完了,他得尽快把涿郡的马场建起来,打好自己立足的根基,准备迎接这场波澜壮阔的皇朝末世到来,手中有马,心中不慌!
七月初三,高不凡去了一趟柳岸里,运着几只大箱子,里面装的都是五铢钱,正是当初偷自宇文化及的贪污赃款。这几箱五铢钱钱一直藏在县衙后面的池塘中,这段时间高不凡悄悄通过护城河的水道,把这些五铢钱都运了出来,清点了一下,大概有十二万钱,换成白银价值一千两左右。
相似小说推荐
-
二十七载 (Rongke) 起点VIP2023-01-31完结202.48万字 7.59万总推荐世界正处于新旧社会交替的风云年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
-
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起点VIP2022-09-29完结297.8万字 24.07万总推荐元末濠州城外,朱元璋捡到了一个少年,从此洪武皇帝多了一条臂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