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张希孟思忖再三,陆洲这小子是个人才,必须留在身边,万一以后他跑出去了,躲在哪个角落里天天研究怎么画假钞,那可坏事了。
至于现在吗?
张希孟想了又想,干脆用个笨办法吧!
弄个粮食银行!
凡是往粮食银行存粮食的百姓,就能拿到一本存折,上面写着存了多少粮食。
如果老百姓想要购买东西,就可以拿着存折到市场这边,兑换相应的票……比如你要买猪肉,一斤猪肉,需要五斤粮食。
这边划掉了五斤粮,你就就可以得到一斤的肉票,去市面上买肉。
但是注意啊,这个肉票是有期限的,三天不买,就作废了。
毕竟不是谁都能像陆洲这样,随随便便就画出来一张肉票的。
三天的时间,想要造假,难度很大。
而且这东西又是指定用途的,肉票买不了布,布票也买不了瓷器,造假的可能一下子把压到了最低。
但与此同时,交易也变得非常麻烦。
不光买东西的,需要兑换各种票,卖东西的小贩,在忙碌一天之后,也要把挣到的票,换成粮食,存入自己的存折里。
说实话,也就比以物易物强一点,而且强的很有限。不用再背着沉重的粮食,也不用担心粮食的成色好坏,仅此而已。
为了吸引百姓存粮食,张希孟甚至提出了存粮有息的概念,比如存入一百斤粮食,计入存折的就是一百一十斤。
张希孟也想一步到位,弄出让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纸币……但是条件不允许啊,元廷滥发宝钞、变钞,已经让纸币臭名昭著。老百姓的信心荡然无存。
如今老朱的手上,也没有那么多金银铜,没法发行金属货币。
可偏偏还想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集中财力物力,发展生产,除了搞粮本位,还能有别的办法吗?
这套方法只能是一个过度办法,用个一两年,或者三五年,等情况好起来,再废掉不迟。
张希孟反复思量,总算打定了主意,去找老朱。
不巧的是,朱元璋竟然不在。
郭英告诉张希,是李先生和杨先生把上位请去祈雨了!
祈雨!
张希孟这才惊觉,自己都忘了,夏收之后,貌似滁州就没怎么下雨,的确影响了播种……但是求雨能管用吗?
别是李善长和杨元杲蛊惑老朱吧?
张希孟就怀揣着方略,去了滁州西南丰山的龙祠。
等张希孟赶来,正好朱元璋念念有词。
“天旱若此,咱为百姓求雨。尔龙神仰赖此方百姓供奉,岂可不恤百姓?三日之内,天降甘霖,如果没雨……少不得毁此祠堂,砸碎金身!”
老朱说完之后,竟然从背上取下大弓,照着龙神就射了三箭!
嗖嗖嗖!
射过之后,昂然而出,把李善长和杨元杲都吓傻了……这是哪门子祈雨,分明是来胁迫龙神啊!
张希孟目睹这一切,也是瞠目结舌。
老朱,真有你的!
张希孟抬头看了看位置上的司雨龙神,但愿有点骨气,三天之内,就别下雨。被一个凡人胁迫,要是低头了,算什么龙神?
记住了,别低头,王冠会掉的!
第九十一章 龙王也低头
朱元璋三箭射龙神,大步流星出来,张希孟稍微错愕,急忙抱着怀里的公文,紧跟了上来,只留下李善长和杨元杲,面面相觑,错愕了好半晌,李善长才抬头看了看。
虽说老朱手下留情,没对着龙头射,但是有那么一支箭,还是贴着龙爪,射掉了一块漆。
“百室兄,咱上位这是冒犯了龙神吧?”杨元杲哆嗦着说道。
李善长狠狠白了他一眼,“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杨元杲无言以对,什么叫我出的主意,你不也同意了!
这座龙祠灵验,我又看到了鱼鳖上浮,琢磨着许久无雨,就想劝上位过来祈雨。
敬神修德,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如果顺利下雨,自然是大功一件,就算没下来,也不要紧,再找一座庙就是了。
杨元杲把想法跟李善长讲了,李善长立刻觉得这是个机会。
他知道张希孟因为梅花诗的事情,很得老朱的钦佩,李善长琢磨着如果能拉着上位拜了龙神,果真下雨成功。
咱老李不也能通神了!
有了龙神撑腰,也能硬气许多。
他们俩趁着张希孟弄纸币的事情,就鼓动老朱,斋戒沐浴,跑来祈雨。
开始都还好,可老朱在正式拜祭的时候,竟然撇开了他们的祭文,直接威胁龙神,还射了三箭!
这也太过了!
“百室兄,万一龙神降罪,让滁州三年不雨,那该怎么办?”
李善长翻了翻白眼,简直气不打一处来!
他哪知道咋办?
“你不是说鱼鳖上浮,必定大雨吗?”
杨元杲哭了,“是有雨啊!可让上位射了这三箭,我可就不知道了。”
李善长简直想给他两个嘴巴子,摊上你们这几个猪队友,老子能胜过张希孟才怪!
“你记着,要是三天不雨,就说你弄错了礼节,怠慢了龙神,你等着砍脑袋吧!”李善长一跺脚,也气哼哼走了。
只剩下杨元杲一个,死的心都有了,彻底傻了。
……
“主公,你这三箭射得简直惊天地,泣鬼神啊!那条小龙敢不下雨,回头就给它挫骨扬灰了!”
张希孟不停拍马屁。
朱元璋突然笑了,“先生也信什么龙?”
张希孟微微正色,“孔夫子说祭神如神在,一个如字,就表明了孔夫子的意思。鬼神之说未必荒诞,但是人神殊途,越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就越是懒得管普通人的烂事。鬼神只能雇佣,不能依靠。”
朱元璋脸上带着笑容,张希孟跟他说别的事情,未必那么相信。可是神佛之事,还没谁比他清楚!
前后在庙里四年多,朱元璋见了太多的龌龊,深知那些大慈大悲的僧人是怎么回事。
让他相信神仙,还不如说天上会下来粮食,让每个人都吃饱肚子呢!
“先生高论,只是咱却有另一番见识。”
“什么见识?还请主公指点。”
朱元璋一笑,“谈不上指点,就是说笑……你说咱是不是天命所归的真命天子?”
“那是自然!”
“既然咱是天子,那龙祠里面供奉的,不过是水潭里的一条小龙!咱说话,它要不要听?”
“自然是要听的!”张希孟哭笑不得答道。
老朱又笑道:“如果咱不是真命天子呢?”
“不!”张希孟立刻道:“主公必须是!”
“哈哈哈!”朱元璋放声大笑,“就算假使不是……咱手里有刀,麾下有兵,还有先生的辅佐,天跟咱作对,咱就把天给逆了!”
老朱霸气十足地宣誓。
不管如何,都是咱说了算!
什么狗屁龙神,滚一边去。
果然是开国太祖,就是不一般。
张希孟心神激荡,有些特质,或许真的是与生俱来的。
他越发有把握,未来的大明朝,绝对要比历史上还要辉煌灿烂。像老朱这种人,只要给他指明一条路,他能走得比任何人都远!
张希孟怀揣着粮食银行的计划,就打算跟老朱详细说说。可就在这时候,他们路过了龙祠前面的一个水塘。
老朱停顿脚步,指了指水塘里面。
“先生请看。”
张希孟看过去,只见在水面上,有许多鲤鱼游动,再看看水塘边,还有不少草龟,密密麻麻,晒着后背。
张希孟稍微迟疑,立刻明白过来。
鱼鳖上浮,这是要下雨的征兆。
“原来主公还精通天文啊?”
老朱冷笑了两声,压低声音道:“屁,你要是在外面流浪三年,居无定所,也就什么都知道了。”
张希孟顿时语塞,心里头竟有那么一丝丝的酸楚,他连忙甩了甩头,“上位,你听听这个粮食银行的计划吧!如果百姓能接受,咱们就能全力备战了……”
从龙祠回来,张希孟就着手成立粮食银行。不得不说,元朝靠着纸币维持了几十年,简直就是奇迹。
而且为了推行纸币,元廷严禁金银参与流通,就连铜钱也没有铸过,市面上流通的铜钱,都是前朝的文物。
滁州本地也缺少贵金属,不足以铸造金属货币……而且就算铸造了,周围那么多势力,看见滁州的钱币质量好,他们也会想尽办法套取,币制崩溃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说也是天意,把所有的路都堵死了。
只能选择粮本位。
可偏偏就是这个粮本位,哪怕有一万个不方便,外人却是没法轻易套取粮食。所有路口,都有兵马看守,负责登记纳税。
任何超过十石的粮食,如果没有专门的公文,是离不开滁州境的。
换句话说,张希孟不用考虑高端的金融战,货币战……他只需要扎扎实实,把粮食收上来,储存好,然后把各种票准备妥当。
再把民生物资集中到一个大市场,而后用粮食,对丝绸布匹,锅碗瓢盆,桌椅板凳,一切东西,进行定价。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