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扪心自问,罪人何以走到今天地步,也无外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为官之后,执掌大权,就有了贪财好色的心,最初还只是几百石,上千石,弄点小钱……但是见没人发现,胆子就越来越大,以至于贪墨数万。”
“到了占领杭州之后,户部负责接收常平仓,罪人,罪人接收元廷降臣的贿赂,保住了他们的位置,让他们继续把持仓库,只要给罪人送礼就好。罪人本以为无非是每年弄一些好处进账而已,谁知这些管库的官吏都是王家的爪牙,他们知道罪人贪财好色,就拿出了金钱美人,那么多银子,还有那么年轻的美女……罪人,罪人没有管住自己,就陷进去了。”
李梦庚说到这里,显得十分激动,他仰望着所有人,“诸公切莫觉得,我们手里有权势,豪强巨贾依附过来,就会唯命是从。他们送了钱,给了田,就是塞给我们手里一个刺猬啊!罪人接受了厚礼,可若是让上位均田成功,把王家的财产都拿走,他送给我的重礼也会化为乌有,甚至被上位知道,成了罪人的把柄。”
“无奈何,罪人就想了不少办法,职田也是我想出来的,后来干脆冒险给李相公送礼,让王家出面,把李相公也拉下来……我,我成了他们的手里的傀儡,我堂堂一个尚书,未来的从龙功臣,我,我就毁在了这点钱财上面!”
“诸公!不值,真的不值啊!我只能奉劝大家伙,千万不要糊涂。罪人死有余辜,一无所有,你们现在还身居高位,又有上位信任。尤其是还能大刀阔斧,做出一番业绩,让子孙后辈五体投地……要是,要是能回到过去,那该多好啊!”
李梦庚说到了这里,再也止不住,一个老男人,哭得像个三岁孩子。
看到此情此景,大家伙都不免唏嘘感叹。
很不是滋味,李梦庚前后贪了二十万两。
这么多钱,足够剥他一万张皮,在法理上,自然是咎由自取,死有余辜。
但是这么一个人物,就倒在了这件事上,多多少少,都是有那么一点可惜。史册上会怎么写?
朱家军第一位因为贪墨倒台的高官?
所有贪臣墨吏的前车之鉴?
不论哪个,这辈子都完了,甚至还会波及子孙,放着好好的开元功臣不当,这又是何苦呢!
只能说身在官场,必须要防微杜渐,万万不能把自己赔进去。
李梦庚最后的话,连同供状,都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老朱毫不留情,直接勾决,不管他说得多好听,贪了这么多,就万万没有活着的道理。
只不过在面对李梦庚家眷的时候,老朱犹豫了再三,“发回原籍,让他们当個普通农夫,奉养母亲就是了。”
李梦庚的老妻上了年纪,也不受李梦庚待见,双方多次争吵,最后让李梦庚把她送回了老家,别看这货奢侈无度,可是老妻只有几亩田而已,还要守着前人坟茔,艰难度日,十分可怜。
朱元璋把李梦庚的三个儿子发回去,让他们耕田种地,孝养老母,如果谁敢不孝顺母亲,立刻严惩,二罪并罚。
当最终结果公布出来,大家伙悬着的心,竟然落下了不少……上位依旧嫉恶如仇,但是在冰凉的屠刀之下,有了那么一丝丝暖意。
说到底,哪怕是该杀之人,必死之人,也要杀得漂亮,让人挑不出毛病才行。
即陶安之后,又一位尚书垮台,而且还是以身首异处的惨烈方式,宣告朱家军对待贪官的态度。
震慑效果,的确出来了。
百官肃然,群臣胆寒。
有关俸禄的问题,再也没人敢质疑了,甚至在禄米和宝钞之外,老朱有个发了一些房舍,让大家伙有地方住,又给年老的官吏,配了马车,还安排了专门的车夫,由朝廷负责给工钱。
由于预期已经大大降低,当看到这些之后,不少人竟然感激涕零,激动到哭泣,上位还是疼大家伙的。
朱元璋除了恩威并用之外,还特别下令,让所有官员参与培训,讲解法令条文,明确各个衙署使命……
这番一键三连下来,整个朱家军的状态,都焕然一新,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奈何不是哪里都能做到君臣和睦,优劣得所。
就在朱家军的上游,雄踞江西和湖广的天完国内,再次动荡不安起来……陈友谅在弄死倪文俊之后,全盘接受了倪文俊势力,站稳了脚跟,论起行事,竟然比倪文俊还要霸道三分。
哪怕是普字辈的老臣,他也没什么客气,由于目睹了倪文俊垮台过程中,这帮老臣的作为。
陈友谅深知防着这帮人的重要性,为了避免他们联手,陈友谅直接下令,让悍将丁普郎去驻守小孤山,戒备朱元璋。
除了丁普郎之外,还有一个人,他叫傅友德,是刚刚辗转投靠过来的,也跟着丁普郎一起前往小孤山。
……
“丁普郎和傅友德。”
张希孟翻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在一串蓝玉提供的名单之中,傅友德赫然在列,他可是北伐悍将,辗转到了陈友谅手下,如果能争取过来,那可是助力不小!
第三百二十八章 双向奔赴
朱家军用了相当长时间,调整内部矛盾。
这在乱世群雄当中,是非常罕见的。甚至可以说是奢侈的。
对于忙于争夺天下的枭雄们,时间是最宝贵的,也是最稀缺的,利用一切时间,扩充地盘,壮大实力,这才是王道中的王道。
哪怕以后落败了,底子厚,也能多扛一些时间。
至于那些在势力急剧膨胀过程中积累的矛盾,能解决就解决,如果不能解决,那就更简单了,解决不了矛盾,还解决不了人吗!
反正人都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只要把人弄死了,那就万事大吉了。
这才有刘福通杀杜遵道,陈友谅杀倪文俊。
诚然,效果立竿见影,刘福通独揽韩宋大权,发动三路北伐。
陈友谅篡夺天完兵权,势不可挡。
但是靠着这种山贼火并,获得权力的粗暴方式,到底不能服众,哪怕只是旁观的人,也会心惊肉跳,不寒而栗。
傅友德就是惶惶不安的那一个……他刚到小孤山,就迫不及待把自己的心腹吕进叫了过来。
吕进读过一些书,在军中有小诸葛之称,陪着傅友德打了不少仗,一路辗转,不离不弃,因此被傅友德视作智囊,凡事都喜欢听听他旳意见。
“吕先生,过去的一年多,咱们从河南打到关中,从关中退入巴蜀,又从蜀地到了湖广,如今身在江西……转了这么一大圈,咱们跟察罕帖木儿打过,也见过明玉珍,看见过陈友谅,你能说说吧,这些人到底算不算英雄?”
吕进骤然一愣,良久之后,微微摇头,“要让我说,不光他们不算,就连刘太保也算不得英雄!”
傅友德的脸色不悦,忍不住轻咳道:“太保举三路大军北伐,气壮山河,乃是当世豪杰,如何算不得英雄?”
吕进微微苦笑,“刘太保要真是大英雄,如何能仓促进兵,害北伐大军,功亏一篑?”
傅友德听到这里,竟然微微错愕,却也低下了头,不敢否认吕进的话。
傅友德是农户出身,早年家贫,遇上了灾年,过不下去,恰巧遇上了刘福通起义,他就加入了红巾军。
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并无任何出奇的地方。
大约就是随着义军,攻城略地,混口饭吃,运气好就往上爬,当个小官,运气不好,就死在乱军之中,变成一堆无名无姓的白骨。
乱世向来如此,没有什么特别的。
傅友德属于那种运气还不错的,虽然是农户出身,但他很有战斗力,属于天赋异禀级别的。
因此他在刘福通手下混成了一个将领。
随后他就参加了一场战斗,准确是增援。
刘福通开启北伐之后,首先图谋关中地区,或许刘福通也想重复汉唐的故事吧!
起初他的运气不错,很顺利打入了关中,大将李武、崔德连战连捷,就在北伐大军高歌猛进的时候,元廷派出了两路大军。
一路是察罕帖木儿,一路是李思齐,一个蒙古地主,一个汉人地主……他们就是元廷手上最凶悍的两条恶犬,撕咬起红巾军,比蒙古人还要凶残十倍!
北伐西路军告急,刘福通不得不派遣李喜喜等人领兵增援,傅友德就是其中的一员,他们同样杀入关中,最初也打了几个胜仗,但是很快就面临地主武装的反扑,不但增援不成,还损失惨重,无法在关中立足。
李喜喜带着残兵败将,退入了巴蜀。
恰巧此时的巴蜀是天完大将明玉珍的地盘,这一支残兵从刘福通手下,变成了明玉珍手下,归附到了天完。
但是明玉珍这人门户之见很严重,瞧不起这些刘福通的部下。
傅友德没有力量杀回关中,同河南的刘福通,又远隔山川,道路不通。
他只能选择出川,投靠陈友谅,如今又被陈友谅安排到了小孤山,防御朱元璋。
一年不到,几乎绕了大半个中国,领教了除朱元璋之外的所有大势力。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