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老朱眉头挑了挑,似乎在琢磨什么,他略沉吟,竟然也道:“咱这里也有一计,足以挫动天完军心!”
“啊!”张希孟愣了少许,好奇道:“主公,是什么妙计啊?”
“是……还是你先吧!”
张希孟略微沉吟,就道:“当初我安排蓝玉去亳州,结识不少韩宋的将领,其中就有傅友德。另外我找了几个读书人,潜入韩宋,假意归附刘福通,其中有个叫吕进的书生,跟着傅友德一起入关。起初他还送了一些消息回来,不久之后,就没了消息。但是在最近,他又联络到了臣,他现在就跟在傅友德身边,努力劝傅友德归顺主公。再有汪广洋已经乔装改扮,去见傅友德,希望能劝他归降。”
朱元璋听到这里,思忖了少许,竟然笑了出来。
“先生,咱要的妙计,是胡惟庸递上来的。他在战俘营中,发现李普胜这个人,他是彭党中人,被俘之后,改造很用心。胡惟庸觉得可以利用他,去劝降赵普胜、丁普郎等人,咱已经让郭英安排,送李普胜过去了。”
原来都是劝降的路子,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吗?
双管齐下,就算有一个成功了,那也是可以期待的。
张希孟也是大喜,但他很快意识到了另一种可能……“主公,你傅友德和丁普郎会知道彼此的事情吗?”
老朱也怔住了,“这个……关乎生死,他们俩人都还有些本事,大约是不会的。”老朱有点乐不下去了,因为他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当初让蛮子海牙投降,他就用了常遇春的计策,杀死了张士诚的心腹。”
张希孟也想起来一件事,“当初别不华和杨仲英都要归顺主公,他们两個人也发生了冲突,所幸主公亲临前线,临机决断,总算没有酿成大祸。”
这话一出,老朱干脆坐不住了。
他通过李普胜去劝丁普郎,张希孟这边朝着傅友德使劲儿,看起来是双倍保险,可万一这一对卧龙凤雏,瞧着彼此不顺眼,都憋着立个大功,弄个大动静……然后互相火并,损失的可都是朱家军啊!
朱元璋这回也感叹起来,手下太多,办事的本事太强,有时候竟然也是负担。
“张先生,万万不能让他们冲突起来,最好要弄清楚两个人的心思,看看谁是真心投靠,然后才能做出下一步安排。”
张希孟点头道:“主公,眼下有四种情况,两人都不愿意降,这是最失败的,我们派过去的人,很可能遇险。其次,有一人愿意降,不管是丁,还是傅,都可以利用一人除掉另一人,但是务必小心谨慎,不能被察觉。最后,也就是两个人都愿意降,这固然最好,但如果措施不到位,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臣,臣请旨前往铜陵,处理此事。另外臣以为,下次在军前,必须安排一个人,总揽所有事务,执掌临机专断之权,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出现疏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毕竟日后战场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有时候消息传过来,就已经晚了。”
老朱认真思忖,用力颔首,算是认可了张希孟的判断。
这次的事情不管结果如何,都算是给朱家军一个提醒。
由于张希孟的功劳,朱家军已经有了一点总体战的味道了,军心、民心、情报、舆论……各种各样的斗争,全都提上了日程,再也不是简单的将帅对抗,士兵拼杀。
也就是,单纯的武将,已经没法处理军前的事务了。
是该把将领提上一级了……此前朱元璋已经设置了都指挥使,但是这个都指挥使也仅限于在作战的时候,可以节制其他的指挥使,成为三军临时统帅。
到了今天,似乎已经不够了。
以后在军前,由都指挥使负责节制一切事务,由训导员辅佐都指挥使,而且还要配属专门负责军情的拱卫司百户。
另外似乎可以配属一个参谋,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指挥团队了。
都指挥使负责全部,参谋偏向军务,训导员偏向军心,拱卫司百户负责军情。其余各营指挥使,都只是负责领兵打仗罢了。
白了,如果只是单纯的猛将,最多也就是到指挥使一级,想要往上爬,就需要强大的统御全局的能力,也就是当之无愧的帅才!
以目前朱家军的情况衡量,徐达是够帅才了,再有冯国用或许差不多,其余常遇春、胡大海等人,都差了一截,或者能力不全。
由此可见,强军之路,还是任重道远。
但是在当下,徐达也没法处理这么复杂的事情,就只有让张希孟辛苦一趟了。
而此刻立功心切的傅友德已经酝酿如何拿下丁普郎了。
他既不是陈友谅的心腹,也不是彭党老人,投降朱元璋,半点负担都没有。因此傅友德把吕进叫过来,两个人连续商量了几天,让他们商量出一个办法来。
傅友德去找丁普郎,就他准备娶个小妾,跟在身边伺候,请丁普郎过来喝酒赴宴。
只要丁普郎到了,就下手把他拿下,敢反抗,立刻打死!
为了能干净利落办成这事,傅友德还亲自挑选了最心腹的八十名刀斧手,暗中训练,做好了准备。
一场传中的鸿门宴,已经成型了。
而在另一边,丁普郎再三权衡之后,觉得陈友谅早晚会对彭党中人下手,与其留下来等死,不如投靠朱元璋。
只是对于傅友德这颗钉子,不能大意。
恰巧傅友德过来,告诉丁普郎,他要纳妾,还宴请丁普郎。
丁普郎立刻有了主意,他先是假意答应,随后调兵遣将,准备了三千人马,从外面包围傅友德。
按照丁普郎的计划,他要先去贺喜,顺便试探傅友德的底细,而后趁着傅友德喝足了酒,进了洞房,防备最松懈的时候,给他致命一击。
傅友德的计划则是丁普郎一来,就刀斧手齐出,直接拿下。
怎么形容呢?
只能感叹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
到了这一天,丁普郎果然如约而至。
就在来之前,他突然接到了李普胜送来的消息,告诉丁普郎,在佩刀上,拴着三块红绸子,会有人跟他联络,协助他完成使命。
丁普郎也没想太多,果然就找了三块朱红的绸子,系在刀柄上。而且他还故意按照刀柄,大喇喇摇晃着绸子,来到了婚宴上。
傅友德一身喜庆的红色,迎接丁普郎,然后拜堂,喝酒,一切都有条不紊。
只是传中会主动联络自己的人一直没有出现,丁普郎心里头很不安宁,莫非是搞错了?
他眼见时间不早了,也不想等下去了,就主动起身,跟傅友德告辞,随后往外面走,到了门口,他还故意摇晃了两下绸子,依旧没人,这是怎么回事?
丁普郎只当出了差错,正要走,这时候一个书生拦住了他。
“丁将军,这边来!我是为了红绸来的。”
丁普郎不疑有他,跟着走了一阵,在前面赫然出现一个小院子,门口挂着大红灯笼,不出意外,这就是洞房。
傅友德就等在门口,满脸苦笑,丁普郎顿时愣住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 起义
这俩人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点小尴尬。
就这么对坐着,尴尬的如新婚夫妻,出入洞房,手足无措一般,偏偏傅友德身着大红,丁普郎腰悬红绸……
到底是丁普郎官位更高,也更老道,他哼道:“傅将军为何背主?”
傅友德下意识挺直腰背,朗声道:“我原为小明王之臣,和吴王乃是盟友。偶尔流落巴蜀,受尽欺凌。又观陈友谅并非明主,故此生出归附之心。我和吴王有渊源在前,又不曾久仕天完,投靠吴王,如何不是顺理成章?”
这几句话的,丁普郎无言以对,似乎也得过去。
傅友德却是不想放过他,竟然继续追问道:“我投吴王,情有可原,将军为何也要投靠吴王?”
丁普郎老脸瞬间涨红,仿佛是被人粗暴撕下一层面皮,怒气涌动,怒视傅友德。
可傅友德也不是善茬子,同样回视丁普郎,两个人就跟老公鸡掐架似的。
对峙到了最后,竟然又是丁普郎打破了僵持。
“傅兄弟,可知我名字当中的普字,从何而来?”
傅友德道:“自然是源自彭祖师,彭党大名,天下谁人不知?”
丁普郎点了点头,“是啊,彭党之名,人人皆知……我乃是彭党之人,你可知道,我小时候,几乎冻死,是彭祖师见我还有一口气,把我抱在怀里,在土地庙坐了一夜,才保住了我的一条命。那时候我还很小,只是听他老人家讲,弥勒佛是最慈悲的,只要弥勒降世,人间佛国。到了那时候,就人人有衣穿,个个都饱暖,再也不用担心冻饿,再也不会骨肉分离……”
丁普郎提到了彭和尚,这位用了一生抗元的先驱……或许不是最能打,也不是最聪明的,但却是最有韧性的,正是他的持之以恒,不断培养人才,灌输推翻大元的理想,最终培养出数量惊人的骨干成员,这些名字中带着彭字的汉子,成了埋葬大元朝的重要一员。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