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小船距离大船越来越近,此刻大船上的元军立刻动了起来,在船头有一个巨大的木杆,一个元军用力挥动锤子,击发机关,这时候木杆突然向前,在木杆的另一头,拴着一大块石头,朝着小船就砸了过去。
这一幕看得蓝玉目瞪口呆。
“那,那是什么?”
“是拍竿!”张希孟认了出来。这是一种很古老的水战兵器,隋代的五牙大船上面,就能装六具拍竿,威力相当大,一旦击中,小船立刻粉身碎骨。
所谓的拍竿,大致就可以看做船上的投石机,不过由于载具不同,形制和用法略有差别。
船上的拍竿通常是一根立柱,上面有一个横杆,横杆的一头拴着,另一头装着石块一类的东西。
使用的时候,士兵可以先利用辘轳,把石头固定在一定高度,然后突然斩断绳索,一端的重物快速下降,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头甩出去。
由于拍竿是在船上使用,下面的甲板毕竟不如地面稳定,因此拍竿的距离并不远,甚至可以视作近战武器,只有靠近了,才能发挥作用。
而另外一面,由于安装在船上,拍竿又可以做得非常大,投出去的石弹也是投石机的数倍,甚至更大更重。
一旦击中敌船,稍微小一点的,就会立刻粉碎。隋军就曾在水战之中,连续拍碎十几艘陈军的船只,战果拔群。
见到元军击发拍竿,张希孟就知道这艘小船的水兵完了。
不过出乎预料的是,这些从小生活在巢湖的汉子们,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尚且奋力操纵小船,避开了巨石攻击。
他们距离大船已经近在咫尺,有两个士兵已经握紧了钩镰枪,准备冲上去,接舷近战,虽然他们人少,但也要跟元鞑子拼了!
就在这个刹那,又有一个使船的士兵中箭,仰头落入水中,船只失去控制,突然撞向了大船船头。
元军的大船在船头都安装撞角,小船立刻粉碎碎骨,上面的水兵悉数落入河水,被漩涡吞没,消失的无影无踪。
看到了这一幕,张希孟只觉得心被狠狠撞了一下!
装备不如人,真是吃大亏啊!
而就在此时,越来越多的水师船只出现在视野里。
有人甚至也目睹了自家船只的惨状,大家伙无不心情沉重。
前有元军挡路,要怎么冲过去?
这时候俞廷玉手按着佩刀,看着面前的头领们,沉声道:“此刻到了这里,咱们有进无退,有死无活!元军船只虽然大,只要咱们咱们能抵近,就还有希望!”
水师头领们纷纷点头,转眼之间,又分出五十艘战船,鼓足风帆,顺流而下,向元军发起攻击。
虽然早在宋朝就有了在水战中使用火器的记载,但是整个元朝水战技术发展不快,加上巢湖水师的确也不如元军,还是要靠传统的接舷战。
持盾士兵在前,防御箭矢,后面的士兵拿着长长的钩镰枪,只要撞在一起,立刻用钩镰枪抓住对方,后续士兵,一拥而上,冲入敌船。
当然了,如果不想对方接近,也可以用钩镰枪抵住对方船只,总而言之,如何运用,全看战况需要。
而这一次,毫无疑问是要接近元军。
巢湖水师都玩了命,大家伙鼓足勇气,冒着箭雨,奋力向前,不断有士兵掉落河中,但是却没有一个懦夫,向死而生,冲出濡须口,打进长江去!
双方越来越近,元军这边的拍竿再度逞凶,不断有船只被击中,也不断有士兵掉落河中,但后续船只迅速补充。
大家伙潜伏后续,终于,有人用钩镰枪挂住了元军船帮。
“上去,快上去!”
水师士兵奋力向上,但是相比下,元军的楼船太高大了,想要爬上去并不容易,而此刻元军也冲了过来,他们用弓箭乱射,不断有人受伤掉落,远看着巢湖水师死伤惨重,竟然冲过去!
“我来!”
廖永忠手提一杆长枪,主动出战,他要带领着廖家的精锐,拼一把!
投靠朱元璋是俞廷玉做出的决定,他们廖家也不能落后。
虽然此去凶多吉少,但也顾不得什么了。
可就在廖永忠准备出发的时候,突然在岸边来了一个少年,身后还要几个朱家军的士兵。
“张经历说了,元军铁索横江,快用火攻!”
“火攻?”
廖永忠怔了怔,随即想到了,没错啊,元军用铁索连船,堵住濡须口,不正是放火焚烧的好机会吗!
他立刻下令,挑选出二十艘小船,上面装了引火之物,洒上了鱼油。又挑选水性最好的士兵使船。
顺风顺水,直奔元军杀去。
就在距离元军还有百十步的地方,有人使船的士兵点燃了船上的柴草,翻身跳入河水。
而火势熊熊的小船,飞速扑过来,元军还想阻挡,用拍竿拼命攻击,但是他们消灭的小船,远不如攻击的船只多。
另外还有许多巢湖水师的士兵,不惧火焰,继续玩命攀船,发起攻击。
嘭!
一艘火船得手,大火蹿起,紧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元军吓得仓皇逃跑,没着火的船只想要逃跑,结果却被铁索连住,他们又急又怒,急忙劈开铁链,想要逃跑,结果仓促之间,自己撞自己,不断有人落水,乱成了一团。
而此刻廖永忠率领着船队,再度杀上来,他们包围了元军大船,战到了黄昏时分,元军的封锁荡然无存,巢湖水师冲破阻挡,顺利前出长江!
第一百四十八章 水军大都督
廖永忠第一个冲破元军船队封锁,又追杀了一阵,直到最后一艘载着元军的船只消失在眼前,他才长出口气,抹了一把额头的热汗,让水手调转船头,返回了濡须口东岸。
等到廖永忠上岸,发现张希孟已经等在了这里,身旁站着蓝玉,另外李文忠也在,俞家父子兄弟,也过来了。
众人都是面带喜悦,俞廷玉首先向张希孟见礼。
“张经历,早就听说了,你可是上位的心腹,智谋无双。如今一见,更是英雄少年,让人好生佩服。”
张希孟笑道:“俞老客气了,您主动率领巢湖水师归附,老当益壮,慧眼识珠,有句话怎么说,叫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以为巢湖子弟,都应该感谢俞老,记着俞老的大恩大德。”
这几句话说得俞廷玉心花怒放,老脸上止不住的笑容。
他这步棋是走对了,因此俞廷玉问道:“张经历,你看我们也打破了濡须口,如今可以随意进出长江……上位那边是什么意思,用不用继续追杀鞑子?”
廖永安等人也是翘首以盼,迫不及待要知道接下来的任务。
张希孟却是笑了,“大家伙先不要忙,濡须口是要地,咱们需要在这里建立营寨,屯兵守卫,不可落入元鞑子的手里,至于水师要怎么安排,接下来要怎么用兵,还要等上位的命令。一支兵马,最重要的是上下一心,如臂使指,断然不能坏了军规,这样吧,你们先在东西两岸,修筑营寨,让士兵们安顿下来。这一次跟元军作战,有牺牲受伤的将士,赶快呈报上来,我会妥善抚恤。”
张希孟在观看战斗之后,对巢湖水师的打分不算太高。
毫无疑问,他们很勇猛善战,但是偏偏水战不是勇猛就行的,首先巢湖水师的船就不行。普遍缺少大船,船上配置的武器也差得很多。
士兵光凭着一腔血勇,这是要吃亏的。
其次水师分属廖家和俞家,这一次廖家抢功,俞家也就在后面看着,很明显缺少配合,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
元兵并没有在这里部署重兵,只安排了几十艘楼船,还有一些小船,斗志也不高。若是元军准备更充分,可就没有这么容易得手了。
因此在张希孟看来,巢湖水师更需要的是彻底的整顿,完成从水匪到正规军的蜕变,经过一番妥善训练之后,才能投入战场。
但是话又说回来,朱元璋那边的情况如何,是不是需要立刻投入水师……如果老朱要拼,张希孟也没有权力阻拦,局部服从大局,就算有所损失,也是必须承受的。
这就是不用当家的好处,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他用不着承担后果。
因此张希孟只是在军中走访,了解情况,跟大家伙谈心,顺便统计战死的士兵,给予妥当抚恤。
张希孟很享受这个状态,有事情做,压力又不大,很好!
可张希孟的好日子只维持了两天,朱元璋送来了一道命令,准确说是委任状,他任命张希孟担任水师大都督。
负责送信的是郭英,他嬉皮笑脸,“恭喜张经历,高升大都督啊!”
张希孟却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点生气,“主公这是怎么回事,这个水师大都督是怎么回事?”
郭英笑了,“原本上位不是担任了都指挥使吗!可现在有了水师,总不能叫水陆军都指挥使吧?你又不在上位身边,上位想了想,就决定升格一下,改为大都督府。”
张希孟眉头紧皱,按理说多了两万人的水师,的确叫都指挥使不够威风,升格大都督府也是情理之中。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