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完结+番外 (青史尽成灰)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青史尽成灰
- 入库:04.13
“投靠明主!”
鼓角声声,借着湖水,传出去老远。
足足近两万人的水师,一起出动。
这里面有从元军手里缴获的楼船,也有运粮船,运砂船,也有只能坐几个人的小渔船……但不管船大船小,上面都有娴熟的水手,从容使船,浩浩荡荡,从八百里巢湖涌出,排山倒海,不可阻拦。
俞家和廖家的旗号,迎风飘扬。
只不过在最大的楼船上,有一面通红的大旗,猎猎作响,一个硕大的朱字,熠熠生辉!
李文忠立身大旗之下,心潮澎湃,热血翻涌。
舅舅铲除豪强,均分田亩的措施,终于得到了回报。
巢湖水师,九成九都是过不下去的百姓,甚至有人祖上从宋朝的时候,就逃入了巢湖,历经几代人,从来没有离开过。
他们都是不堪忍受沉重赋税的百姓,走投无路的佃农。
或是被地主逼迫,或是承受不起苛捐杂税,只能逃入湖中,苟且偷生,也不知道过去了多少年。
如今终于有人愿意给穷苦人做主了。
“出去,出去就好了,出去就有了田,就有白米饭,就有大馒头了!”
干瘦的老船夫,抱着小孙子,满脸的憧憬,眼圈之中,泛着老泪,青壮的汉子,奋力摇船,势不可挡。
巢湖水师,大举出动,自然瞒不过左君弼,他早在两天前,就听到了风声,亲自领着两万人马,自庐州南下,准备袭击水寨。
可就在他的面前,一个少年挡住了去路。
蓝玉笑着递上了一封信,正是张希孟给左君弼所写,劝他留在庐州,不要生事。
左君弼接在手里,略看了看,就不屑道:“你们朱家军也不要把手伸得太长了,这里不归你们管!”
蓝玉笑道:“我自然知道,您是天完的臣子,彭莹玉的门人,手下也都是南派红巾的好汉。和我们的确源起不同,但是我这里还有一封故人的书信,”
左君弼一怔,蓝玉已经把书信送来。
左君弼接在手里,才看了看,脸色顿时一变,“你,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蓝玉淡淡一笑,“写信之人已经在我家主公手下了,他和左将军是朋友,我们也想和左将军做朋友,就是不知道左将军愿不愿意了?”
左君弼忍不住咬牙,这封信正是龚伯遂所写,自己跟元廷暗通款曲的事情,早就泄露了,这可如何是好?
左君弼心乱如麻,一时竟然不知所措。
蓝玉笑道:“左将军,还是那句话,是敌是友,你自己选吧,我告辞了。”
他说完之后,拨马就走,装逼之后就跑,实在是太刺激了。
左君弼到底没有敢追击,两万人马,逡巡不去。
此时的巢湖水师,已经过了黄墩镇,双刀赵普胜的手里,同样捏着一封信。
“公愿意共襄盛举,一同讨伐逆元,自然虚位以待。若公依旧有心天完,不愿归附,也可以结为朋友,彼此照应。彭祖已死,公久在巢湖,人心叵测,孤立无援。公乃前辈,又岂能屈居人下……”
赵普胜已经看了不下三遍,心潮澎湃,久久难平,这封信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上,让他投降朱元璋,他是不愿意的,但是若能把朱元璋当做外援,争取在天完内部的地位,他是一百个愿意。
巢湖水师丢了,却来了个朱家军,到底该怎么选择,还真是愁人啊!
这位双刀将也权衡不明白了。
而此刻巢湖水师已经大半过了黄墩镇,前锋直指裕溪口。
“爹,前面有元军蛮子海牙的楼船,该怎么办?”俞通海焦急问道。
俞廷玉一瞪眼珠子,厉声道:“还能怎么办,杀过去!拿狗鞑子的船祭旗!”
第一百四十七章 战船相连用火攻
“先生,你给我的招真灵了,左君弼那个蠢材,居然真的不敢进兵了!”
蓝玉骑在马背上,紧随着张希孟,不无钦佩之意,先生果然是算无遗策啊。张希孟只是淡然处之,充分体现了一个高人应有的矜持和神秘。
假如蓝玉失败了,让左君弼抓了,或者杀了,也无非是损失一个小崽子罢了,等以后记载史料的时候,张希孟就可以轻松一挥大笔,放心,不会有人知道的,丝毫不会损害他算无遗策的形象。
蓝玉要是早点死了,还有人知道蓝玉吗?
张希孟在心里坏坏滴盘算着。
“知道前面是哪里吗?”
张希孟突然勒住战马,向前眺望,蓝玉跟着望过去,眼前有一条河水直入大江,在河对岸,隐约能看到两座山。
蓝玉看了半天,自然是不清楚的。
张希孟咳嗽了一声,严肃道:“濡须口地方,历代大小征战,不计其数,是非对错,难以言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就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春秋吴楚兴衰,后汉三分天下……我不明白,元军为什么不在此筑城守卫,难道他们不知道,濡须口一失,集庆门户洞开,长江天堑,不复手上。到时候我大军勃勃生机,万物竞发,以雷霆万钧之势,渡过长江,金陵城唾手可得,我家主公霸业可兴,大元朝亡国之日,就在眼前啊!”
蓝玉咽了口吐沫,他听得稀里糊涂,“先生,我看这块标的是裕溪口啊!”
张希孟哼了一声,“告诉你多读书,裕溪口就是从前的濡须口。此地是巢湖入长江的关键。濡须口在手,就可以平分长江天险。春秋的时候,吴楚两国就为了此地争夺不休。尤其让濡须口成名的就是三国年间。东吴为了保有长江之险,在濡须口东岸筑城,也就是咱们所在的位置。而魏国则是在对面的七宝山和锥山屯兵。两国为了此地,前后四次大战,谁也奈何不了谁。魏国攻濡须口,吴国须倾国之兵来救,吴国沿着濡须水北上,攻取合肥……也就是左君弼的庐州,魏国也必须投入重兵,这才有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合肥十万送人头的美称啊!”
蓝玉仔细听着,除了最后一句不像什么好话之外,前面的都听懂了。
濡须口这个地方,当真是太紧要了。
如果江南的势力,占据濡须口,锁死长江,北方便无可奈何。
而且南方要想北伐,夺取两淮之地,走濡须口,通过水路走巢湖,攻取合肥,是最方便的一条路,也是最节省辎重粮草的。
所以在三国之中,孙权死磕合肥,诸葛死磕岐山,都是有道理的。
把历史照进现实,朱家军要出濡须口,入长江,就是打破长江水师的封锁,平分长江天险,择机渡江,攻取金陵!
至于元军,如果守好了濡须口,正好把朱家军挡在了两淮,他们甚至可以联合左君弼,图谋淮西。
那样的话,朱元璋就岌岌可危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场至关重要的战斗。
只不过两边的牌面都不够,元军主力还在攻击和州,而朱元璋也不得不督兵应付。在濡须口这里,只有蛮子海牙率领的几十艘楼船,堵着去路,不许巢湖水师进入长江,如此兵力,还是略微单薄了一些。
张希孟除了鄙视元军的战略眼光,执行能力之外,也就是带着蓝玉,还有几百个士兵,跑过来观战,也算是作为对蓝玉的奖励,让他感受一下古战场的氛围吧!
也不知道蓝玉能不能体会到张希孟的苦心,他的眼神四处乱逛,突然,他看到了一艘小船,顺着翻滚的河水,迅速向前。
“是巢湖水师!”
张希孟也被吸引了目光,果然有一艘船。
上面的人不多,只有十几个的样子,他们手持着盾牌,拿着长枪短刀,顺着河水,飞速而下,竟然直奔元军大船而去,一往无前。
张希孟看在眼里,稍微一愣,当真是好英勇的巢湖水师啊!
不过他很快就感到了不对劲儿,水流太急,他们根本没法回头了。
连日暴雨,河水暴涨,流速极快,这种小船很难在水中保持稳定,只能顺流而下。至于元军这边,他们抛锚江底,稳住大船,如此还不满意,又用锁链,连起了战船,形成了一道水上城墙,阻挡水师冲出来。
这一艘小船,毫无疑问是巢湖水师放出来的侦察兵,他们也知道此行危险,但是却没有人犹豫。
毅然以飞蛾扑火之势,冲了上来。
在距离元军还有百十步的时候,大船之上,弓弩齐发。
小船上的水兵只能蹲着身体,用盾牌遮蔽。负责使船的士兵,艰难调整方向,尽可能躲避。
宽阔的河道,翻涌的河水,漫天的弓弩,小小的一叶船……张希孟的神色渐渐凝重起来,就连蓝玉也收齐了吊儿郎当的神态,瞪大眼睛,仔细看着。
他们多希望小船能够获胜,可水战远比陆战残酷太多,船大力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乱箭之下,已经有几个士兵中箭,他们还在死撑,但到底是撑不住了,一个士兵被角度刁钻的箭支射穿了脖子,翻身落入了河水。从这个缺口又迅速射进来几支重箭,另外两个士兵也受伤落水。
船上的人不足十个,岌岌可危。
为首之人见已经没有选择,只能咬紧牙关。
“冲,冲上去!跟他们拼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在下不才,乃当世名将 (洛河清风) 起点VIP2022-11-01完结175.61万字 2.03万总推荐王朝林立,异族繁多,杀伐不断,兵戈未停,秦易带着名将系统穿越到这...
-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起点VIP2022-12-03完结156万字 4.87万总推荐穿越到洪武二十二年,成为北平城里燕王护卫军一员,开局四个妹妹,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