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不是,还好意思说愿意嫁给国公,你配吗,不瞧瞧你那个竹竿子身段,你比的上谁。”
“可不嘛,我瞧着你哪里也不大啊,怎么口气震天响呢。”
一群女子自己撕吧了起来,那位媚儿的姑娘,性子直爽大胆,也不是个善茬子,舌战群妇毫无惧意。
让这个宴会更加热闹了几分。
……
自那次宴会后,甄武就不愿意再出席宴会之类的场合了,不过他私下依旧见了不少富家大户,而这些富家大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细究跟脚,都与中原有着一些联系。
要么是以前从中原迁徙过去的汉民,要么就是与中原一直有所联姻的人家。
这次召见,甄武只暗示了一点,让他们把他们家族和中原的关系,宣扬出去。
这样可以通过这些家族,加深中原和安南的历史联系,能有效的避免安南土着对汉民的排斥之心。
随后的日子,甄武主要在做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找寻陈氏子弟。
在这个过程中,不免有些人会试图冒充陈氏子弟,但是在所有人的辨认下,也都让那些人一一显出了原型,而甄武之前的担心,怕真的会找出陈氏子弟的事情,反倒没有出现。
这让甄武不得不感叹,黎季犛做得确实够绝。
陈氏直系旁系几乎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很有司马家的风范。
甄武对这个结果倒也能理解,毕竟胡氏政权说起来也有三四年时光了,他们杀了三四年都没得杀了,甄武短短一两个月自然也找不到什么。
当然并不是找不到姓陈的了,也找到了一些能和王室陈氏挂上勾的,但那已经隔了不知道多少代了,而且根本说不清真假,自然也无法继承安南王国。
甄武面对这个结果,假模假样的叹了口气,然后让裴伯耆书写告示,把此事的结果张贴了出去,告知了万民。
不少感念陈氏的百姓,为此唏嘘伤感。
可在他们伤感后,仿佛也预料到,他们即将见证历史了。
九月初二这一天。
莫家,邓家等二十四家名门贵族,兼北江,谅江等府众县城中共计一千二百名名望耆老,在裴伯耆的带领下,求见甄武。
“哎呀呀,裴先生,莫先生,你们这是做什么呀,怎么还劳烦这么多老人家过来,万一磕了碰了,岂非甄某之罪。”甄武见到这些人后,忍不住大秀演技的对着裴伯耆,莫邃等人埋怨道。
“我等有重要抉择,望国公应允。”裴伯耆说到。
“什么事啊?”甄武单纯的眨了眨眼,明知故问道。
“我等经过商议,愿把安南全土托付大明之手,求大明主治安南,让我等成为大明之臣民。”
“啊?!”
甄武好像真惊讶的差点一屁股摊在地上。
“这怎么使得,不行不行,万万不行。”甄武连连摆手。
裴伯耆看着甄武这个样子,心中很是无语,他和甄武打交道不是一次两次了,说甄武是只老狐狸一点也不为过,从他和陈天平见到甄武后,甄武与他的谈判莫不是次次切中要紧的利益,如今大明能统治安南,甄武岂会不乐意。
而且悉数甄武最近的政策,完全是冲着长治久安去的,要说甄武没吞了安南的心思,打死他都不信。
可…
裴伯耆苦笑一声:“我曾多次去过大明,对大明繁华每每魂牵梦绕,一直期盼着我安南也能不受兵戈之祸,得享安乐生活,而如今陈氏子弟不见踪迹,不管谁主政安南,都必然会再起风波,只有大明可使众人臣服,亦有能力富我民众,我等便是为了万民,也不能只顾一家一族之念,所以我等还希望大明能够一视同仁,以博大胸怀,包容我安南万民。”
其他人齐齐附和。
甄武看着裴伯耆说的认真,心中有点感动。
但…
戏也不能随便杀青啊。
“哎,说起来我大明确实对各族一视同仁,这点你倒没说错,不仅有包容万象之心,也有自信让安南强盛繁华,甚至还能带着安南欺负欺负周边的那群小老弟,只是…”
甄武叹了口气:“不妥啊,我大明兴师,是为了给陈氏讨回公道,如今我大明把安南并州并县,这说出去像什么话。”
说着说着,甄武仿佛还生气了:“你们说这像什么话,这不是坏我大明的名声吗,你以为你们这些人都过来,我大明就会同意?我今天还直白的和你们说了,别说你们了,你们就算带着各州府的万民意愿书一起来,你看我会不会同意。”
嘶。
裴伯耆吸了口气。
狗东西怎么还演呢。
差不多就得了。
但裴伯耆看着甄武气的跳脚,指着天喊着要再寻几个月的陈氏子弟,还是憋下了心中的郁气,带着其他人齐齐的跪了下来。
“求大明念我安南之苦,救我安南于水火,我等愿与大明,共振大明之威望。”
“你们这是干嘛?这是要陷我大明于两难之境啊”甄武跳着脚怒斥。
可裴伯耆等人依旧不肯作罢。
最终,甄武只得叹了口气道:“算了,我是拿你们没办法,谁让咱们交情好呢,你们看这样吧,等黎季犛众人抓住了,再言其他的可好?你们也在这段时间准备…不,再想一想,他奶奶的,都被你们气湖涂了。”
裴伯耆见状,只好带着其他人下去了。
……
九月初八,张辅沐成大败黎季犛,几乎全歼安南兵马,随后张辅带兵马不停蹄的追击而去,一路边杀边追,一直追到日南州奇罗海口,全歼安南残兵,黎季犛父子等人仓皇驾驭数舟而逃,最后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下,还是没逃脱出去,被张辅把他们一干人等全部活捉了。
等到张辅押解这黎季犛一干人等,到达清化城时,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大明在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如爬犁一般狠狠犁了一遍安南全境,取得的战果不仅让安南所有民众心惊,就连周边的一些王国也胆战心惊。
也他娘的太快了。
一个安南这就没了!
而这一战历时五个月,也终于落下了句号。
这时候,甄武也不再推脱什么,在接过安南各州府的万民书,以及裴伯耆等人的请愿书后,又书写了一封奏折,让人快马送去了京师,请朱棣决断。
此役共得州府四十八,县一百八十,户三百十二万。
为大明开疆拓土,也吹起了永乐盛世的号角。
之后。
甄武在等待朱棣圣旨的日子里,找来了张辅。
如今安南万民请愿,各阶层利益平衡,他把安南民众对于大明统治安南的反对情绪,降到了最低,接下来再由张辅镇压个一二十年,想必定能同化安南民众。
而大明拥有安南这块地方,对于南洋半岛和探索海洋来说,其中的好处多不胜数,只要后人不废物,亦足矣利惠千百年之久。
甄武对着张辅说道:“我接下来有些事情要去占城一趟,我走后,这里的事情你担起来。”
这件事张辅早在之前也晓得,当即点头应下。
甄武看着张辅,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叮嘱道:“等我从占城回来后,不出意外就会班师回京,到时候你需留下来镇守安南,这些日子你也算一算以安南的税收粮草,留多少大军最为合适,另外安南的情况我虽说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你依旧不可大意,多谨慎,多思考,施仁政的同时,不要忘了每年都要拉大军出去动一动。”
张辅点头应是。
之后,甄武又与张辅说了许多同化安南的方法,什么从文化上下手,尤其是针对于孩童的教育,培养他们敬爱大明之心,再就是安南民众迁移内地或者镇守安南军户落户安南的政策之类的。
总之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
张辅听着不由得有些钦佩。
谁说将军不会施政,他觉得若是甄武从文,亦是首辅之材。
甄武不晓得张辅的心理,他只是一股脑把他自己知道的,想到的说给张辅听,他是真心的希望大明更好。
他是后世来的。
清楚的知道历史的发展,现在已经从陆权渐渐的向海权发展,而之后海权会再渐渐的向空权发展。
这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
中原这块地方,作为陆地霸主已经几千年了,想要在未来不受屈辱,必须要跟上转变才行。
而中原想探索海洋,南洋半岛对中原的帮助那是不言而喻的。
只有安南的情况稳住了,大明才能接着把边境线往南洋半岛里面进行推进。
想到这里,甄武叹了口气。
说起来后世中国只是濒临一个太平洋,这不免让大陆受制于马六甲海峡,可云南离印度洋也只有短短四百多公里啊。
这期间隔了一个缅甸。
但说到缅甸,中国并不是没有统治过缅甸,也并不是没有往那方面进行探索。
元朝时忽必烈便把缅甸的蒲甘王朝给灭了,成立了缅中行省,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缅甸纳入国土,把势力范围推行到了印度洋周边。
可惜明朝没有进一步的政策实施,大明前期在南洋诸国中还算老大,设立了‘三宣六慰’,各国虽说属于‘外夷’,但受大明的册封,然而等到安南独立出去,大明在南洋诸国中的控制力度便逐渐的减弱,等到缅甸出了能人,建立了东吁王朝,大明对于南洋诸国的控制,基本上算是烂到了家。
相似小说推荐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