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清一听人夸她儿子,如往常一样,本能的就笑了起来,一点也不管话中是怎么评价她的。
徐妙云见状,无奈的摇了摇头。
娘疼儿,儿疼娘。
真真不是一家人,不入一家门。
而一旁的朱瞻基小哥俩见话题,不知不觉中又聊到了家长里短,又无聊的翻起了白眼,徐妙云一转头瞧见后,没好气道:“俩个猴崽子可见是长大了,小时候一个个抱着我不愿意撒手,现下就不爱听我们妇道人家的闲话了,既是如此,那你们就去找陛下吧,顺道问问陛下,中午我留你们娘在我这里用膳,陛下若是方便,可抽时间过来一起用膳。”
朱瞻基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应声后,当即就拉着三月向着外面跑去。
等他们跑到外面后,这才放慢脚步慢悠悠的走了起来。
可走着走着,朱瞻基突然问三月道:“唉,你说福建的那伙叛贼,到底为什么反叛呢?”
“不是说他们是建文余孽吗?”三月说道。
朱瞻基冲着三月翻了个白眼道:“那你给我说说,他们既是建文余孽,前年去年都不闹腾,为啥非今年闹腾。”
“瞻基哥哥没听说吗?”
三月疑惑的说道:“外面可传疯了,都说他们在怪陛下出兵安南呢,还说什么安南和福建有什么关系,埋怨陛下为了做好人,让福建子弟去送死,导致他们日子过不下去。”
“我在正经问你话,你却和我装傻是不是?”朱瞻基不乐意的看着三月。
三月见避不开口,挠了挠头,开口评价道:“其实我也不信那些反贼的话,要按照他们的话来说,那广西和云南还不得更过不下去日子,可广西和云南却好好的一点事都没有。”
朱瞻基乐的双眼眯了起来,一把拦住了三月的肩膀道:“哥哥就知道你看的透,问题就在这里,而且你也晓得,姑父出征前,户部调集了粮草,做了统筹的安排,可没让福建独独承担什么,凭啥福建的日子过不下去,以我看这些建文余孽,就是想在大军征讨安南之际,给皇爷爷添堵。”
三月没多想,顺口来了句:“也许他们并不是真的建文余孽。”
“嗯?”朱瞻基却一惊,认真的看向三月。
三月反应过来后,连忙摇了摇头道:“我瞎说的,你可别当真。”
朱瞻基狐疑的看了几眼三月,见三月没什么异状,这才把目光移走,而三月心中微微松了口气,他刚才的那句话其实真是他顺口瞎说的,他没有一点根据。
但是这个瞎说,却也并非一点没有缘由。
因为他三叔在福建当差的缘故,所以家中对福建的事情相对比较关注,而这次动乱,其他人可能只会被死的那些县令和知府吸引注意力,但他家却更为关注长乐的情况。
而据悉,他三叔所负责的长乐船厂,曾遭到了波及,一次性被烧毁了三十多条船只。
这代表了什么,三月本不可能清楚什么,可他恰巧曾听七叔说过一些出海的事情,尤其记得七叔曾伤感的感叹过一句话: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不希望大明出海呢。
也许是那些不想让大明出海的人干的,三月自己瞎琢磨的想着。
……
朱棣这两日烦躁的很,福建叛乱的幕后黑手没有查出来,朝堂中反倒又出现了一批,借福建叛乱之事,呱噪出兵安南之事,一个个表着一副忠臣的模样,力劝他早日让大军班师,少动干戈。
真他娘的可笑。
这里面有什么鬼,朱棣即便没查出什么具体证据,但是依旧心知肚明。
福建沿海,叛乱,烧毁船只,这一条线下来,足够证明一些人按捺不住的想要出来生事了。
他的货物才刚刚备齐而已,还没说出海呢,这就忍不住了?
竟然还敢借着建文余孽的名义生事,真以为他脾气好吗?
朱棣一个一个奏折翻看着,然而却气的一个又一个仍在了桉板上,这些奏折全是一些力谏他早日让大军班师的,一个个还说的言辞凿凿,从各种角度阐述长时间征战对大明的害处,甚至还有人说大军若出征超过半年,大明境内恐处处烽火。
还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什么也敢说。
什么安南就是个泥潭,大明这匹俊马会泥足深陷。
还不是有人想把安南变成一个泥潭。
而且这些书写奏折的人,细细查其跟脚,一个个都与东南沿海逃不了干系。
然而他却没有什么办法。
他毕竟不能因为这些人说一些话,就大开杀戒,而且他也不确定甄武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打下安南。
也许安南之战真得打个一两年。
想到这个可能,朱棣脑瓜子更疼了起来,到时候他还不知道要遇到多大的阻力呢。
可就在这个时候。
从大殿广场之上,远远的传来了一声响亮且振奋的高呼:“安南大捷,赵国公力破安南东西二都。”
声音洪亮,远远的向着奉天殿飘了过来。
可广场实在太过宽阔,等声音传到奉天殿时,已经微乎其微。
朱棣耳朵倒是挺尖的,耳朵微微一动,仿佛捕捉到了一些,可声音太小,他却不敢相信,这让他忍不住的摇了摇头。
“娘的,天天想着安南的事情,还他娘的想入魔了不成,老子竟然听到了安南大捷。”
一旁的狗儿好似也听到了什么,他开口道:“陛下,奴婢怎么好像也听到安南大捷了呢。”
朱棣一愣。
狗儿神色也是一怔。
然后两人具是竖耳凝神的听了起来,随着报捷的军卒跑的越来越近,声音也越来越清晰。
“安南大捷,赵国公力破安南东西二都。”
朱棣一时间更加迷茫了起来,安南就算有大捷,也不至于连安南的东西二都都已经攻下来了吧。
狗儿激动的看向朱棣道:“陛下,是真的,安南真的大捷。”
“放你娘的屁。”
朱棣站了起来,骂骂咧咧道:“甄武出征才几天,这会你告诉我,甄武那小子连安南二都也打下来了?你让老子怎么信?!”
可…
声音越来越清楚。
狗儿苦着脸道:“可报捷的不会乱说吧,赵国公也不是夸大战功的人啊。”
朱棣这时已经听不得狗儿在说什么了,探着头向着外面望去,报捷的军卒一路无人阻拦,径直的来到了奉天殿外面。
“快,快让他进来。”朱棣喊道。
狗儿早早的就已经向着外面跑去,当即就把报捷的迎了进来。
报捷的军卒一进大殿,看到朱棣后,磕头就拜,还没拜完,便听到朱棣焦急的催促他的声音,他便连忙拜见完毕,正正心神,清了清口气道:“启禀陛下,安南八百里加急,多邦大捷,升龙大捷,清化大捷,如今赵国公已经打进了清化城。”
朱棣脑子嗡的一声就炸响了。
艹他娘。
真…真打进了清化城?
这才多久?
狗儿从报捷军卒的手中接过战报,然后小跑到朱棣的身边:“陛下,军报。”
朱棣反应过来后,连忙接过看了起来。
甄武的军报写的甚为详细,几日到安南境内,几日攻多邦,几日攻升龙,几日攻清化,具都在册,而甄武军报中的用词,如以往一样,务实而不华丽,一笔一笔都透着浓浓的真实性。
朱棣边看边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最后还哈哈的大笑了起来。
好小子。
真有他的。
两个月多一点的功夫,还真就连战连捷,一路碾压过去了,整个过程黎季犛甚至一点都没给甄武带来一丝麻烦。
朱棣想象不到,还有比这个打的更快的情况。
好!
朱棣陶醉了好一番时辰,这才把军报收了起来。
随后,他的目光一时间变的锐利了起来。
有了这道军报,他倒要看看还有那个不长眼的,敢再劝他早日收兵。
什么狗屁泥潭。
老子这匹马,不管什么泥潭都敢踩进去。
而这个时候,朱瞻基和三月也来到了奉天殿,他们拜见过朱棣后,朱瞻基疑惑的问道:“皇爷爷这是怎么了?因何这般开怀?”
朱棣哈哈又是大笑了几声,然后看向了三月。
三月如今已经七岁了,身量继承了甄家的基因,小小年纪便显出不俗的身高,再加上不是随道衍学习,便是随朱瞻基在太子府读书,带着一股书卷的澹雅,又有些和尚般的出尘。
若不是他常常听皇后和女儿,讲这小子调皮捣蛋的事情,还真以为是读书人家出来的孩子呢。
“你爹打了大胜仗,差不多已经把安南打下来了。”朱棣对着三月说道。
朱瞻基一愣,下一刻一脸激动的就跑到了朱棣的身边,抱着朱棣的胳膊道:“姑父这么快就打下安南了?怎么打的怎么打的?皇爷爷你快讲给我们听。”
而三月懵呼呼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么说,爹快回来了?这祖母和母亲还不得乐坏了,可我完蛋了啊,还没好好玩耍呢,而且这段日子在母亲身边卖乖,那不是白瞎了功夫吗。”
朱棣这时看向了朱瞻基。
相似小说推荐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