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 (何不言情)


  等到此事毕,燕军随即再次急行军,第二日攻下盱眙,之后朱棣遣吴玉先行去扬州劝降,然后大军直扑天长。
  吴玉与扬州城守将王礼,本就颇有旧情,而且之前也有过暗中联系,所以对此行并不忧心。
  他出了军阵后,快马疾行,不出几日便到了扬州城下。
  而扬州城守将王礼,在之前与吴玉的联络中,本就想要谋划投诚,可没想到事情败露,被监察御史王彬发现了他的企图,随后王彬联络指挥使崇刚,出其不意的把王礼雷霆拿下,关进了大狱之中。
  当吴玉打听到这个状况后,有些懵了。
  他指着王礼办大事呢,怎么他人刚到,王礼就被下了大狱。
  吴玉心知燕王大军不能受阻,想了一阵后,一咬牙自作主张的让人向城内射去飞书,内言,凡绑了王彬投降者,封其三品之官,赏万钱。
  王礼的弟弟本就一直谋算着救王礼,当即借用飞书的厚赏,联络了两个千户,又花重金收买了王彬身边人的家眷,百般计划后,寻了个时机绑了王彬,把王礼放了出来。
  等到王礼从监狱出来后,当即把吴玉等人迎进了扬州城,随后联络旧部,一番争斗清洗后,把扬州城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这个时候,燕军刚刚攻下天长。
  王礼吴玉等人直接向着天长迎了过去,把扬州城全须全尾的献给了朱棣。
  甄武等众将顿时大喜。
  这一路上的唯一的重城扬州,竟然得来全不费功夫,简直是犹如天助。
  不过说到具体原因,甄武等人多少也明白几分。
  因为燕军换天的气势已成,他们几次三番的打败朝廷的大军,又一路闪电般的打到了这里,旁人怎么能不为自己的后路而思量一番。
  五月末,燕军来到扬州城,朱棣分别谴将攻高邮,通州,泰州等城,并让诸将集结舟船,准备渡江。
  高邮,通州,泰州诸城,燕军兵峰所至,守将皆降,无一抵抗。
  又过短短几日后,数之不尽的舟船便横列长江之上,以待燕军渡江。
  这一番直驱扬州,用时短短不足一月,行军之快,兵峰之锐,以及诸城望而降之的态势,让京城立时感受到一种透不过气的压力,仿佛整个京师都清晰的体会到那股锋锐的兵戈气息。
  这一幕,当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皇宫中的朱允炆,早已不复初登基时的意气风发,他表面上的那股微温尔雅的面具,也被彻底的打碎,变的暴躁,敏感,又惊惧。
  他这几日每天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询问,燕军到了何处,期盼着有奇迹能挡住燕军的前路。
  可每一天他得到的答案都让他心如死灰。
  燕军的推进速度快的让人难以置信。
  朱允炆不得不派出一个又一个,他所信任的人去外募兵,又各处遣使四方,以征勤王之兵,可数日来一个好消息也不曾传回来。
  至于朝廷上的诸臣,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也都开始不掩饰的谋求自身安全之计,一个个不约而同的开始和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练子宁等人划清干系。
  即便朝堂上朱允炆哀求众臣推荐守城之良将,朝堂诸臣为了自身安全起见,也无一人站出来进行推荐。
  等到散了朝,朱允炆在书房里好好的撒了一通火后,拉住依旧还留在京师的方孝孺的手,泣语道:“危在旦夕之际,诸臣竟全是胆小怕事之辈,我知方师有大才大德,还请方师勿要推诿,定要教我呀。”
  方孝孺开口道:“陛下莫要这般,臣生受陛下信任恩宠,必尽忠与陛下,不过此事还请陛下让臣稍微思索一下。”
  朱允炆连连点头,他就直勾勾的看着方孝孺,等着方孝孺想出办法。
  不一会儿。
  方孝孺开口道:“陛下,如今局势颇为紧急,还需设计让局势先缓上一缓,不如遣使过去求和,割地些许给燕王,如此定能拖延上些许时日,等到咱们东南兵至,辅以长江天堑,再决高下,胜负尚未可知。”
  朱允炆此刻六神无主,有一个主意便当做救命稻草,当即点头从之。
  只不过朱允炆忧心道:“上次遣使过去,燕王便不假颜色,如今再遣使,燕王可否会听?又该谴何人为使?”
  方孝孺想了想道:“可谴皇家之人,用亲情动之,想必燕王不敢全然不顾亲情之谊。”
  用亲情动之?
  这话在朱允炆的耳中,莫名的有几分暗嘲的味道。
  不过,朱允炆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他点着头同意方孝孺的建议,但心中却越发苦涩起来。
  若是谴皇家之人去求和,只能是谴与朱棣一辈之人,而且最好与朱棣有些交情的,这样才能聊得来,可他哪还有这样的人选。
  该得罪的都得罪了,谁还会帮他。
  朱允炆思索了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人。
  庆城郡主。
  这个人他得罪的,他觉得并不是太狠。
  说起来庆城郡主是朱元璋大哥的女儿,也就是朱元璋的侄女,而朱元璋是个极重家庭概念的人,等他当了皇帝后,便把他仅有的两个侄女也封为了公主。
  在朱元璋的概念里,他女儿有的,侄女也要有,他和他大哥是亲兄弟,没道理让侄女受委屈,但是这样多少有些不合礼仪。
  所以从洪武四年开始,不停的就有礼部官员上书,让朱元璋把俩侄女降为郡主,但朱元璋多头铁,时不时就大骂礼官多管闲事。
  他那么多女儿都是公主,多俩怎么了?
  再说他就这俩侄女,又不是多。
  为这事朱元璋没少和礼官扯皮动怒,所以这俩侄女对朱元璋亲近的不行,小时候常常进宫找马皇后说话,也因此庆城郡主和朱标,朱棣几个也颇为亲近。
  这件事先不提别人怎么看,但是在庆城郡主两人心中,朱元璋办的那叫地道,哪怕后来朱元璋实在受不了礼部叨叨,也只是削减了两人的俸禄,公主的称号照样依旧保留。
  可谁也没想到,朱允炆这个孙子上位后,直接把人家两个降成了郡主。
  他爷爷死活不肯做的事,他倒不手软。
  这说出去就离谱。
  毕竟庆城郡主她们只是俩女人,还是年纪不小的女人,她们能有几年好活,又还能当几年公主?
  至于削减爵位吗?
  也不知道朱允炆脑子里到底怎么想的。
  这时候,朱允炆倒好意思想起庆城郡主。
  朱允炆知道他自己面子不好使,便用了吕太后的名义,让人通知庆城郡主去燕军里求和,当庆城郡主收到命令后,本能的不想去,可没办法,她不敢抗命,只得闷闷不乐的向着扬州而去。
  ……


第313章 -议和,求和,乞和!(下)
  长江水波涛汹涌的流进了大海,波光粼粼的煞是好看,可庆城郡主却无心欣赏,她坐在船舱中,手上捏着一张帕子用力的绞着。
  半晌后,再次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可不管她再怎么叹气,心中百转的心情都无法平复下来。
  甚至,在她发觉离朱棣已经越来越近后,心中更生出一抹想要逃离的感觉。
  她是真的不想别有用心的再见朱棣,即便自朱棣入藩后,她也很少再见到朱棣,即便这些年里她也曾常常惦念朱棣。
  可她清楚,她这次来见朱棣是有其他目的。
  这总给她一种在利用她与朱棣感情的错觉。
  随着时间流逝。
  慢慢的。
  庆城郡主终是进了扬州城,然后又在州府中见到了两鬓已经有些泛白的朱棣,她看着朱棣两鬓的亮白,仿佛很难把年轻英武的朱棣融合在一起。
  一时间,竟让她呆滞在了当场。
  而朱棣看到庆城郡主后,脑中回想到小时候朱元璋,马皇后忙的不可开交时,他眼前的这个堂姐没少带着他到处乱跑。
  那些往事历历在目,让他发疯似的怀念。
  可沧海桑田,时光弄人。
  终究是回不到小时候了。
  朱棣眼眶突然湿润起来,随即几滴眼泪从脸颊上直接滑落下来。
  这几滴泪,仿佛唤醒了庆城郡主。
  庆城郡主的反应要比朱棣大多了,竟不顾仪态的大哭了起来,然后踉跄几步走到朱棣的身边,伸出手摸向朱棣满是风霜的脸颊。
  “小四啊,我的小四,这些年你怎么过的,怎么就变成了这幅样子了。”
  这一刻的庆城郡主,把此行的目的已经全然抛之到了脑后,满眼都是对朱棣的心疼。
  朱棣听着庆城郡主的哭声,他自己心中的委屈和伤感也一下子全部被勾了起来,控制不住的与庆城郡主一样大哭了起来。
  “堂姐。”朱棣哭泣的说道,仿佛一个迷路的小孩,终于见到了亲人。
  房间里一时间,再无其他声响,只剩下姐弟两个的哭声回荡。
  两个人都好似有了个机会释放情绪一般,谁也不刻意压抑,直哭了个痛痛快快。
  等到片刻后,两人情绪稍缓,庆城郡主这才瞧着朱棣的两鬓,伤感道:“你小时候调皮捣蛋,没少惹我跳脚,没想到这一转眼,你两鬓竟也生了华发。”
  朱棣摸了摸两鬓,苦笑道:“已四十多了,岂能没有白头发,不过倒是姐姐这么多年,依旧如以前一样年轻,一点也不显老。”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