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武想了一下,觉得这样也好,反正他们很快就要南下。
……
而这个时候的淮安城中。
两个淮安军中的将领在私下闲聊着。
“哎,你说大将军怎么身体不适这么久,燕军现在已经打下徐州了,咱们依旧按兵不动,这不妥吧。”
另一个人丝毫不在意的说道:“有什么不妥的,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而且说句大逆不道的事,燕王和皇上毕竟是一家人,咱们跟着打生打死有什么意思。”
那人想了一下,不由自主的点了点头。
下一刻,他脸上担忧道:“不过咱们大将军的病情也太久了,咱们是不是帮大将军寻个好大夫看一看啊。”
“不用。”
那人说这句后,把头探到另一人的耳边小声道:“告诉你个秘密,我听说大将军身体根本就没事。”
“啊,不会吧,若是没病,大将军为何这般作态。”
那人摇了摇头道:“这我不清楚,兴许大将军也不愿意掺和燕王和皇上的事情,一个内弟,一个内侄,大将军也为难不是,不过我到听闻一事有点意思。”
“什么事?”
“大将军是听到一个指挥使被抄家斩首的消息后,才说身体不适的,那个指挥使据说和大将军颇有渊源,叫做什么来着,好像叫什么张璞。”
……
就在两人闲聊的时候,梅殷把自己憋在了一个房间里,心中煎熬的痛哭不已。
他让人打听过,张璞一家生死未知,下落不明。
若说其他人也便罢了,可他真的想要保护好他妹妹留下唯一的孩子。
但是先不说他现在找不到,他根本也不敢大张旗鼓的找,因为张璞犯得事情太大了,而且圣旨已下,事无回转的余地,他即便找到又能怎么办。
除非有一天,张璞犯的罪,不再是罪,变成了功。
这样张璞一家才有生还之机。
可他梅殷是皇上认命的大将军,是高祖钦点的辅佐之臣,他不尽心又如何对得起高祖和皇上对他的信任。
也是因此,这些日子,梅殷过得生不如死。
幽暗的房间里。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梅殷心中好似有了决定,他眼泪一下子更加汹涌,一时间把他的胡子也全部打湿了。
他噗通的一声向着南方跪了下来。
心如死灰的想着。
既然皇上让他固守淮安,那他就把淮安牢牢固守住,守的固若金汤,如此也算不负圣命吧。
梅殷自欺欺人的想着,整个人一瞬间变的异常的苍老起来。
自古忠义难两全!
人间悲事!
第312章 -议和,求和,乞和!(上)
灵璧城,就在燕军刚刚休整好,打算南下的时候,朝廷先急的派了一个议和之臣,匆匆赶到了灵璧。
朝廷是真被吓到了。
这一次,议和之人再也不像之前那般趾高气昂,或者试图教育朱棣一些为人臣者的道理。
变得和个孙子一样。
当着朱棣以及甄武等众将领的面,认怂的直接表明错在朝廷,而皇上已经明辨对错,不仅会赦免燕军所有将士罪行,而且也会恢复朱棣的王爵,只希望朱棣早日班师回北平。
此话一落。
甄武和朱能对视一眼,都好笑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朱允炆没救了啊。
恢复王爵什么鬼?赦免罪行又是什么鬼。
想让他们回去,怎么就一点也舍不得下本呢。
议和之人嘴上依旧没停,不停的说着,而且他记性倒好,把朱棣刚刚起兵时,给朱允炆的上表书,一直不落得都背了出来。
说什么当初朱棣和皇上承诺过,只要皇上饶恕燕军将士的性命,恢复他的王爵,不再为难周王等人,朱棣便主动止息兵戈,现在皇上都做到了,所以还希望朱棣把燕军将士尽快带回北平。
朱棣脸色古怪的看了一眼议和的人。
他确实说过那些话。
那时候他不确定能不能打出河北境内,可不得认一认怂吗。
但是谁能想到,他想给朝廷当条看门狗,朝廷不要啊,现下他打到了灵璧,再让回去,谁脑残的会选择回去。
朱棣直接没搭理这些有的没得,开口紧扣他起兵的主题:“我只想知道黄子澄和齐泰等人,皇上怎么处理的。”
议和之人连忙开口道:“已经贬了,已经贬了,一个贬到了广德州,一个贬到了苏州,皇上已经认清了他们的真面目了。”
“没杀啊。”朱棣撇嘴说道。
若是朱允炆够狠,直接杀上一批,他还真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南下,谁成想朱允炆连这点狠心都没有。
甄武这时忍不住开口道:“这是贬吗,都还在京师附近转悠,这不活脱脱去招东南之兵去了吗,当我们傻吗。”
朱棣等人稍微一想广德和苏州的位置,瞬间也都明白了过来。
议和之人一愣,随后大急道:“不会,绝对不会,出京时,皇上亲口和我保证的。”
这话一落。
甄武都忍不住想要摇头。
这个议和的人简直就是个糊涂蛋子。
朱棣也已经不想再和这个议和的人多说了,挥了挥手,便让人把其押了下去,一直等到再看不见议和之人的身影后,朱棣才拿起朱允炆给他的信件,他当着众将的面直接撕碎,然后抬头看向众人。
“各位,之前我等商议的,攻下徐州后,全力南下,克宿州,凤阳,至滁州与和州,然后渡江,以图京师,可现在我却有个更大胆的想法。”
甄武等众将全都看向朱棣。
朱棣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我欲自泗州,盱眙,天长,直驱扬州,渡江再攻京师。”
众将一时间在脑海中思索起这两条行军路线的区别。
第一条相对来说比较保守,因为这条线路距离淮安都要更远一些,不用太担心淮安的梅殷追上他们,但是第二条却要冒险很多了,因为这条线路离淮安太近了,甚至泗州,盱眙等地,与淮安只隔了一个洪泽湖,哪怕他们一路顺利,势如破竹的到了扬州城下,扬州与淮安相距也并不算远。
一旦梅殷有所动作,很可能让他们陷入苦战。
众将一时间都不解的看向朱棣,不明白朱棣为何想要这般。
朱棣解释道:“自我们济南发兵起,梅殷便按兵不动,我虽不知道原因是什么,但依然敢赌上一赌他之后也不会有什么动作,另外扬州向来是国之重城,若扬州一破,南北军马必然军心大失,不战自胜,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此番咱们既然想要突袭京师,自然越快到达京师越好,大家可以想一想之前定下的线路,不管是凤阳,还是滁州想要攻克都非易事,而且我也不想在凤阳多行兵事,但是若咱们长驱扬州,一路之上,并无重城可阻我们,一月之内则必至扬州城下。”
说完,朱棣环顾众将:“诸位,梅殷若有敌意,我们自要选择稳妥路线,可现在梅殷并无敌意,我们的胆子凭什么不能大一些,又凭什么不敢赌一赌,难道你们怕咱们到了扬州城下后,攻不破扬州吗?”
甄武听到这番话后,抬头看向朱棣道:“殿下,甄武支持殿下的抉择。”
兵贵神速。
只要他们够快,其实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更何况甄武大概率能确定梅殷不会动。
张玉朱能等人反应过来后,一个个也开口道:“殿下,便长驱扬州,即便梅殷有所动作,我等亦能在梅殷追上我等前,攻下扬州,以阻梅殷。”
“好。”
朱棣站了起来,有力道:“既然如此,众将整军南下。”
甄武等人齐声应是。
……
五月,燕军兵至泗州,守将周景初毫无抵抗,直接举城投降。
朱棣抽出了半天时间,带着朱高煦和甄武去拜谒祖陵,一路上朱棣有些惶恐不安,甄武心中明白,别看朱棣外表上从来都是刚毅的模样,战场上也从来不畏生死,可他起兵造反,抢夺侄子天下之事,心中多少也有几分不敢面见先人的羞愧。
想必这也有几分他想要避开凤阳的缘故。
估计是不敢先去皇陵,打算先和祖辈们诉诉委屈,再说其他吧。
果然不出甄武所料。
朱棣刚到祖陵,直接跪下来就委屈的哭了起来:“祖宗在上,定要明察后辈之委屈啊,我被朝中奸臣谋害,几次差点不幸遭难,幸赖祖宗保佑,今日才得以在陵下拜祭!我本不想起兵反抗,可都是那奸臣不依不饶……”
甄武跪在朱棣身后,很无语的听着朱棣从头到尾把他的委屈说了一遍,然后又把周王,湘王等人的事情一股脑的,拉出来说给了朱家祖宗听,狠狠的给朱允炆上了一番眼药。
最后,朱棣还哭着说道:“祖宗们在天上,还望多帮我给我父皇解释解释,务必要好好劝解劝解我父皇,莫让他动气,您们瞧瞧,我把儿子和女婿都带来了,让您们也都开心开心。”
朱高煦和甄武连忙拜见。
之后又忙活了一阵后,朱棣才带着甄武和朱高煦走了出来。
陵下的乡亲父老听到朱棣来了此处,纷纷出来相见,朱棣感恩他们守护祖陵,大方的赐下一笔的酒肉,好好的慰问了一阵,才让他们离去。
相似小说推荐
-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起点VIP2022-10-25完结1.96万总推荐我朱以海,堂堂太祖高皇帝十世孙,就是上岛啃番薯,下海打游击,也绝不投降满清...
-
从亮剑开始崛起 (我的头像是猫) 起点VIP2022-11-12完结 10W收藏281.08万字 19.24万总推荐狗作者幼儿园未毕业,被毒死概不负责…&hell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