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杨吉儿汗联合布哈拉、希瓦、叶尔羌,与他们结盟,才算是顶住了卫拉特的攻击,在卫拉特内讧后,才有了喘息之机。
他这次跟楚琥儿等人反明,最主要的就是大明之前给他们画的饼不小,但最后却暗里支持乌兹别克明格部建立大宛汗国,甚至要夺取塔什干这样的商业重镇。
同时大明又暗里扶持了小玉兹的诺盖人重建诺盖汗国,这让杨吉儿大感被骗,于是果断的跟楚琥儿、昆都伦乌台什等人联手反明,还派出了长子头克统领精锐出兵。
大战一起,杨吉儿便不再遵守之前大明皇帝划下的各国界线,直接控制了楚尹犁山南的碎叶河谷,往东直抵天山,把尹寨克湖周边也占领。
哈萨克野心很大,想趁乱重新划分西域格局,他不仅想要尹赛克湖、碎叶河谷,还想要控制锡尔河流域,甚至有吞并费尔干纳盆地的野心。
这种行为绝不能容忍,朱以海把和硕特一部迁去尹赛克湖,让他们跟哈萨克人争,明军到时则直接去夺碎叶河。让大宛跟哈萨克争塔什干,诺盖则从里海北岸沿乌拉尔河北上,希瓦在阿姆河咸海方向北上,进攻哈萨克的锡尔河一带。
不服就干,越乱越好。
“楚琥儿呢?”
“楚琥儿退到了图古勒池西岸的安吉里克堡,他的部众,有些向博霍锡的噶尔丹归附,有的则向塔城的我军请求归附。”
“杜尔伯特和硕齐汗再打布尔津堡不顺,听闻昆都伦乌台什死讯后,又派儿子索诺木策凌向布尔津堡请求和谈,他还派使者来兰州进贡请罪。”
朱以海揉着脑袋,“这个阿勒达尔台什朕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了,反反复复就跟墙头草一样。”
“下旨,诏阿勒达尔台什来朕身边陪伴,杜尔伯特就交由其子索诺木策凌。”
“他要不来,杜尔伯特汗国也就没必要再存续下去了。”
第883章 归途
众建以分其势!
兰州原肃王城,如今改为皇帝兰州行宫,朱以海对西域的战略核心写在他的笔下。
新年,皇帝在行宫接受各方使臣和文武官将们的朝贺。
皇帝大赏内外臣子。
固始汗第十子达什巴图尔被册封为和阗郡王、叶尔羌汗,统领叶尔羌、于阗诸城及当地和硕特部众。
扼鲁特诺颜阿巴赖册封为宁远郡王、尹犁汗,统领尹犁和硕特部众。
扼鲁特珲台吉迈玛达赉乌巴什册封为热海郡王、碎叶汗,统领热湖、碎叶和硕特部众。
彻辰汗鄂齐尔图改封为疏勒郡王、喀什汗,统领喀什、阿克苏、乌什和硕特部众。
曾经的和硕特汗国,在固始汗入青藏后分成了青藏和天山两部,而现在更是被皇帝一步步的肢解成了青海汗、康巴汗、前藏汗、后藏汗、喀什汗、叶尔羌汗、碎叶汗、尹犁汗,这八汗除了前藏是由吉雪巴家族统治,其余七汗都是和硕特拆分出来的。
鄂齐尔图兵败退入天山南,明军出兵进入尹犁和碎叶,开始在两大肥沃的河谷平原上筑城屯兵,甚至已经开始移民。
朝廷没有让鄂齐尔图再回天山北继续统治,而是就让他呆在天山南,反而是把他对头的一个亲兄弟和一个堂兄弟封汗建国,一个在碎叶川建汗国,一个在尹犁谷建汗国。
这两人能得到皇帝扶持建立自己的汗国,关键是他们同意了朝廷的许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大明将在碎叶、尹犁河谷建立驿站、商路、城堡,并屯兵移民。
大明将在那边耕种贸易,而那两位新汗管理的是部落牧民,朝廷给两汗国各分设左右两翼都护府,各六都督府,分封济农为副汗,诺颜为翼长,珲台吉统都督府,分界分封,互不侵犯,朝廷在都护府、左右翼、都督府册命汗、副汗、都护、都督等,同时派遣大明官员出任副职。
并约定每都督府可组建一营常备兵,都护、汗王也各可组建三千护卫,但也需要朝廷派驻副将、参谋、教头等,甚至约定他们的装备也须向朝廷统一采购。
大明不干涉汗国、都护、都督府内的事务,由他们自治,但大明设立的城堡、屯镇、垦区,他们也不得干涉。
这个协议,对大明很有利,之前整个天山北都是卫拉特人的地盘,尹犁等地都是和硕特的,现在趁这次乱后,大明按着鄂齐尔图这个盟主不让他回天山北,另扶起两个新汗,他们实力不足,无法跟朝廷过多讨价还价,却可以分弱和硕特的实力。
没有大明,迈玛达赉乌巴什连他那十二个兄弟都管不了,更别说还得担忧朝廷出兵攻灭他们,如今能够称汗,就算大明要在他地盘上建筑驻军甚至移民,还要派官,可权衡之后,他们还是接受了这全盘提议。
最不高兴的是鄂齐尔图,这一次损兵折将不说,最后天山以北的老巢居然被拿走了,可他兵败后,威望大跌,而且实力大降,扼鲁特汗国的阿巴赖等实力部落首领们不跟他一条心,他也没实力敢跟大明翻脸。
要怪就怪他上次打的太拉垮。
皇帝同时册封了准噶尔汗噶尔弟的胞弟温春台吉为额尔齐斯汗,以其统领准噶尔原左翼,而噶尔丹为准噶尔汗,统原右翼。
一个准噶尔被分为两个汗国,加上现在还在反叛的楚琥儿,就是事实上三汗并立。
在众封卫拉特的同时,大明也增加调往西域的军队,从哈密到吐鲁番,从吐鲁番到乌噜木齐再到乌苏、塔城、布尔津,再到尹犁、碎叶,然后是焉耆、库车、拜城、若羌、且末、于田、和阗、叶尔羌、阿里,到处修城堡、驻军移民。
对于朱以海来说,什么归附不归附,那都是虚的,只有大明真正的驻军、移民,并直辖统治,那才是真正的领土控制。
对天山以南和东疆的回部,朱以海一面是册封卫拉特诸部首领建立汗国统领,然后又分设都护、都督府划界分治,再又对原地方上归顺的那些叶尔羌地方豪强土着,授以九等伯克等头衔,让他们地方自治,兼以朝廷筑城驻军、修驿路移民等,形成了很复杂的多方共治的局面。
这也是利用卫拉特与缠回的互相牵制平衡,以便大明进入。
在这次新年朝会上,朱以海当众斥责了哈萨克杨吉儿汗的背叛行为,并拒不接纳哈萨克汗派来的进贡使者,将他们直接赶了出去,并对哈萨克汗国发布讨逆檄文。
从原来大力拉拢,到现在公然讨伐,也是局势变化。
随着叶尔羌的倒下,准噶尔的崩溃,和硕特的分裂,大明已经直接进入尹犁、碎叶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直接与哈萨克汗国相接,自然也就从原来的远交近攻,变成了如今的出兵讨伐。
朱以海现在给西域树立了两个敌人。
一个是仍在叛乱的准噶尔楚琥儿,一个则是哈萨克,把西域各方势力拉拢起来,带领他们继续对付这两个敌人,直到将他们灭掉瓜分,这是接下来五到十年,明军西域的基本策略。
当然,在葱岭、昆仑那边,对那几个雪域高原小国的征讨也还在继续,那还涉及到与南亚大国莫卧儿帝国的角力,不过地理限制,双方都难以在那边投入太大的兵力资源,所以战争规模有限,不过大明控制了卫藏和喀什、叶尔羌诸地后,就帕米尔高原的征战也不会太困难。
需要的是时间和资源,而这两项现在大明都并不缺。
莫卧儿正在内讧,三龙夺嫡,相比之下,现在大明却是最强盛之时。
杜尔伯特的和硕齐汗是个摇摆不定的怂货,最终还是把汗位传给了长子索诺木策凌,自己乖乖的进京朝圣,然后留下来陪皇帝练箭骑马了。
对于杜尔伯特,朱以海没有再将他一分为二,本来辉特分出去后,杜尔伯特和辉特就都实力不强,再分也没那个必要。
但朱以海也没便宜杜尔伯特,直接把布尔津城堡拿走,同时福海也拿走了,又划走了阿勒泰,最后辉特的科布多也划为大明驻兵直辖。
而原来划给杜尔伯特的甘肃两州北面的牧地,如今也改为大明直属,安置一些叛乱兵败后俘虏或投降的部落,划归甘肃省管辖,入籍编户,成为大明纳税的牧民。
新年朝会过后,要不了多久,西域将掀起新一轮的大战,哈萨克、准噶尔,甚至还有北面的沙俄人,以及南面帕米尔小国背后的莫卧儿等。
正月十五一过,皇帝便打算返京。
出来三年,也是时候回去了。
皇帝的车驾东归,沿途路上,却无数正在西进的人马,有奉旨往西域的驻防御营,也有新设的北庭行省的巡防警备营,也有西域的屯镇。
西域如今整合为三个省,安西省,东起嘉裕关,敦煌、哈密、吐鲁番、乌噜木齐、乌苏、焉耆为安西省。
库车、拜城、阿克苏、且末、于阗、叶尔羌、喀什、阿克赛钦为昆仑省。
塔城、尹犁、碎叶、巴尔津、阿尔泰、尹赛克湖为北庭省。
三省各设总督,驻防御营提督、巡防提督、屯镇提督、团练提督等,西域各汗,也由本省总督、巡按等节制。
将来拿下哈萨克后,还可以再设立个哈萨克省,或是西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