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没有了战马可骑,又被浙营围住,又如何突的出去。
这时,远处号角声响起,白茫茫的地平线上,出现一条黑线。
继而成为一股黑潮。
滚滚涌来。
御营侍卫亲军马军提督兼金吾镇总兵官的张名斌远远看到烽烟信号,率骑兵赶来。
珠玛喇以为郑继武在这里赶上他一切只是巧合,殊不知这一切其实都是精细算计和安排的。
郑继武的三千骑其实一直就在珠玛喇身后不远吊着,这沿途不断的袭扰本就出自郑继武的部署,为的就是不断的骚扰疲惫清军,同时给江宁的御营中军时间准备。
动手的位置选的不错。
刚进江宁地界不远,位于溧阳和溧水之间,这里茅山余脉,有不少山地。
昨夜驻扎之地就在落步山和白马山之间,两个小山之间的一个避风山谷,能避风雪,还也较平坦,旁边还有一汪结冰的水塘,取水打柴也方便,但却不料这地方是个伏击的好地方。
金吾镇八千骑兵,上次分出两千给湖广行营和福建行营,此时仍有六千,此次全镇南下在溧水一带等候着。
做为最精锐的御营骑兵,金吾骑兵这六千战兵,骑的都是北地战马,而不是骡马,他们的披甲率也是全军最高。
对于这支骑兵朱以海非常重视,随着战事规模的上升,骑兵的重要性越发突显,没有一支精锐骑兵是不行的,尤其是面对鞑子的时候。
缴获、购买的战马,都会优先供给金吾骑兵,从一开始的简单骡马化,到如今渐有骑兵气势,这一路来很不容易。
因为骑兵数量稀少,金贵,朱以海也对这支骑兵宝贝做了细分,大类有重骑兵和轻骑兵。
然后还有更细划分,重骑兵下又分有胸甲骑兵营、火枪骑兵营和龙骑兵营。
胸甲骑兵的标配是抛光的锃亮胸甲,前后两片铁甲组成的胸甲,大约十五斤左右,由舟山胸甲局制造生产,皮带链接,黄铜铆钉搭扣。
因为胸甲较厚,所以胸甲骑兵除了这件厚重胸甲外,便只装备一顶铁盔,相比起全身的绵甲、布面甲来说,胸甲骑兵防护面积小,但胸背的防护力有所增强,另外手腿等处无甲,较为轻便,也方便他们使用火枪、马刀。
而抛光锃亮的胸甲,也能增强他们的威慑力,他们的主要战术就是冲锋-射击-回转-装填-再冲锋,如此循环。
相比起欧洲三十年战争时,欧洲各国骑兵还装备着四分之三甲,朱以海的金吾胸甲重骑兵,其实装备简陋的多,胸甲的成本和制造效率也远比绵甲、布面甲、铁札甲既便宜又快捷。
金吾镇中高大的骑兵,穿上锃亮的胸罩,确实非常威武,尤其是配合大红色的骑兵戎服后。
另一支重骑兵叫火枪骑兵,他们因为披棉甲执火枪而得名,因为配备的棉甲基本上跟八旗差不多,所以划入重骑兵之列。
还有一支重骑兵叫龙骑兵,这其实是一支骑马重步兵,跟鞑子里的许多八旗兵战法一致,骑马机动,下马步战,他们披厚甲,步下野战能力很强,擅长机动奔袭,迂回包抄,追击、阻击拦截等,反正跟后世摩托化步兵是异曲同工。
而轻骑兵里有骠骑兵,骠骑兵基本上没有披甲,或者装备轻便的皮甲,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搜索和掩护部队侧翼,没有完全胜利的把握时绝不进行正面冲锋,他们主要装备就是马刀,来去如风,是跑马的汉子,绝不下马战斗。
他们的主要战术就是像蒙古轻骑兵那样,利用快马弯刀的速度优势,寻找敌人破绽,予以突破。
当然还有一种轻骑兵,是轻龙骑兵,也就是骑马的轻步兵,相比起龙骑兵,他们是骡马化轻步兵,步兵结合战马带来机动优势,快速穿插迂回包抄等,但野战能力肯定不如重龙骑兵。
还有一支轻骑兵,名为猎骑兵,这其实就是无甲火枪骑兵,以火枪为主要武器,装备简单,补充方便。
把金吾镇划分出这么多支骑兵,其实也是现阶段战马、铠甲等装备不足,以及优秀骑兵训练不足的原因导致的,只能加以细分,以突显各自优势。
比如铠甲主要装备给重骑兵。
骑兵数量少,但也不能留在皇帝身边只充当仪仗队,越富贵越得发挥创造价值。
此时,金吾骑兵中的胸甲骑兵冲在最前,他们胸背披着两片抛光锃亮的铁甲,头上的铁盔还有根高高的盔枪,上面有一面小红旗。
他们也没装备传统的长矛、铁锤骨朵等,而是以火枪为主,两支燧发骑枪,还有一支三眼铳。
燧发骑枪较短,且相比鸟枪这种火绳枪,能防风等,方便快捷,但也有死火等问题,不过对胸甲骑兵来说,要的是能在马上冲锋射击,冲到近前,啪啪射击,打完就回转,然后重新装填,再冲锋射击。
虽然披着耀眼胸甲,但不会轻易的去冲入敌阵,更不会去撞步兵阵,朱以海可舍不得如此浪费。
三眼枪既是火器,同时也能在关键时候充当狼牙棒似的钝武器使用,抡起来砸就是,装上火药点火后还能近距离射击三次,既落后却又很猛。
紧随其后的是火枪骑兵,他们身披绵甲,既配火枪又有骑枪,这才算是一支传统的重骑兵,可以冲锋破阵,杀入敌群。
当然,朱以海也是严禁骑兵随意冲阵的,更禁止他们去冲步兵,骑兵得配合步兵使用,不能浪费。
现在胸甲骑兵冲在前面,火枪骑兵紧随其后,然后是重龙骑兵。
骠骑兵、猎骑兵和弓骑兵、轻龙骑兵则开始两侧迂回包抄了。
第381章 黄金后裔
郑继武挑飞击杀珠玛喇后,他的家丁跳下马,一刀割下了珠玛喇的脑袋带走,然后上马随郑继武继续冲向珠玛喇的军帐。
那里立着珠玛喇的军旗。
斩将,
夺旗。
这队精骑所过之处,无人可挡,向来称精锐能战的鞑子,今天却挡不住他们的雷霆一击。
旗被砍倒,
一名家丁夺旗。
“珠玛喇首级在此!”
无数家丁齐声高呼。
“降者免死!”
郑继武马不停蹄,带着这一队铁甲重骑在营中横冲直撞,手下家丁一个高举着珠玛喇首级,一个高举着珠玛喇的将旗。
郑继武带来三千浙江骑兵,这支骑兵很混杂,既有全身棉甲配弓箭骑枪骨朵又有火枪马刀的提标精锐重骑,连马都有马甲。
也有穿棉甲配弓箭长矛的铁骑营,还有无甲的轻骑兵,以及骑马骑骡的披甲步兵和无甲步兵,他们统称之为浙军骑兵。
这样一支混合的三千人部队,若是正面跟珠玛喇两千八旗打,肯定打不过。
珠玛喇的这两千人里,其实也不全是骑兵,大约是五百马甲重骑,五百轻骑,还有一千披甲骑马步兵。
五百马甲是满骑,五百轻骑是蒙古兵,一千骑马步甲则多是满兵。
可不论马甲还是步甲,又或重骑轻骑,这些人的装备其实都很好,披甲率百分之百,人皆有甲,以棉甲、布面甲为主,骑兵以弓箭骑枪为主,步兵则拥有许多火枪盾牌等。
这是一支久经战阵的精锐,从杭州到此,就算连续半个月被袭扰,但仍一路穿越了几百里明军占领区,始终没被重创。
可惜他们终究还是没有挺过去,毕竟也料不到超勇公郑继武居然会是明军一伙的。
到处都是喊杀声。
清军此时无论马甲步甲,都只能下马步战,唯一还算好的就是这两千清军基本上并没有吃到加料的饭菜,没跟珠玛喇他们军官一样出现一泻千里的突发情况。
但因为郑继武他们昨夜还是友军,一大早突然就杀进来,事发突然,一点准备的时间都没有,清军大多数连甲都来不及披。
特别是郑继武一开始进来时可还没动手,一路就进了营中心,直接就先干掉了珠玛喇砍掉了将旗,这越发打击士气。
因为只是临时宿营,根本没有立营栅,昨夜郑军立帐在外,满兵立帐在内,郑军是围着满军立帐篷,说是护卫满营,实际上早没安好心,现在一动手,真是毫无反抗机会。
一个接一个清军被撞飞、砍倒,践踏。
鞑子兵们绝望而狂怒。
他们还从没遇到过这种事,吃过这种亏,但狂怒也只是无能的发泄,更不能改变半点事实,尤其是当金吾骑兵杀到后,大局已定。
胸甲骑兵和火枪骑兵冲入营中,砰砰砰的一阵乱射,重龙骑兵则直接冲到营内,才下马列阵,端着火枪三段射交替前进。
这几乎就是一场屠杀。
九千明军对两千鞑子的屠杀。
毫无怜悯。
火枪、马刀、骑枪,无情的收割着。
凶悍的鞑子们就算拼命反抗,也无济于事,他们被冲散、切割,包围,根本无法有效的抵抗,更别说突围。
战斗持续到了午间。
两千清军被彻底击败,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满地,尸横遍野。
殷红的热血把雪地都给融化了,到处泥泞污浊不堪。
明军开始打扫战场。
轻骑兵在外围搜捕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