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所做的种种努力,却并没有得到川中民心。
明朝溃兵和地方土司、地主士绅武装仍然联合一起,遥奉中原朝廷,拼命抵抗。
兼之与曾经同出义军的顺军的开战,张献忠的大西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而清军南下,很快夺取了张献忠的湖广地盘。
大西在军事和政治上都陷入被动,外无盟友,内部皆敌。
北上欲攻汉中,打通入关中之路,结果却败于贺珍之手,再战又败于贺珍和清军陕甘总督孟乔芳之手。
而朱以海圣旨入川,川中原本比较混乱的明军、地主武装等,迅速凝聚起来,攻势凌厉,勇猛无比。
大西军连战皆北,折损数员大将,损兵无数。
到现在更是川东川南尽失,成都将被合围。
抚南将军刘文秀上前,“陛下,臣愿率一军去夺回重庆!”
五军都督之一冯双礼也请求进兵川南泸州、叙州一带。
义子孙可望请求带兵出击川北。
艾能奇、狄三晶则请求进军雅州、眉州。
这几位都是比较能打的大西将军,甚至还有张献忠倚重的义子。
可张献忠对这个讨论已久的四面反击的计划却又犹豫了。
“猛虎也架不住群狼!”
这位转战中原多年的大西皇帝忍不住首次露出了颓败之色,他征战多年,遭遇的败仗无数,可却屡屡能够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从没有灰心过。
但是现在,张献忠却迷茫了。
他的半生都致力于反明。
明北京朝廷亡了,崇祯上吊了,明南京朝廷亡了,弘光被俘了。
但是大明依然在。
如今来了个鲁王登基称帝,甚至以浙东一隅,居然还已经两次北伐,居然打的清军都丢盔弃甲,甚至夺了半个南京城了。
张献忠有些看不懂如今的局势了。
清军入关后本来势如破竹,横扫天下,李自成一溃千里,命丧九宫山。
但现在,局势又模糊起来了。
南方皆奉朱以海为帝,连四川这里崇祯、弘光任命的那些督师、巡抚、总督、总兵等,都全都听从他的号令了。
贺珍、李过这些李自成原顺营大将,如今居然都归附朱以海了,贺珍这种原本降清的家伙,如今也降了朱以海。
还有武大定、金声桓这些人。
局势扑朔迷离。
让人不解。
当然,川中局势已经越来越坏,坏到无可救药了。
现在他面对的已经不仅仅再是四川的残余兵马和地主武装、土司等,现在他还要面对来自湖广、汉中巴东甚至关中的明军势力挤压。
“明帝已经命原偏沅巡抚文安之为陕甘云贵川五省经略,驻节夔州奉节白帝城,王应熊总督四川、樊一衡总督贵州、高斗枢总督陕西,马乾巡抚四川,孙守法巡抚陕西,徐启元巡抚郧阳……
贺珍提督陕西,王光恩提督郧阳,秦良玉提督四川,袁宗第提督贵州……”
张献忠诸义子之长的孙可望劝道,“明贼不过是趁我军欲取汉中,而偷袭背后,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只要陛下调兵四面反击,皆可一战而败。”
可张献忠却只是摇头。
他不惧王应熊、樊一蘅、马乾、曾英、王祥这些人,都是些手下败将而已,但秦良玉、杨展等兵锐,更别说原李自成精锐的李过、高一功、郝摇旗、袁宗第这些人也已经入川。
汉中关中又有贺珍、王光泰、刘体纯这些人在。
大网越来越紧。
已经没有了战略空间。
成都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
可就算往川北去,但也不过是等死而已。
现在就算他拼全力反击,哪怕击败了马应试等人,但他也很难夺取重庆、汉中这些要害重镇,仍逃不开这张大网。
尤其是张献忠的大西朝,在蜀中始终不得人心。
对张献忠来说,他现在要谋划的不只是眼前,得是长远,毕竟如今不是早年间为寇的时候了,他现在已经是一国皇帝。
又有大顺皇帝李自成的兵败在前,这让他更加不得不小心谨慎。
“我欲向朱以海上表称臣归附!”
张献忠沉吟许久,最终说道。
一语既出,四座皆惊。
良久,孙可望问,“陛下是欲假借招安之名,暂解危局乎?”
第373章 五省经略兵十万
张献忠曾数次接受明朝招安,所以张可望说出这话倒也不足为奇。
这位大西皇帝出身于陕西定边,少年时也读过书,后来跟着父亲贩过枣,长大当过捕快,因事革职,便又到延绥镇从军,因犯军规当斩,后得上官陈洪范求情,打一百军棍驱逐出伍,从此流落乡间。
这就是个十足的刺头,或者说无赖。
崇祯三年,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农民暴动,自号八大王,因身瘦面黄军中称为黄虎,从此他转战中原。
他是王自用为盟主的三十六营中最强一营,也是后来以高迎祥为盟主的十三家之一。他曾攻下凤阳,拆了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也扒了朱家的祖坟。
崇祯九年,高迎祥遇伏被俘,遭凌迟处死。
十年,拥兵至十余万的张献忠也在南阳被左良玉击败受伤,他在谷城接受了熊文灿的招抚,但拒绝接受改编和调遣,仍保有四万人马。
十二年,再举反旗,崇祯十三年,再度受挫的张献忠率兵第二次入川,十四年出川,转战湖广,十七年三进四川。
张献忠入川,本是想以巴蜀为大本营,连接湖广,收取云贵,争夺关陇,然后夺天下。
只是谁料局势变化如此之快。
因为曾经有过受招安的经历,所以张可望等都觉得张献忠欲故伎重施,以争取时间。
“派人去明营出使吧!”
张献忠打算看一步走一步,如今的局势,再打下去,于他不利,那是死路,必须得另谋他路。
“陛下的条件?”
张献忠捻着长须,那张瘦销的黄脸上也很纠结。
“明帝不是说要封为我云南王,世封永镇吗?那就暂且答应,朕愿意除去帝号,退位归藩,移镇云南,让四川明军给我让出一条路来,还有,立即停止进攻。”
“我西营一百二十营人马,得仍归我节制,不受朝廷整编、调遣。”
张可望、张文秀、张能奇、张定国这四大义子心里清楚,这只是权宜之计。
安西王、安西将军张定国高大魁梧,他上前建议,“何不向明廷请求我西军北入关中,名为北上伐清,实则陕甘乃我西军老家,将士们多来自陕甘,我军更习陕甘水土,况且只要到了关中,也就有更多选择机会。”
张献忠点头,“可以先这样提,但明廷肯定不会愿意的,到时咱们再答应南下云南讨伐沙定洲叛乱。”
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前提都是明军得先停止对成都的围攻,至于什么时候能谈成一致,这得需要时间。
现在明清大战,张献忠可以借归附和议之机,暂时休整喘息,重新调遣安排兵马,潜伏等待时机。
……
夔州、奉节。
白帝城。
当年刘备伐吴兵败,退屯于此,在此托孤诸葛后驾崩。
新任陕甘云贵川五省经略的文安之便驻节此地,白帝城地处瞿塘峡口长江北岸,在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处于长江三峡的西端入口。
白帝城城套城、城压城、城连城,还有城中城、城外城,是一座防御性能极强的军事堡垒要塞。
可以说是川东门户。
在后世,因三峡水库蓄水,白帝城成了长江中的一座孤岛。
而此时,这座白帝城依然傲立长江边上,旁边的瞿塘峡,也有一座水寨,里面是新建的三峡水师。
做为曾经的国子监祭酒,文安之本只是一介文人宗师,如今却因战乱奔走在这乱世,抚治军民,兼理粮饷,从郧阳都监到偏沅巡抚,再到如今的五省经略。
充分的说明他的表现,得到了东南皇帝陛下的充分肯定。
为了全局考虑,朱以海现在重新划分战区。
以苏浙为一个战区,福建台湾两广为一个战区,江西安徽为一个战区,湖广河南为一个战区,陕甘云贵川为一个战区,共五大战区。
各任命督师、经略坐镇。
朱大典督师湖广河南,文安之经略川陕云贵甘,黄道周督师江西安徽,何腾蛟督师福建台湾两广。朱以海亲自负责浙直。
张国维召还朝中入阁辅政,郑芝龙入朝。
文安之在郧阳、偏沅的表现都极不错,虽是文人,但总能坐镇前线,治理粮饷也很了得,他本身又是夷陵人,所以朱以海便授这位经略五省,坐镇白帝城。
他入川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巴蜀的各路明军重新整编,理清秩序,加强对张献忠的攻势。
巡按张岱,提督左良玉都亲来拜见。
连总督王应熊、巡抚马乾等也都赶来。
王命旗牌请出,捧着尚方宝剑的文安之出来,身穿皇帝钦赐坐蟒,威严毕现。
皇帝旨意颁下,文武跪接。
提督秦良玉加总统陕甘五省兵马衔,赐王命旗牌、尚方剑,兼御营川陕行营提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