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于是阮大铖马上又被削职为民,一直不得起复,直到弘光朝,马士英为他复出,举荐入朝,后任兵部尚书。
  当年的东林后起之秀,后来却成了阉党附逆,这里面的故事本就很传奇,反正都是党争的结果。
  但是朱以海早就下过诏书,毁禁三朝要典,赦免魏党、顺逆等等,过去的事都不追究了,马士英和阮大铖这两个人人喊打的奸臣,他也没追究,仍授了少卿之职召入行在做事。
  目的也是为了团结各方势力,不要再一味党争了。
  现在缪法信的弹劾,也确实有些东西,但在朱以海看来,倒也不是什么太原则性的东西。
  “罢方端士监军御史之职,罚俸一年,贬为工部主事,入御营粮台处帮办后勤。”朱以海做出处置。


第198章 勇士、旗手
  “殿下,方部如何处置?”
  大学士徐石麒和沈宸荃随后军来晚一步,刚进城就看到了被挂起来示众的方国安首级,两人十分震惊。
  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方国安不该杀,更不该由朱以海来杀。
  毕竟方国安是大将,手下还有几万人马,这个时候监国亲手砍了方国安,传出去,一直以来辛苦维持的团结局面,可能就破坏了。
  可杀都杀了,现在也不能再指责监国,只能想着如何帮忙善后了。
  方元科等五位总兵官还在那里瑟瑟发抖听侯发落,至于其它方部兵将,也早被御营诸军包围了。
  “先解除方部器械,好好甄别审核。年轻骁勇敢战者,留下听用,但要打散编入其它各军。”
  “老弱残疾者,统统遣散,”
  “还有些被强征的附近壮丁,也都放还家。”
  方国安有着许多明末军头们的坏习气,就是喜欢拥兵自重,到处招兵买马甚至强拉壮丁,一个个人多势众,却又毫无战斗力。
  欺负百姓是把好手,但真正打仗却一个比一个怂。
  这样的兵再多也没用。
  方国安真正的精锐,是八百骑兵,还有三千步卒,其余的也就是各个总兵副将等军官们的家丁能用,剩下的全是凑数的。
  之前朱以海几次让方国安整编队伍,精简士卒,但他根本就不予理会,我行我素,反正解散兵马是不可能的,甚至还在不断的扩招中。
  到现在人马据说五六万,号称十万。
  但是当初既不能守杭州,也打不过朱大典的金华乡勇,在富阳也不敢跟鞑子作战,只敢欺负百姓。
  这些怂兵,朱以海原本是想一个不要的,但经历了第一次北伐后,他也明白,那些朴素的新兵固然可靠,但真正打起仗来,全是新兵也不行。
  比如骑兵、水师、炮手等这些兵,那都是很有技术含量的,甚至没个三五年的训练,也练不出来。
  因此适当的吸收些老兵,是必须的。
  但也必须把这些兵打散了,重新整编,才有可能慢慢的改变他们的坏习气,否则若是整建制留用,那毫无用处。
  “哨官以上,皆不留用。”朱以海又补充了一条。
  方元科等更是面色惨白。
  虽然方元科等也算战阵经验丰富,但这些跑跑将军们,都跟方国安一个德性。
  “那如何处置?”
  “先全部免去职务,但降三级保留品阶,发半俸,送到行在先好好改造一下思想。”
  朱以海准备办一个班,把方元科这种军头武将们拉去好好上两月课,加强一下忠君爱国的思想改造培训,这些人直接放弃不用,也是有些浪费,但直接用,又不放心。
  只能先坐两月冷板凳,好好改造一下,看他们最终表现来决定使用。
  “命有司好好审核一下这些人的过往经历,让他们深刻改造。”
  “当然,对于方部士兵,不管是留用还是遣散的,统统发给安家费或遣散费。”
  方国安这支人马,要彻底的肢解,不过也得防止出乱子,该安抚的还是得安抚一下。
  好在方国安大肆劫掠,抢了不少钱粮,都还聚敛着,倒是便宜了朱以海,直接拿来善后倒是刚好,甚至可能还有富余。
  方国安部的几千匹马,许多铠甲器械,也不老少,总之朱以海这次吞并方国安的人马后,绝不亏,甚至还大赚一笔。
  对临安等城的方国安部众,还有严州的余部,也得尽快安抚处置,本来好多人建议是对各地方部带兵将领是原职留用,甚至仍令统领各部,但朱以海拒绝了。
  既然杀了方国安,他的部将就一个不留。
  虽然这有可能激起他们哗变叛乱,但朱以海认为长痛不如短痛,真敢反,那就趁机平定。
  “原勇卫一营,整编为御营步军勇士镇,由刘穆出任总兵官,从旗手、羽林、神机各镇抽调骨干,并吸纳方国安部份人马,加上原刘总兵部份麾下组成,定额十营,战兵五千,辅兵一千八,出镇严州。”
  “旗手镇补充严杭两地部份兵马后,由总兵官张全统领,驻防富阳,负责富春江北杭州以西之地。”
  “原杭州西、严州各部人马,俱整合进勇士、旗手二镇。”
  朱以海趁热打铁,肢解方国安部后,顺势把刘穆的这些杂牌兵也给整编合并了。
  他仍旧最相信自己的御营亲军,这次把严杭二地的那些兵给正规化,两镇战兵二十营一万人,加上三千六辅兵,做到定额满编,实兵实饷。
  剩下的遣散回家。
  或编成地方团练,充实保甲联防。
  原先钱塘江防线,各种兵马太多了,营兵、义军各种各样的,大家忠义也好,或是想趁机凑个热闹,谋个官职,总之有些混乱。
  行在内阁奉旨整顿诸军,始终没太大效果,这边遣散那边来,热情极高。
  可兵来了就得有粮有饷,供应不及,就会发生劫掠百姓的事。可供应这么多兵,后勤压力也大,关键是这么多兵耗费粮饷,却没多大实际用处。
  钱塘江沿线,到处都是兵马营头,却都连旗帜都不全,更别说衣甲装备了,破破烂烂的真要打仗,估计也是一冲就散。
  朱以海北伐三吴,也是见识过清军厉害的,真正对决,五百鞑子骑兵,绝对能够硬冲上万的这种所谓义师。
  而且义师还是必败。
  就如同黄蜚六七万人,结果被一个败讯就惊的全军溃散一样。
  朱以海现在重点打造御营,这支御营不经五军都督府不经兵部不经内阁,而是由皇帝亲统,甚至比京营还要高一个等级,毕竟京营还照例是由御马监太监提督,又由戎政尚书协理。
  但御营是朱以海的亲军,他直接统领指挥。
  从这些方面来看,他的御营,甚至比唐朝的神策军还要强几分。
  唐朝皇帝在安史之乱后,就靠着神策军维持着统治,不仅保住了关中,甚至一步步把地盘扩充到关外,要没有神策军,唐朝皇帝早就保不住龙椅了。
  不过晚唐皇帝们都是用宦官来掌握神策军,这虽然保证了宦官们统领的神策军忠心拥护皇帝,却也让掌握神策军的宦官中尉们有了废立皇帝的实力。


第199章 快刀斩乱麻
  朱以海既想要一支忠心于自己的军队,又不想再出现刘谨啊魏忠贤这等大太监,所以走不一样的路,借上次北伐之机,打造了一支御营军。
  现在强势回归,先灭方国安,然后借机开始把御营驻防绍兴周边。
  监国的安排,用意很明显,连刘穆这个曾经的武状元都看出来了,但也没反对的理由,况且,朱以海虽等于把刘家父子的人马吞并入御营,但也授了他勇士镇总兵一职,等于他以后就成御营将领,成监国嫡系心腹了。
  这样的好事,无疑是表彰他在此次诛方的功劳,也是提前给他好处,让他配合整编。
  于是刘穆接旨谢恩,完全拥护。
  刘肇绩兄弟等一众刘部将领自然更没意见,成了御营军后,那就是朝廷嫡系,以后钱粮装备这些都不用愁了,不仅有了严州府这块地盘,还有了六千八的兵额和粮饷,待遇都是立马上来了。
  朱以海有些激进的亲手斩了方国安,富安的这支人马倒是立马缴械整编,但是其它地方的各部,现在却也成了隐患。
  但朱以海是不会后悔的,他能赦免称帝的通城王,接纳退位归藩的监国义阳王,能饶称帝并挑起内战的靖江王不死,甚至能把闯贼接纳授忠贞营,但是方国安一再挑战他底限。
  这种时候不出手,那以后监国的威权也能维持。
  适时的杀伐,也有助于震慑宵小。
  况且,之前忍了方国安许久,也是没有准备好,而这次朱以海趁回绍之机,突袭富阳,也是精准打击,直接来了个斩首战。除了方国安后,他的余部其实也没多少可担忧的。
  这也是他的底气所在。
  若是直接宣布方国安叛逆,派兵讨伐,倒是有可能会有大麻烦,逼急了方国安说不得还要跑去降清。
  但现在方国安被杀,嫡系大将也都被一网打尽,各地的那些部众,四分五散的,难成气候,他们就算想抵抗,朱以海也不惧。
  勇士镇将立即前往严州驻防,到时不肯接受整编的严州方国安余部,会被定为谋逆叛军,直接攻打歼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