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海上升明帝 (木子蓝色)


  倒是朱胜利舔舔嘴唇,有些兴奋的站出来,“何须脏了殿下的手,请让臣来斩此贼!”
  刘穆刚才大声疾呼请诛方贼,现在却有些犹豫了,也没料到监国真要杀方国安,还要亲自斩杀。
  这种事情,是不敢想象的。
  “杀贼何须假借卿手!”朱以海拔剑出鞘,“孤举义台州,亲提三千忠义北伐,转战三吴,死都不惧,还怕脏手?”
  “按牢了!”
  “殿下,臣知罪。”方国安不停的磕头,磕的头破血流。
  朱胜利却不跟他客气,这位一只虎的义子,在闯军中也是号称小老虎的,自留在御营后,如今也是被朱以海当义子在养着,他在御营甚至在浙江这边都没有半点根基,跟方国安甚至还有几分旧仇。
  当年方国安在左良玉麾下,镇守湖广的时候,可没少跟闯军交战过。
  他一把扯住方国安一条手臂扭到背后,然后膝盖直接顶在他背心,刘穆见状,便也不再犹豫,果断上前来,一把扭住另一条手臂,并用腿跪坐在方国安的小腿上。
  方国安还想挣扎,可这两员武将也都是以悍勇出名的,哪能让他再动弹的了分毫。
  门口。
  五位方国安手下总兵,却都吓的瑟瑟发抖,只能跟着不停的磕头替方国安请罪求饶。
  方元科方任龙方应龙皆是方国安的侄子,这时却束手无策。
  门口就是全副武装的羽林亲军,杨伯兴早已经拔剑在手,谁敢有异动,立即诛杀。
  朱以海提着剑上前。
  “台州城中,孤拔剑斩北使而举旗起兵,宁波城中,孤又拔剑斩汉奸谢三宾,在三吴,孤提剑更是斩杀过多名鞑虏。”
  “方国安,孤亲自送你上路,黄泉路上谨记忠义二字,下辈子莫要再做不忠不义之人了。”
  方国安绝望的挣扎着,满面通红。
  这时,门口的一名文官突然大声说话,“殿下,国家正是用人之际,大明只剩半壁江山,岂可自斩大将,况且就算方国安有罪,也请殿下交付有司审问议罪,司法处置,又岂可亲自执剑斩杀!”
  “臣请殿下三思!”
  朱以海瞧向此人,问,“你是何人?”
  “臣镇南伯军监军御史方端士。”
  “你也姓方,莫不是方国安的族人亲戚?”
  “臣乃南直六合人,原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非镇南伯亲戚。南都亡,臣与工部员外骆方玺、刑部主事史继鳅等至杭州,因潞王降清,我等不肯投降,便出城随镇南伯南下。后东京行在授臣为镇南伯军监军御史。”方端士奏称。
  刘穆这时也奏报,说方端士虽在方国安军中,却算的上正直之人,而且虽为文臣,却擅骑士有膂力,他当初与清军战于青风岭时,唯有方端士带一部人马来增援过,并射杀十几名清军。
  “你身为方国安的监军,他多行不法,你可有规劝过?”朱以海问。
  “臣屡劝镇南伯约束军士,只是不听臣劝。”
  朱以海点头,“既然如此,那朕不罪你。”
  可这时富阳知县缪法信却站出来弹劾方端士,“殿下,方端士也非无辜,他身为镇南伯监军,不能劝谏方国安守法忠心,又不能约束部伍,而且私下里收留同乡伪贼潘映娄之家眷,还私下书信往来,暗通敌营,当诛。”


第197章 先斩后问
  朱以海皱眉。
  “这些事一会再说,让朕先斩了方贼先。”说完,也不再理会他们,提剑来到方国安面前。
  举剑,挥落。
  锋利的尚方御制宝剑狠狠落下,方国安惨叫声也戛然而止。
  首级滚落,鲜血喷溅。
  朱以海如今也是早已经习惯了杀人、鲜血,毫无异样。
  直接把剑扔给了朱胜利,返回了座位。
  “好了,现在可以好好说一下方监军的事情了。”
  众人看着监国亲手斩了方国安,还面色平静,都深深震惊。
  后面的方元科更是愤怒的咆哮着,“镇南伯乃殿下钦封伯爵,有免死铁券,可恕三死!”
  朱以海坐下,淡淡的回了一句,“丹书铁券可恕三死没错,但谋逆不赦!”
  “方国安行迹,已是公然谋逆叛乱也,百死莫恕!”
  “将方贼首级传首诸营,以示警戒!”
  方国安的尸首被拖出去,羽林军进来,迅速的擦掉血渍。
  地板干净了,但屋里仍然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
  屋中一片死寂。
  虽都知道这位监国殿下不是一般人,到如今各种关于监国的传闻许多,不仅是监国提师北伐如何杀敌歼虏,更有他当年在山东尚只是镇国将军时,如何守城抗清的事也有许多。诸如指挥火炮轰敌,提鸟枪与虏巷战。
  最后身中三刀躺在血泊中,侥幸逃过一劫等等。
  但方国安毕竟是位伯爵啊。
  而监国一刀就砍落一个人头,这更不一般了,一般人就算勇武健壮,但没点经验,还真很难一刀断首。
  “缪知县继续。”
  缪法信有些吓傻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说话都变的结巴,“方端士与阮大铖、潘映娄皆为同乡,之前也是阮大诚向方国安引荐其……”
  原来方端士也是安庆桐城人,潘映娄原是台州推官,台州现在的城墙,还是他在任时主持修缮的,朱以海先前南下到台州时,还跟潘映娄是打过交道的,这人在百姓里还有些官声。
  大约在南京沦陷消息传到台州后,台州也就动荡起来,潘映娄便跑去杭州请派兵来维持地方安宁,然后刚到杭州,潞王便投降了,潘映娄因此也就在杭州一起降清,之后被直接授了杭州同知一职。
  潘映娄本身能力挺强,尤其是长的英俊帅气,还背景也不错,他爹潘汝祯,曾任浙江巡抚,而且还是第一个为魏忠贤立生祠的,所以潘家父子在士林中名声不太好。
  尤其潘映娄跟同乡阮大铖关系好走的近,当年一起组织过中江诗社,然后潘映娄有个女儿潘副华,嫁给了同乡方孔炤的儿子。方孔炤在崇祯朝曾任过湖广巡抚,围剿张献忠八战八捷,是个狠人。
  当然,方孔炤的儿子也挺有名,因为他便是复社四大公子之一的方以智。
  方端士虽然说自己是南直和州人,但其实他老家就是安庆桐城的,跟方以智那是同族,只是后来迁到和州。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方端士就收容了潘映娄的妻儿子女,甚至还经常跟他书信往来,又与阮大铖关系极密切。
  说白了,他们就是桐城这个圈子的。
  缪法信弹劾方端士包庇降贼潘映娄家属,还暗里往来,又跟奸臣阮大铖私下往来密切。
  潘映娄做杭州同知没多久,就因办事能力强,而升为了盐法道员,他经常给阮大铖、方端士等写信,又通过他们跟方国安联系,为清朝招安劝降他们。
  “方卿,可有此事?”
  方端士额头冒汗,跪伏在地上回答,“臣祖籍确实安庆府桐城人,与阮大铖、潘映娄也确是同乡,也有书信往来,但只是因是同乡兼是亲戚,才收留潘的家属,书信往来也只是谈及其妻儿等,并未有其它,臣也从未想过接受鞑虏招降……”
  “臣与阮大铖往来,更只是乡党寻常往来,况阮大铖也早被殿下赦免,如今还是行在少卿。”
  阮大铖是公认的魏党,也就是阉党,更被认为是弘光朝的奸臣,跟马士英一起被抨击,但朱以海知道,其实阮大铖最终初是东林党的。
  崇祯钦定逆案,计分七等罪名,东林党将阮大铖定罪第五,结交近侍又次等,罪名为阴行赞导,意为虽没证据,但有私下行为,反正有几分莫须有的感觉,崇祯一朝,削职为民十七年。
  但想当年,阮大铖可是东林后起之秀,一时俊彦。
  他曾是东林领袖高攀龙的得意弟子,在东林党成员间人脉极广。天启四年,因父去世丁忧在家,东林党骨干左光斗写信让他火速进京,出任吏科都给事中这个要职。结果等阮高兴的入京,东林领袖吏部尚书赵南星等人却否决了左光斗的提议,让另一个东林后起之秀魏大中出任这一职务,而让阮大铖去做工科都给事中。
  赵南星等的意见是阮大铖过于张扬,魏大中则成府较深。本来也没有恶意,只是正常的考虑,可阮大铖不服气,觉得魏大中处处不如自己,现在却抢了自己的位置。
  在向东林领袖们提出不服后,并没得到解决,于是咽不下这口气的他转而找魏忠贤帮忙,他通过自己广泛的人脉关系,找到了魏忠贤的外甥兼养子傅应星,阮大铖舍得出钱,于是大笔银子砸下去,魏忠贤便让阮大铖做上了吏科都给事中这个职位。
  阮大铖拿回了本来属于他的位置,但这番年轻气盛的操作,也得罪了整个东林党的大佬们,于是阮大铖最后也只能被迫辞官归乡。
  天启末年,东林和魏忠贤党争激烈,崇祯上台后,魏党被清洗,闲居家乡的阮大铖谋复出,写了两封奏疏,提出天启朝政混乱,前四年归罪在东林党,后三年当归罪魏忠贤。
  他这种两边一起攻击的行为,得到崇祯的赞赏,授封从三品光禄寺正卿,但却也犯了官场大忌,于是魏党、东林党两大势力都群起攻击,尤其是后来东林在承办钦定逆案时,毫不犹豫的把阮大铖视为欺师灭祖的叛徒,打入了阉党之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