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明镜要高悬
- 入库:04.13
所以暂时停止东江来人。
这下陈继盛不干了,他正送的开心呢,你说不要就不要?
丁毅说行,俺没地盘安置了,你把陈有时和毛永义调走一营,我就收。
陈继盛自然不会这么干。
他想了想,猪岛给你,你派人去守着。
猪岛就在旅顺左边,很小的一个岛,可使用的陆地面积大概1平方公里左右,中间还有两百亩良田土质。
这地方大概也能住五六千人。
丁毅亲自带人去看了下,尼娘的,当场就拍腿,好地方啊。
猪岛的南部,接近旅顺的位置不到十公里,岛上唯一能上岛的地方就是南部月牙形的海弯。
这海弯长约一公里,纵深三公里,只能停千料以下小船。
其余东西北全是礁区,根本不能靠船。
在南部造几个炮台,围墙一堵,都不用棱堡,多少兵力都打不进去。
千料以下的船,没什么大炮,所以不需要造棱堡,只要几个简易的炮台,配上城墙就行。
而且这个时候,后金没水师,前几年连炮台都可以慢慢来。
丁毅打算把匠作局的搬上去一半,主要的火器研究都在上面。
这样工匠们离不了岛,外面的人也上不去,谁也不知道丁毅在上面搞什么。
丁毅同意了陈继盛的方案,愿意再接受了一个月的辽民,多三千人。
到九月初,丁毅终于可以开始赚钱,产出了盐可以卖到登州。
此时岛上已经大变样,所有规划已经完工,如果从上空看,可以清楚看到旅顺以南,分的清清楚楚的八块地方,有多条新修的道路区分,房子整整齐齐,道路平整通达。
辽民们分成几块,囤田的囤田,有囤堡二十座(已完成五座),每堡有保长副保长两人管理,共住近两千人,目前已经开垦出三千多亩良田,还在继续中。
海边有一排排的平房,底部俱用基石垫高,像楼房似的,他们是打鱼,捕捞海参,鲍包,以及晒盐的辽民。
这部份也有近一千人,每百人有甲长副甲长两人,共同管理。
东区像工厂,制造军服,军民服务中心,公共澡堂,戏院等都在这边,码头也在这边,所有码头下来的货,都由这边分流,外面的船来了,船上的人下来,也可以到军民服务中心购物,很近。
丁毅手上最重要的军队都在中部,营房把丁毅等将领们的住所团团包围,必竟丁毅是很怕死的,住在营房中间才安心。
就是每天一大清晨,兵士们出来训练时的大喊声,让他睡不了懒觉。
这也变相的是一种鞭策,让他在这个时代,不要再睡懒觉。
九月初,丁毅准备重组南营。
目前丁毅的亲兵有五十人,亲兵不算,全营另有战兵两千人出头。
中间有些人受不了训练的苦,还出现逃回旅顺其他营的事,但他们又补了点人,走走补补,保持在两千人出头。
这天上午,丁毅在训练司,为最近一批总旗以上毕业学员上完课后,每人单独谈了十分钟。
接着众人来到训练司的一个教室。
二十名总旗并排站在教室中间,个个站的笔直。
这批总旗基本都是原徐大堡兵马过来后提拔的,在训练司强化训练了一个月,在营中,称之为‘旅顺第三期训练队队员’。
“立正,敬礼。”随着训练司副司长高为民一声大喊。
全员立正,向丁毅抱拳,大声道:“拜见将军。”
丁毅面色严肃,浑然没有与他人时的嘻皮笑脸,脸上不怒而严,很有威严。
“好,众将士好,一个月训练,果然个个脱胎换骨。”丁毅看的点头,这些总旗下去,都能当班长用,训练军士绝对没有问题。
大伙面无表情,训练司很辛苦,能坚持下来的,都是真心想杀鞑子,也是肯吃苦的人。
“上刀。”高为民再叫。
有亲兵从后面托着一柄柄钢刀上前。
“常建刚。”高为民报名。
“到。”常建刚大声应答,往前一步。
丁毅脸上很严肃:“常建刚,26岁,徐大堡一役,守3号巷,站第一排,全队阵亡,死战不退,为后继兵马的到来争取了时间,常建刚,你打的好,是我旅顺的好男儿。”最后几个字几乎是大叫出来。
常建刚激动的都快哭了,双眼通红看着丁毅。
这时丁毅拿起一把刀。
腰刀用精钢打造,上面不但刻有每名总旗的名字,还有:“有进无退,血战到底”八个大字。
他亲手把刀交到常建刚手上:“我南营,有进无退,与鞑子,血战到底。”
常建刚的眼泪止不住的流出来,紧紧握着刀,哽咽到:“愿随将军,血战到底。”
这些刀,以后都将是旅顺南营的珍藏品,很多人阵亡,都要连着刀抢回来。
这是丁毅赐给的刀,是对将士们的一种无上荣耀。
给二十名新总旗赐过刀后,丁毅召集诸司开会,中层以上军官要员参加。
南营再次重组。
这次重组,比上次更细。
1司千总徐威,还是四个局,宋飞和杨永不在其中,被调了出来。
兵员多了一倍,兵员920人左右,兵员和以前组成已然不同。
徐威、许必成、肖永秋,王卫忠各一个局。
全军400枪盾兵,400铳兵。120名炮兵。
这样的话,每个局的兵力达到230,其中炮兵30,远远超过以前一个局。
丁毅这时以鞑子为目标,觉的明军以前兵力分布不合理。
明军以前一个把总近百人,上面再大的编制就是四五百人。
百人比后金一个牛录少,四五百人又多。
所以丁毅一个局放到230多人,与后金一个牛录相当。
以后一个局打一个牛录,妥妥没问题。
120个炮兵,还需要练弓箭,因为现在没啥炮,也没专术炮兵人才,每天有部份时间练打炮,抽一个时辰练弓箭。
第109章 囤木
丁毅想,目前他们对炮兵的技术要求还不高,实际是没技术,他的营只也只有佛朗机炮和普通铁炮,非常没技术含量。
等以后开始铸造野战炮,有合格的教官后,才能提升炮兵的技术含量。
即便如此,炮兵们每天抽一个时辰练弓也没有问题。
因为大部份时间,炮兵们的训练强度,远远不如步兵。
他对弓手们也没啥特别要求,能拉满弓,射的八\九不离十就行。
他不需要弓手和自己一样能百步穿扬。
因为很多时候,战时人员密集,闭着眼睛都能射到。
而且弓箭一射起来,有威胁和唬人的效果。
眼下炮兵还少,丁毅打算将来每局炮兵配到80左右,如果有了野战炮,至少得80人。
2司千总毛信,下面也是四局,毛信、何良武、周有根,马跃。
全军360枪盾兵,400铳兵,120炮兵,共计880人。
这样表面上看,1司和2司的千总都不像丁毅的亲信。
但是下面八个局,肖永秋,王卫忠,何良武,马跃四个局都算是丁毅的亲信。
徐威许必成也算半个亲信。
毛信和周有根都是原旅顺军。
丁毅也不担心掌控不了军队,大伙每天训练时,教员都在提醒他们,是丁大人供饷供粮。
每月发饷,再提醒一遍。
总旗以上都要经过训练司,个个单独和丁毅说十分钟话。
特别是徐威,许必成,毛信,周有根四个局里,总旗以上,基本都是原徐大堡的人。
这些人视丁毅为战神般的人物,个个崇拜的不得了。
所以丁毅虽然不亲自带兵,但对军队的把握牢的很。
另有两百人是张经的骑兵营人马。
骑兵营现在兵少,马少,丁毅陆陆续续这几个月搞了点马过来,才勉强配到两百。
赵大山依然任丁毅亲兵队长,兼情报司司长,宋飞任副司长。
眼下两人一块共事,将来丁毅打算让宋飞学习负责炮兵。
杨永,丁石头都在这司,一个跟宋飞,一个跟赵大山。
魏继业铳打的好,现在是丁毅亲兵副队长,他胆比较小,也不用上战场,他自然挺乐意的。
新成立财政司,司长阮文龙,姚新汉,陈有富跟着阮文龙,主要负责赚钱和财务分配这块。
另外海运司,建设司,后勤司照旧,就是内部分的更精细一些。
盐田,服务中心这块归后勤司,囤田归建设司,将来收粮后交后勤司统计,纳库。
这样相互就是分开的。
比如后勤司晒盐,出产后给海运司拿出去卖,回来银子交财政司管。
囤田司种田,粮交后勤司入库统计。
大伙分开干,做好本职。
其他明军囤田自己来,统计自己来,收了一千石,报上去说收了一百石,也没人知道真假。
新建医学司,有医院和学院组成,分别有赵理和宋哲负责。
平时负责全营伤病,和文化学习,战时,医院在每局派医士五人跟随。
但文化学习的事,丁毅打算往后延一下,大概要等后金第一次入关战役结束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