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明镜要高悬
- 入库:04.13
对面的明军是傻了吗?
因为双方距离才两百米,这会他们的马速还没加速到最高,必竟冲剌的距离太短了。
但后面这八十米,正常来看,最多五秒钟差不多能到明军阵前。
胜利,也就在这五秒钟内。
明军的脑袋已经在向他们招手。
后金军的脸上全部涌起狂喜之色。
可就在这时。
“开火”随着王卫忠一声令下。
砰,对面第一排铳声大作。
七十米。
砰砰砰,最少五名骑兵纷纷摔倒。
他们就像在疯狂的冲疯中,猛的撞到一堵铁墙,狠狠的撞击下,马匹滚倒,他们飞跌。
有些人还没落地就已经惨死,更多的人活活摔死。
在这样高速的冲击和摔落下,就算穿着铁甲也要被摔死或重创。
砰,第二排铳声接着响起。
五十米。
七八名骑兵再次落叶般被扫倒,现场惨叫声已经和马蹄声交织在一起。
砰,第三排铳声再响。
三十米。
扑通扑通,除了一名骑兵,其余全部摔倒。
最后一名骑兵还继续往前冲。
二十米。
砰,王卫忠一铳打在他的胸口。
扑通,这人从马上飞出,尸体在地上连续的翻滚,一路滚到丁毅的马脚下面才停。
他一个翻身,脸正好在丁毅脚下,他双眼瞪的老大,死不瞑目的看着丁毅。
正是那哲朗。
“嚅”场上有无主的战马在悲鸣,空中烟雾漂动,整个战场除了惨叫声外,再无别的声音。
扎巴在后面看的目瞪口呆。
从冲锋到全军覆没,仅仅十秒钟不到。
最后八十米,五秒钟。
短短五秒钟的时间,形成地狱般的死亡通道。
二十名精锐大金勇士,在五秒钟不到的时间里,被人像杀猪杀狗般的杀死了。
他知道丁毅阴险下作,也知道丁毅是明军中为数不多敢与大金血战的明将。
但是他不知道,这才几个月不见,曾经只敢在堡中偷袭下作的明人,已经敢和他们在野战中堂堂正面的血战。
以前他是防守官,只敢在堡中防守,如今成了都司,敢与他们野战,将来成了总兵,岂不是要带兵灭我大金?
这人不杀,我大金早晚亡在他的手上?
扎巴的内心再次涌起这种强烈的感觉。
他惊怒交加的看了眼前面的丁毅,无尽的羞辱和愧恨涌上心头:“总有一天,我要誓报血仇。”
驾,他调转马头,再也没有勇气看那些大金勇士一眼,疯狂的夺路而逃。
战场上一片狼籍。
战马在嘶鸣,后金兵在惨叫。
丁毅神色自若,赵大山在身后脸色凝重。
他以前是弓兵,也不喜欢用火器。
自跟丁毅从大兴堡跑出来后,丁毅每次对战,都很重视火器。
在旅顺驻军后,更是大力发展火器。
他当时很不明白,必竟大部份后金军,都不是被火器所杀。
今天第一次看到三段式的正面对敌,终于明白丁毅为什么这么重视火器。
“搜索战场,小心鞑子装死,补刀。”此时王卫忠一声令下。
铳兵们很快得到命令,纷纷收起铳,拔出身上的短剑。
按平时的训练,三人一组,走到鞑子身边,先看中枪伤口,伤在要害处的,基本没什么问题,没在要害处的,就要小心。
然后会有两人按着鞑子伤兵,另一个直接一剑抹在脖子上,顺便把脑袋给割下来,接着收集鞑子的甲衣,甚至靴子,头盔等物。
后金战兵的衣甲都比现在明军的优质,丁毅军中制衣了几个月,还没全员配上,很多人还是能用到鞑子的衣甲。
很快,现场收缴一空。
得到八匹完好的战马,另收到银子一百多两。
丁毅按现在他军中的规矩,上缴大营一半,另一半现场参战的铳兵平分。
铳兵们一阵欢呼,大为兴奋。
丁毅这时脸色严肃的对王卫忠道:“兄弟们打的很好,我看有些兄弟很有把握,射人不射马,证明大伙平时,练的很不错。”
王卫忠咧着嘴笑,他是真憨厚,被丁毅说的有点不好意思,扰扰头。
必竟大部份铳兵,都是他带着训练出来的。
“但第一铳的距离,有待商榷。”
“鞑子刚才距离咱们比较近,加速时间短,他日若在战场,一里之外冲锋,骑兵的速度,可以提到最高。”
“刚刚第一铳好像接近了七十米,三十比二十,最后还有人冲出来了,很是危险。”丁毅缓缓道。
他的鲁密铳,一百米都能破铁甲,刚刚王卫忠是放的太近了,但考虑到一百米命中率较低,也能接受。
如果在一里外冲锋,最后八十米的速度肯定像闪电般的,七十米才开枪,明军军阵,肯定要被冲到。
王卫忠赶紧点头:“俺刚才,第一次指挥,有点紧张,忘记看距离了,而且---而且鞑子兵少,队形比较散,俺想着,放近打,准些。”
刚刚第一波打的并不好,十铳才打下五个,所以王卫忠放近打,也有放近的原因。
丁毅马上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
“你们是铳兵,这要你们在实战中,不断的总结,找到最好的射击距离和时机。”
他并不一言堂,马上也认可王卫忠的理由,赵大山在边上听的一脸信服。
第113章 以后,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
不是什么上级,都能听从下面的话。
有的领导那管对错?我怎么说,你怎么做就行,那这么多废话。
正因为前世的丁毅,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遇到过太多这样的领导,所以他现在,很乐意听从下属的正确意见。
即使他们说错了,丁毅也不批评,因为他相信,大部份做为下属的人,除了需要领导的认可外,更需要得到领导们的尊重。
赵大山这时凑上来:“俺们一局一百铳兵,鞑子一牛录三百人,大人,俺看这铳兵这么厉害,应该多弄点才是?一个局对一个牛录,一百怕是不够。”
丁毅摇头:“差不多够了。”
“局对牛录的战场,一般不会太大。咱们分三排,每排三十多人。”
“鞑子正面也只会这么多人,不可能三百人一字排开成长蛇阵往前冲的。”
赵大山想想,好像有道理。
“现在受限于铳的速度和射程,打骑兵不好打,所以要有长枪兵。”
“长枪兵,用的好,可以克制骑兵。”
“以后铳的技术完善了,就可以慢慢舍弃长枪兵,全部用铳兵。”
说到最后,丁毅看看大伙:“你们都要记住,这个世界是会变的。”
“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们,都用骨头,兽骨当武器。”
“然后学会用石头做石斧,石刀。”
“再接着,发展到用铁器。”
“青铜器。”
“钢刀。”
“现在,更是有了火器。”
“我们汉人智慧无限,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我断定,以后这天下,必将是大炮和火器的天下。”
众人神色肃穆,很认真的听着,记着。
阮文燕则一脸崇拜。
很快大伙回堡,关上堡门,挖出佛朗机炮后,搬运到船上,那炮挖出来容易,搬运挺费力的。
大伙好不容易弄上去,已接近天晚。
当下,丁毅决定就在岸边船上过夜,第二天再启航。
如今九月,天气正热,吃过饭后,很多人都直接跳到海里游泳洗澡。
丁毅站在船头,看着大伙在水里戏嘻,也跃跃而试。
但他也很快发现有一小半人没下水,一问才知道都不会。
“回旅顺后,安排全军海训,每个人,都要学会游泳。”丁毅马上对赵大山道。
赵大山当即记下。
魏继业一脸黑线:“俺也要学啊?”
“你不学可以,去局里。”丁毅沉声道。
“不要,俺还是跟着大人。”魏继业马上摇头。
赵大山等人大笑。
突然。
扑通,船尾一声巨响,船头的明军突然起哄。
‘哇吼’大伙都很兴奋,有人想往后面游。
赵大山一看,脸都绿了,立马大叫:“都往那边,不许过去。”
“吼。”大伙哈哈大笑,果然没敢过来。
赵大山转头,发现丁毅脸上在笑,没生气,顿时长舒口气。
原来是阮文燕,从船尾跳下了海。
兵士们虽然知道阮文燕可能是大人的女人,但看到美女跳下海,也是情不自禁的起哄。
“大人。”赵大山这时嗡声嗡声道:“天气闷热,您也洗个澡吧。”
魏继业赶紧点头。
憨厚的王卫忠一脸呆滞,大人洗澡,要你们说干嘛?
丁毅站原地想了想,一本正经的道:“是出了满身汗,俺也要洗个澡了。”
“好的。”赵大山咧着嘴笑。
他转身到船头,用头指向徐大堡方向:“兄弟们都排好队,俺来下令。”
“谁第一个游到徐大堡,赏银二----一两。”
“哇吼。”明军们都兴奋大叫,开始列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