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席卷天下 (明镜要高悬)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明镜要高悬
- 入库:04.13
“王民。”
“在在”
“袁田。”
“在在”
“你们房子就在这里,左边王民的,右边袁田的。”
王民脸色不好看,袁田则是大喜,还多看了两眼王吉儿。
“这边距离南城门不到三百米,你们的田都在城外。”
“王民二十亩,袁田十亩,这是堡长卢卫清,到时会带你们看田。”
“牛和农具,堡里会统一配发,如果自己不种,需申请佃户,你们应该都懂的。”
“明白明白。”两人纷纷点头。
“工匠坊每天清晨七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每七天休息一天,遇战事,不能休息。”
兵士说了很多事,两人也不知记不记得住,拼命的听和记。
袁田很快觉的这里规矩很多。
这里不能随地大小便,要到指定地方去,第一次抓到打屁股,第二次扣钱,第三次就驱逐了。
不种田的人,不能出城,所有种田的事,有佃户去干。
这意味着他们不种田的人,以后看一眼自己田的机会都很少。
只有今天和堡长去看一次自己的田,以后不种田,都很少有机会来看。
当然,看不看田无所谓,只要有粮收就行。
但兵士也说了,如果因为后金入侵,损坏了良田,丁大人会给每人供吃,反正不会饿死。
平时休息他们也不能乱走,城里有专门的商业街,可以去那消费和购物,但不在城门那条街道。
兵士说了一大堆后,也不管他们记不记得,就走了。
堡长卢卫清乐呵呵的上前,带他们去看自己的田。
三人跟着堡长出城,这边距离城门很近,才二百多米,出城几十米就是他们的田。
此时正当五月底,夏播的时候,出了城就看到好多佃户百姓在种田。
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小麦叶。
他们的田也刚被种上,两个佃户还专门过来和他们见了面,算认识下。
王民和袁田都挺了挺胸,眼下自己都是有佃户的人了,是主人了,哈哈哈哈,好不得意。
看完田后,堡长带他们回去,王吉儿问,我能不能到处转转。
“不行,回城。”堡长道。
众人无奈,只好回城。
回城后,堡长告诉王吉儿,她被安排在一家酒楼工作,过几天会有人来带她去。
王吉儿乖巧的点了点头。
三人就在复州住下,他们边上还有空房,后面陆续有人过来,王民很快知道,这片住的都是工匠和家属。
他们每天一起到工匠坊,然后所有人学习打制鲁密铳。
其间有人提议,这鲁密铳的铳壁会不会太薄?使用时间怕不长?
马上有人道,这个你们不用管,就按这规格打。
不多时,提出这问题的工匠不见了,听说调到别处去了。
王民很快发现这袁田根本不会打铳,或者说手艺很差。
但袁田很狡滑,刚进作坊时,匠头问他们都善长什么,袁田说善长打磨,自己在当军匠时就是打磨的。
打磨这步比较费时间,但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工匠都不愿意干,太费时间,一般的匠头们,前期都让学徒工干,后期精修才自己出手。
于是袁田被分配到打磨。
他前面慢慢打磨,到要精修的时候,就给手艺好的工匠,居然也能在里面混下去。
王民事后问他,你到底学了多久?
袁田呵呵一笑,我才当了三个月学徒。
王民嘴角微抽,不敢相信,却又不好举报他。
住下十几天不到,突然有天晚上,外面十分吵闹,接着有人敲门,所附近所有人都敲醒。
大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到了外面一看。
原来是袁田晚上起来小便,没跑到远处的厕所,就在墙角小了,不料被巡逻的士兵抓住。
那厕所距离他们也不远,就二十几米。
袁田觉的晚上没事,没想到正好被抓住。
兵士们很严肃,把袁田当着众人面按在地上,噼里叭啦一顿大板子,抽的袁田哇哇大叫,惨叫连连。
王吉儿看的瑟瑟发抖,估计现场以后没人敢这么干了。
事后,有城中医士来给他上药,上药时,王民想了想,带着女儿走了过去。
医士正在问他有没有家人,袁田哭着说没有。
医士转身看到王民,便道:“以后每天要帮他上一次药,你让你女儿到医士馆一拿药,你帮他上下。”
“啊,我啊?”王民很为难。
“很简单的,我教你一下。”医士道。
“我来吧。”王吉儿突然道。
原本大哭的袁田突然不哭了,眼睛直勾勾盯着好,看的王吉儿微微脸红。
医士也不客气当场教了王吉儿一下,还说七天后,他会再来看看。
王民和王吉儿看着袁田屁鼓上全是血肉模糊,这顿时打的真是不清。
等医士走后,袁田哭着大骂:“什么狗屁东江军,撒泡尿都这么打,打死人哟,早知不来了。”
“嘘,袁大哥你慎言。”王吉儿柔声道。
“干嘛,说话都不让人说了,我非要说,狗屁东江军。”袁田大骂:“最好被鞑子灭了才好。”
嘶,房中两父女面面相觑。
第406章 上次也是白天呐
旅顺,赵大山和阮文龙坐在一起,正看桌上一堆资料,上面写了很多字。
赵大山这几年很认真学字,除了不会做诗,眼下识得了好多字,是旅顺营里所有军将中,认字最多的一个。
情报司在他和路超的带领下,也是发展迅速,最远的据点已经到了济南,京城,南京等大城,甚至福建泉州,福州都有。
这次赈灾,情报司各据点出钱不出面,请人完成,做的也很成功。
赈灾的目的,就是引流,把各地灾民,往东江镇引。
赈灾的同时,还能把据点和眼线往更远的地方放。
不得不说,这几年东江情报司的发展,赵大山做的很不错。
他其实一直是想带兵的,丁毅就是手上没有替他的人,暂时压着他,丁毅的打算,等路超再稳重点,可以放赵大山出来。
路超干事不错,有激情,但没有赵大山稳重。
“这个,这个,还有这个,这个。”赵大山这时点出四个给阮文龙看。
“这四个看起来比较特殊。”
“这家三口人,两大一小,据说从河南来的,男的说识字,能做先生。”
“咱们的人,有次听到他女儿叫错了爹爹,她女儿七岁了,应该不会叫错。”
阮文龙点点头:“安排在复州还是金州的?”
“先放金州看会。”
“这个叫王民,说是从大同来的,会打铳,他女儿挺漂亮,匠作局的消息,王民打铳的手艺不是很在行,应该学了才一两年。”
“女儿漂亮也是问题?”阮文龙奇怪的问。
“兵荒马乱的,一路过来都没事?”赵大山沉声道:“不管有没有问题,都要当有问题先看着。”
“有道理。难怪丁大人最相信你。”阮文龙笑道。
---------
六月初,丁毅和阮思青和船队来到松江。
上次出远海往这边,已经是两年多前的事了,这一年丁毅东征西讨都没有时间下海。
不知为什么,刚从船上下来,他脑子里就闪过徐氏欲拒还迎的表情和羞涩的小脸。
想想自己占了偏宜后,两年多时间没来,好像挺对不起徐夫人的?
当天他也不客气,大摇大摆带着一队人马去了徐府。
徐府门口家丁看到丁毅来了,先愣了愣,然后有人好像认出了丁毅:“啊呀。”
那家丁一声怪叫,转身就跑进府里,把丁毅弄的莫名奇妙。
余下的人也没人敢拦他,眼睁睁看着他带人直进直出。
不多时,里面有波人快步而来。
两波人在一个院子里相遇。
迎面丁毅就看到两个美女。
徐夫人还是那么美艳,她衣着单薄,姿态动人,当与丁毅对视的一眼,先是娇羞,接着是嗔怒,然后是委屈,那种女儿家的小心态,完全在她的眼中展现出来。
你睡了一下,两年多没来,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的,想必徐夫人心里,就是这个念头。
丁毅凝神看过去,眼中的神色也飞快的变化着。
关切,心痛,思念,万般的柔情在他一双眼睛中不断的变化,最后他不顾四周众人,大胆的往前,一把握住徐夫人的手。
嘶,徐府的家丁丫环们一脸不可思议,很多人赶紧低头。
丁毅身后的阮思青和亲兵们也纷纷转身。
徐夫人小脸通红,但不知道为什么,心中一片火热,眼睛热泪盈眶,有种要哭的冲动。
丁毅长长舒了口气,柔声道:“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徐夫人,你可还好吗?”
徐夫人眼泪止不住的狂涌出来,委屈的脸都变形了,但她很要强,也没说什么,使劲点了点头。
“走,里面说。”丁毅扶着她的手往里面走,徐夫人一言不发的跟着。
此时他才发现,边上有个也挺漂亮的小娘,正在打量着自己和阮思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