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爱做梦的乌贼)


  而这个案子又把同在河南的赵王也牵扯了进来。
  然后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般,越来越多的皇室和勋贵被牵扯其中,其中罪行严重的统统被朱元璋削去爵位,废为庶民。
  不严重的也爵位降级,听候安排。
  等时间到了嘉靖四十七年,身在京城的文官们这才惊觉,整个大明的勋贵、皇室竟然被圣上生生的削去了六成。
  这些人的田产基本都被收归朝廷,然后租给无地的百姓去种。
  只这一项就让整个大明越来越严重的人地矛盾缓和了许多,许多地方的农民起义也因此消弭于无形。
  当然也不是所有勋贵都倒霉,很多有能力的勋贵甚至皇室子弟在这一起大动荡中脱颖而出,开始进入军队,真正掌握军权。
  而这也是这一场削藩能进行的悄无声息的原因。
  因为朱元璋并没有站在所有勋贵藩王的对立面,他把这演变成了一场勋贵之间的内战。
  最终脱颖而出的,是经历了血火考验的全新勋贵集团。
  而且是完全为他所用的勋贵集团。
  “真的很难想象,陛下真的做成了!”
  “他真的把勋贵集团大清洗了一遍,而且还把皇室这个负担从朝廷的身上卸了下来。”
  “我侍奉陛下二十多年,真的很难想象,陛下竟然有这样的魄力和能力。”
  “让皇室子弟掌军,整个大明朝除了洪武大帝,就连永乐帝都不敢这么做?”
  徐阶的府邸之中,徐阶和张居正这一对师徒相对而坐,正在交谈。
  “是啊!”
  “当今圣上的确有洪武遗风,大明中兴近在眼前了。”张居正也点头,他很赞同这一观点。
  甚至现在京城已经有传言,嘉靖皇帝性情大变,乃是因为太祖显灵。
  要不然实在解释不了,修了二十多年仙的嘉靖皇帝为何会突然性情大变,而且做事手法和洪武大帝这么像的原因。
  “你说陛下会就此收手吗?”徐阶问道。
  “恩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张居正笑问道。
  “陛下已经彻底捋顺了勋贵,掌控了全国的军队。”
  “你说若是有下一个目标,他会对准谁?”徐阶问道。
  张居正叹了口气:“恩师,我觉得有时候我们还是要顺应大势的!”
  听到张居正此言,徐阶顿时沉默。
  他何尝不知道什么叫大势。
  就在陛下在这边大杀勋贵的同时,东南沿海陈洪带着东厂同样也在掀起大案,通倭案至今还在延续。
  陈洪已经杀了最少三万人了。
  现在整个东南沿海已经到了谈陈洪色变的地步。
  据说陈洪的名字已经可以止小儿夜哭了。
  这两年每天都有无数的奏疏弹劾陈洪,但全部都被圣上留中不发,这意味着什么徐阶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陛下显然在两年前就已经在为下一阶段布局了。
  其目的昭然若揭,绝对是对准东南士绅来的。
  这就是张居正口中的所谓大势。
  而这样的大势也是徐阶最不愿意看到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摊牌了,我是朱元璋
  现在的内阁一共有五个人。
  严嵩的首辅,徐阶的次辅,张居正、高拱、李春芳的阁员。
  其中首辅严嵩现在属于独夫,他在官场中的名声已经彻底臭大街。
  遭到了之前严党和清流党的一致唾弃。
  但奈何他依然被朱元璋力挺,所以首辅干的不亦乐乎。
  而下面的张居正和高拱是改革派,经过两年的磨合,都已经和朱元璋有了一丝政治默契。
  剩下的李春芳和徐阶都属于南方人,家中都有桑田万亩的那种。
  当然若说他们和倭寇有勾结也不尽然。
  他们这些种地大户只是掌握了生丝而已。
  根据陈洪的调查,这些人以徐家为首一共有八家,这八家之间已经组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
  出售生丝都是统一定价,统一售卖。
  因此他们是掌握了丝绸的议价权的。
  他们只管把生丝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东南沿海的大海商,当然他们很清楚这些海商把生丝织成丝绸之后,肯定是要走私的。。
  但这和他们是没有关系的。
  作为耕读传家的坐地大户,朝中又有人做高官,他们不屑去做商贾之事。
  他们只管售卖生丝,以及在适当的时候影响朝廷大政走向。
  但他们却一直是这条走私链的最大受益者。
  经过陈洪这两年的探查,整个丝绸走私网络中,以徐家为首的种桑大户们其实是最赚钱的,他们几乎赚取了这条利益链条中的六成利益,剩下三成是沿海海商,最后一成才是那些把丝绸运往倭国、东南亚等国的海盗集团。
  真正和倭寇勾结的也是这些处在海盗和东南大家族之间的海商。
  所以陈洪这个通倭案即便再查也查不到徐家头上。
  当然现在这些东南大家族的日子也不好过,常遇春的皇家海军舰队封死了东南沿海,彻底封闭了海贸。
  这些大家族的丝绸走私不了,只能往国内销售。
  但国内消化不了这么多的丝绸,所以只能降价,而且是一降再降。
  在走私贸易最猖狂的嘉靖初年,一匹丝绸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十两银子,而现在直接腰斩到三两。
  这个价格已经没有种粮食赚钱了。
  即便这样,那些东南大户手里依然堆积了无数的丝绸卖不出去。
  但徐阶等人对此毫无办法,有句话说政治是军事的延续,在东南沿海倭寇被肃清的那一刻,这些东南沿海的大家族就已经失去了最重要的筹码。
  完全没有了和当今圣上讨价还价的资格。
  怎么办?
  只能妥协。
  于是这两年的朝堂上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十年前的开海派变成了保守派,建议朝廷继续封闭通商口岸,先把东南沿海这些种桑大户挤死再说。
  而那些本来的保守派,现在却是变成了最激进的开海派,其言辞之激烈,仿佛不开海大明就要亡了一般。
  其实朱元璋明白,他们这是真的急了。
  若是东南沿海的大明海军再不解开封锁,允许商贾贸易,他们的桑田就要全部毁掉,改种粮食了。
  若真这么做,那损失可就大了。
  所以他们宁愿给朝廷缴税,也要打开渠道,把这些丝绸卖往他国。
  朱元璋其实也没有想要赶尽杀绝,毕竟东南沿海除了这些种桑大户之外,更多的还是那些小桑农。
  如果丝绸真的持续降价几年,那些大家族虽然会伤筋动骨,但真正要遭受灭顶之灾的是那些桑农。
  这就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了。
  所以最终经过几天大朝会的激烈讨论,他最终还是松口,同意了徐阶在沿海放开通商口岸的提议。
  然后这一政策就被以极快的速度执行了下去,再没有受到任何的掣肘,引起任何的骚乱。
  “太祖,这也太神奇了,从弘治到正德再到嘉靖,关于是否开海,朝廷进行了无数次争论,但没有那一次像这次一般进行的这么顺利,直接就搞定了的。”
  “我真不明白,这是为何?”西苑之中,嘉靖皇帝满脸神奇的看着从东南发过来的奏疏。
  经过那边锦衣卫的汇报,开海两个月,各个口岸的税银就达到了三百八十万两。
  要知道这可才仅仅两个月而已。
  若是这么持续下去,一年岂不是能收税两千万两。
  这已经是去年整个大明税收的五倍了。
  “因为我们手里有一只强大的海军,有刀在手,便再没有人胆敢给咱呲牙。”朱元璋沉声道。
  “像你那样,有点钱就修宫观,就用于享受,那些文官自然敢在你面前阳奉阴违。”
  “现在你让严嵩、徐阶再给咱耍个手段试试?”
  “咱说杀他全家就杀他全家。”
  “太祖是我之偶像。”
  “臣孙佩服的五体投地。”嘉靖皇帝一脸崇敬道。
  “行了,别拍马屁了,去叫严嵩他们都来吧,咱有大事情要宣布。”朱元璋道。
  “好嘞,臣孙这就去安排!”
  嘉靖皇帝闻言乐颠颠的一笑,立马一溜烟的跑去传旨去了。
  现在他对太监的工作已经相当纯熟了,办起事情来滴水不漏,又快有好,弄的吕芳、黄锦等人相当幽怨。
  嘉靖皇帝把他们的活都抢走了,他们面临极其严重的失业危机。
  等嘉靖皇帝一走,朱元璋直接伸手一挥,面前顿时便有一个巨大的传送门出现在面前。
  “朱标、朱棣、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等一大批大明初年的文臣武将便从后方走了出来。
  “父皇!”
  “陛下!”众人恭敬行礼。
  朱元璋一挥手让众人起身笑道:“让你们来是见一见嘉靖朝的这些文臣武将,未来说不定就要一起共事了,等下你们认识一下。”
  众人闻言心中滋味各不相同。
  朱标倒是无所谓,他来过这边已经很多次了。
  朱棣没来过,但他心心念念过来已经好久了。
  嘉靖皇帝这个不肖子孙把他的庙号从太宗皇帝改成明成祖,把他和朱元璋并列为二祖。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