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把系统借给洪武帝 (爱做梦的乌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爱做梦的乌贼
- 入库:04.13
“当然,只是赐田而已,你们具体种什么咱不管,但该缴税还是要缴税的,明白吗?”朱元璋笑道。
“明白!”这一次众人回应的声音格外响亮。
这一场闭门军事会议开了整整两个时辰。
除了参与其中的将军之外,没有人知道具体的内容是什么。
但守在大门外的吕芳和黄锦却是都能清楚的感觉到,当这些将军们走出大殿的时候,脸上的表情是带着激动与迫不及待的。
显然朱元璋又允诺了大家什么振奋人心的承诺。
而很快,当这些将军们把会议内容一层一层的传导下去的时候,无论是明初还是朱元璋在这个位面刚刚整肃过的京师三大营官兵同样开始激动起来。
所有人都摩拳擦掌,准备为了大明以及自己的美好未来大干一番。
而也就在军队被朱元璋调动起积极性的同时。
朱标提出的三条改革之法也很快就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广了下去。
不同于原本历史上的张居正改革。
那时候的张居正属于单打独斗,他就像一个孤独的斗士,和整个大明的体制、士绅、官僚,甚至是皇权战斗。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了大明朝他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居正是一个英雄,他的改革也是悲壮且带着血泪的。
但现在改革不再是张居正一个人的事。
严嵩、徐阶被推到了最前面,而真正做事的张居正和高拱反而隐身到了幕后,这样以来他们遭受到的反噬瞬间就小了很多。
至于严嵩和徐阶,他们就是朱元璋为天下士绅竖立起来的靶子。
其作用就是吸引火力,避免张居正和高拱的改革被这些人打扰。
而这样做的成效也是显著的,无论是考成法还是一条鞭法都在有序的推进。
连带着大明新式宝钞也开始在这个位面逐渐推广开来。
不过触动官绅利益最大的一体纳粮政策还是受到了阻碍,正如之前高拱所担心的那样,这个政策一经推行就受到了所有地方官员的集体抵制。
在发现朝廷铁了心要推行此策的时候,直接就有三成的官员挂印而去,以此表达自己拒绝配合执行这个政策的决心。
而且随着这个政策越发深入推广,越来越多的官员开始弃官而去。
徐远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
他本来是七品官,家是南直隶地主,家里有上万亩良田。
他做官儿一个月俸禄才几两银子而已,但家里上万亩良田一年的税收却比他当官一百年的俸禄还要多。
他怎么可能支持这样的政策。
在听到所谓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的第一时间,他直接就把官印一挂,自动离职回家了。
而且他还积极的呼朋唤友,告知同乡、同党、同僚,大家一致约定用辞官向朝廷做出抗议。
在徐远看来,只要辞官的官员够多,朝廷自然会收回成命的。
毕竟大明还是需要他们来进行治理的。
再说了,他们作为士大夫乃是与圣上共治天下的,他们也算是大明的半个主人了,这个天下岂有向主人收税的道理啊?
这很没有道理。
对于这些人的想法,朱元璋自然清楚的很。
对于他们的诉求,朱元璋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先从明初调遣官员过来接替这些辞职官员的位置,然后直接派遣锦衣卫把这些官员统统抓了起来。
三法司对他们的判定是渎职,其结局是流放一万里。
当接到这个审判结果的时候,所有弃官归乡的官员都惊呆了。
大明最远的流放距离也只是三千里,就这已经是流放到天涯海角去了,这流放一万里是什么鬼啊?
而且朝廷也是真敢啊!
现在辞官的官员已经达到了六成,难道朝廷真要把大明六成的官吏直接流放戍边不成?
到时候谁来替陛下管理大明朝啊?
这个问题朱元璋显然不需要他们来解答,而且他们很快就没有功夫想这些了,因为他们很快就会明白流放一万里的真正含义。
徐远最终被整编分配到了一只大明新军之中。
然后随着这些新军乘坐战舰离开大明,驶入海洋。
两个月后,他出现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大地之上。
“这是哪?”徐远下船之后,茫然的看向四周。
然而正在这时,远处一群黄皮肤穿着兽皮拿着木棍的印第安土著满脸好奇的朝着他们围拢了过来。
“徐先生,下面就看你的了。”
“你的任务,把大明的文明之光播撒到整个美洲,让美洲人变成我大明子民……。”一个将军笑着拍了拍徐远的肩膀开口。
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的粮食危机
儒道四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对应的四道儒家儒术分别是天问、守心、慎言、独法。。。
其中独法就是平天下诗词,这个是对儒道超凡者实力提升最大的一种儒术,只要掌握,便可通过书写一些耳熟能详的文章,赋予这些文章多种多样的超凡能力。
比如胡宗宪最拿手的《正气歌》,一经施展可以让超过三万的普通人变成超级战士,不惧怕伤痛和疲劳。
李白的《将进酒》使用之后可以让儒术范围内的所有人进入醉酒状态。
而相比起独法的强大,剩下三种儒术对于超凡者本身的实力提升就没那么大了。
甚至可以说,这三种儒术对战力的提升几乎为零。
但儒道才气这个超凡体系的强大之处本来就不在打打杀杀上,他强在对于思想的改造。
朱元璋确信,这三道儒术若是用对地方,作用会超乎想象的大,甚至大过独法。
比如儒术天问的作用是震慑人心,让人无法隐藏心中想法。
这在针对那些还未开化的异族的时候格外好用,因为利用这道儒术可以快速了解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并且借此做好应对之策。
而儒术守心刚好相反,可以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不被各种外来事务干扰,同时能够抵挡天问的儒术效果。
这道术法看似没什么作用,但守心还有一个小效果是可以让自己变得自信、变得极具感染力、亲和力。
这就让学会这道术法的儒生可以快速取得那些异族的信任,而不是敌视。
最后一道儒术慎言可以声传百里,可以禁绝儒术范围内所有声音的传播。
这就很好解释了,这对应的是宣传,可以让更多的异族沐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中。
徐远作为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儒道修为只到齐家境。
所以他掌握的只有天问和守心两种儒术。
但只这两道术法也足够用了。
在这片土地半个月后,在那位小将军带着几百个人一举击溃印第安人上万的部队之后,他利用儒术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笼络了一大批印第安人的信任,
然后开始展开教化。
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有很大一批的印第安人学会了简单的汉语交流懂得了简单的汉家礼仪。
这对徐远来说可谓是相当振奋的消息。
现在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
而且充满干劲。
当然他并不觉得自己这是因为刚来的头几天因为不配合差点被饿死,而不得不向那些满脑子都是肌肉的武夫低头。
他只是真的找到了教化万民的的乐趣,同时也从其中获得了偌大好处而已。
在大明,儒道境界想要提升有两种办法。
第一是入朝为官,替当今圣上牧守一方,儒道境界会随着官职的提升而提升,而另外一种提升的方式就是教化。
只要你教化了足够多的人,让更多的人能够明礼知法,儒道境界同样会提升。
而现在他在做的事情不正是教化万民吗?
虽然这些人是异族,但经过改造之后,同样可以成为合格的大明子民!
当然出将入相那样的程度达不到,也根本不需要,那些武夫显然也并不是真的要教授这些印第安人多么高深的儒家知识,让他们有参加大明科举的能力。
他们只是需要一大批懂得汉语,被彻底汉化的劳动力而已。
对此徐远是无所谓的,因为即便只是教一点汉语、让这些野蛮人懂一点汉家礼仪,同样能让他获得儒道境界上的提升。
在现在的大明境内,他一个小小的七品官,教化万民这样的事情根本就轮不到他去做,但在这里,他就是学问最高的。
看着那一双双求知欲极强的眼睛,徐远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名满天下的平天下大儒之后的场景。
这让他产生了无穷的动力。
一年的时间眨眼而过。
这一年的时间里,大明出征征伐世界的各路大军捷报频频。
美洲这边的战场只是全球的一个缩影而已。
大明新军在朱元璋勋爵赐田的土地政策刺激下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行动能力。
欧洲刚刚露出一个苗头的大航海时代直接被大明皇家海军的大舰巨炮碾碎。
美洲、澳洲、非洲、乃至整个世界,全部都匍匐在大明海军的淫威之下。
相似小说推荐
-
君临法兰西 (孤山钓雪) 起点VIP2022-11-20完结87.23万字 6.05万总推荐安宁穿越到了平行时空的1780年,本来他想着利用对历史了解骑个...
-
我在大唐有后台 (山下出水) 起点VIP2021-10-08完结大唐第一苟,万事稳一手。数九严寒,路有冻死,当所有人全都躲在家里烤火的时候,顾天涯在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