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十九了吧。”
“回叔父话,是的。”
陈云甫便点点头,嗯出一声来:“十九,大小伙子也该成亲了,你婶娘前几天和我提过一嘴,说也该给你考虑一门婚事了,大明,总不能一直没有皇后。”
听到陈云甫意为自己许婚,朱允熞的表现就远比陈景和要懂事的多,他起身作揖。
“一切都听叔父的。”
“思韵吧,孤觉得你俩挺般配的。”
朱允熞抬起头,有些惊愕的眨眨眼。
这陈云甫口中的思韵,叫陈思韵,听姓也能猜出个大概,是陈云甫的二闺女,巧儿所生,今年十六岁,要比陈景和小四岁,比朱允熞小三岁。
让陈思韵嫁给自己做大明的皇后,朱允熞到不认为这是陈云甫打算进一步控制他们老朱家,因为陈云甫完全没这个必要。
“在孤眼中,你和景和他们一样,都是孤的孩子,思韵嫁给你之后,你就是孤的女婿,老百姓还说过,女婿能顶半个儿嘛。”
陈云甫起身,把朱允熞重新拉回到椅子内,轻拍后者肩头:“你成亲之后,孤就可以更名正言顺的将你带在身边,一些事,可以慢慢交给你来处理。”
“那景和哥呢?”
“胡嗣宗和孤说,说广东的情况复杂,担心景和去了无法处理好,可他若是连广东的局面都招架不住,那又何谈处理好国家的大局呢。
让他在广东好好锻炼吧。”
朱允熞的眼中满是不可思议。
若说陈云甫将自己和陈景和调一个位置,自己去广东从县令开始锻炼,把陈景和放到中央,那朱允熞一点都不意外。
而现在的情况却是完全相反。
这一瞬间,朱允熞都怀疑自己和陈景和到底谁才是陈云甫的亲生儿子。
不过换言之,这大概是因为陈云甫更重视陈景和吧。
毕竟给了后者真正锻炼的机会。
“孤已经决定在全国铺设马车轨道,这是一项极其浩大、青史未有的国家工程,事关我中州几千年的基业,孤要亲自把关。”
陈云甫和朱允熞说起这件事来:“宋晟那边只要将德里攻下,杨士奇会立马启程动行赶往印度,彼时,这项工程就会在第一时间启动,到那个时候,你就要替孤坐镇中枢来处理国政,孤会让胡嗣宗、杨荣他们辅助你。”
“孩儿怕自己做不好。”朱允熞诚惶诚恐的说道:“叔父创下的盛世,早已非汉唐可以媲美,孩儿年幼稚嫩,哪里有能力掌控大局。”
陈云甫安抚道:“你不用担心,小事的话你可以多听听胡嗣宗他们的意见,大事就上军政院讨论集体表决,如果实在是悬而不决的,再和孤说。”
朱允熞本想着继续拒绝,却被陈云甫打断。
“就这么定吧,你先回宫。”
“...是,孩儿告退。”
话以至此,朱允熞便是心中再如何惊疑惶恐,也只好硬着头皮接下,起身离开。
他前脚走后,书房中便出现一人,正是杨士奇。
后者望了一眼书房的门,坐到陈云甫对面,小心翼翼。
“大王真的决定释政于皇家?”
“允熞是太宗的子嗣,日后也是孤的女婿。”陈云甫点了点头,眼神中有着温柔和慈祥:“孤当然要让他接手国政。”
杨士奇焦急道:“可如此一来,太子那,大王,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啊,若是二帝相争,与国有大害。”
“孤何尝不知?”陈云甫叹息,但立场却是丝毫不见动摇:“手心手背都是肉,孤不会做曹操,更不会做司马懿。”
杨士奇重重一叹,他只觉得陈云甫实在是太过于仁慈了。
“大王,自古改朝换代本就是司空见惯之事,王朝更迭,兵强马壮者居之天公地道。”
“没错,不过你说的是更朝换代,孤说的是政治。”
杨士奇拧眉,这不说的一回事吗?
“孤给景和、允熞的支持将会是一样的,不偏不倚,他们俩的将来,谁有本事掌握更多的政治资源或者说国家的话语权,那将是他们俩人自身的造化。
像荀孟之变那样的恶性党争确实祸国殃民,但他们两人这,孤会亲自把关和引导,把恶性党争变成良性党争。”
“何以国分两派。”
“一个禹王世系、一个中州皇室,有什么不可以的吗?”
陈云甫道:“当年周公共和,尚且能领导国家,定我华夏,到今日缘何就不能并存,非要你死我活。”
杨士奇有心想说这是陈云甫的一厢情愿,但话到嘴边终究是不敢开口。
心中却是存了主意。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陈云甫看了杨士奇一眼,像是看透了后者:“不仅你,还有嗣宗他们,你们想的是孤一死,你们就拥着景和上位,彻底架空中州皇室,大权独握。”
杨士奇大惊失色,连忙起身下拜。
“大王万寿无疆,臣等万不敢存此忤逆之心。”
“太祖爷听了那么多年万岁,活到万岁了吗。”
陈云甫摆手:“太祖当年定下的祖宗成法,到今日,不也被孤给改的改、废的废早已不存,是啊,孤一死,这国家哪里还轮到孤指手画脚。
孤既然如此定,那就有如此定的道理,便是你们坚持要改,景和他也不敢。”
杨士奇一怔,顿时惊悚。
难道说,陈云甫给朱允熞留了什么后手?
第四百七十一章 走马上任陈景和
东莞县是广州府下辖的大县,而且是最大的一个县,比起香安县来还要大上不少。
其所辖之地几乎等同于后世的东莞市、深圳市和香港的总和,这还是在南宋拆分之后。
香安县便是从东莞县中拆分设立的,而香安县,便是后世的珠海市、中山市及澳门。
两县的位置也很有趣,一左一右分设在珠江口两侧,当然这时候不叫珠江口,叫广州港。
自从广州市舶司复市之后,广州港的日趋繁荣也带动了东莞、香安两县的发展,是名副其实的富庶之地。
商贾云集、资产兴旺。
能在这两县做县令,可谓是毫无疑问的肥缺。
李延宗是东莞县财政所的掌簿,也就是所谓的所长,听姓名也知道,他和李家有关系,事实也确实如此,李家家主李书闳是李延宗的亲伯父。
这次东莞县县令一职出现官缺,李延宗很兴奋,因为李书闳已经亲口许给他,这个位置已经和原广州知府,如今的广东布政使伍士皐通过了气,会让李延宗出任。
有李书闳的亲口作保,加上伍士皐这个一省布政提拔,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不出意外的话就该出意外了。
新的东莞县令,从天而降。
一个南京的公员,吏政部钦定指派。
每每想到这,李延宗心里那叫一个憋屈,差点没呕血三日而亡,可这份人事任命已经下达,伍士皐也不可能为了李书闳几句话去驳中央的任命,所以便是李延宗再不乐意,也得捏着鼻子忍下来。
不仅要忍,还得同县内各所的掌簿一道出城迎接这位到任的新县令。
“听说新县令姓陈,你们说,会不会是陈家的人?”
打听到新县令叫陈璟,李延宗的脑子就开始转了起来,同一众同僚一道揣测起这陈璟的身份背景。
“陈家的重心不是一直都在广州市舶司以及工商联吗,咱们东莞县便是再富裕,陈家也不好抢食吧。”
户政所的掌簿葛和虽不是四大家族的人,但也算是李家的附庸,闻言和李延宗说道:“大家说好要平衡,李令公他老人家已经点了您做东莞县令,陈家应该不会那么不守规矩,出手破坏吧。”
“哼,欲壑难填,谁知道陈家到底老实不老实?”
李延宗嘬着牙花子恨恨道:“这几年,陈家在广交所已经是赚的盆满钵满,插手官场也是说不准的事。”
葛和眯着眼睛:“若是真个如此,那咱们也不能让头上这位新县令过的痛快。”
“不利于团结的话以后就不要再说了。”李延宗摆摆手,交代道:“怎么说,人家也是县令,咱们不过是区区掌簿而已,以前县里还有副职、主簿这些职务,现如今副职取消,一县事务都是县令一把抓。
咱们要是公然跟县尊对抗,说罢咱们的官就能罢咱们的官。”
葛和听出了李延宗的话外之意,不能公然对抗没说不能阳奉阴违。
只要让这位陈璟县令在东莞诸事不顺,那这陈璟就必然会被调走。
迟迟干不出成绩的官,吏察能过的去?
一群各怀鬼胎的县属官员各自议论着,随后便见官道的尽头,一驾马车缓缓驶来。
虽说官道上的行商不少,但能坐马车的,不是商贾就是官员。
而马车上悬挂着的国旗则标明了这驾马车的来历。
朝廷官员。
“走,会会咱们这位新县令。”
李延宗带了头,一群县官们便齐齐换上一张热情洋溢的脸,联袂上前接下马车。
马车缓缓停下,车厢的帘布掀开,一个年轻男子走了出来。
不是自南京而来的陈景和又能是谁。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唐有后台 (山下出水) 起点VIP2021-10-08完结大唐第一苟,万事稳一手。数九严寒,路有冻死,当所有人全都躲在家里烤火的时候,顾天涯在河...
-
活埋大清朝 (大罗罗) 起点VIP2022-07-15完结267.87万字 19.86万总推荐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朱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