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太师 (煌煌华夏)


  那个显目至极的文官之首。
  詹徽‘自愿’致仕的事他昨晚就听邵质说了,心里那叫一个痛快。
  这老家伙别的东西不会,党同伐异的本领学的可是不浅,整天到晚脑子里就只有怎么打压别人,这样的人还配当官?
  禽兽食禄,百姓遭殃。
  说完了湖贵两省之事,朱标又开始处理其他机要,陈云甫全程缄默,一言不发。
  他都四年没在京了,天下的事确实有些陌生,没必要为了凸显存在感而开口,既误国也误己。
  不过虽然话是不说,但观察还是要观察的。
  现在朝堂上的百官比起之前来说多了不少生面孔,而令陈云甫感到欣慰的一点,就是这些官员大多都比较实干,可能是因为朱标监国的原因。
  朱标的性格这些年因为受到陈云甫的影响,也是愈加喜欢干练和直白,对浮词藻句深恶痛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场风气顿时为之一清。
  几十件军政大事,短短不到一个时辰就全部讨论完。
  就在百官准备退班的时候,朱标抬起了手。
  “诸臣工且慢,孤这还有一件事没宣布呢。”
  百官抬首,好奇的望向朱标。
  “眼下詹少保致仕归乡,可都察院之重,在于监察天下臣工,不可或缺,如今右都御史张紞远赴辽东经略,以至于都察院左右两都御史皆缺,谁可出任这左都御史之位啊。”
  这问题还用问?
  百官的目光齐刷刷转向了陈云甫的身上。
  傻子也知道了。
  作为当事人的陈云甫依旧是一脸的云淡风轻不为所动,好似这事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一般。
  邵质走了出来。
  “臣举荐一人。”
  “邵部堂欲举荐何人啊。”
  “臣举荐湖贵经略使陈云甫。”
  老邵啊老邵,你可真是深得举贤不避亲这个词的精髓。
  这功夫朱标还演戏呢,作难道:“湖贵经略之事也是干涉甚大,除了云甫之外,谁还能安抚住湖广、贵州的土司。”
  “湖贵之事如今业已平定,短时间内不会生患,陈经略素有大才,若留京而不用实在是国朝之损失,加上陈经略使初仕便是在都察院,倒也不陌生都察院之政务,由经略使担任左都御史,可谓是恰当其位。”
  邵质话音一落,依附陈云甫一党的众党羽那便纷纷站了出来,表态支持由陈云甫出任新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既然百官都支持,那孤又怎么好拒绝呢,陈云甫。”
  “臣在。”
  仍旧一脸淡然的陈云甫走了出来。
  “既然百官众望所归,不如,你就且先出任都察院试左都御史。”
  “殿下,臣才疏学浅,恐难胜任啊。”
  古代官场中,似陈云甫这种叫做推官,推官的规矩讲究一个谦让。
  “若是连经略使都说才疏学浅,那我辈岂不是更无颜去做了。”
  兵部尚书俞纶那是第一个摇旗支持:“都察院事关国朝吏治吏察,重任在肩,非经略使不可胜任,还望经略使为国朝吏治之计,不要推辞了。”
  “是啊是啊。”
  蔡瑄、田士恭、黄廷等人连声附和,到最后,九卿之八全都发声,推荐陈云甫当这个左都御史。
  哦不对,应该叫试左都御史。
  正式的任命流程还没走完呢,可不能瞎写。
  陈云甫微微一叹,拱手向朱标一揖,而后面百官揖礼。
  “既然殿下如此器重,又有众同工信任相佐,那臣必当殚精竭虑、竭尽所能。”
  “好,那就这么定了。”
  谦让的流程走完,朱标满意颔首,看向偏殿处的承旨翰林郎。
  “拟诏吧。”
  刚打算退回班列的陈云甫悬住了脚步。
  他刚才听到了什么?
  拟...诏?
  太子监国任命官员,说的应该是拟令或草命。
  只有皇帝才能用拟旨和拟诏。
  朱标怎么可以用如此明显具有僭越意味的词眼。
  直到此刻陈云甫才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之前朱标坐宫理政的时候,即使是召见百官也是在东阁,而现在,却是在文渊阁。
  别忘了,陈云甫之前就是文渊阁大学士啊。
  文渊阁是朱元璋从奉天殿下朝后的理政之处。
  在这里召百官上朝,这个国监的,是不是有些不太对劲。
  惊愕抬首,陈云甫正看到朱标冲自己递来了一个眼神。
  霎时间,陈云甫笑了。
  大事定矣!
  当承旨翰林郎拟好诏命,恭谨的捧到朱标金案上后,百官瞩目之中,朱标抄起那象征无上权力的玉玺,重重卡了上去。
  至此,陈云甫重归政坛,成为大明朝最年轻、权力最盛的一颗政治之星。
  都察院试左都御史兼湖广、贵州两省经略!
  名副其实的。
  九卿之首!


第二百零一章 禅让礼怎么定?
  下了朝之后,陈云甫并没有急着离开文渊阁,即使他知道此刻的百官,都在外面排着队想向他祝贺献殷勤。
  此刻,正有更重要的事等着陈云甫呢。
  跟在朱标身后进到暖阁,关上门,便只剩下君臣二人,有些话可以敞开了说。
  “莫愁湖修了行宫,这事你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开门见山,朱标没有说任何废话,直接讲到此刻大明最核心的一件事上:“自打信国公汤和回来之后,父皇就着手开始在莫愁湖修行宫,两个多月前竣工完成,父皇就同韩国公、信国公驾幸莫愁湖,正好天也逐渐冷了,看架势,父皇这个年只怕是不打算回京来了。”
  “国事悉付殿下之手,看来陛下有意...禅位?”
  陈云甫不敢确定老朱现在的心思,所以说到最后自己也难免有些怯场。
  朱标看了一眼陈云甫,随后面带微笑,轻轻点头。
  “没错,年关前父皇确实和咱说及了此事,说他先去莫愁湖修养一年,回来就筹备禅让大典。”
  后者顿时瞪大了眼睛,随后心里压抑不住的激动。
  历史真的改变了,真的被自己改变了!
  就算是过完年,那也不过才是洪武二十四年而已,自己也就二十三岁。
  朱标登基,他陈云甫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大刀阔斧的推行新政,改造大明朝了。
  谢天谢地谢天谢地。
  “这事,和礼部通过气了没?”
  陈云甫开心却未忘形,依旧保持着最基本的冷静。
  “没呢,所以孤找你来。”
  朱标叹了口气:“你说,要是孤亲自去说,总感觉像是孤急不可耐贪恋皇位一般,说出去属实是不好听更不好看,”
  这话说的确实在理,陈云甫也是点头。
  可算明白朱标留下自己是什么打算了,这是想让自己出面去找礼部商量明年禅让大典的事。
  朝野皆知,自己是朱标的头号心腹,由自己出面去找礼部商量这禅让仪程,倒是确切合适的很。
  更主要一点,自己出面,将来朱标登基之后,那么自己天然就是从龙第一功臣。
  老大哥讲究啊。
  “是,臣现在就去礼部。”
  “等下,咱还还有样东西没给你呢。”
  朱标起身,从抽屉中取出一锦盒放到陈云甫面前,后者不解。
  “打开看看。”
  陈云甫闻言照做,打开锦盒,便见其中静静的躺着一对品相极好的玉佩。
  一为佛像一为观音。
  具都雕刻的栩栩如生。
  即使陈云甫不懂玉,也知道价值必然不菲。
  “你添了一双子女,咱这个做伯伯的一直也没给孩子见面礼,这双玉送给孩子,养身辟邪。”
  陈云甫顿时泪崩。
  “你一大老爷们动不动哭什么啊。”
  朱标顿时有些手足无措。
  “太子爷,当年允熞抓周的时候,臣可是上了一千两礼金,这对玉,能折现不。”
  条条黑线顿时爬满了朱标的额头。
  半晌,朱标才从嘴里挤出一句话来。
  “滚!”
  陈云甫二话不说,抱起锦盒就跑。
  礼钱铁定是没了,能收一对玉总比没有的强。
  说折现那也就是个玩笑,陈云甫确确实实是感动,朱标监国,每日忙的跟陀螺一样连轴转,还能想着自己这边的家事,走心了。
  怀里揣着锦盒,陈云甫径直奔向礼部,找到礼部尚书任亨泰。
  “陈御史怎么来了?”
  见到陈云甫来,任亨泰很给面子的起身前迎三步。
  陈云甫拱手一礼后没急着说话,只是环顾了这礼部主堂一圈,任亨泰立时明了,挥手。
  “都先出去。”
  左右侍郎及下属官退出,陈云甫这才同任亨泰坐下。
  “任部堂,我想问一下,礼部在洪武四年、六年制定皇室礼节的时候,有没有制定过禅让礼。”
  刚拿起茶壶准备倒茶的任亨泰差点吓得把茶壶扔出去。
  什么情况?
  “刚才太子爷留我说及此事,陛下有意在明年的时候,禅位于太子爷。”
  任亨泰实在是没本事倒茶了,索性将茶壶放到桌上,一双手都不停哆嗦。
  这消息来的也太劲爆些!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