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月光悄无声息地照进屋里,给略有哀思的宴席平添一股孤寂。
“我们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大家请在天上注视着我们吧。”
不多时,童远略有脸红尴尬,微醺之下,他言行举止微微不适。董白那样惹人关注,正值壮年的他怎会毫无体会。
董白,在他脑海里原本只是游戏和史书里的一个名字,可现在她就是如此鲜活动人的少女,波澜起伏的经历更让她与一般少女不同,显得成熟、英气却也有柔弱。
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他,要保护好董白,不要让她遭受原本的苦难。这个保护的感觉还是胜过其他。
她又是怎么想的呢?他认为董白对他,还是信赖的感觉为主,并没有喜欢的味道吧。
……
琴,对于她来说绝不仅仅是乐器,它还饱含着过去的记忆与温馨。
原以为朝堂、动乱,离她和父亲会很遥远,没想到个人在时代的潮流下还是太渺小了,哪怕她的父亲是海内闻名的大儒蔡邕。
蔡琰自去年年底就离开河东,也没有回陈留的老家,而是来到夏阳居住。渭阳君董白对她很尊重,也喜欢向她学习典籍和各类学问,把她当做义姐看待。
可是,她还是每日哀思,只有醉心于典籍和乐曲的时候,才能暂时让自己的胸口,不一直压抑难受。
“叮,叮,叮”,
月光下,琴声悠扬,即使不用肉眼去看,她也能熟练地弹奏。不过乐曲除了哀思还有些许迷茫,前路要如何走呢?那人说书写人生,她又要怎么做呢?
……
童远迷迷糊糊醒来,这些日子可能是有点疲惫了,再加上葡萄美酒,他方才竟然昏睡了过去。
而且,他人已经不在方才宴饮的厅堂,而是到了一间起居的内室。从温度和气味来看,估计还烧了煤炭和香草。
看来今晚就在这里休息了。
“兄长,对祁县屠城一事,我觉得还是不妥。虽然过去我也这么想过,到现在连仇人都没找到,反而这样对祁县百姓,只能说明董家无能,而非尽孝为亲人复仇。”
童远听到董白的声音,显然是从门外朝着自己所在的室内说的。只好回道:“啊,君女。我是童远,董威他好像不在这里。”
董白在外面说道:“啊……抱歉打扰休息。方才是堂兄将你带入卧室休息,他方才和我说了些事,我思考之后,才来找他,以为他还在里面。”
童远已经穿好衣服,与董白见面,此时已至亥时,距离晚宴一个多时辰了。
原来童远睡着之后,董白不便将他带入内室休息,幸亏董威有事前来商议,就由他安顿童远休息了。
而董威方才一心复仇,却又没什么自己的行动,只是强烈要求对王允一族长期居住发展的祁县屠城。
董白虽然也曾这么想过,但她知晓王允一族已经逃走,而祁县又算是童远管辖的区域,哪有对自己人屠城的道理呢?
童远听了,想到他一直东忙西忙,快忘记了董威,这人颇具煞气,却是惫于行政军事。像屠城这件事,在古代乱世固然时有发生,但肯定十分不妥。
即使是在崇尚孝顺,支持血亲复仇的汉代,曹操这么做了之后,还是留下千年恶名。
他听到董白表示,不会支持董威的屠城意见,也稍微安心。由于时间不早,今晚就早些休息。
董威啊,现在应该是董府武装的首领,是不是应该让他也担任更为重要的职务呢?有时间找他和董白再商议一下吧。
……
张既接道童远的消息,来到夏阳与童远汇合,然后再一同前往郃阳等地。
两位战友自平定南匈奴於夫罗的战役以来,就没有见过面,此时局势喜人,他二人当然欢欣鼓舞。
张既介绍道:“由于去年冬天和这个春天比较潮湿,三县的宿麦都长得很不错。尤其是郃阳与衙县,两地大片军屯、民屯基层单位组织有力,自发展开了互帮互助等活动。所以,大批第一次种植宿麦的关中农民,目前也算是得心应手了。”
童远笑道:“太好了,看来我们给百姓提供一片安全的局势,再禁止兼并,鼓励组织。他们完全可以生活安稳,支持我们。”
张既说道:“当然了,农民们对于将军和渭阳君都很感激呢。”
童远没有被这个程度的喜悦满足,“还不用感激,他们应该感谢自己和邻里、各队,这是团结一致的效果。他们一起努力过好日子,我的士卒们才能用心训练、征战,也才有更多局势上的成果。”
“所以,希望他们能够在各队、各屯中多出出主意,互相多配合,让不适合征战的人们,也能有上升渠道。”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卸岭部的新生
童远又把河东那边襄陵贾习的乡里教育和北屈县开展航船、拉纤及打猎等培训的事情告诉了张既。
不过,他专门表示,各地方有不同行业和特色,例如贾习是士族内部的子弟教育,而北屈县是打猎和拉纤的传承与培训。这边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从种植宿麦经验传播这件事入手,也尝试一下。
张既说道:“将军的意思是,我们不用和那边搞得一样,完全从我们这边的情况自己来尝试一种基层教育、培训。”
“没错,大伙都搞成打猎、拉纤、航船,明显不可能。甚至,我也没有让各地都搞宿麦种植的计划。毕竟,有的地方比较旱,或者多山,养羊还更合适呢。不久后,我还打算让匈奴的养羊、养马能手也给汉人搞一搞培训呢。”
张既略微思考,说道:“将军放心,我打算就鼓励之前那种自发的种宿麦经验传承,并且在各队根据情况实行。而屯里面,就以不干扰生产为前提,推行一下识字和农书内容的教学。”
童远听了,眼中闪烁一丝光芒,说道:“哎呀,这识字可是一件大事,但由于纸张、竹简昂贵,教书的文士也很稀缺,所以我一直没有想法。你计划怎么在屯里开展?”
张既回道:“当然不是通过文士,而是在各屯中寻找识字的屯户,可能只识得几十、一百多个字,就尽可能教几十个字。每屯百户,总有几个识得些字的人。”
“那有没有哪些屯里面尝试过?”
“嗯,之前有在二十户的队里,有自发的情况。我做了一段时间的调查,觉得在屯一级,可以给孩子们和暂时活不多的人开展。”张既虽然身兼军、民两重职务,但依然做事扎实精细。
童远对此抱有期待,但也不心急,就让张既和各屯、队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起来。
他又对张既讲了董白与他计划向朝廷升他为并州别驾,以及他要出任并州刺史的事情。
张既却说:“主公担任并州刺史,一定能给沦陷已久的很多地区带来光复的希望。但别驾一事还需慎重。”
“别驾从事史是一州地位非常尊崇的官员,州中地位仅次于刺史,既尚不能胜任。”
童远又解释道:“德容担任别驾并不是让你离开现在的这片土地,而是以此为根基为恢复并州更多土地做准备。从品德和能力来看,德容都是不二人选,不要再谦让了。”
张既回道:“既认为别驾地位尊崇,又是巡查州郡的要员,最好由德高望重、老成稳重的循吏担任。既擅于农工商等事项,如果要承担这份责任的话,担任治中想比别驾更为合适。”
童远虽然来到这个时代已超过半年,对于郡县官吏和临近几州已有些许了解,但钻研的功夫还远远不够。像是别驾和治中的作用和人选,还没有考虑得非常细致。
他经过张既这么一说,才发现确实治中确实比别驾更为合适。
于是,就按照张既所说,计划让他担任地位仅次于别驾的并州治中。负责民生、行政、文书等一众事务。不过,别驾这个职位,就保持空置,以后再说。
两人在商议好诸多事物以后,就带着附属,一边巡查各乡,一边前往郃阳。此时朝廷衰败,中央已不似之前那样可以监管各封地。
作为郃阳侯的童远,其郃阳县在相当程度上属于他的独立行政区,郃阳当然也有他的公署了。
童远一行重点巡查了一乡三屯数队,各屯除了按照计划完成各自生产以外,都自发的产生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活动。有搞副业的、有教习识字的、还有组织活动的。
虽然,其中半数以上是打发时间,娱乐类的,可是童远并不打算压制。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可不会做,要想推动某些副业或者教学,通过衣食、上升奖励便可以取得效果,何必主要通过打压方式呢?
他和张既商议,对传授技能效果好,对孩童教习识字搞得优秀的,可以奖励屯里的鸡卵、衣服等实际奖励,尤其优秀者可,还在屯里担任相应职务。
当然这只是个引导,具体还有军屯、民屯它们根据情况操作,凭借张既的务实风格,相信不会出什么问题。
天刚黑时,一行人抵达郃阳城。
童远看着这个自己的封地,从被破坏,民生凋敝,到现在换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他心中也坚定要做的更好。
“现在屯户们,多久时间能吃一顿鸡?”
“军屯家庭这边,差不多一月一次吧,民屯就要更久了。不过,这刚过完年不久,等再过两三个月,地里麦子就熟了,到时候各屯搞起石磨,大伙就能吃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