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重振北疆 (雪豹导弹)


至于不够的自然有他们自家储备的衣服,或者在薄衣中填补缫丝、旧皮毛等边角料,略有积蓄的可以出钱购买新衣,再不济只能像当时多数人一样借衣服穿着出门了。
重头戏在无畏军和并州军这边,童远是要给他们配置优质衣服,让他们能够在冬季出门训练甚至小规模作战的。
他安排张既组织郃阳、衙县军屯百姓为无畏军制作毛皮裘衣。统一用羊皮、羊毛、麻布制成,另外制作有粗麻棉衬的厚裤子和毛毡鞋。
由于是给家人或者熟络的将士使用,军屯这边积极性较高,最后大约每队通过分工合作,精致生产十套,共计八千余套统一军用冬衣。
棉花由于是西汉才开始引入,这个时代种植得很少很少。所以,完全不在配给之列。
倒是丝绸这时候暂时用不到,以后可以编制夏季军装或者卖掉。
军屯这边,辖区两岸根据人手、任务生产并州军所穿东西,这部分就不统一使用羊皮毛,而是加入不少狗皮、兔皮、麻布等材料。
这样的配置优于普通冬衣,穿上它们训练、巡查、劳作问题不大,雪地作战露营就不太行了。
这些事务安排好之后,他又开始了巡查各县,第一站就选择皮氏北边的北屈县。北屈县位于现代的临汾市吉县以北,境内壶口瀑布和人祖山,国内闻名。
童远计划与耿清、裴缉一同走访此地,然而张录表示他要一同前往。他介绍“境内壶口山往北,临近北屈县城,有一山被称作风山。”
风山即人祖山,此时还仅以晋文公重耳,曾在此避难而小有名声。不过道教对这里自有一番见解,还时不时在此聚会。
张录讲道:“有传说,在此山轩辕黄帝曾向道家广成子,讨教治理天下之道的,近日也有不少道友在此供奉伏羲和娲皇。”
“广成子!”
童远听到封神中的著名人物吓了一跳,难不成自己穿越的时代不仅是三国还能来个修仙,要是能得到广成子的翻天印那就爽了,东一拍打死一个截教圣母,西一敲一位圣母化作灰灰。
旁边张录面露红光,眼眸中闪烁流光溢彩,说道:“将军知晓广成子道尊!不知将军可愿入我道门?”
“啊?吾还要平定乱世,让天下安宁,再加上俗事缠身,估计忙不过来,恐遗憾与仙家无缘。”
他是想要法宝,但不想成为阐教元始天尊的徒子徒孙。欠了阿弥陀佛和菩提祖师很多人情的阐教,在一系列时局变动中愈发衰弱,他可不敢进啊。
张录面露神秘微笑,无比崇敬地说道:“广成子道尊向轩辕皇帝传授道法,曾言‘他与日月一同照亮无边黑暗,与天地融为一体,跟随他才能永生……’,将军若是日后有所感悟便可随时静心平和,追求大道和永生。”
完了,手底下都是什么人啊。黄於唠叨不停,吹嘘往事就已经把氛围往沟里带了,这又冒出一个传播大道和永生的……队伍不好带了。
张录又介绍他的恩师王真就曾居住这一带,连旁边的裴缉都忍不住插话道:“莫不是叔经仙人?若能遇到一定要请来裴家传道收徒……”
完了,裴家已经中招了,这真是会抓住关键人物啊,不知道下一个会是谁呢?
……
童远安排好徐荣、卫觊处理日常事务,又让黄於、徐晃盯紧於夫罗,然后与张录、耿清、裴缉一行带上五百兵马前往北屈县。
从皮氏前往北屈有两条可靠的道路可走,一条是走山中官道,另一条是沿着黄河经过采桑津和壶口山,然后进山。
经过耿清介绍,他对瀑布和纤夫们非常感兴趣,打算走沿河这条路。当然这条路狭窄不通马车,众人都是骑马出发。
一行一开始的速度还很快,但很不久,他们的前路就变得陡峭难行。曲折的小道在许多地方都几乎消失,被众多落石和陡坡给挡住了。这个季节又十分寒冷,强风自西北吹来,触面生疼。
有些地方还有积雪,提升了远处景致的静谧,与一行脚下的艰辛。不过是谁选择的,在冬季不进山而是沿黄河逆风行进的呢?显然他忘记了自己想看壶口瀑布的说。
第三天,他们终于到达采桑津。
此地乃是壶口瀑布下来第一个大港,春秋时期,晋国曾经在这里击败狄人。现在已经由新设立的采桑军屯管辖,人员选用此地出身的老兵们,统领百姓管理运行。
童远、耿清找到此地屯长询问航运、种植以及纤夫们的情况。
屯长介绍道:“采桑津靠着大山和河水,所以下属的五个队有两个是放羊打猎,一个从事打渔修船,一个种植些果树、蔬菜,最后一队专门服务往来船只,其中就包含四十户纤夫。”
耿清询问之前纤夫领头冯滨的情况,屯长记得这个人除了拉纤技术精熟以外,还对大河非常熟悉,本来可以担任队长,可惜脚受了伤不好拉纤,只好做个副队长。
童远听了之后心生一个想法。
这黄河自壶口以南,直到河东最东端足足有上千里河道,目前是由各县管辖自己那部分。非常缺乏整体规划,增设一个河上船队,平时巡逻、贩运,战时用于作战岂不美哉?


第一百零八章 秦晋通衢
这个新组建的军民两用船队,可以由快船、货船组成。
船员主要由熟悉大河的两岸渔夫、船夫、纤夫组成,再加上部分水性较好的兵卒。
他们定期开展弩箭和水上作战训练,全部按照军屯待遇。
这个计划可以现在就储备一些人才,具体成军在明年春天或者更往后。
童远和耿清交换了意见,叫来纤夫那个队的队率和冯滨。
已经进入了冬季,可纤夫们还都是套着一件破烂的葛布衣,头上的巾帻也破破烂烂。一番拜见之后,童远问道:“你们为往来诸多船只拉纤,应该这一段河上的情况比较熟悉吧?”
两人在这段河水旁生活了几十年,自然比较熟悉。不过那队率对于采桑津及往北走的比较多,再往下游去的稍少。
冯滨由于年岁更高,对于壶口至龙门这一段如数家珍,连激流中行船的技巧都炉火纯青,就是伤了脚不便于长时间发力拉纤。
童远与耿清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由耿清介绍了组织军屯运作船队的事情,打算让冯滨在这北屈县挑选五十位河上中行船、拉纤的好手,尤其是精于水性,熟悉大河的人,是以后船队的基干。
冯滨这些日子当然知道军屯和民屯,自己和众多纤夫现在就属于民屯,可以让自己家人都吃饱饭,此外拉纤按照数量、强度分配一些钱财。
这样的日子比过去不知强了多少。他的发展梦想就是能更进一步,向上进入军屯。
此时想到日子就这样变得好过起来,即使他年近四十,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激动,认真说道:
“请将军和参军放心,某在大河边生活这么多年,一定会取得成就让这只船队有最好的船员。”
童远回道:“甚好!吾也一定会让大河两岸发展得更好,收复北边沦陷的汉土,对得起诸位的支持。”
这一天,童远一行专门巡查采桑津各队生产情况,发现百姓加入屯户之后,由于日子变好、对未来有了更好的期待,大多数人积极性较高。
但也有几户坐领分配的粮食不积极生产。管理的屯长、队长虽然告知他们这样恐怕分配会变少,也没有向上流动的可能,但他们还是不为所动。
屯长请示童远要不要停止给他们这几个典型停止分配,童远也不着急,说道:
“既然今日我在这里那就展开调研,谈一谈心,如果情况比较恶劣再这样处理也不迟。”他也不让屯长透露自己身份,只是作为普通的路过军吏来探查一番。
走访这几户比较集中的打猎山区,发现此地野生动物确实种类较多,常见的有野猪、梅花鹿、狍子、狼、獾等,除此之外还偶尔可以遇到黑熊和豹子。
这些猎物除了肉类以外,皮毛比较珍贵有用,是这里的一种主要产品。
但是,因为多年纷乱征战,此地壮劳力数量不多,不积极参与的几户大多是不愿意让仅有的男性进入山中远行。
因为打猎经常要在山中追寻数日,而且野兽凶猛,很可能遇到危险。
所以还不如在家吃的少一点,安全一些。
而且经过询问,发现打猎的队组织比较简单,基本上是几家老猎人领着壮劳力分批次进山,妇人们修补工具和缝制皮毛,他们也不愿意传授技能给比较手生的人。
总体上,分工合作比较原始,导致一些家不擅于打猎或者处理皮毛手艺不精,还会遭到排挤批评。
童远问耿清:“叔郎,你觉得这种情况怎么优化比较好?”
耿清跟着童远询问一圈下来发现问题并不在于这几户怠惰,而是有具体情况。他没有太好的主意,只能回道:“如此看来还是要从那几家入手,让他们参与一些别的更安全的生产?”
童远想了想,笑道:“哎呀,吾一直想着分工怎么没有想到稍微增加他们的技能呢。叔郎提醒得太及时了。”
耿清还是一脸懵,不知是什么办法。童远说道:“既然打猎、制作皮毛门槛较高,何不开启教学培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