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傕等人见到汉献帝果然在此,心中喜悦。立刻叩拜,大声道:“臣李傕等,觐见陛下。”
西凉军士兵也都纷纷跪拜了下去。城头的士兵,看到这一幕,微微一愣后,立刻上报。
得到消息的杨彪眼神一凝,望着旁边害怕的刘协,道:“陛下莫怕,西凉军断然不敢伤害陛下。”
刘协听后,那稚嫩脸庞上的惨白之色方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微微商量后,刘协在杨彪的保护下,撞起胆子,来到了城头,看着下面跪拜的众人,按照事先的吩咐大声说道:“尔等目无王法,作乱京城,到底想作什么?”
李傕听到后,望着上面汉献帝刘协,高声道:“禀陛下,董太师对陛下忠心耿耿,却无缘无故遭人杀害,我等只想替太师讨回公道,清除朝中奸臣,替我西凉边军挣得生存,保复我大汉河山。”
“此事十分复杂,当从长计议,不过朕一定不会让我西凉军寒心。”
在杨彪等人的支持下,汉献帝还是按照预先准备的说辞。
李傕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后,大声说道:“奸臣不除,国将不国,请陛下三思。”说完就带领大军全都站起,眼看局势就控制不住。
“奸贼!王允在此,尔等不过逆贼尔。”
听到这话,只见在旁的王允挺身而出,怒斥城下诸人,不让汉献帝苦于无法面对。
“杀奸臣!”
看到王允在汉献帝身边,李傕、郭汜等人率领西凉军顿时一齐高呼,定不让天子袒护此贼。
“这……”
刘协咬着嘴唇,王允等人虽然有些专权,但他杀董卓,却是让自己扬眉吐气,初次掌权。
虽然是董卓立了自己为当今天子,可是谁都知道,朝廷掌控在他的手里,还夜宿皇庭,自己每日担心做错事被废掉。
“陛下,您不必担忧,一切皆乃老臣的错,所有的责任都由老臣来担负”
王允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样结局,他平静地安抚着汉献帝刘协。虽然自己是臣子,可是汉献帝终究还是个十二岁的少年,不知大汉以后将如何度过难关呢。
王允随即转身望着下面的李傕等人说道:“老朽若死,尔等可愿尽心辅佐陛下,保我大汉安宁,且不得残害朝中百官?”
李傕怒道:“我西凉军对陛下忠心耿耿,一生都在为大汉赴汤蹈火,吾辈的血汗岂是你这奸佞可以问的?”
“好,好!”
王允点头说后,转身对着刘协深深的施了一礼,道:“陛下,老臣无能,无颜面对先帝。”
言罢,转身头朝下跳去。
“司徒”刘协不忍,不舍的喊后,王允竟然直接从宣平城楼上跳了下去。城上献帝、王允的随从一阵阵的惊呼,城下李傕等人的目光中充满了仇恨。
只听“嘭”的一声巨响,王允直接摔死在了众人的面前。
李傕等四人又一起上前,将王允斩个粉碎,西凉军则全体呼喊“除奸佞,求封赏,封土地”的口号。
城上官僚世家面面相觑,城下李傕郭汜也相视无语,两人心想这董白、童远的影响是深入人心了,没有自己的号令全军发自肺腑地响应他们的口号。
杨彪见到此情此景,到刘协身边耳语了几句,汉献帝刘协定了定神,对城下说道:“几位爱卿,王允已死,各位封赏和授予土地一事定然安排妥当,不知几位可有要求?”
李傕和郭汜对视一眼,这董白、童远不在这里真是秒极,此时不给自己多争取一些更待何时。
李傕朗声道:“我等皆是军旅之人,为大汉征战数十载,自然是要将军职位,臣愿为大汉担任将军,其余诸将也需为将军为大汉征战。”
城上杨彪等人差点没忍住出口反驳的冲动,这等校尉莽夫真是贪婪无比,话语露骨至极,可是此时不答应,却是难脱虎口啊。
汉献帝刘协自然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正犹豫间,李傕身边又来数人,看旗号似乎是西凉军中的“李”“王”等将。来人正是李蒙、王方,此刻也来讨赏来了。
刘协一咬牙,说道:“朕宣布大赦天下,李傕、郭汜等领头诸将皆为中郎将,待局势稳定再有重任,另外西凉军有功的军候及以上者都会封为将军。”
城下诸将欢欣不已,立刻跪拜谢恩。这些武人征战一生才能望其项背的职位就这样悉数到手了,每人想想十天前的惨状真是感叹不已,峰回路转的滋味毕生难忘啊。
第五十二章 人心离散
李傕等人已经洗脱罪名,又被天子当众许诺封为中郎将,不久后另有封赏。他们志得意满,好似大功告成一般。
张济心中稍有他人,小声提醒李傕,“董太师、渭阳君以及其他众人的事也要提一下,让天子有所保证。”
李傕心中早已酝酿一番说辞,心想还用你来提醒?当然面上假装开心地回答道:“那当然,我刚才正要说呢。”
他继续跪地不起,说道:“我李傕,李稚然,乃是饮水思源之人。还有董太师威震边疆数十载,并且拥立有大功,他一族需要平反、安葬,董太师侄孙女渭阳君董白尚在,还有我西凉数十万士卒都嗷嗷待哺,请陛下垂怜。”
城上众人听得心惊胆战,对方保不准什么贩夫走卒都要做将军,可是大汉的中枢已经被他们拿住,只好妥协了。
“西凉所有将校朕一定重重有赏,董太师更是我大汉和朕的恩人。后续封赏就由诸卿递交情况,请诸位放心,朕一定让大家满意。请诸位爱卿尽快平复时局吧。”
说完就撤去仪仗,暂于城楼内躲避休息。刘协真是的没有办法了,自己和朝政恐怕就由他们掌控,此刻既然局势已定,就等着李傕等人安排好再一一同意了。
“臣等恭送陛下。”
王允的尸首当然不会收拾安葬,还要交给董白讨一份功劳和好处。李傕等人交待此时之后,过了很长时间才收拢大军,停止破坏。
其实这一次大乱王允的作用比贾诩还要来的重要,没有他前面愚蠢的对策,李傕、郭汜等人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不过,西凉军能够成功攻陷长安,挟持汉献帝和百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关东各路诸侯的观望和不作为。
在董卓进入洛阳,废立皇帝之时,关东十八路诸侯曾经起兵讨伐董卓。
但是当董卓挟持献帝和洛阳百姓退往长安后,却鲜有人追击,而是各怀异志,暗中积蓄力量,意图割据自立,以待天下之变。
又过一年多,关东的各路诸侯却没有人站出来,只能说大汉人心离散。只有当时的曹操凭借较弱的力量抗衡白波贼、南匈奴联军,恢复大汉领土,拯救了不少百姓。
其余各地世家、士族、豪强纷纷拥兵自立、互相攻杀,谁也不真正关心朝廷安危,四百年大汉已经日薄西山了。
历史上,董卓部下留在关中地区的,关东群雄也都各自拥兵自保。等到李傕郭汜进兵关中,这些人就都和李傕郭汜汇合,一起围攻长安了。
因此,守城才八天,本来攻城毫无希望的李傕郭汜突然得到城内蜀兵和凉州兵的内应,攻进了长安。可以说关东群雄,尤其是距离较近的袁术包藏祸心,是李郭之乱的又一实际推动者。
王允死后,他的几个儿子也被全部杀死,只有他侄儿王晨、王凌逃回老家。
在历史上,王允侄子王凌后来被曹操征辟,加入曹操阵营,逐步高升,在曹睿时期成为太尉。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曹魏政权后,王凌在淮南起兵,反对司马懿,兵败后自杀,是历史上反对司马家篡夺曹魏的“淮南三叛”中的第一叛。
不过,此后太原王氏始终是士族高门,到东晋时,王与马共天下时指琅琊王氏,也就是王朗一支,而和陈郡谢氏并称王谢的,则主要是指太原王氏,在东晋中后期的政治舞台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西凉军进入长安城,生灵涂炭,若是王允等世家上台,也说不准大面积抛弃西凉国土,晋朝时期的悲剧提前上演。
......
五月底的长安城外几十里,竟然没有丝毫过膝高的绿色植被。一座无名荒山之上,一名高大健壮的中年文士正负手瞭望,脸上些许忧虑当然不是因为自然环境。
一名须发发白,身形瘦高的文士悄无声息地走了过来。
“哈哈哈,我果然没有看错,你贾文和称得上是西凉的翘楚。”
高大健壮文士,正是贾诩,贾文和。
贾诩回头看到那人不由疑惑了一下,仔细端详一番,方才认得出来,赶忙稽首拜见,却被阻止。
那瘦高文士说道:“文和且不可折煞老身,某现在是乡野一老翁,虽然才一个月,却觉得轻松了很多很多啊。”
他继续说道:“这些年来下来,某最多的体会是坚持初衷很不容易,特别是那些世家们虎视眈眈,不管是士族还是豪强,在他们那一圈眼中都是杂碎。现在这份担子可能就在你身上了。”
贾诩躬身道:“诩谢过先生。”
……
董白、童远一行到达的时候无甚精神,一个仇人被他从眼皮底下跑掉了,另一个自己没能亲手报仇。不过这并不妨碍再将尸首挫骨扬灰。
不一会,李傕派人把王允家眷全部押来交给董白。原来这李傕早就派人对主要一些并州官员、士族抄家抓人,此时就拿来献给董白邀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