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因其大部分地域在汝河南岸而得名,汝南归属豫州,自孙坚为刘表所害后,便为袁术管辖。
童远后世对这一带也略有印象,如果记忆不出差错的话,恐怕会有刘辟、龚都他们吧。
“先说联系到的豪强。有两个人,第一个姓陈名道,字叔至,汝南豪强出身。他平素寡言稳重,颇具义气胆识,在郡里很有威望。”
“此人家道颇丰,有良田数千亩,手下除了本家部曲以外,还聚集了乡中青年,这几年他们建坞堡、驱贼寇、通商路,颇有威名。尚不知此人对朝廷、董家态度如何,但以四海商帮、河东士农工商兵的名义来经商,估计有些把握。”
“第二个,姓李名通,字文达。是江夏郡平春县人,年轻的时候是江夏、汝南一带有名的游侠。后来和同郡人起兵,几经波折,现在称霸于汝南郡朗陵县。”
“其人十分英武仗义,多有替天行道和仗义舍财的义举。不久前,汝南大荒,他倾家荡产赈灾救民,同儒士平分糟糠,周边的游侠都争着来跟随他。从那以后,附近盗贼不敢来侵犯。”
“这,超出预期啊。”
童远对四海商帮四处伸出的情报很满意。陈到、李通,都是不错的准一流人才。尤其是陈到,其人颇为神秘,记得是刘备白毦军的统帅,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人呢?
“甚好,如能与这类人物结好,对我等有百利而无一害啊。”
张录也认为这两个人颇符合四海商帮的定位,与他们展开贸易,互通有无估计也没有太大难度,如果能建立密切联系,实行利益捆绑,让他们担任商帮分会要职,那就最好不过了。
张录继续道:“士族方面,颍川自不必说,汝南亦有不少大族。可是他们多注重名望,钻研经学,我这边打听到一些家族,但估计都没啥希望。”
“不过,我认识一些江湖兄弟,他们现在多依附于袁术,还有一些啸聚山林。我这回把他们中的部分人给跑了一遍。”
童远大喜,这些人物本就是他的目标范围,张录亲自跑一趟就有如此成效,实在是精明强干啊。
张录介绍道:“目前何仪、黄邵、刘辟、龚都、何曼等各自聚集数万人马,盘踞在颍川、汝南一带。他们之前多是黄巾军……贼,曾经先后得到袁术、孙坚的扶植。现在也与袁术算是友军,一同对付曹操。”
童远疑惑道:“按道理今年年初,袁术败给曹操退往淮南,这盘踞颍川、汝南一带的黄巾军应该不太好过吧?”
童远话语中称呼黄巾军而非黄巾贼,一方面是化解张录出身、信仰方面的尴尬,另一方面,他来自后世,本身对于黄巾军并无特别敌意。
张录回答道:“正是如此,目前何仪、黄邵等遭到颍川士族武装的驱逐,而且有消息称,颍川士族有意让曹操入主,这一波人马确实不太好混。”
“不过,即使情况如此,他们的最主要两位首领,也就是何仪、黄邵,不仅没有什么警惕,也没有参与四海商帮的意思。”
童远对这这支人马也不以为意。
张录继续道:“汝南那边就是好消息了。自黄巾之乱以后,刘辟与龚都便率军盘踞在此。在名义上,他们曾经是孙坚的部下,现在也隶属于袁术派系。”
“但是,袁术遭遇大败,虽然名义上管控着豫州,但不得不给占山为王的刘辟、龚都,以及各地豪强极大的自主权。
“这两人在江湖中也很有些影响力,且有意与河东、关中建立联系。我这次会谈,一切进展顺利,他们近日就会安排商旅来河东买盐,同时提供曹操、袁术的情报给我们。”
童远说道:“甚好,这就是我所设想的初步运行模式,我们还可以给他们多介绍一些门路,甚至用情报回馈。另外,可有汝南商帮分会的人选?”
张录回道:“那边势力错综复杂,山林好汉与乡野豪强的关系非常微妙,所以适合分会会长这一级别的人物,暂时没有。不过有一人到适合做山林那边的负责人。”
“此人姓周名仓,河东大阳人也。听闻他自幼就在河水边上行侠仗义,后来因为大户强取豪夺,官吏横征暴敛,大批百姓沦为流民。周仓又辗转成为地公将军张宝的部署,现在是汝南江湖中的一名好汉。”
“竟然是周仓?”
童远一阵惊讶,他进入初平四年以后,忙于耕种与战事,人才方面略微满足于现状,竟然忘了汝南等地可还有不少“在野”的英雄好汉呢。
虽然直接招募多于妄想,但通过四海商帮提前布局,为以后招揽做准备,也不失为为时未晚矣。
张录说道:“难道主公知道这个人?”
“额,不知道。只是听了名字和介绍,感觉是一条好汉,再加上本就是河东人,确实可以让他来专门对接商帮事务,以后可以担任汝南那边的联络负责人员。”
两人之后又讨论了些许细节,张录自身也对联络各地好汉和建设商路、情报很有一手。让他这种人才去搞军事,那可真是浪费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时代变了
寒风刺骨的城池下。
“你们有汉人,也有胡人有种地的,也有放牧的有自幼就生活在此的,也有方才安定下来的。不论你们是谁,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汉土!”
“在我大汉的土地上,就必须遵从法令。哪怕他是功勋卓著的英雄,哪怕他是威名赫赫的白马将军。”
“今天,我们十万大军在此誓师,要让天下知道,大汉还在呢,谁也不能割据一方!”
“喔!”
一名将校带头高呼道“为了大汉,为了大司马!”
“剿灭白马贼!还燕代安宁!”
大司马刘虞,亲率十万大军出征,直至目标公孙瓒。
后者去年刚在界桥大败,靠着袁绍军心思不齐,追击中前后脱节,才反击得手,没有一败到底。
今年,公孙瓒的友军黑山军,被袁绍重创。达半年的拉锯中,他也试图支援友军,染指冀州。可是,得到的结果是鞠义将他按在地上摩擦。
出兵失力又不擅于生产的他,只能将心思放在周边百姓身上。
对于士族、寒门、豪强,他只能提高税率,最多要个三成左右。至于曾经与他并肩作战,驱逐胡寇的小农们,只有两个字,榨干!
名满天下,与冀州袁绍颇为亲近的幽州牧、大司马刘虞,再也无法看着这个豪强出身的野蛮家伙胡作非为,既然不听他的劝说和命令,那只能剿灭他了。
名义、威望、兵力,甚至是人才方面,刘虞都占有优势,这样的战争要怎样才会无功而返呢?亦或是有别的结果?
……
以此同时,另一个地方也有一支大军。
“杀!杀!”
“出发!报仇雪恨!”
“嗷嗷嗷!”
这些士卒身上与其说是震天的杀气,不如说是肆意放纵的匪气与兽性。
这支数万人的大军一点不像后世古装影视那样整齐划一,反而多数衣甲不整、枯黄饥瘦。不少人竟然手持农具,赫然是刚完成秋收的农夫。
旁边还有几千穿着铠甲的正规军,但队形也不甚严整。
先看五花八门的兵器,有拿矛的,有持戈的,还有扛大斧的。再看衣甲,也是各具特色,有穿两档铠的,有穿旧皮铠的,还有不穿甲的。
再细究一下成分,有些是郡县兵,有些是武将豪强部曲,还有些是啸聚山林的匪类。
对于他们个头矮小的主帅来说,为父报仇似乎是狂怒的缘由对于他们的家主、都尉、地主、老大来说,终于到了建功立业的时候对于漂泊已久、方才安身的众多农民、屯户、流民来说,打仗抢劫就是为了活下去。
“父亲,我会让世人和后人们知道,谋害你是什么结果!”
曹操在这小小的兖州四处作战,黄巾军、袁术军、白波军、黑山军、匈奴兵、州郡兵还有丹阳兵……
可能还有很多很多,这两年来一直围着他打,可全都被他一一击破了。现在他要让天下知道,他的愤怒和反击有多么可怕!
曹军虽然决定性的击退了袁术,将他赶到淮南,可这些日子的并不顺畅。那点税收只能勉强支撑活下去,新实行的屯田还在探索之中,不打出去吃别人的,只有死路一条。
徐州这些年虽然不富,但半个州刚收的粮食,应该足以支撑这支军队拼搏一年多了吧。
“传令下去,自由杀戮,抢得的粮食、财富只需上缴一半。”
“诺!”
……
这两只军队从各方面来看,刘虞的燕代勇士、汉胡搭配、骑兵充裕的大军,怎么都要比曹操的少量部曲、大批农民、兵杂马瘦的混杂军要强悍许多。
对手方面,姑且就认为,在北地身经百战的公孙瓒,要胜过多年参与防御羌乱、镇压黄巾、袭扰曹操的陶谦。白马义从与丹阳兵在各自主场都是顶级。
可是,陶谦周边可是有着袁术、田楷、孔融、刘备等一批坚定盟友。而面对名满天下的刘虞,公孙瓒彻底沦为孤家寡人,甚至长期苦于其实力的乌桓、鲜卑,都纷纷跟随大司马讨贼。
那有是什么改变了刘虞、曹操接下来的结果呢?
最主要的差别还是在于人,不论是个人能力、集团还是整体组织,后者均对前者形成碾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