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贾府 (白天会睡觉)


贾母上下打量了一下刘姥姥,而后对着众人笑道:“你们瞧瞧,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健朗。比我大好几岁呢,我要到这么大年纪,还不知怎么动不得呢。”
刘姥姥陪笑道:“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稼活也没人做了。”
“哈哈哈……”
贾母笑着摇摇头,看了刘姥姥一眼,说道:“我才听见凤丫头说,你带了好些瓜菜来,我正想吃你们地里现撷的瓜儿、菜儿的。外头买的,不像你们田地里的好吃。”
刘姥姥笑道:“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我们乡下人倒是想大鱼大肉的,只是吃不起。”
贾母笑着点点头,“我啊,这些年不在外走动,亲戚朋友们都认不得了。别人来了,我怕人家笑话,都不见的。今儿既认着了亲,别空空儿的就回去。不嫌弃我这里,就住一两天再回去。我们这啊原有两处园子,一处正在修葺,明儿我带你逛逛西府的。”
王熙凤听贾母这么一说,就知道刘姥姥合了贾母的心意,便也笑着让她留下来,还叫她多说点她们乡屯里的故事给贾母听听。
鸳鸯忙命老婆子带了刘姥姥去洗了澡,自己挑了两件随常的衣服命给刘姥姥换上。
刘姥姥换了衣裳出来,坐在贾母榻前,又搜寻些话出来说。
刘姥姥虽是个乡下人,却有些见识,加之年纪大了,经历的多,多说些乡野中的趣事,妙语连珠,惹得众人连连发笑。
宝玉姊妹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都安安静静的听她说话,只觉得比说书先生说的还好听。
“二爷来了!”
刘姥姥正陪着贾母说些闲话,外间传来丫鬟清脆的声音。
堂内诸人听得丫鬟的话,除了贾母、薛姨妈外,其她姊妹们都起身相迎。刘姥姥不明所以,唬的连忙起身。
“给老祖宗请安了。”
贾琦进来后先给贾母请安,又对薛姨妈微微一礼,随后又与宝玉、宝钗、黛玉姊妹们一一点头打了招呼,对着笑眯眯看着自己的惜春招了招手。
又见一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老妪站在贾母塌前,想了想,问道:“你是刘姥姥?”
一旁的王熙凤,闻言道:“没错,她便是刘姥姥,是我本家的一个远房亲戚。去年家里遭了难,大老远的求上门来寻我,因为是亲戚便接济一二。姥姥今天过来给府里带了些新鲜的瓜果蔬菜,西府也送了些过去,赶巧,老祖宗听说了这事,便动了菩萨心肠,招她过来说话。”
贾琦闻言,点了点头,笑道:“既然是亲戚,以后常来走动走动,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不必客气!”
看着面前的贵公子,刘姥姥本来就拘谨,见贾琦和自己说话,一时间不知怎么开口。
周瑞家的见刘姥姥发愣,赶紧拉了拉,附耳小声说道:“姥姥,这位是我们老太太的侄孙儿,西府的正主爷,当朝武侯,还不快点见礼。”
刘姥姥一听这话,再见周瑞家的一直给自己使眼色,赶紧拉着外孙板儿跪倒在地,“梆梆梆”的磕起头来,道:“草民,给侯爷请安……”
一席话没说完,众人大笑起来。
贾琦也没有忍住,笑道:“快,将姥姥扶起来。”
闻言,平儿和周瑞家的,赶紧上前将刘姥姥搀扶起来。
贾母见刘姥姥有些站立不安,笑道:“老亲家,坐下说话,不要外道。”见刘姥姥坐下,对贾琦问道:“今日,你怎么有空过来啊!”
贾琦不好说,自己是来看刘姥姥的,只得扯谎说道:“孙儿刚从兵部回来,这不快到饭点了吗,又想到有几日未来请安了,所以过来给老祖宗请安,顺便讨杯酒吃。”
“真的!”
贾母闻言,高兴坏了!连忙命鸳鸯去告诉厨房准备晚饭。
陪着贾母听着刘姥姥说些乡屯里的故事,见板儿躲在刘姥姥身后,不敢吃东西,便命琥珀拿些钱给他,叫小ㄠ儿们带他外头玩去。
说笑间,有婆子进来说,晚宴已准备齐全。
贾母带着众人来到花厅,刚入座,就见林之孝家的急急慌慌的闯进来,“老太太,宫里的公公来了,说是有急事找侯爷,已经进了二门了。”
闻言,贾母脸色一变,贾琦也邹起了眉头。


第九十章噩耗
皇城,乾清宫,养心殿。
“罪臣后军都督府都督叶昭上奏:
隆治三年五月十二日黄昏,罪臣率领大军抵达黄河渡口,派副将马成率部渡河前往黄河西岸襄城伯军中接洽,后马成回报,言襄城伯带兵去榆林视察敌情,未在军中,由副将统率大军,罪臣见一切安好,未生疑心,便命令大军安营扎寨休整,第二日渡过黄河。
却不想,竟中奸计。
河对岸的根本不是襄城伯部大军,而是叛军,待十三日清晨大军渡河之时,叛军四出,数倍于我方的叛军趁大军渡河混乱之际扑了上来,渡河三万后军都督府大军和一万禁军仓促应战,不敌溃败,罪臣率残部退往黄河东岸,烧毁浮桥,收拢大军,等待朝廷援军。
...……”
养心殿内,鸦雀无声,死一般的静寂。
待戴权读完之后,大殿之内,气氛压抑到了极致,半晌,无人出声。
龙椅上的隆治帝,满脸霜寒,四万大军逃过黄河的不足五千......
自国朝定鼎以来百余年间,从未有过如此惨败,无能!
贾琦站在牛继宗的身后,面无表情,内心却是掀起滔天巨浪,很显然,襄城伯及其麾下的一万人马出事了,也就是说叛军一战灭掉了朝廷五万大军,当真是难以置信!!
隆治帝目光审视的盯着众臣,语气冷淡地说道:“都听完了,不知诸位爱卿,有何可以教朕?”
话音刚落,内阁诸臣,六部尚书,还有如贾琦一样的领军将领,纷纷低头,没人愿意去碰霉头。
不过,皇帝发话了,不能都沉默不言。
内阁首辅杨涟出列,上前说道:“陛下,应当立即派遣大军前往平叛。”
“首辅所言极是,只是调哪处兵马前去平叛?”隆治帝虽是问众人,但目光却往牛继宗边上的贾琦身上撇去。
贾琦低着头,感觉到了隆治帝和众人的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心中早有准备,如今整个神京能调动的大军只有自己的前军都督府、辅国公的中军都督府和丰城侯黄宗泽的左军都督府,辅国公秦威老了不能离京,黄宗泽不合适,那么只有自己。
想罢,不等众人议论,大步上前几步,看着上方盯着自己的隆治帝,朗声道:“陛下!臣贾琦,请旨出征!”
说罢,一叩到底!
看着跪倒在地的贾琦,隆治帝面色复杂,与下方的杨涟、牛继宗等人对视了眼,见几人轻轻颔首后,又微微沉思了片刻,对着贾琦道:“忠勇侯平身,卿有此心,朕心甚慰,。陕西兵事,就劳卿费心了。”
说完,看向牛继宗,道:“大军出征所需兵器甲胄等就有劳镇国公了。”
“遵旨!”牛继宗上前应道。
见状,隆治帝轻轻的松了口气,瞥了眼仍旧站在前列的贾琦,说道:“卿有何难处,只要上奏,朕一律准奏。”
“陛下,根据长平侯的军报,臣大胆猜测,叛军已于数日前攻破榆林镇,然后顺势南下,在襄城伯部未反应过来之时将其部歼灭,并在此等候朝廷援军的到来,随后便是长平侯军报中所描述,待朝廷大军渡河之时,半渡而击,歼灭朝廷渡河援军。”贾琦沉声说道。
此话一出,满殿死寂,隆治帝和众臣都是骇然的看着贾琦,照贾琦的话,榆林丢了,叛军围歼了襄城伯部,然后布下陷阱,等着朝廷援军到来。
半晌,孔方岩看着贾琦问道:“如此,不知侯爷有何良策?”
见隆治帝同样看向自己,贾琦躬身说道:“陛下,如今陕西朝廷是彻底丢了,应立即下旨让忠诚伯等人死守潼关,并且严令李虎部全力赶往支援,潼关丢不得。”
牛继宗同样上前沉声道:“陛下,贾琦说的正是,一旦潼关丢失,中原危矣。”
“。。。。”
此话一出,隆治帝脸色大变,内阁诸臣和六部堂官也是纷纷色变。
“陛下,如今陕西已无朝廷兵马,叛军人数预计十五到二十万,而臣麾下只有三万大军,所以臣需要兵马。”
没有理会震惊的诸臣,贾琦沉声道。
半晌,隆治帝深吸一口气,镇定心神,沉声道:“山西还有一万禁军和两万巡防营,待你抵达山西,这些人马归你指挥,至于长平侯,如果确定襄城伯战死那就让他接手太原镇的防御,还有,你在从辅国公麾下征调两万人马,这样你就有八万人马加上潼关守军和李虎部,朝廷就有了近十三万精锐。”
“陛下,大军是合兵一处作战还是兵分两路,如果合兵,臣与李虎该听命与谁?”
闻言,殿中文武议论纷纷,隆治帝也是眉头紧皱。
见状,杨涟上前说道:“陛下,还有江南大营的三万人马呢,不若将其调与忠勇侯,外加上一万禁军,这么算来侯爷可以领着九万人马北上征伐叛军,而李虎可以领着本部人马和两万巡防营往西安进军。”
闻言,隆治帝细眸中闪过一抹喜色,又看了眼面色淡然的贾琦,道:“杨阁老的话,诸位觉得如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