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贾府 (白天会睡觉)


黛玉等姊妹也是尴尬的坐在屋内,原本是过来给王熙凤道喜的,谁成想遇见此事,走也不是,只能静坐看着。
王夫人用带着期盼的目光看向贾母,“老太太,您看,要不和老爷们商量一下。”
“.....”
贾母眼中闪过一道精光,身子往后靠了靠,没有搭话。
王夫人又要说话,被边上的薛姨妈拉住了。
“你也是做了祖母的人了,行事还是这么没有章法,外面的事,老爷们会处理的,不用你说,该帮定会帮忙的,你看姨太太家的事情,没人说,琦哥儿不还是照样打了招呼,帮了忙不是。”贾母看着王夫人,不满的说道。
闻言,薛姨妈笑了笑,“老祖宗说的是,都是亲戚,外头老爷们不会不管的。”说完推了姐姐王夫人一下。
王夫人脸色变了变,有些不情愿地说道:“媳妇知道了。”


第八十八章朝议
乾清宫,养心殿。
隆治帝坐在龙椅上,看着沉默不语的文武高官,“长平侯的军报到了,大军已经进入了山西地界,算算时间,再有四五日就可以赶至黄河渡口了。”
话音刚落,首辅杨涟出列,道:“陛下,榆林镇有无消息传来?”
“襄城伯曾派出数批探子前往查探,都遭到乱军截杀,进不得前,并无确切消息,不过可以确认的就是榆林镇没有被攻破。”
隆治帝的声音有些低沉,说完目光审视的看着众臣,“大军后续粮草准备的怎么样了?”
“陛下,首批粮草已经起运,后续粮草将从江南、湖广起运,经河南直接运往山西。另外,原本运往陕西赈灾的一百五十万担粮食也已经转运至山西了,不日即可运到太原。”
户部尚书宋溥出列,上前答道。
户部右侍郎卫纪出列,语气奇怪道:“陛下,既然赈灾粮已经运往太原,那么后续的粮草是否可以缓一缓,毕竟一百五十万担粮食够十万大军近三个月所用了。”
“卫侍郎这话是什么意思,大战还未开始,就行此做法,未免寒了军心。”兵部左侍郎韩文禄不满的说道。
“陛下,臣全是为了陛下和朝廷着想,望陛下三思。”卫纪一脸正气的说道。
闻言,殿中文武纷纷低头,隆治帝也是沉默不语,眼神飘忽。
“陛下,话虽如此,但是战端一开,万事皆有变数,不能不防,望陛下三思!”见状,韩文禄上前一步,朗声说道。
隆治帝沉思片刻,又看向内阁五位阁臣,道:“诸位爱卿,此事怎么说?”
观文殿大学士吴邦佐出列,道:“陛下,户部和兵部所说皆有依据,臣以为,后续军粮还是起运,不过不直接运至山西,而是囤与河南、山东两地。”
“臣附议!”
孔方岩、孙玉麟二人附和道。
“陛下,大军所需粮草不仅仅是军粮,还有战马所需饲料,此事还需慎重考虑。”见状,牛继宗不得不出列说道。
隆治帝又看向杨涟,再回头看了眼面无表情的贾琦,“此事,内阁和户部、兵部商议,递个折子上来,朕看看。”
“遵旨!”
众人齐应。
贾琦站在牛继宗身后看了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一眼,心知隆治帝已经有了决定,只不过想找块遮羞布而已。
见大事议完,御史队列中有了动静。
右副都御史康祺出列,一脸正气的说道:“禀皇上,臣御史康祺,弹劾九省统制、忠诚伯王子腾,置朝廷大局不顾、贪功冒进、损兵折将,望陛下下旨,将王子腾捉拿回京,夺爵下狱,待三法司定罪。”
闻言,龙椅上的隆治帝嘴角一抽,贾琦更是差点笑出声,尼.玛,御史弹劾当真是全靠嘴喷,军报上写得明明白白,王子腾重伤,根本不可能回京,还有王子腾可是隆治帝好不容易扶上来的将领,怎么可能被弹劾下狱。
这不,杨涟出列,看了康祺一眼,“御史台闻风而奏,这没错,不过有些事情你们不清楚,王子腾率军前往西安奉的是兵部之令,只是事发突然,没有得到消息,才被叛军打了个伏击,此事也不能责怪忠诚伯。”
“陛下....”康祺还打算说些什么。
隆治帝打断了他的话,“好了,此事朕和内阁商议过了,忠诚伯虽有失察轻敌之责,但不至于论罪,内阁与兵部会行文让其戴罪立功,朕也会下旨申斥与他,卿就不需多言了。”
闻言,一众御史只得作罢。
“诸位爱卿,还有事情吗?”
隆治帝看着默不作声的贾琦,问道。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在隆治帝注视下,贾琦出列,双手捧着奏折躬身说道。
戴权走下台阶,将贾琦的奏折呈递给隆治帝。
隆治帝打开奏折细看,殿中文武都是好奇贾琦所奏何事,牛继宗也是疑惑的看着贾琦,见状,贾琦笑着点点头,示意无事。
半晌,隆治帝合上奏折,从龙椅上走了下来,看着躬身行礼的群臣,“诸位是不是在猜测,忠勇侯的奏折里,所奏何事?”
“臣等不敢!”众臣纷纷躬身说道。
隆治帝打量着群臣,说道:“忠勇侯奏折中说了,如今陕西战势不明,北方各镇要防备鞑靼人,南方各省兵马亦不可轻动,而如今八万禁军只剩六万,拱卫神京的五军都督府也仅余三府十万人马,这已极大的削弱了神京守卫力量。
所以上奏,希望从河北、山东招募三万青壮,编练充实禁军,朕觉得有理,不知诸位爱卿如何看?”
“臣等附议。”
见状,众臣明白这本就是隆治帝的意思,只是借贾琦之手将此事摆到明面上而已。
隆治帝点点头,道:“既然诸位都同意,朕将会和太上皇商议,兵部和户部做好准备。”
“遵旨!”
二人连忙上前应道。
-
榆林,这座用以防御鞑靼人的军事重镇,此刻却是千疮百孔,历经三十余日的围困猛攻,清晨在叛军火炮不停的轰击之下,城墙被炸出了缺口,叛军蜂拥而上,攻破了南门,一股股的叛军,源源不断的向城内杀去。
“城破了……”
这座古老而坚固的城池,此刻露出了脆弱的一面,溃兵和百姓在哭喊声中四处逃窜,凄厉的哭喊声,首先从城池南面传开,接着蔓延了全城。
水溶跨上马背,眺望着远方战场,尸山血海、硝烟弥漫、人间地狱也不过是如此吧。
叛军蜂拥入城,城内哀哭声音不绝,在众人簇拥之下,水溶策马进入榆林镇,进入城后,许多房屋变成了废墟,街道上弥漫着血腥味,地上到处是残破的尸体。
一行人径直来到总兵府,府门大开,放眼进去,空荡荡的,进入大厅,水溶不由惊呆了,就见厅内,一条白绫吊着一个女尸悬挂在房梁之上,大厅中间的主座上倒着一个身着盔甲的大汉,脖中尤有血痕,血液顺着椅子流到地面,积成一滩。
大汉的脚下,一少女和男童躺在血泊中,已经死去多时。
隆治三年四月初九,叛军攻陷榆林镇,榆林卫总兵南阳伯马骧举家殉国。


第八十九章刘姥姥二进荣国府
隆治三年四月十五日。
荣国府,今日来了一老一小两位客人,原来是刘姥姥和她的外孙子板儿。
去年因为家里生计艰难,刘姥姥携着外孙王板儿到荣国府里打秋风,得了王熙凤的二十两银子,不但度过了困难,还把日子给过了起来,正好无事,便挑了许多新鲜瓜果蔬菜给荣国府送过来。
王熙凤见她大老远驮过来也辛苦,便收了她的心意,吩咐平儿让她住一夜,明儿再回去。赶巧又被老太太听见了,问刘姥姥是谁。
得知是王家的远房亲戚,贾母便说道:“我正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说话儿,请了来我见一见。”说着,便催平儿将刘姥姥带过来。
闻听贾母要见自己,刘姥姥慌忙对周瑞家说道:“我这生像儿怎好见的!好嫂子,你就说我家去了罢。”
周瑞家的笑道:“姥姥,你就跟我去吧,保管有你的好处。”
平儿也在一旁劝道:“姥姥,你就去罢,不相干的。我们老太太最是惜老怜贫的,比不得那个狂三诈四的那些人。不要担心,我和周大娘送你过去。”说着,同周瑞家的引了刘姥姥往贾母这边来。
刘姥姥心里不愿意,又不好拒绝,只得跟着二人往贾母院里走。活了大半辈子,刘姥姥从未见过这么大、这么漂亮的房子,更没见过这么富贵奢华的场面。
“姥姥,这边。”
随着平儿的指引,刘姥姥来到贾母屋内,只见满屋里珠围翠绕,花枝招展的,抬起眼睛,往上面那么一瞧。
那中间坐着的,一位鬓发如银,面目和善,看起来就十分尊贵的老太太正打量着她。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王熙凤坐在边上陪着说笑。
不用平儿说,刘姥姥就知道这就是传言中贾家那位最尊贵的老祖宗,贾母。
赶紧拉着板儿跪下道:“请老寿星安。”
贾母也向前欠了欠身,说道:“快起来,老亲家,今年多大年纪了?”
说完,又命周瑞家的端过椅子来坐着。
刘姥姥忙起身答道:“回老祖宗的话,我今年六十五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