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何曼是明军前阵的主将,必然也是汉军最主要的进攻对象。
  只要斩杀了何曼,明军必然士气大跌,甚至于军阵溃散。
  许安自然不会给孙坚这个机会,他将更多武卒调往前阵就是为了加固武卒的防线,增加防线的厚度。
  “威武!!!”
  汉军的怒吼声陡然拔高,明军的箭雨,弩枪巨大的威力都没有能够吓退汉军。
  他们怒吼着向前,似乎想要用这种方式来驱散心中的不安。
  “杀!”
  成千上万的汉军甲士怒吼着向前,原本火红色的直线在这一刻陡然演变成了曲线。
  转瞬之间,繁阳城外,那道火红的的洪流已经撞上了伫立在平原之上那块土黄色的磐石。
  在汉军山呼海啸的喊杀声中,两军终于短兵相接!
  不同于狂呼酣战,冲锋而来的汉军,明军前阵的武卒却是出奇的沉默,没有呐喊,没有高呼,有的只是短促而有有力的军令,以及一声接着一声的号令。
  他们的心中都憋着一口气,因为许安下令防御的将令而憋着一口气。
  他们不想只是防守,他们想要进攻,他们想要不断的发起进攻。
  如同在并州之时,如同在凉州之时,如同在中州和益州之时一样,不断的进攻,不断的前进,最终击溃所有的敌人,夺取胜利!
  他们从来不缺乏勇气,他们从来不惧怕流血,他们也从来不畏惧牺牲。
  他们不想再过以前那般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们不想再卑躬屈膝、摇尾乞怜,他们不想他们的后代世世代代穷困潦倒、风餐露宿、永无翻身之日。
  他们聚集在黄天的战旗之下,为黄天而战,正是因为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
  他们坚信,黄天之世必将到来!
  战阵从一开始便已经是进入了白热化。
  汉军的军卒早在上官的宣讲之下,明白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因而奋勇上前,只想击溃眼前拦路的明军,逃离繁阳。
  兵法有云:归师勿遏,意为对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队不要去阻截,便是因为想要回家的士兵欲望强烈,已经没有多少的退路,而拦住他们则是断绝了其生路。
  人有活命的本能,生路断绝,人为了能够活命,将会无所不能用其极,只求一条生路。
  繁阳城外的原野之上,一场比起当初参战人数多达二十万人的东郡之战还要惨烈数倍的战争正在进行。
  火红的潮水不断的冲击在土黄色的磐石之上,每一次的冲刷,都会掀起无数的血雨腥风。
  汉军前赴后继,呼喝着向前,已经快要接近疯狂。
  但是无论汉军多么的疯狂,明军的军阵却是毫不动摇,犹如立在河中的砥柱一般屹然不动。
  军卒凄厉的惨叫声在两军的军阵之中此起彼伏,鲜血一阵接着一阵迸发出来,锋利的环首刀和枪戟在战场之上,疯狂的收割廉价的人命。
  每一分每一秒,汉明两军的阵前都有无数的军卒倒下。
  鲜血流淌,泥泞的草地之上在一处又一处的低洼之处,坑洞所在之地,逐渐形成了一汪又一汪的血潭。
  难闻的血腥味充斥在每一名军卒的口鼻之间,但是却没有人去顾及。
  两军阵前,汉军的将校大吼着向前,状若癫狂,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
  每当一名明军武卒倒下,便会有更多的明军武卒接替而上。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许安征战十数年,身经百战,其战阵上的经验甚至不属于皇甫嵩,比起孙坚来说更要多出许多。
  这样大规模的军团作战,以及调动补充对于许安来说不过是轻而易举。
  而在这样的大战之下,明军武卒长期以来的训练也使得他们能够保持着军阵的稳固。
  与之相对的每死去一名汉军,都会有更多汉军军卒涌来。
  这并非是孙坚指挥得当,而是汉军此时真的已经没有了顾及,他们的生路被明军所隔断,只有击败了明军才可能保全性命。
  但是明军的军阵若是能够这么轻易的被冲开,那么便也不是明军了。
  汉军猛攻了两刻钟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倒在了前阵,尸体几乎堆积成山,而其后方的军卒也难以接续,明军的步弓手和弩车虽然撤退,但是他们仍旧没有停止射击,只是将射程放远,去进攻那些后方赶来支援的汉军。
  这個时候,汉明两军的箭雨明显稀疏了一些,弓手的体力不是无限的,他们已经开始轮射,大战并非是一时半刻便能结束,尤其是这种数万人的堂堂阵阵之战。
  汉军因为后续军队无法衔接的问题,只能是暂时选择撤退。
  不过战场并没有因此而停息下来,汉军的第二轮攻势转瞬已至。
  “咚!”“咚!”“咚!”
  汉军的战鼓声再度响起,那刚刚平息下去震耳欲聋的喊杀声亦是再度响起。
  无数红衣玄甲的汉军士卒重新汇聚在一起,再度形成了一道巨大的浪潮,向着明军的军阵狠狠拍击而来。
  这一次,汉军的攻势再度变强了数分,前阵明军所遭受的压力比起第一轮汉军的攻势更为巨大,一些由明军锐士组成的军阵已经是接连出现了缺口。
  许安很清楚,孙坚必然是投入了一部分的精兵,他注意到汉军旌旗的变化。
  第二轮进攻的汉军其旗号证明了他们是孙坚麾下的嫡系部队——豫州兵。
  千里镜下,在孙坚的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的甲骑,汉军的锐士还有丹阳兵这两张王牌也出现在了汉军的前阵。
  冷冽的杀意在许安的眼眸之中流转。
  许安一直习惯于谋定而后动。
  其实无论现在孙坚作何选择,都已经只是徒劳无功,都是在许安的谋划之中。
  从皇甫嵩兵败的那一刻开始,胜负便已经分下。
  这普天之下已经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任何的事物,可以阻碍太平道前进的步伐!


第七百八十四章 炼狱
  王起浑身的盔甲都被鲜血所浸透,他的腿部被一名汉军刺中,所幸穿戴着的裙甲给他提供了些许的防护,使得不至于失去战力,长枪在他腿部留下的伤势并不严重,还能勉强支持。
  王起倚靠着手中的长枪勉强拄着站立,其实不止是腿部被敌军的长枪刺中,他的胸口还有手臂都被汉军的军卒砍中,但是甲胄很好的保护了他的身躯,使得他现在还能站在军阵之中。
  黏稠的鲜血顺着王起的盔檐缓缓流下,鲜血一路流淌而下,最终流到了他脸上佩戴那副狰狞的铁面之上,鲜血的腥臭味充斥在王起的口鼻之中,胸腔之中的火热让他难以喘过气来。
  大战已经持续将近一个多时辰。
  苍穹之上,金乌的阳光正在黯淡。
  太阳正在向下落下,向着西方落去,向着长安的方向。
  落日的余晖将整个天空都染成了一片血色,也映红了繁阳城外汉明两军军卒的眼眸。
  明军之中有一条军规,军规严禁步兵军中军侯一级的军官带头发起冲锋,守卫在阵地的第一线。
  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黄巾军中的军官阵亡率高的可怕。
  之所以严禁军侯一级的军官冲锋在第一线,便是因为他们的职责是要指挥一方的军阵,身先士卒虽然能鼓舞士气,但是他们的战死,也使得军阵失去良好的掌控,还有可能出现被击破了可能。
  最小的军阵一般是由百人队组成,也就是屯,而军侯领五屯,共计五百人,五百人为一中阵,五中阵为一大阵,军阵重重叠叠,密集有序,可以随时换防。
  禁令在前,一贯遵守军规的黄巾军军官自然不会违反军中禁令,但是他们却是有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将所在之位,移动到阵地的第二线,也就是第二屯中,无论是军侯的旌旗还是军司马的旌旗,他们统一都是靠前。
  其实这样的传统潜移默化七也影响了许安。
  许安虽然发出了禁令,但是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几乎就在中军的前阵,也就是说敌军只要突破了前军的军阵,许安将会直面敌军的威胁。
  一直到汾水之战时,许安都多次领军亲自冲阵,直到后来随着势力的逐渐发展,他若是有任何的闪失,都可能在太平道内引起巨大的变动,而随着黄巾军中越来越多的将领,冲锋陷阵这样的事情也轮不到许安了。
  如果真的需要许安再重新拿起武器上阵,那么那个时候的恐怕已经是山穷水尽。
  不过从汾水之战后到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冲开黄巾军的前军。
  王起如今所在的位置已经变成了最前线,杨木和钟厚两人手执着盾刀和几名亲卫一起将王起护卫在身后,他们两人身上的盔甲也布着不少的伤痕。
  王起的旌旗此时已经成为了汉军的主攻方向。
  明军的前阵由一部武卒和一部锐士组成,共计六千人,分为十阵。
  王起这一阵,此前虽然轮换了下去,但是接替的正是最前方,最中央的一阵。
  击破了王起这一阵,再连破两阵,就是何曼军旗所在的位置。
  王起身边的亲卫已经战死大半,第一屯和第二屯的军卒大多已经退到了阵地的最后放,现在填补原先第二阵阵地的是第三屯和第四屯的军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