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为什么……
孙坚心中一片冰冷,将无战意,军无战心,饶是百万之众又能如何?
孙坚的瞳孔微缩,视线之中的红色并没有完全消失,就在明军的大阵之前,一辆高大的四轮马车之上,还竖立着一面红色的旌旗,那面旌旗也引得了汉军军阵之中更大的喧哗声。
孙坚的脸色在这一刻彻底的黑了下来,那面旌旗正是皇甫嵩的大纛旗!
而当孙坚看大纛旗上似乎还绑缚着一个人时,而在那马车之下,燃着一口大锅。
孙坚已经没有办法再保持淡然。
“许安!”
孙坚脸色深沉,紧咬牙关,竭力压制着心中怒意。
“该死!”
孙坚明白许安要做什么。
昔日刘邦起兵攻楚,项羽在抓住了刘邦的父亲,威胁刘邦要将其父烹杀。
不过刘邦却说:吾与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
项羽勃然大怒,但是因为项伯的劝谏最终还是没有斩杀刘邦的父亲。
现在许安正是要效仿当初项羽的举动,但是孙坚很清楚,许安绝对不是项羽,他恐怕会真的杀了皇甫嵩。
皇甫嵩身为此次北伐之主将,被擒获尚且对于军众士气打击甚大,若是被其当众烹杀,只怕是汉军的士气将会彻底跌至谷底,再无翻身之机。
“出阵!攻敌!”
孙坚举起手中的铁戟冷声下令道。
他知道,现在绝对不能再等下去,许安不知道藏有多少的手段,多少的后手,到时候他好不容易提起来的士气全都会烟消云散,他明显感觉到了不对劲。
“咚!”“咚!”“咚!”
汉军的军阵之中战鼓声响起,那是进军鼓的声音。
在孙坚的号令之下,繁阳城外,五万汉军缓步出阵。
鼓号之下,汉军的士气也在逐步的回升。
人有从众之心,身后是穿着同样衣甲的同袍,身侧是手按着环首刀的将校,身前是一面又一面高耸着的火红色旌旗,这一切都让一众汉军逐步的找回了些许的勇气,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战败的阴云。
“咚!”“咚!”“咚!”
昂扬的鼓声萦绕在他的胸腔之中,将校正在发号施令,一名又一名背插着令旗的传令兵从各军阵的间隙之处飞驰而出。
孙坚手执着长戟,单人独骑行至最前,一如往常一般。
所有看到孙坚背影的汉军军卒皆是不由自主的平复下了恐惧的情绪。
阳城、太谷关、兖州、偃师、东郡……
他的将军孙坚,带领着他们击溃了一名又一名强敌,一名又一名看起来几乎不可能战胜的敌人。
这一次,最后的胜者也一定会是他们!
汉军内部士气不断发生变化,许安并不知情,不过就算是知道发生了什么,许安也是一样的不屑一顾。
繁阳城难,数以万计的汉军在鼓号的催动之下,迈开了脚步向着前方明军的军阵发起了进攻。
泥泞的道路限制了他们的进军速度,身披着坚甲的汉军锐士,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在泥泞的草地之上,甚至有些军卒因为草地泥泞道路难行差点跌倒在地。
排列着军阵徐徐而来的汉军军卒,每隔数十步便要重新整队一次,泥泞的道路限制了他们的进攻,也让他们难以保持行军的队形。
许攸看着远方艰难行军的汉军,又看了一眼中军的那面大纛旗,心中一片明了。
他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但是许安却是都已经了然于心。
恐怕在他们进攻皇甫嵩带领的城南汉军之时,许安就已经注意到了道路的影响。
繁阳城被围攻良久,汉军甚至还冒雨进攻,本来繁阳城外的道路都颇为不堪,人踩马踏之下更加的不平,对于进攻方来说无疑是一大阻碍。
同时许攸也明白了许安另一层的用意。
汉军因为骑军处于劣势,所以在军中装备了大量的强弓硬弩,就是为了压制魏军骑军的冲阵。
攻城之时,强弓硬弩的作用有限,但是在野战之中却是能够打一个措手不及。
皇甫嵩麾下的汉军一触即溃,是因为在猝不及防之下遭受了床弩的射击死伤惨重,失去了战意。
但是现在孙坚带领的汉军虽然士气较为低迷,但是军阵还算整齐,汉军借助强弓硬弩依然占据不小的优势。
虽说许攸毫不怀疑战到最后,战胜的一定会是明军,但是他也很清楚,这样的道路,只要汉军的弓弩手能够正常的发挥,明军的伤亡恐怕也不会太小。
如今汉军正处于背水一战的氛围之中,他们士气虽然低迷,但是绝对不会一触即溃。
许安先是践踏汉军的旌旗,又将皇甫嵩推出军阵,让汉军的众人看到他们主将的惨状,逼迫着孙坚不得不主动发起进攻。
若是孙坚不主动发起进攻,恐怕许安真的会烹杀了皇甫嵩。
而那时汉军的士气绝对会降到谷底,彻底失去战心。
一军的主将何其重要, 寻常的军队若是主将被斩或是被擒早已经崩溃,也是孙坚的威望足够,不然这一战,明军早已得胜。
不到一里的距离,汉军的前军转瞬间已经距离明军前阵不过百步。
“咻————”
“举弩!”
明军武卒的军阵不断响起短促的哨音,前阵的明军武卒尽皆是举起了塔盾,排列成了密集的盾阵,遮蔽住了整个军阵,为其身后的袍泽提供了良好的防护。
后排明军的武卒也是尽然举起了手中的弩机斜向上方,弩机其实也可以抛射,并非只能平射。
“步弓手准备。”
后阵的方向,大队身穿着革甲的明军步弓手皆是从腰间箭袋之中取出了箭矢,握持着强弓,紧扣着弓弦,屏气凝神,凝视着前方不远处将校手中的蓝旗。
明军的前阵,数十辆弩车呈一字排开,列于步弓手的方阵之中。
凝望着眼前缓缓席卷而来的红潮,许安心中犹如明镜一般平静。
所有的一切,从冀州开始,又从冀州结束……
第七百八十三章 破釜沉舟
“咚!”“咚!”“咚!”
繁阳城外,战鼓声如雷,汉军的力士猛烈的敲击着战鼓,他们都清楚,此战不胜,便将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汉军与黄巾军厮杀多年,彼此之间已经有了一种默契,那就是根本不会将希望寄托于其在战胜之后会放其一马,留下生路。
这一切都要归咎于皇甫嵩和朱儁。
皇甫嵩在广宗、下曲阳两城,斩杀了二十余万黄巾,并将其收筑为京观,还将张角开棺戮尸。
而朱儁则在宛城屠杀了十余万黄巾,起先冀州黄巾败亡之后,韩忠仍然带领麾下军队与朱儁相峙,后被朱儁设计大败,逐北数十里,斩首万余级。
军无战心,将无战意,韩忠于是率众投降,但是在投降之后,韩忠却被南阳郡郡守秦颉所斩。
秦颉的举动使得当时已经黄巾余众人心惶惶,汉庭并没有遵守他们的承诺,于是剩余的黄巾军尊奉孙夏为帅重新起义。
而后朱儁进攻,孙夏不敌只能败走,朱儁纵兵再次屠杀了上万人,南阳黄巾因此破散流离,尽数消亡。
皇甫嵩和朱儁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汉军对于黄巾军一贯便是赶尽杀绝。
而汉灵帝后又下诏彻查各地太平道,凡信太平道者一律视为叛逆,此举沉重的打击了当时残存的太平道势力,也使得一大群无辜的百姓遭殃。
自此,汉军和黄巾军之中便已经到达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葵城一战,许安其实并没有将汉军全部诛杀,但是汉军畏惧黄巾军报复,因此誓死抵抗。
最终汉军战死者数以万计,只有孙坚带领的少数人逃出了生天,葵城之中并非没有投降的汉军军卒,那些汉军军卒后来被许安带入了太行山分配去乐矿场作为劳动力,进行劳动改造。
虽然后面许安接连收降并州汉军、以及颜良、文丑,还有董卓麾下的徐荣等人,但是繁阳城外的这些汉军仍然有人害怕黄巾军的报复。
毕竟带领他们北伐的,正是那个在广宗、下曲阳修筑了京观的皇甫嵩。
天下的黄巾都恨不得食其肉、啖其血、敲其骨。
浑厚的战鼓声一下接着一下的回荡在孙坚的胸腔之中。
看着在泥泞的道路之上步履蹒跚的己方军卒,望着明军严整的军阵,以及前阵那一辆又一辆巨大的弩车,孙坚的心也慢慢的沉了下来。
他不是初上战场的新人,他已经明白了许安的谋划。
但是许安的计策并非是什么阴谋诡计,而是赤裸裸的阳谋。
他下令进攻是正中许安的下怀,许安已经张开了口袋就等着他冲击军阵,以逸待劳,等着他自投罗网。
但是他若是不下令进攻,只怕如今他麾下的军队已经尽数失去战心,陷入崩溃。
孙坚脑海飞速的思索着,口中的号令也没有停止。
一道道的军令自他的口中下达,汉军虽然因为道路的泥泞受到了极大的阻碍,但是仍然在稳步前进,各军也没有出现太多的混乱。
相似小说推荐
-
盛唐风华 (天使奥斯卡) 纵横中文网VIP2022-05-03完结隋末之世,天下大乱,从汉末之世已经延续数百年的门阀世家制度,在隋末之世已经走到...
-
大周少卿 (清九玄) 起点VIP2022-02-11完结佛系外卖员吴成思因为一场车祸,穿越到大周,成为女皇武则天的侄子、狄仁杰的上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