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黄天之世 (罗小明)


  不过许攸内心之中也没有太多的反感,毕竟中书府的权力实在是有点大,一向重视平衡的许安不可能不做出反应。
  “内阁设首辅一人,次辅一人,阁臣五人,共计七人,暂不设品级,内阁只作为顾问,作为试行,内阁人选不由吏部决断,由君王直接选任。”
  汉时的三公,还有丞相制许安都不准备实行。
  宰相位高权重,拥有决策权、议政权和行政权,西方的内阁制,许安也不准备实行。
  在这个时代实行广泛的民主,最大的问题不是说选举之类的被有心人操纵,而是并没有足够的通讯手段,要想实行广泛民主,那么财政上来说,和交通上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许安真的给予了每一个人选举权,让他们去选举官吏,甚至选举内阁的阁臣,不说普通的民众认不认识被选举人,就是收集选票,也需要耗费如今明廷大量的财政。
  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明国如今占据四州之地,无论是东西还是南北都长达数千里之地,可不是十七世纪末,某个面积还没有如今太平道中州一州之地大的岛国。
  所以许安实行的内阁制是类似明朝的内阁制,准确来说是朱元璋时期的内阁制度,当然其中有一小部分的区别。
  宰相拥有的决策权被许安牢牢把持在自己手中。
  议政权分给三府,行政权分给六部,地方上分给了州牧、三司,州牧管辖一地,受三司制约,三司分管司法、军事、行政,直接对六部负责,州牧直接向许安负责。
  而内阁现在只是作为顾问,没有其他的权力。
  “只有顾问之权?”
  许安每一次推行新的制度,都是暂行,试行,以便在出现了问题以后好及时更改。
  这一次推行的内阁制度也不例外,不过许攸感觉,恐怕内阁制度若是存在,后期这内阁制度恐怕就是明庭真正的权力机构,那内阁首辅很大程度上就是秦时的丞相,只不过权柄自然是不可能有秦时丞相那么大。
  内阁人选全部是许安来挑选,越过了吏部……
  “内阁首辅以阎忠担任,暂不设次辅,阁臣分别由许攸、贾诩、魏律、杨尉、葛舟担任。”
  许攸眼神微凝,脸色没有多少的变化,和其余几人一起作揖应诺。
  他和贾诩两人都进入了内阁,阎忠也作为内阁作为首辅。
  另外三人,许攸也认识,那三人都是太平道出身的老人。
  其中魏律和杨尉两人都是当初跟随着许安进入太行山的黄天使者,后来加入了鹰狼卫中。
  魏律原来是狼卫的镇抚使,而杨尉则是鹰卫的镇抚使,两人先后经过了道堂、国学院的修习。
  后来魏律被许安委任为法司的主官,法司升任法部后,魏律也成为了法部尚书,作为一部的主官。
  而杨尉则是从鹰卫的主官,先是平调成了道政司的主官,负责审理入道之事,而后三府九部制被确立后不久,在国学院修习期间被评定为上甲,后被许安升任为户部尚书。
  葛舟是太平道的符祝,其入道的时间很早。
  据说在大贤良师张角刚传道不久,就加入了其中,后面一直便待在太行山内四处传道,治病救人。
  许安在上党郡设立道堂之时,葛舟被其任命为学正。
  因为身体的原因退任,申请调任蒙学堂中,负责教导蒙学堂的学童道科。
  但是身体的疾病后来被华佗治愈,许安便又征召葛舟为官。
  道堂、郡学院、国学院这些年来培养出来的学生终究是能力还不够,人数也不够多。
  葛舟先是管辖中州水利营造、道路修缮一事,因为功绩卓著得到了升迁,而后所有安排的事务都被其妥善解决,于是一路升任为了工部尚书。
  听说此前郡试,也就是童生试的案首陈生好像就是他的弟子。
  如今六部的主官,分别是:
  法部尚书魏律、吏部尚书杨尉、工部尚书葛舟、户部尚书傅祁、礼部尚书杨绩、枢密使龚都。
  三府的主官品级被定为正二品,六部的主官被定为正三品。
  原来的三府九部经过了改革,虽然有些部降级为了司,但是其主官并没有改变,当然品级还是得到了一定的降低,只不过当初是太平道还没有开国的时候设立的三府九部,当时所有人的品级都很低,所以并没有引起多少的反感。
  六部主官有四部主官都是太平道中的老人。
  这一次内阁的人选,次辅悬而未决,只选了六人,太平道老人占据了三席,而他们这些豪强世家出身的人占据了另外三席,勉强平衡。
  虽然威望和官职来说,阎忠和许攸、贾诩三人要远比魏律、杨尉、葛舟三人要高,但是真正做出决策,却还是许安。
  许安作为太平道的道主,黄巾军的统领,本就声望极高。
  中军府的府令虽说是贾诩,贾诩拥有兵权,各州的州牧权柄也颇重拥有不小的兵权。
  但实际上,无论是各地的守备军还是直辖军,他们虽然明面上看都是在听从虎符,听没有虎符,就算是各部的主官,也没有办法调遣部曲。
  各大军区的部曲除去虎符之外,只听从兵备道的军令,但是那些兵备道的权力却是直接来自于许安。
  所有人都清楚,许安的话远比什么军令、虎符要份量重得多。
  整个明廷,太平道本就是因为许安的声望凝聚在了一起,又因为黄巾军强盛的军力而作为保障。
  许安本就有极大的权力,他手中掌握的权力早已经超过了历朝开国的君主。
  如今许安设立三府六部,又设内阁,这更是从制度上确立了自己能够牢牢的权力。
  “内阁制……”
  许攸看着坐在首座的许安,他发现他好像从来没有看透过许安,从来都不知道许安心中在想什么。
  “黄天之世……”
  许攸在心中思索着许安曾经说过的话。
  现在许安的权力已经比历史上任何的一任的皇帝,包括秦始皇、汉武帝、汉高祖等一众皇帝、天子都要更大,更多。
  权力难下乡,但是许安现在连亭乡都已经控制在了手中,明廷对于基层的控制在太平道符祝的影响还有鹰狼卫的作用之下达到了最高峰。
  但是许安所推行的每一项政策基本上都是有利于普通的民众的,但是如今所做的事情却是不断的集权,不断的将权力收归中央,收归到自己的手中。
  许安和那些历史上的皇帝实在是完全不同。
  “看来,现在我想不留名在这青史之上都是一件难事了……”
  许攸有些无奈的笑了笑,心中有些感慨。
  他曾经最大的梦想就是升任三公,青史留名,但是现在他好像已经都快要做到了。
  而且,恐怕他在史书上留下的名字将会比汉庭那些三公的名字更为响亮,更为让人记忆深刻。
  鹰狼卫的品级也定了下来,鹰狼卫独立于三府六部之外,受许安直领,品级定为三品,指挥使仍旧是刘辟,和六部的主官、还有前后左右四方将军同级。
  只是鹰狼卫独立于外,其品级实际上只是其内部的调动,许安掌握着鹰狼卫的人事权,不需要经过任何的程序,便可以将鹰狼卫的任意官职委任于任何一人。
  监察天下,巡视神州,并非是一句玩笑。
  中道府的主官名为石厚,许攸认识,但是并不熟悉,比起声明显赫的杨尉和魏律来说,石厚更像是一个透明人。
  许攸只知道石厚和杨尉、魏律两人的经历相差不多,都是在鹰狼卫、国学院两地呆过,此前好像是鹰狼卫总署之中掌管经历堂。
  其人看起来约有五十余岁,双鬓花白,个子不高,肤色略黑,身上的礼服规矩得连道褶子都没有,一副黄焦焦的胡须,带着满脸的刻板威严。
  似乎是注意到了许攸的目光,石厚的眼神微动,也向着许攸看来。
  许攸的目光和石厚接触在了一起,只是一瞬之间,许攸便感觉自己似乎被其看穿了心神一般,心中有微微的寒意泛起。
  这个人很危险,这是许攸的第一反应。
  果然出身于鹰狼卫的人没有几个好想与的人,这些鹰狼卫出身的人身上似乎都带着“生人勿近”四个大字。
  阎忠宣读完了最后一人的名字,便收起了诏书。
  三府九部、各级将校,还有封赏都已经宣读完毕,剩下的便只剩下四州的州牧人选。
  内阁制度暂行,许安交给了阎忠宣布,但是四州州牧的人选许安还是准备自己来亲自任命。
  “州牧之名,‘牧’马有圉,牛有牧。引伸为牧民之牧,后有管理之意,然其本意不妥,将民比喻成牛羊。”
  “天子者,爵称也。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也,天子代天以牧万民,州牧之称,意为代天子牧守一州。”
  许安缓缓站起了身来,面对着殿内的百官,郑重言道。
  “如今我太平道之所以能有如此声势,开国建制。”
  “在于这十年之间,死于前进路上数百万先烈的牺牲,在于太平观中那一百零八座石碑,在于太平观内,那一面无字碑上,在于如今我太平道辖内千万之民之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