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道:“定方你是一身勇力,身手矫健,费些力气自然能登得上去,但并非军中人人都有你这等身手,寻常将士如何上的去?”
李恪行伍出身,又师从名门,他的身手在军中已经可以说是名列前位了,但就是李恪自己,看着这陡峭的山壁,从来不擅登山的李恪都觉着无法攀登,更何况是军中那些身手还远远不及李恪的寻常将士了。
苏定方也道:“陛下说的是,此处陡峭难登,能登得上山的一定都是自幼生于山中,善于攀登的将士,能登上此处的人绝不会多。而且此间陡峭且狭窄,一次只能容得一人攀登,所以登山的速度也不会快。”
李恪问道:“你可曾试过一人要登上此处需得多久?”
苏定方如实回道:“就算是轻装而上,一柱香的功夫最多也只能登六七人。”
李恪锁眉道:“也就是说,就算是日夜不歇,一日也只能登三百人,可这城中却有两万余吐蕃军,这三百人就算绕开了阁川驿,到了城后只怕也威胁不到吐蕃军啊。”
苏定方道:“凑足五百精锐,从这里登山,轻装简从而上,带上两日的口粮,便可绕道至阁川驿城后。阁川驿的城后绝无设防,若是这五百人用地时机得当,便能绕后杀吐蕃人一个措手不及,配合上前部攻城的主力,兴许便能一举破敌,拿下阁川驿,拔掉这颗钉子。”
原本在李恪的设想中,至少要有五千人能绕至敌后,在主力攻城时在敌后绕袭,如此才可配合主力大军,一举破敌,但现在客观情况摆在这里,能够绕袭的只有五百人,这对李恪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
李恪道:“只五百人,而阁川驿中却又吐蕃两万余精锐,就算绕袭到敌后也只能是飞蛾扑火,绝不能如此贸然。”
虽说是出其不意,虽是绕后突袭,但以五百人去绕袭两万人,仍旧不免“自寻死路”四个字,李恪会这么说也不奇怪。
苏定方听着李恪的话,道:“陛下,小不舍,何以取大。绕袭敌后,内外夹击,这是眼下最好的选择了,也是减轻正面攻城压力,速破阁川驿最快的法子。我大唐儿郎对陛下忠心耿耿,既然将士们都随陛下到了此地,就都做好了为陛下冲锋陷阵,埋骨高原的准备了。”
苏定方的话毫无半分虚假,以李恪在军中的威望,军中将士为李恪的御驾亲征而狂热,愿为李恪战死的人不在少数,莫说是五百人了,就算是一百个五百人也能轻而易举地凑出来。
苏定方说着话,看着李恪只是听着,始终还是没有说话,顿时有些急了,苏定方用兵承李靖的兵法,善用奇兵,他很清楚这路奇兵的重要。
苏定方急道:“陛下若是不放心,末将愿亲自领兵前往,还望陛下允准。”
李恪闻言,当即摆手道:“胡闹,君子不立危墙,你是军中大将,三军主帅,西征主力三十万大军都在你麾下,你怎能轻言冒进,把自己置于险地。”
苏定方俯身拜道:“陛下教训的是,末将只是急于战事,怕贻误了战机,这才如此。”
李恪扶起了苏定方,道:“朕无意责罚你,朕也知道你的心思,你不必担心此事,朕不是不准将士绕袭敌后,而是不想让我大唐儿郎平白送死,既然是突袭,朕就要给他们创造最好的机会。”
苏定方好奇地问道:“不知陛下所说最好的机会是什么?”
李恪道:“若是能将阁川驿中吐蕃的主力逼出来与我军对峙,牵制住他们的主力,到时阁川驿中兵力空虚,我军绕袭的将士便会多几分胜算和生机。”
苏定方惊讶道:“这阁川驿固若金汤,陛下有法子把吐蕃军自阁川驿中逼出来?”
李恪道:“阁川驿乃是坚城,要自外面破城颇为不易,但要从里面破城,也许就没有这么难了。”
李恪说完,接着对苏定方吩咐道:“即刻自军中择选善登高者六百人,这六百人是去赴死的,当许以重恩,朕有事要安排。”
“六百人?”苏定方不解地问道。
在苏定方的计划中,因为此处山壁难登,所以他是做过精确的盘算的,只有当绕袭的人数是五百人的时候效率才是最高的。
登山需要轻装而行,为了避免被吐蕃人察觉,甚至都不能扎营,登山的人多了,时间拖地太久,前面登山的人未必还能撑得住,五百人几乎已经是极限了。
李恪道:“攻城之人只五百人,但这五百人不急着上,在他们之前朕还要先遣百人为斥候,先往吐蕃腹地。”
苏定方问道:“陛下要用的这百人是与逼出吐蕃军有关吧。”
李恪道:“不错,既然朕逼不出雄骨,那朕就借吐蕃人的手,逼出雄骨来。”
“诺,末将这就去办。”苏定方得令,当即应了下来。
第875章 谣言
李恪命唐军先部斥候绕过来阁川驿,绕到了吐蕃的腹地,很快,就有关于吐蕃兵力部署的消息在吐蕃藏南一代传布了,而且传地有鼻子有眼,颇为真实。
吐蕃朝中传闻,大相赤桑扬敦已经自鄯州回了逻些,在回了逻些后,便立刻向赞普贡日贡赞提议,调象雄都督禄东赞回逻些,领军北上阻击唐军。
对于重新重用禄东赞,贡日贡赞本是不愿的,但现在吐蕃的局势已经越发地不堪了,很多事情也由不得他,很多原本不合理的事情也就能够说的通了。
在东面,多弥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已经过了逻娑川,又攻破了马儿敢和察瓦绒,不日便将行抵波窝城下,波窝是吐蕃东面重镇,一旦唐军破了波窝,在旧都匹播城之前就再无坚城了,李道宗部将直接威胁到吐蕃的心腹之地。
在北面,柏海道行军总管裴行俭也进展极快,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裴行俭已经连克悉诺罗、野马驿、囊巴等五城,过来叶如的边线了,按裴行俭现在的这种势头,攻下叶如重镇晶杂城只怕也就是早晚的事情。
面对北面和东面的如此窘境,在加上象雄战事不顺,象雄之地对于吐蕃而言已经是食之无味的鸡肋,与其把禄东赞的四万精锐陷在象雄这个泥潭,不如调回逻些,所以贡日贡赞调禄东赞的大军回逻些,备战唐军主力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了。
这个消息对于吐蕃而言本是好事,毕竟这样一来吐蕃的兵力充足了,国中又有禄东赞这样的名满吐蕃的宿将坐镇,也能安地住人心。但这个消息只是对于大部分的吐蕃人来说是好事,对于阁川驿的雄骨却不是。
吐蕃能从一个危在旦夕的藏南小国在短短二十多年间统一高原,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已故的弃宗弄赞,还有一个就是禄东赞,禄东赞在军中威望极高,甚至直追赞普弃宗弄赞,所以在弃宗弄赞还在时,就开始有意识地扶持一些军中将领来制衡禄东赞,雄骨就是弃宗弄赞最重要的棋子。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雄骨一直都和禄东赞不甚相和,当初贡日贡赞外放禄东赞时,雄骨就是被拿出来在军中取代禄东赞的人,现在如果禄东赞回来了,脸上最难看,处境最不堪的自然就是雄骨。
而且以禄东赞的官位和威望,一旦他领兵北上拒敌,那这三军主帅就只能是禄东赞,雄骨就要位居次位,在禄东赞之下了,面对如此情况,如果雄骨还能坐的住那才是怪事。
“弥遵,你这个消息从何而来,可是真的?”雄骨一自心腹副将弥遵的口中听到禄东赞不日将奉命自象雄回逻些,领兵北上拒敌的消息,顿时大惊,当即第一反应就是确认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因为这个消息给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
弥遵道:“此事是大相的意思,赞普的诏令还没下,但唐军几路大军进逼,逻些危在旦夕,赞普那边只怕也快松口了。”
雄骨尤有些侥幸,对弥遵道:“当初外放禄东赞就是赞普的意思,现在赞普如果调回禄东赞岂不是自己食言了,于赞普的威望无益,赞普应当不会这么做吧。”
弥遵是雄骨的心腹,和雄骨是绑在一块的,一旦禄东赞真的回来了他也落不到好,他自然希望雄骨不要大意,早作准备。
弥遵道:“若是以往,赞普自然不会这么做,但是现在不同以往,很多事情也不是赞普一个人就能够做的了主的。”
吐蕃的国制与大唐不同,在大唐,长安乃是朝廷中枢所在,地方所处乃是朝廷州县,朝廷上下,都以唐皇之命为尊。但在吐蕃,禄东赞虽是赞普,但四如势力间却有着极高自治权,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左右赞普的决定。
现在吐蕃四如都面对着唐军的压力,处于困局,而众所周知的,吐蕃上下最有机会带他们走出这种困局的就是禄东赞,为了自保,他们自下而上给贡日贡赞施压,逼贡日贡赞任用禄东赞不是不可能。
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唐军还不退兵,贡日贡赞在大相赤桑扬敦的建议下,在四如势力的逼迫下,贡日贡赞必须要拿出一个解决眼下困局的章程,于是乎重新任用禄东赞已是必然。
所以李恪散布的甚至不能算是谣言,而是实情,早晚必定发生的实情。李恪不过是把这个消息早早地在摆上了台面,跨过了一个时间节点,提醒了雄骨,而这个要命的时间节点就是阁川驿的归属时间。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民国当医生 (三关风月) 潇湘vip2022-03-04完结抗战 群像外科医生江来未曾料到自己会回到波澜壮阔的年代。可他拿不了枪杆子,只能拿起...
-
演武令 (鱼儿小小) 起点VIP2022-03-30完结宣统二年,精武门创立。面对列强入侵,清帮横行。杨林只手遮天,拳镇山河……...